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204
- 威望
- 204
- 包包
- 2957
|
本帖最后由 细胞海洋 于 2014-10-8 10:20 编辑
/ U! a$ f; n( k
; b6 A2 ~! h- a' p* y$ o生物通报道:Nature Methods杂志在十周年之际推出了纪念特刊,点评了在过去十年中对生物学研究影响最深的十大技术。二代测序、CRISPR、单分子技术、细胞重编程、光遗传学、超高分辨率显微镜等纷纷上榜。: f/ ~+ D' Z/ Z- f: m/ v6 V- g6 }
二代测序1 @& D) W$ H% A% g0 A
二代测序或大规模并行测序的出现,几乎影响了生物学领域的每一个角落。这一技术允许科学家们测序基因组、评估遗传学变异、定量基因表达、研究表观遗传学调控、探索微观生命,将各种分析和筛选轻松升级。技术革新使测序数据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攀升,测序文库的构建也在不断的进步。现在人们已经可以检测限制性材料或发生降解的样本,灵活靶标序列空间的一部分,标记细胞中各种各样的分子,捕捉分子相互作用和基因组结构。此外,计算工具也为解读二代测序的海量数据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人们揭示了序列变异、调控和进化的基础信息。
: C3 K, W. ~ _/ Y5 l" \3 g基因组工程% \# A5 ~* j! D: C2 o8 D# S
基因组工程可以在体外培养的细胞、模式和非模式生物中,进行自定义的改动,这类技术为相关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研究者们能够在这些工具的帮助下敲除基因、引入突变或者构建融合基因。举例来说,人们用酶切割特定的基因组序列,启动细胞的修复过程,并由此作出想要的序列改变。Meganuclease、锌指酶和TALEN通过各自的DNA结合域来靶向目的序列。最近,CRISPR-Cas9系统成为了这一领域的新宠儿。该系统使用RNA为核酸酶导航,不仅很容易设计,而且能够改写几乎任何基因组序列。
; Z/ n1 ?+ v. o( y ( @' B$ W3 U8 s0 w% b
单分子技术
& }7 Y4 \, G: {8 I% t V/ a" |研究单个分子(比如蛋白或DNA)的行为能够揭示重要的生物学机制,这一点是平均化分子研究无法企及的。近十年来,一些单分子技术逐步成熟。比如,力谱(force spectroscopy)技术可以检测分子的结合、折叠或机械行为,而荧光显微镜能够在体外和体内对单分子进行追踪。新兴的单分子技术还包括,能够测序单分子的纳米孔技术,不用标记就能检测单分子的光学和plasmonic设备。这些工具的出现,使人们能够以空前的深度探索单分子的功能。 . A6 g: F W0 }/ A* F, A
光切成像(Light-sheet imaging)
/ l, r g8 P8 F$ {& e+ m光切成像这个老技术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春,这是因为成像设备(包括显微镜和相机)、荧光探针和图像分析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光切成像技术利用很薄的一层光来照射样品,而不是通过点光源或全场照明,能够快速地对生物样品进行高分辨的三维成像,同时降低了光毒性。神经学和发育生物学的研究者们,正在许多生物中用光切成像研究基本的生物学过程,例如胚胎发育和大脑功能。(延伸阅读:2013生命科学七大进展) ; ^6 @/ ^ M. K& I9 k$ d" G
基于质谱分析的蛋白质组学
5 P6 r. M; ?, H* F/ r0 L" N5 O十年前,基于质谱分析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还是一个相对小众的领域,传统细胞生物学家对它并不熟悉。然而,质谱分析仪的速度和性能在这十年迅速提升,样品制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数据可重复性和全面性的许多问题得以解决。这些发展导致这一领域焕发了蓬勃的生机。对特定细胞状态的蛋白质组进行深入定量的图谱分析,过去需要仪器运行好几天,现在只要几个小时就能完成。现在,许多研究者通过质谱分析在系统水平上研究蛋白的功能,比如对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蛋白质互作进行图谱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