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7665
- 威望
- 17665
- 包包
- 23467
|

本帖最后由 细胞海洋 于 2011-10-12 23:44 编辑
! g! v0 [/ t* F' T, |; ^3 ^7 ^# T
! C; U! e# f1 y; z/ v* NDon't worry about your heart, it will last you as long as you live.
: M1 J% L; G- n6 i3 rW. C. Fields
[2 O+ Z( r3 ]% }( A) y& j/ ^- H' z$ a( t
7 @" P2 x1 L! H/ q- E! Q3 ^) f4 w5 ~
人对自身的认识中,思想和情感一直是一个核心关系,与身体对应的就是对脑和心的作用的争论演化过程。汉语说“心想”、“心事”而不是“脑想”、“腦事”,更有“心”有所思,“心烦”、“心意”等,说明人最早是通过各种精神活动连带的心脏活动引起的主观感觉来判断是什么主宰自己的意识和感觉的。后来意识到了“脑”才是“心之官”,“头疼”不仅指头不舒服,而且比喻有难事。古人也早就意识到“腦與心二說宜互相備,《說文》‘思’字從‘囟’從‘心’,是其義”。莎士比亚《情人怨》有诗:All my offences that abroad you see/Are errors of the blood,none of the mind,说明情感与理智,心与脑虽相通仍有别。现代生物医学发现心脏确实可能与思维活动有关,比如异体心脏移植导致心理行为趋向已消失的供体个体。有了干细胞,以后如果移植来自他人神经细胞变来的(iPS或直接转分化)心肌细胞,或者反过来,是不是会产生异体“心脑相印”现象,值得期待,这是戏说。不过自有了干细胞,修复心脏和大脑,就一直是关注的焦点。无论临床上用心还是脑来界定生物学意义的死亡,这两个器官在人生与健康中的关键意义无可争议,发病的后果最严重,而且也恰恰是最难修补的两个器官。尤其是急性缺血性心脏病,一旦发病,短期内即会造成不可逆的心肌坏死,甚至猝死。成体心脏相对缺乏自修复功能,心脏的结构与功能也比较复杂,导致缺血性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的逆转比较难。而且,慢性心脏病的病因多样,而急性心脏病的治疗窗口很小。
$ ^5 _6 U% t" B: K
) Y9 \) d }% H, R% H: L心脏相关的干细胞研究涵盖很广,某种意义上可以作为特定器官干细胞研究的一个缩影。从生物学的角度,人们孜孜不倦地寻求可以借鉴的动物模型如斑马鱼保存心肌细胞的增值能力,啮齿类动物保有潜伏的增值能力,而哺乳动物心脏的再生能力在发育早期即消失。而最近的研究似乎提示出生早期的小鼠仍保留某种损伤再生能力;从发育学的角度,心脏发育过程及其机制研究也对成年心脏干细胞的寻找、调控以及治疗有借鉴意义;从干细胞的角度,胚胎干、iPSC、直接转分化、成体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心肌前体细胞、骨髓来源干细胞、其他来源如肌肉、羊膜等)、活性物质;从生理的角度,干细胞及其分化产品的钙离子通道、心电问题、血管增生问题;从病理的角度,细胞组织再生、取代瘢痕组织、心电整合;从临床技术角度:移植途径、手段、grafting, survival, integration, stimulation,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以及体外监测技术和手段;从临床效果角度,心脏解剖指标、心脏功能指标、血液动力学指标、生存指数、康复指标等。涉及的疾病包括心脏瓣膜病,心脏节律异常,缺血性心脏病,先天心脏病,心脏遗传疾病等。还有组织工程角度的研究和产品;活体心脏支架细胞培养再造的尝试;异种基因改造移植;将来的体外器官合成,瘢痕组织现场转分化或重编程是终极的理想前景。& F. Y- f( `9 F5 W
* E% K; H/ U9 g$ i5 @3 }) o从临床应用产业化角度来看,目标疗效、代价、风险的比较;方法vs产品;技术工艺难度;资源需求与时效预期;监管门槛;临床现有体制与运行契合程度;与现有治疗的竞争优势;短期与长期临床疗效的预期;有限临床指标下的系统康复与生活质量调控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 m! F# }. _. C+ q. X
t1 z: `, T' ~) t
从健康医疗科学的终极目的,预防疾病的角度来看,通过主动干细胞技术与产品干预,防止或延缓血管病变;通过主动干细胞技术与产品干预,受控提升心肌细胞正常增殖代谢率,以及有利于上述两条的生育干预、饮食调控、生活方式协调(减缓损害,促进更新),应该是社会经济效益考虑的更宏观视野。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现有研究与产业的考虑。
. Y5 }6 X3 |6 `' B- g
' q# r5 T' K: h1 H* X估计突破会慢慢来,也难说从哪一方面最早产生临床效益。
( M' V$ H3 L) n) X& V3 p7 q( S( W, x3 M7 B( b, v( _% y
积累了一些心脏干细胞review集,经典章节,以及较新的文章。不成系统,供有兴趣者参考交流。有一些是在此网站收集的,感谢上传者。头两个是杂志专刊。( K' w2 q# r' K; f! ?9 \9 C* D
F/ d6 ?$ s. w& y [. P t
) Q6 ~& N) O* F
& F& ^6 K. ~7 L0 P/ C
6 N- w- ^# e5 H& C) P
4 x4 i0 N& n) o }% P/ g7 a2 ?( @* U: F* n: m; `
( t* s0 [$ B m c0 `4 j' _# a" v0 J. h
: r& N$ s* c% l$ K) o2 v* I& |) H3 U4 @: h
6 A2 n7 C5 Z u$ c
2 p6 D1 C. }/ g$ |3 @) f
7 n9 G" W6 ~, o$ R, N) O9 A
+ v b$ _1 h! ]0 K$ j3 C
, ~2 \5 z. C; x1 V5 |8 n" e+ _1 j+ g! m: f% G$ r9 o5 K4 F# ~
0 E* z/ G- C) \3 P3 S
% Y) U! s) T& a7 w+ C
J4 q- {6 l5 G" @- p: x% K8 T" A" b* z8 D; `, _# D1 v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总评分: 威望 + 110
包包 + 2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