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4
- 威望
- 14
- 包包
- 180
|
本帖最后由 细胞海洋 于 2013-9-13 09:20 编辑
6 Z1 I6 J/ z3 m( ?* A9 x1 x0 x1 |3 ]1 u& W+ T
来源: 新华网
8 y* Q0 W% e* E. W4 O7 j& I0
! f3 ^) i) n2 o【字号:大 中 小】【打印】0 J _7 n' p E/ y6 V9 r
【纠错】
* Z7 J: `. k! F8 C3 z 新华网伦敦9月11日电(记者刘石磊)将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应用于再生医疗是目前全球医学研究的一大热点。但此前,iPS细胞只能在实验室培养皿中制成。西班牙研究人员最新报告称,他们首次在活体动物体内直接诱导出了iPS细胞。! ]) n7 X& i) Z9 B+ ~2 E
* d+ C9 a. E4 k1 t' ]# b3 w( G+ B: h 研究负责人、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曼努埃尔·塞拉诺说,对这项技术进行改进后,未来有望在人体受损器官内直接诱导出干细胞,用于修复受损部位,其效果应该比从外界植入干细胞的修复效果更好。& K/ X; ]: m, {9 h6 o' ]+ Z
# N: }4 q3 X3 f7 k+ A% o5 W% }
研究小组11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了实验过程。他们直接将4种诱导因子注入实验鼠体内,结果发现这些因子同样可在老鼠活体体细胞中完成“重新编程”工作,将体细胞转化成干细胞。
0 h E1 }; x6 G9 K- G1 P+ q$ |& G. o4 [, J9 R3 `* ^ M
实验显示,老鼠的肾脏、肠胃及胰腺细胞均可被直接诱导成干细胞,并且比培养皿中制成的干细胞更接近胚胎干细胞,具有更强的分化能力。3 h/ u& b0 I, |9 ]! R. {6 B" }
. S+ m- n; z! ?3 C" z# ^! T6 s* V# n 不过实验同时发现,这一新技术目前还具有明显副作用,部分实验鼠体内出现了一种被称为“畸胎瘤”的肿瘤,研究人员尚不清楚其发生机制。
5 d+ v$ q0 E! s; k- f
. b/ w; y3 E8 q+ S! V9 G. H iPS细胞是体细胞经诱导因子处理后转化成的干细胞,它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功能,可分化发育成多种组织和器官,同时规避了胚胎干细胞研究面临的伦理和法律障碍,应用前景广阔。5 N. B7 {# j4 _8 p
2 X- Q# ^8 u$ Q h# |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医学教授克里斯·梅森评价说,这一新成果令人鼓舞,但在临床试验之前,研究人员必须将每一个操作步骤控制得更加精准严格,避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其他副作用。
9 {, f( Z" {0 m! G) y; r0 l1 ^6 v( T
3楼原文 感谢芦苇浅 提供 |
-
总评分: 威望 + 1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