
- 积分
- 197
- 威望
- 197
- 包包
- 841
|
溶血原因:
& t, @6 o" M7 b8 e, I: G, T7 j1、操作不当:采血过程中,静脉穿刺处消毒液(如碘伏或酒精)未干即开始采血,可造成溶血;采血时定位或进针不准确,针尖在静脉内探来探去,造成血肿和血样溶血。# t/ E2 y6 d0 m4 [/ t: y
2、穿刺抽血困难:危重症病人,由于血容量不足,静脉充盈不良;管腔塌陷、变细,使静脉压减小,血液流入负压管速度缓慢,采血时间延长造成溶血;或患者意识障碍,病患儿不予配合。操作者往往长时间紧扎止血带,寻找穿刺点,并反复拍打穿刺部位,从而干扰血流速度和流向,破坏体液和细胞间的平衡,造成局部血液浓缩或激活凝血系统造成标本溶血。如止血带扎在伤口、结痂、伤痕处也可造成溶血。+ t( @+ m& z$ ~. o7 M. j' _1 ]
3、抽血器具不合格:真空静脉采血器为真空负压管,负压过大或过小均会造成溶血。负压相对较大,血液流入负压管底速度过快过猛,造成红细胞相互撞击,导致红细胞破裂,标本溶血。如负压不够、漏气或抗凝剂剂量不足,使抽回血缓慢,血流间断并混入气泡造成溶血。吸入量不足管内仍存有真空而导致溶血。
" O7 _, t- Q& m) t) P, \) ` 4、采血管使用不当:抗凝管、血沉管抽入血液后放置过久;没有马上摇匀造成溶血。如1人操作给患者采集数管标本时,若先采抗凝管,然后依次采血清管,待采血完毕,再来摇动抗凝管时,血中纤维蛋白原已凝固,用力摇动可造成红细胞破裂标本溶血。
2 @# R. E; _5 t3 ~& [ 5、其他:在标本混匀过程中,操作者用力过猛,血细胞破坏可致溶血;选择采血针头口径过小、血流不畅也易造成溶血。
% y' s) L8 i# n! t7 r7 z' c对培养没有大的影响,可能分离出来的PBMC沉淀比较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