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3286
- 威望
- 13286
- 包包
- 34831
|
本帖最后由 sunsong7 于 2011-5-3 13:50 编辑 ; p S1 \7 E! [0 R, D; G
+ [9 j8 L/ ?$ J# c癌细胞的基因特征:癌基因(oncogene)、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和DNA修复基因(DNA repair gene)变异。包括点突变、扩增、重排、缺失或甲基化状态的改变。
7 @$ a: f, t% A
0 Z2 v9 s; p$ n$ R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s)是细胞内的在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的基因。这些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都存在与细胞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包括细胞核、细胞质及细胞表面。只有当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其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也可以称原癌基因的活化,进而导致这种活化基因的表达和生物学功能发生时间核空间的错位,从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0 Y- @5 D# S' ?1 G原癌基因异常表达,原癌基因存在于正常细胞中,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表现出致癌性。只有在各种外因和内因作用下使细胞癌基因活化,才能导致肿瘤发生,大多数的环境致病因素如饮食、病毒、化学物质、射线的致癌作用都是通过影响遗传基因起作用的。: 6 q, M% H1 J, Y$ j2 |
1、点突变 :1983年,美国的Weinberg、Wigler和Cooper等的实验室分别从不同的人膀胱癌细胞系中分离到具有致癌活性的活化癌基因Ha-ras,活化的Ha-ras癌基因已在其第12密码子上发生了点突变。类似的情况还有肝癌中的N-ras点突变以及大肠癌中的K-ras点突变。
3 @" ~8 Y- u$ }; x2、易位 在人类伯基特淋巴瘤细胞系中,发现第8号染色体长臂远端易位在第2、22和14号染色体的一定部位,此处存在着免疫球蛋白基因,由于其经常进行活跃的转录,可提供强有力的启动子,而易位的8号染色体长臂远端含有c-myc癌基因,可被相邻启动子活化。 + k$ w; @2 y1 T
3、扩增 在人慢性粒性白血病细胞系中,发现在染色体的均染区及双微体形成,并证明其中含有扩增的c-myc癌基因。
$ N( k5 \1 S( g; U, c/ k; J( d5 \7 Q
+ A( w# {, u y/ {& E! W! u6 A sis 生长因子 Erwing网瘤
% L# F4 s2 m) j( y2 g( m erb-B 受体酪氨酸激酶,EGF受体 星形细胞瘤、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胃癌、唾腺癌
' L8 Z: a. R% G& t& A* T; ^3 E fms 受体酪氨酸激酶,CSF-1 受体 髓性白血病
& N( a$ y6 ^; D. W, O$ {) d7 S ras G-蛋白 肺癌、结肠癌、膀胱癌、直肠癌
+ M! z+ A. Y* O. h src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 鲁斯氏肉瘤
0 N" X% h7 `$ l; J6 ^% ] Abl-1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 慢性髓性白血病
# P9 k5 x' j$ D: q raf MAPKK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腮腺肿瘤
" D& N2 Y, ?. d7 ^1 O* J vav 信号转导连接蛋白 白血病
/ ~" ?& I1 G) l- M myc 转录因子 Burkitt 淋巴瘤、肺癌、早幼粒白血病+ }& O) B$ Z2 N, }$ B
myb 转录因子 结肠癌 - G2 ]* }& v) ~; v
fos 转录因子 骨肉瘤
$ k2 |, h; ~8 z2 i% X# @" P4 S( n, k jun 转录因子4 s+ X4 Y- T+ D/ R; H! A
erb-A 转录因子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 R6 K1 f( N- w. U1 P
bcl-1 cyclinD1 B细胞淋巴瘤
e( a8 C" J" e" E! S* g 原癌基因产物可作为:1 G1 i# |; x6 R: \
1、生长因子,如sis(PDGF-β),fgf家族(int-2,csf-1等)。: {, q5 ]7 m& l# \
2、生长因子受体(质膜):具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如neu,ht,met,erbB,trk,fms,ros-1等。
, h8 S. h2 l- u- b) f3 i" N 3、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质膜/胞质),如src家族:src,syn,fyn,abl,lck,ros,yes,fes,ret等。5 n$ V' Q0 t& f/ k, e
4、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胞质):如raf,raf-1,mos,pim-1。
& m6 l. p9 U( |& z 5、G蛋白(质膜内侧),具GTP结合作用和GTP酶活性,如ras家族中的 H-ras,K-ras,N-ras,以及mel和ral等。
; B& Z* B4 x3 I- b' }' Q5 a 6.核内DNA结合蛋白(转录因子) 如myc家族,fos家族,Jun家族,ets家族,rel,erb A(类固醇激素受体)
. H7 [ U0 w2 Y' u2 `$ x: |# T7 o1 U# K1 Z c( `
抑癌基因(antioncogene)编码对肿瘤形成起阻抑作用的蛋白质的基因。正常情况下它们对细胞的发育、生长和分化的调节起重要作用。当这些基因不能表达,或者当其产物失去活性时,可导致细胞癌变。如p53基因和成视网膜细胞瘤基因(Rb基因)。
, T& A9 k5 x) y: ]7 r% q/ N抑癌基因的产物主要包括(表16-2):①转录调节因子,如Rb、p53;②负调控转录因子,如WT;③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KI),如p15、p16、p21;④信号通路的抑制因子,如ras GTP酶活化蛋白(NF-1),磷脂酶(PTEN);⑥DNA修复因子,如BRCA1、BRCA2。⑥与发育和干细胞增殖相关的信号途径组分,如:APC、Axin等。
8 g! i0 }, \8 M9 d v6 c. P抑癌基因失活的途径:①等位基因隐性作用,失活的抑癌基因之等位基因在细胞中起隐性作用,即一个拷贝失活,另一个拷贝仍以野生型存在,细胞呈正常表型。只有当另一个拷贝失活后才导致肿瘤发生,如Rb基因。②抑癌基因的显性负作用(dominant negative):抑癌基因突变的拷贝在另一野生型拷贝存在并表达的情况下,仍可使细胞出现恶性表型和癌变,并使野生型拷贝功能失活。这种作用称为显性负作用或反显性作用。如近年来证实突变型p53和APC蛋白分别能与野生型蛋白结合而使其失活,进而转化细胞。③单倍体不足假说(Haplo-insufficiency):某些抗癌基因的表达水平十分重要,如果一个拷贝失活,另一个拷贝就可能不足以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从而导致肿瘤发生。如DCC基因一个拷贝缺失就可能使细胞粘膜附功能明显降低,进而丧失细胞接触抑制,使细胞克隆扩展或呈恶性表型$ s& b+ Y. C/ y% _) g4 M
; K1 d9 U& ?( p e
DNA修复基因(DNA repair gene):DNA修复系统基因在维持基因组功能整体性,这些基因的丢失或者沉默被称为错配修复基因,导致遗传性癌症易感综合征,参与DNA双链断裂修复,因此其基因又称为DNA修复基因,即XRCC-7DNA-PKcs、XRCC-5Ku80、XRCC-6Ku70.DNA-PKcs是DNA依赖蛋白激酶复合体的催化亚单位,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激酶抑制剂Wortmannin敏感。XRCC1是DNA修复系统中碱基切除修复系统的重要蛋白质,XRCC 1基因中主要存在3个单核苷酸多态,分别位于第6、9和10外显子中,依次为C26304T、G27466A和G28152A,分别导致相应氨基酸残基的改变(Arg194Trp、Arg280His和Arg399Gln)。
% v* C6 ?) {9 S
4 g2 w6 Y% H$ r' k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 DNA碱基上添入甲基基团的化学修饰现象。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可导致基因结构和功能异常。DNA甲基化主要形成5-甲基胞嘧啶(5-mC)和少量的N6-甲基嘌呤(N6-mA)及7-甲基鸟嘌呤(7-mG)。在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DNA的CG两个核苷酸的胞嘧啶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基团的化学修饰现象。通常发生在5′胞嘧啶位置上,具有调节基因表达和保护DNA该位点不受特定限制酶降解的作用。DNA的甲基化可引起基因的失活,DNA去甲基化可以使沉默的染色质转变为激活状态,癌细胞表现为DNA异常甲基化。
% Q+ u$ B% b6 b. G
# o- M8 o# f9 ]3 F7 Q2 y, t* n |
-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