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218
- 威望
- 218
- 包包
- 814
|
李振宇综述 徐开林 潘秀英审阅
q3 K/ L y+ e% [& \! y6 i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徐州, 221002) G2 ?7 l% Q! E- _! y
摘要 慢病毒载体目前是基因治疗中研究较多的载体, 与通常使用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和腺病毒载体比较, 它有感染非分裂期细胞及容纳外源性目的基因片段大等优点。对其结构的优化主要集中在提高生物安全性、提高转基因表达、转基因表达的调控及载体靶向性等方面。本文介绍了慢病毒载体构建及结构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n/ }$ n; N- w" i, i! x(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载体构建; 结构优化5 y* s9 v& A. ~, A/ W
目前基因治疗中目的基因的转移工具多采用病毒载体, 其中以逆转录病毒载体和腺病毒载体最为常用。由于逆转录病毒载体只能感染分裂期细胞, 容纳外源基因的DNA 片段长度不超过8 kb; 腺病毒载体感染细胞时, 病毒DNA 游离在细胞核内, 并不整合到染色体上, 在体内不能实现稳定的长期表达, 且反复应用容易引起免疫反应。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1 (H IV 21) 来源的慢病毒载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研究发现慢病毒载体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感染非分裂期细胞, 人们已成功地应用慢病毒载体感染了神经细胞、肝细胞、造血干细胞、胰岛细胞、肌肉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此外, 慢病毒载体容纳外源性目的基因的片段大, 可以在体内较长期的表达, 免疫反应小, 安全性较好。近来, 慢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迅速, 但欲应用于临床尚需对其进一步加以改造, 以进一步提高生物安全性、提高目的基因的表达及调控目的基因的表达。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