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24651
- 威望
- 24651
- 包包
- 145639
|
晚期卵巢癌选药不再“试错”!J Exp Clin Cancer Res:“微型肿瘤”类器官精准预测疗效2 Q, m3 g* v5 F. o! w2 h3 _! W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10-31 17:232 a' j+ a) q! Y3 F& W* w" s
本研究从31名卵巢癌患者中构建37个长期类器官模型,精准复刻原发肿瘤特征,可预测化疗及PARP抑制剂应答,为精准治疗提供关键工具。. |0 Z# w- ^# Y3 Q0 M+ r+ D$ c$ B# q, T9 Q
晚期卵巢癌治疗里,医生们常面临一个难题:明明是同一种亚型,有的患者对化疗敏感,有的却很快耐药;PARP抑制剂明明对同源重组缺陷患者有效,可怎么精准找到这些人?最近,J Exp Clin Cancer Res刊登的一项研究Long-term patient-derived ovarian cancer organoids closely recapitulate tumor of origin and clinical response用患者自身肿瘤培育出的“微型肿瘤”——也就是患者来源肿瘤类器官(PDTO),给这些临床困惑带来了新答案。) v/ H( j) ^1 q$ G
1 y% h+ h' x9 A& B; l/ `+ {! k研究团队从31名卵巢癌患者身上,成功培育出37个能长期稳定生长的PDTO模型。这些模型覆盖了卵巢癌常见的几种亚型,其中23个来自最主要的高级别浆液性癌,11个是从患者腹水样本里培养出来的,还有26个来自晚期(FIGO III/IV期)患者。所有这些PDTO都经过了8次以上的连续传代,就算冻存后解冻,也能继续稳定生长,整个建立过程的成功率达到13.8%,而且没有出现过解冻后无法生长的情况,这为后续的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 ?5 I6 z9 [& d" }+ P% W这些“微型肿瘤”最让人惊喜的地方,就是能像“复制粘贴”一样还原原发肿瘤的关键特征。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发现,PDTO和患者原来的肿瘤在形态上几乎一模一样,就连PAX8、p53、Ki67这些医生用来诊断卵巢癌的标志物,表达情况也高度一致,只有部分高级别浆液性癌来源的PDTO里,WT1蛋白的表达略有降低。[img=415,524]blob:http://www.stemcell8.cn/91b7de76-0d31-484d-a852-5b4c315567e3[/img]
9 u" B6 W6 f' l3 O
- ~( X m( q9 h g: y+ c0 p7 d; n图1 卵巢肿瘤类器官面板的建立与表征
2 ~6 z- s4 T G) U从基因层面看,这种“复刻”就更精准了。低通量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PDTO和原发肿瘤的拷贝数变异相似度在0.4到1之间,有60%的配对样本相似度甚至超过0.7;转录组分析也发现,两者的基因表达模式相关性很强,R²的平均值能达到0.693。而且通过非负矩阵分解分析排除掉基质细胞的干扰后,PDTO能完整重现原发肿瘤的转录组特征,相当于在实验室里把肿瘤的“分子密码”原封不动地复制了出来。 ?; p: W" g; p* M! K, E
$ R0 U# g) y: l图2 卵巢癌类器官系捕获亲本肿瘤的基因组和转录组特征
& \" C( @, S# f4 P [( k7 f/ n这项研究最核心的突破,还是在药物应答的预测上。研究团队挑选了29个有12个月以上临床随访数据的PDTO,测试它们对药物的反应。结果发现,高级别浆液性癌PDTO对卡铂的反应,和患者接受一线治疗后的无铂间期完全对应——对卡铂敏感的PDTO,对应的患者中位无铂间期能达到6.80个月;而对卡铂耐药的PDTO,患者的中位无铂间期只有1.61个月,尤其是那些铂类难治性患者(无铂间期不到1个月),他们的PDTO对卡铂表现出最强的耐药性,和临床结果完美契合。
+ ]# y. |3 }( m' U- n" ]
! N" H* P$ m2 `3 p/ D- f; {' x图3 卵巢癌类器官系重现患者对卡铂的应答. o3 u: ~4 V) A
研究还进一步测试了6种临床上常用的卵巢癌治疗药物,包括卡铂、紫杉醇、多柔比星、吉西他滨,还有两种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和尼拉帕利。结果显示,PDTO对卡铂的敏感性和对紫杉醇等其他化疗药的反应存在关联,而且同一个患者不管是从肿瘤组织还是腹水里培养的PDTO,对这些药物的反应都高度一致;像透明细胞癌、癌肉瘤这些已知对铂类耐药的亚型,它们的PDTO也都表现出了铂类耐药的特征,这进一步证明了这些“微型肿瘤”模型的可靠性。" I. _, Y2 J U
2 @, S3 p. p$ j1 p* l
图4 卵巢癌标准治疗药物的类器官药物筛选7 D+ x2 [8 S8 \- A c. t0 p
在判断肿瘤是否存在同源重组缺陷这件事上,研究也有新发现。团队结合了RECAP功能试验(通过定量分析RAD51灶来判断同源重组能力)和基因组不稳定性评分(GIScar),发现RECAP试验能很准确地区分同源重组缺陷和同源重组正常的肿瘤。而且被RECAP试验判定为同源重组缺陷的患者,中位无铂间期能达到16.79个月,明显比同源重组正常患者的4.40个月要长。更重要的是,RECAP试验还能修正基因组检测的结果——有3个原本被GIScar判定为同源重组正常的患者,经RECAP试验重新归类为同源重组缺陷,这些患者的中位无铂间期达到12个月,这意味着他们其实可能从PARP抑制剂治疗中获益,为更多患者争取到靶向治疗的机会。' S/ [. q; d; B0 ~
- C- e- j3 [' L( n3 n# Q: N图5 类器官可用于评估同源重组缺陷状态
' t% y9 H: l9 g( B# t这项研究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证明,卵巢癌PDTO不只是实验室里的研究模型,更是临床精准治疗的“好帮手”。它能忠实还原原发肿瘤的样子和分子特征,还能提前预测患者对化疗和PARP抑制剂的反应,帮医生避开“试错”的过程;而腹水来源PDTO的成功培育,也为复发患者的疗效监测提供了新路径,让后续治疗调整更及时。* |' S) \; H d: v) K% d2 _% p8 v
现在卵巢癌治疗正从“一刀切”转向个体化精准治疗,PDTO模型的潜力不容小觑。未来只要进一步提高类器官的培养效率、优化检测流程,这种用患者自身肿瘤做出来的“微型肿瘤”,说不定会成为医生选药时的常规工具,让晚期卵巢癌患者都能精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最终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生物谷Bioon.com)
3 E4 N! j0 A8 K q参考文献:
" g, R/ m, ^4 ~9 ^2 o3 nThorel L, Dolivet E, Morice PM, et al. Long-term patient-derived ovarian cancer organoids closely recapitulate tumor of origin and clinical response. J Exp Clin Cancer Res. 2025;44(1):282. Published 2025 Oct 7. doi:10.1186/s13046-025-03537-x. N9 V' W6 I2 i9 a
& W! h! l. l8 S5 \4 O2 A/ C5 ?
7 G k2 g$ G8 \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