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7665
- 威望
- 17665
- 包包
- 23467
|
本帖最后由 tpwang 于 2011-1-11 10:55 编辑 " b- ~5 f4 G% L+ _0 N' `& Y& k
sunsong7 发表于 2011-1-10 21:22 
1 y3 a: R* l% ~) L% w8 b$ j资本趋利,科研盲目,学术浮躁,一个新产业的兴起总要面对一大堆科学、伦理、技术、法规、投资等种种困惑.. ...
3 @* @* m9 x1 Z+ Y3 x
3 Z1 |/ _( r9 B- A# z" e0 H9 w感谢讨论。0 X6 G8 a+ p4 K
" [+ a9 A: f/ u) Q7 S
这么新的领域,覆盖如此之广,套用英文说法:stakeholders(利益相关方)前所未有地多,发展初期一定程度的chaos是必然的,各种角度的批判为主,也是因为很难站在一个必要的高度全面把握与借鉴过去成功的路子。相信在一定的阶段,各方会有自己比较成型的概念,然后再往一起整合,也可能就比较有建设性了。目前,基本上各说各话都说不清楚,融会贯通还谈不上。 b" c. u1 N: B! ]4 r
" S X# y0 P& c1 `! L* d2 [; c可以watch的几个关键stakeholders及其下一台阶的进展:
7 [7 E4 @" {; m) G) g
( ~' l, a! g7 T# L" \1。干细胞科学界。也许还有比较大的“技术创新”,但干细胞的基本问题:developmental process,self revewal & differentiation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期待有一个框架性的理解。同时,对干细胞在体内的存在与过程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技术上能提供可以进入工艺化规模化生产的标准模式。能为临床试验与管理规则提供具有操作性的科学理论与技术框架。关键是耐心与保证科学的integrity。市场与舆论压力如此之大,急功近利的诱惑如此之强,政府产业界的投入越来越带有功利性,但科学界本身如果守不住干细胞研究的科学标准,害处很大,包括科学本身。
9 Z. g* ]7 i5 C' Z4 \& y0 k% `, V2 y u; _
2。干细胞临床科学界。与干细胞科学家配合,在罕见病上,几个常见病上取得干细胞治疗模式的突破,获得一些具有泛化意义的临床技术路径与标准。有一个仍被忽略的问题是,已经建立的临床文化与模式,其实还没有准备好接纳与包容未来干细胞再生医学,从体制上,操作上,技术与运行准备上等。当然,这要等真正的技术与产品敲门了。
; ?' z8 h2 i; z) c" y/ ^
! E5 \* D( J1 D) E! {5 u3。投资与产业界。投资这一块很难有什么共识,因为投资的动机是很复杂的。不过,尽量与干细胞科学与临床紧密联系,以期有一个educated评估与决定,是必要的。产业界目前看来主要是大公司,尤其是big pharma,如何在利用干细胞作为药物研发的工具,同时pick up细胞治疗module,利用自身的研发制造与市场资源,一定程度填补translation资源的匮乏。目前的感觉,投资界与产业界还是外观抓机会式的。当然,这也与干细胞研究与开发本身还很混乱有关。0 b5 k5 M# u+ f- j% x1 o5 a
' r( p5 n- `; |& c B. b
4。政府监管与投入。投入一直在加大。美国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宗教政治干扰,但仍然是领导地位,体量大,基础好,环境好。而且世界各国的压力也会带来更多的国际流动与合作,这是好事。监管机构需要紧密关注科学界甚至协助科学界理顺并找出研发的“出路”,比如美国FDA一直在与科学界mapping the charts,试图主动先导地制定相关政策,有利于协助研发走向产品与市场准入。英国有其自身的监管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各国可以从本国情况出发,扬长避短,制定合理有效的监管政策。一味模仿美英,是没有出路的。从另一个角度,也是内在环境决定的。政府投入还有一个地方政府initiative的情况,正如前文所讨论的,不赘。4 N0 ?( b5 p [* r( y! J! U2 i; X2 v
D& D0 D: Q/ b' l* f, z
5。公众。潜在消费者,即切身寄希望于干细胞治疗自身疾病的患者群,需要一个冷静的态度与耐心,同时需要积极配合,在敦促与监督临床与公司行为方面起到作用,这是谁都取代不了了。未来干细胞应用逐渐成熟了,也必然要求有相应的消费者成熟消费心理与意识。这在任何商业领域都是如此,干细胞再生医学因为其性质与革命性意义,需要更高层次的消费市场相呼应,否则受损的一定是消费者,同时也会反过来干扰科学临床与产业发展。这方面,媒体责任巨大,但在现在这个眼球经济时代,很难办。社会科学界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比如有人对媒体报道干细胞及公众反映的模式心态等作些系统的研究,作为基础。当然,社会科学界对宗教哲学伦理方面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再单独论述。6 K0 d1 N0 B1 x. S
) t( _0 B2 t! `4 G. \
6。其他stakeholders,如大学与科研机构,及其相关方面,包括知识产权所有权的关系,科学杂志的conduct等。这后一条越来越重要,前一段yamanaka,peter andrew等一批非美国科学家呼吁nature,science等改革peer review及发表程序,就是一个明证。私下流传的受“学霸”体系损害的例子很多,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的科学家及其成果的发表。干细胞如此热,名义上的与潜在经济上的利益已经超出了个体科学家之间的竞争,而会上升到国家层面的竞争。包括日本自己也在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过保护,是非常不利如此年轻的科学发展的。对中国而言,反过来没有自身的研究发表话语权,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T" z" a0 a% n6 S6 T" ~
, \. h- a7 p Z6 a) }' V* x如同人们常说的,干细胞这么个小小的东西,前所未有地触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与方面。要想实现其价值,需要广泛的理解与合作、“良性”竞争,last but not the least,创新——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创新。换句话说,大家都需要守着自己的职业,同时放开思路,加强交流与沟通,才有可能通力合作,face the challenge。
7 E2 k, J9 O; d% Y4 b! Z' D1 J$ e& H! T) S; N, Y- j5 K$ Z5 e
期待各方面都在酝酿上一个台阶,有更具有建设性与可操作性的认知与合作。
9 P3 `, F6 Z7 B% w9 x& V1 l2 p
, H0 e, i# r3 n" z6 x说到这里,一家之言,或有“挥涕增河”,“燃灯助日”之微功。与各位同好切磋。
7 o3 _- k1 P9 F* u0 l. f" o) O5 U6 M* \8 R& B
|
-
总评分: 威望 + 105
包包 + 1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