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饶毅:比起创新,我们更缺认真执着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5206|回复: 5
go

饶毅:比起创新,我们更缺认真执着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11: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2012年10月18日10:23    来源:文汇报
* G  H3 N; g+ l' Q& _2 V+ ~9 a% N& b' G. F% d
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年代,非科学界不一定认识到我们的科学界与世界的距离还很大,不仅与世界的距离大,就是在亚洲,也与日本有相当的距离,比如北大、清华的科学研究水平仍相当落后于日本的京都大学和东京大学。1949年迄今,19位日本人获诺贝尔奖,其中16位基于日本本土的工作,绝大多数是自然科学。而我国本土的自然科学尚未突破零。
# s4 r4 B) ~" }8 c- j) @% W9 X5 V
% @" ^8 S. u- h* |  ^. n  我国传统对于科学不利的影响,大家都清楚:对创造性不够鼓励,儿童背书,成人注经,生怕离经叛道;而西方科学的发展,与其对创新能力的要求有很大关系。现在我们国家也很清楚,创造性对于科学发展很重要,国家高度发展也需要创新。+ p  T. A7 v" u+ g9 J9 n, Q
3 G% `0 D# a& N! X  Y
  而我们忽略的一个简单问题是:在目前我国科学界,可能全社会,很缺乏认真执着。这不是我国的传统的缺点,即使在我国近代也不是这样。比如,1950到1970年代,我国的物质条件不好、社会也走了很长的弯路,但并不缺乏认真和执着。当然,在错误的方向认真和执着可以带来灾难。
/ a2 k' h, Y7 G; J5 W/ ]& j0 q6 a: v3 j$ A& M* j4 |/ x/ G% F
  在我国的物质条件比较差的时代,主要依赖认真和执着,在生命科学方面出现了杰出成果,有袁隆平1964年到1974年研制杂交水稻、张亭栋1973年发现砒霜治疗白血病、屠呦呦和523计划的合作者发现青蒿素、1987年王振义发现全反型维甲酸治疗白血病等。
! n! `$ `0 ?6 E% m, `) b& q. d0 t
) c( O. {5 m5 R; |, g: S& c  在物质条件显著提高后的今天,为什么我国科学界缺乏认真执着,猜想也许与社会相关。) Z) v  x% h1 L) Q2 Q
/ O" |  R0 ^, ^. |" o: r
  另外,认真执着有多大的用处?也许一般社会上会有人担心:认真执着对于杰出的科学成就、对于社会的高度发展,用处也许不大。. k4 z1 C4 M/ v. E6 ~
- i# ]& A/ A  U3 u/ a4 D, ]8 w
  这里,我们可以用科学方面的事实来说明,只靠、或主要靠认真执着,也可以做出重大科学成就,也可以领先世界。
3 E' g2 K$ X1 e: E% |6 [  T* T
3 ~) b, J4 f/ B7 c( p4 p7 m# k  o  我自己专长在生命科学。国际生命科学界都知道,我们的邻国日本在生命科学上有出色的成就。而我自己用多方面判断得出的结论是:日本的生命科学之所以出色,创造性并非其强项,主要因素是认真执着。这不是我的个人偏见,而是分析日本最优秀的生命科学研究,比较世界上同类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当然,世界上认真的不只日本一个国家,德国也很认真,不过德国还有深刻的优点,这也非日本的特长。
$ _) b5 U% B" N1 R/ a4 f* g9 {% l4 p4 J- x9 I! L) `5 K& H3 M
  一百年多前的1897年,日本的志贺洁((1871-1957)就发现导致痢疾的志贺氏菌(也称痢疾杆菌),对人类有贡献。多年来,特别是1960年代以后,日本在生命科学方面,已经做出多个有资格获诺贝尔奖的工作,包括已故的蛋白激酶C(PKC)发现者西塚泰美(1932-2004)和分子神经生物学先驱绍正作(1929-1992),以及健在的竹市雅俊(1943-)。另外,在结构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细胞自吞噬)等学科,日本还有堪当诺贝尔奖的研究工作,这些迄今并未获奖。* F2 {. u2 f0 O
* Q8 E. G6 c& @6 U& w- P
  在这样的工作基础上,今年,日本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对多能干细胞的研究,其成功的原因支持我以上的分析:不是以创造性为主,而是以认真执着为主。山中的思路、途径、方法,比如细胞命运可以通过基因改变(如美国Weintraub发现的MyoD)、存在对多能干细胞重要的特异基因(如德国人发现的Oct4)、干细胞与分化细胞基因差异,等等,都有人建立、创造,或者当时也有其他人在做,但山中伸弥以及他领导的实验室以认真执着取胜。需要指出的是,山中的工作很重要,不过最后是否应用他的方法来做有治疗作用的干细胞,其实结论未定。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都还有路要走。
+ j7 T3 V  ^& m8 y. R* l7 S0 X2 m( F% X" h+ N# d( G# ?7 Q" U
  知道同行业日本情况的人多半会同意一点:日本在很多方面都依靠认真执着勤奋而做出优秀的工作。认真执着对日本的国富民强也可能是很重要的因素。甲午战败后,中国的仁人志士赴日留学;而我们今天更应有学习日本和日本人长处的气度。1 x  R& ?. [. _7 l- B2 w9 ?* T$ X" v

/ l: X; J) e9 b! @$ r) l. I  在自然科学、也在各个行业,我们当然要继续鼓励、培养、支持创造性,但我们也应该强调、而且应该比较快做到认真和执着。高度的创造性,可能只是少数人能做好,我们应该有环境发挥他们的作用;而认真执着,是大多数人都不难努力就可以做到的。所以,也许我们国家目前情况下首先和普遍要追求的应该是认真执着。(作者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2 l9 f$ \, P' ?& l3 {
; G* ]9 t% ~7 x( D: Y6 s4 z. W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naturalkillerce + 2 + 10 确实,现在很多人太看重名利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08 
威望
108  
包包
185  
沙发
发表于 2012-10-18 12:39 |只看该作者
一个学术界的大拿在于能必生研究一个领域并能获得突破,同时占领这个领域最前沿。这个选择取决于很多因素,所以在一个研究领域能坚持下来的都太少,谈突破更是少之又少。

Rank: 2

积分
125 
威望
125  
包包
2923  
藤椅
发表于 2012-10-20 00:11 |只看该作者
创新与执着并不矛盾,中国的传统与科学接轨也不矛盾,华人拿诺奖的不多也不少,但基本在欧美,大多受过传统教育,问题在哪里,很清楚呀。

Rank: 3Rank: 3

积分
548 
威望
548  
包包
1806  

优秀会员 金话筒 小小研究员 热心会员 美女研究员

板凳
发表于 2012-10-20 00:52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细胞海洋 于 2012-10-22 10:38 编辑   n! V1 ]" z& S. |2 u) O

. ?% O4 |1 r$ H# }' c现在的中国科学界很浮躁,从导师到研究生,能长久的研究一个项目的人少之又少,老板们都忙着写接近世界科学前沿的标书以求申请到更多的基金,研究生们忙着交差发论文以求找个好工作。一些偶然的机会,听到个别名流学士说好好搞科研,将来才能赚大钱(鄙视,无奈,空悲叹中啊!)。中国财政投入教育的比例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了,敢问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科研的前途在哪里,有多少人知道做科研是件奢侈而又极其辛苦的事情。期待一切尽快好起来吧......

Rank: 1

积分
威望
0  
包包
11  
报纸
发表于 2012-10-25 10:10 |只看该作者
我们真的得正视日本人和日本科学界比我们优秀的地方

Rank: 2

积分
265 
威望
265  
包包
303  

优秀会员 金话筒

地板
发表于 2012-10-28 20:40 |只看该作者
刚刚博士毕业,从某大学的大门走出来。再回头看看身边的人和事,确实现在的科学研究的太过于心浮气躁,从导师到学生,有些导师不导,到最后和学生争文章;学生不学,无术,到最后欺瞒,篡改数据,......真正的做学位的又有几个?!
+ S3 T% x  _0 a" x8 d, W0 S还是既得利益在作祟。。。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3 12:29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