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细胞与微环境 沙龙区 红色警报——埃博拉演变为全球性危机!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楼主: sunsong7
go

红色警报——埃博拉演变为全球性危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41
发表于 2014-10-23 14:06 |只看该作者
世卫组织称埃博拉实际死亡病例或已接近1.5万人6 F- \3 i( a+ f4 d2 P0 c5 V2 M
2014-10-23 13:34:46
  I2 d: R+ g6 X& E( u0 L3 T来源:国际在线2 {" g+ b; S( E1 k' t/ Q3 ~

  W- c0 E+ l1 Q5 a6 V7 d

  • ' C( E; r9 }! i9 Y' I& ~- A
' i; T6 B& ]6 ~' G& x4 Q

  [5 ^. x% z  ~, F  B& B& K
1 P% h  P! U( t6 H; ?9 U, V! O* ]/ Q0 q

  中新网10月23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周三(22日)称,截至10月19日,已有至少4877人因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至少9936个病例记录在案,但实际死亡病例或许要多达三倍。
) ~- b3 S- D) i
3 a" W; \; V6 C; Y2 _3 K  WHO称,据信实际病例数远远超过报告数字:几内亚1.5倍、塞拉利昂2倍、利比里亚2.5倍,总体死亡率为70%。因此,死亡病例总数可能将近15000人。0 T8 E5 P4 o$ V6 T
! b8 Q+ J& Y) p7 U
  利比里亚疫情最为严重,记录病例4665人,死亡2705人;塞拉利昂记录病例3706人,死亡1259人;几内亚记录病例1540人,死亡904人。* [; M$ Y* b" _: Q" [
5 u: r  X  r+ ~  ~* l
  过去一周,在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及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埃博拉疫情扩散尤为严重;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确诊18名患者。埃博拉疫情在利比里亚和几内亚都正在向着加纳方向传播。& j6 ~: C3 A( S! P! {
  b* b- M* o9 q8 U8 _: H1 z
  WHO称,利比里亚洛法地区的感染人数已连续第三周下降,据观察员报告是因采取了疾病防控措施。
, @( t* Z- |1 s, v5 G0 }5 A! v" N  ]: D0 R; j& b6 O
  病毒感染者中有443名医务人员,其中244人死亡。WHO表示正在进行广泛调查,以查明是何原因导致如此多的人感染病毒。
- t3 ~/ |) U& W3 _9 p$ z; w; d
$ x" a9 P  Q/ e  N2 u# m  联合国制定了70-70-60计划以组织疫情扩散,其中包括对至少70%的病例进行隔离,安全埋葬至少70%的12月1日前死亡的病例,计划在60天内执行完成。预计到2015年1月1日的90天期限时完成100%。

0 f- W! ]" T1 ~' ~
* x0 t; K6 m/ z: o- ^% n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42
发表于 2014-10-24 10:14 |只看该作者
外媒:奥巴马对美国应对埃博拉能力“谨慎乐观”/ C. t7 V' W+ w2 h
" ^& {# d1 w% G3 l4 e* j  S
2014-10-24 09:51:44 来源: 新华网
/ s2 Y: x: Y& L( ~2 R% r+ Q2 f9 [) A  y0 ?' ?! Y) N! O
# `8 h0 r/ D, S0 m, q7 P
外媒:奥巴马对美国应对埃博拉能力“谨慎乐观”
/ _0 K+ V! n* F' _; e7 o
8 ]" @9 v7 b- v+ s; F& M+ \# M9 J8 W! R9 L4 I6 s
" G/ j8 G# c  {1 M6 J. ]7 c
图为美国伊利诺伊州医疗器材制造公司,工人忙着包装埃博拉医护人员所需的个人保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面罩、口罩、手套及手部消毒剂。
( R3 ?8 {, W  H  t" e3 s/ P" J0 l
  n1 ]& Z0 U" m1 n/ q) v* b# E新加坡联合早报网24日报道称,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他对国内应对埃博拉的情况感到“谨慎乐观”,并赞扬国际社会应对西非埃博拉疫情的能力有所改善。
3 U  c# v$ c5 }6 V" P$ ?8 Q6 A. m- w$ t/ C
奥巴马22日同新任命的埃博拉应对协调官克莱因开会后,在白宫发表讲话。他说,民众应当对美国的公共卫生设施及医疗能力有信心。迄今,美国没有出现埃博拉疫情扩散的迹象。$ Q5 D" q( b& u2 o; l

# H- E1 q! [8 [7 V3 [4 N. j. ?据报道,先后已有8名埃博拉病患在美国接受治疗,其中包括美国本土第一位病患邓肯(微博),他于本月8日在得州病逝,曾参与对其治疗的2名护士过后染病,其余5名病患已经康复。
  V& J$ V( g1 [8 j* K+ {  o0 E" G- [( G/ G+ _
此波埃博拉疫情在美国引发恐慌,但奥巴马指目前的情况有所改善。他说:“有几件事让我们对美国的情况感到谨慎乐观。”" ^# r5 e% V4 U$ v+ V1 L
  s8 c9 o$ _- F- a4 V9 {( m, _& ?' j
大约50名曾经同邓肯接触过的人已在本周结束了隔离,他们都没有染病。奥巴马说:“这也让人们了解到要感染埃博拉这种病毒是相当困难的。”$ {' a3 E  Y& o' P8 X8 C3 e9 K

7 K8 M$ u) Y6 d/ G+ t/ H同时,美国疾病与控制中心22日宣布对来自利比里亚、几内亚和塞拉利昂的旅客实施新措施。该中心要求这三国旅客留下联络号码及其他资料,在埃博拉潜伏期21天内定期检查是否出现发病症状。, i1 P& p/ W. D, r

/ F0 d* [  w4 a  f' y该中心主任弗里登说,在这21天内,这些旅客必须给美方提供自己的联系方式,包括电邮、电话号码以及在美国的住址,每天向相关州或地方政府卫生官员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体温,以及有无头痛、关节和肌肉疼痛、虚弱无力、腹泻、呕吐、胃痛、无食欲或不正常出血等伊波拉症状。此外,无论他们是在州内旅行还是跨州旅行,都要事先向相关卫生官员报告。
7 |+ J; |9 _4 a4 F5 `# q' c' ~1 P/ j! H

( N" |4 D5 M# U% \他说,大约70%的西非旅客都停留在美国东海岸的纽约、宾夕法尼亚、马里兰、弗吉尼亚、新泽西和佐治亚6个州,因此这6个州将从27日起率先执行这一监控计划,最终美国所有州都会对来自西非疫区的旅客进行监控。' N1 X, q7 g- _; l; L
0 F$ D8 R0 M- G5 _7 J7 A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西非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数将达到1万人。该组织2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西非三国至今已有9936人染病,并导致4877人死亡。专家警告,到12月初,每周的新增埃博拉病例可能达到1万起。
7 m2 l7 h4 V" O& X1 w: X
& O2 I  M; l' T- C( x" _(原标题:外媒:奥巴马对美国应对埃博拉能力“谨慎乐观”)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43
发表于 2014-10-24 10:15 |只看该作者
2014-10-24 07:38: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7 ]5 ]; t) e5 L+ J$ f- c
1 ]2 A# Q* q# b; [/ \! X. ^* Y美国纽约一名从西非疫区返国医生被证实患埃博拉
' Z$ u. h% @8 f
) l7 p7 h: q3 Z: O  当地时间10月19日,载有一名埃博拉病毒监测者的嘉年华“魔力”号豪华游轮结束了8天7夜的西加勒比海航程,返抵得克萨斯州加尔维斯顿港,约4000名乘客有序登陆,情绪淡定未现恐慌。中新社发 王欢摄2 H4 K% H% |4 j% k0 ?% u& d
  中新网10月24日电 据外媒报道,纽约市卫生局当地时间23日表示,一位最近刚由西非返回纽约的医生出现发烧症状,经证实该医生患埃博拉病毒。这个案例再度引发病毒蔓延忧虑,当局如临大敌。1 u( Q* k; n& r

8 p* ~4 }2 v$ m& z  据报道,这名男医生发烧到摄氏39.4度,由救护车从哈林区(Harlem)住处送到贝尔维尤医院(Bellevue Hospital)就医。
5 k1 x, q0 |2 ]6 x0 Q" u. f  N5 f8 @; w- g- M9 E9 W7 \: q
  纽约市卫生局证实,一位医疗人员证实感染埃博拉病毒,他由埃博拉疫区国家返国还不到21天,也就是这种病毒的潜伏期。
" j, N, w& N  Z& w; `/ [. ~
" I! x/ h0 W8 [  初纽约市长白思豪表示,当局正在按照防止疫情的守则工作,一切信息将会对大众公开。他还表示,该名医生发生症状的时间不长,且直接接触过的人很少。
- C5 q! z$ R. b. _( @5 l
$ B9 r6 F4 D( q1 m5 M  纽约市议员莱文透露,疑似感染埃博拉的医师是为无国界医生组织工作的史宾塞(Craig Spencer)。这个援助机构发布声明说,他最近曾赴西非埃博拉疫区工作。
: V4 z" i; B9 y5 q. \) q/ w' A- o7 m7 N, Q, L
  美国疾病与控制中心22日宣布对来自利比里亚、几内亚和塞拉利昂的旅客实施新措施。该中心要求这三国旅客留下联络号码及其他资料,在埃博拉潜伏期21天内定期检查是否出现发病症状。
6 L9 F' t: ^' X0 D/ F" ^& Q/ Y7 b9 @; I, G* w; y" b. a6 y
  此前已有八名埃博拉病患在美国接受治疗,其中包括美国本土首名病患邓肯,他本月8日在得州病逝,曾参与其治疗的两名护士过后染病,其余五名病患已经康复。 此波疫情在美国引发恐慌。  ; j0 q) a3 t: `" x

. E) @: X  S/ ](责任编辑:HN003)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44
发表于 2014-10-24 12:19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全球防控埃博拉进入“下半场”


5 w" G6 f& i" g/ q. N+ P

6 ~% O2 H' ~6 a0 v$ T0 ?' L) ^  n0 f

8 [& c) K# j- [- r' h( C

蒋志海制图

■本报见习记者 赵广立 记者 胡珉琦

10月17日,美国一名女子当天早晨在五角大楼停车场出现呕吐症状。因呕吐是埃博拉患者的发病症状之一,当局出于预防埃博拉病毒的考虑立即关闭大楼入口并封锁停车场。经详细调查后,警报得以解除。不过,这起“埃博拉疑云”一度引起轰动。

10月20日,因发烧在浙江宁波一家医院留院观察的尼日利亚籍男子解除留观。然而,尽管“从留观情况和相关检查看,这位患者应该连疑似都算不上”,但网络上仍出现了不少类似“宁波出现国内首例埃博拉患者”的谣言。

以上两则消息引起极大的关注,折射出民众对埃博拉疫情的焦虑和不安。这也恰恰说明,当人们开始警觉埃博拉病毒会不会全球流行的时候才如梦方醒:埃博拉绝非“野蛮人的瘟疫”——至少它带来的恐慌已经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已经输掉的“上半场”

人们的这种恐慌不无道理。在埃博拉疫情重灾区——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疫情正处于失控的边缘。世界银行行长金镛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警告称,由于各国协作不力,“我们正在输掉这场(对抗埃博拉的)战役”。

世界银行第12任行长金墉是韩裔美籍医学专家,他对埃博拉疫情局势的阅读绝不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金镛呼吁,全球各国应共同努力遏制埃博拉病毒蔓延,如果其他国家不能切实切断传染链,这一病毒有可能继续从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向外扩散。

正在塞拉利昂参与抗击埃博拉的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10月19日、23日通过语音聊天工具接受了《中国科学报》记者的采访,在他看来,如果把防控埃博拉疫情比作一场足球比赛的话,我们已经输掉了“上半场”。

“按照我们的想象,‘前半场’要把埃博拉消灭在萌芽状态,或者至少堵在非洲(不扩散),现在看来没有堵住。”高福说,“在输掉‘上半场’后,(金镛)这样说有警醒作用,对下一步防控有意义。”

国家“千人计划”学者、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姜世勃和副教授陆路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在与埃博拉疫情的对抗中,各国协作不力的情况也确实存在,例如非洲三国边界人口流动频繁、政府无法有效关闭口岸,非盟和国际社会向疫区提供的生活物资配给不力导致有些疫区无法形成有效隔离等等,都加速了疫情蔓延。

此外,上述专家表示,由于埃博拉病毒需要在P4(生物安全4级)这样高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才能开展活病毒的研究,因此限制了对其药物及疫苗的研发。

“从科研角度来说,各国在科学领域的重视与协同合作还是积极的,也获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但我个人认为在科学领域,这场战斗才刚刚打响。”姜世勃说。

“下半场”挑战重重

尽管美欧已出现感染病例,但“下半场”的主战场仍然在西非。在塞拉利昂,高福真切地感受到了要赢得“下半场”的挑战性。

“没有执行力。”他告诉记者,“就算是世界卫生组织、各国疾控部门包括我们给他们制定了正确的应对措施,但现实条件却掣肘疫区国家去有效地执行。塞拉利昂这个贫弱小国在面对来势汹汹的埃博拉疫情时,只能用“无能为力”四个字来形容。

“没有执行力包括缺医少药、缺必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救护车、运尸车、摩托车等,缺检测仪器设备;然后还缺人,社区没有具有相应的公共卫生背景的医护人员。我们去社区调研,发现了病人,诊断出来人没地方去,死亡病例的尸体运不走,当地宗教还有下葬时触摸死者的习俗。”高福说。

感染接触跟踪,是应对埃博拉的基石之一。公共卫生工作者会观察曾与感染者有过接触的人21天(埃博拉最长潜伏期),以便确认这些人没有任何埃博拉感染迹象。如果有人出现症状,就会被送到隔离区进一步观察,确保他们不会再传染给其他人。

过去,这个方法十分有效。它成功遏制了此前历史上每一场已知的埃博拉暴发。然而,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这三个国家,每国都有数以千计的感染者,接触追踪变得不可能做到。

“我访问过他们的基层,想把病人在社区隔离,但是隔离条件非常差,缺水缺食物,隔离起来的患者就跑了。”高福说,目前在塞拉利昂社区,很多措施落实不了。

“包括WHO等组织、各个国家都是喊得多,真正能把措施落实到位,特别是落实到社区防控埃博拉,根据我在塞拉利昂掌握的情况,根本没有。”高福说,要赢得对埃博拉疫情“下半场”的胜利,必须靠全世界的重视,“传染病无国界,各国都要行动起来”。

此次埃博拉疫情给人们的另一大挑战是,医生、护士和医院的员工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感染、死去。据WHO报道,截至9月下旬的数据,已经有384名医务工作者感染了病毒,其中186人死亡。医生、护士的高感染率和死亡率,带来了更严重的长尾效应。

高福告诉记者:“医务人员短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一医院在这边运作一个留观中心,培训当地人应对疫情。因为我们知道这种病的发作机制,培训出合格的医护人员是没问题的,可是这(医务人员高感染率)使得我们要花很长时间。”

姜世勃、陆路认为,目前在西非前线起主力作用的医护人员是无国界医生组织和各国支援的医疗队。若医护人员仍不断感染,并且出现高死亡率,那么可能使各国或组织对支援医疗队的动员及派遣难度加大;同时,各国的医务工作者很可能成为埃博拉病毒跨国甚至跨洲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而带来更可怕的扩散。因此,做好医务工作者的保护及救治,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是非常急迫的任务。

埃博拉流入中国“只是时间问题”?

美国东北大学MOBS实验室的研究院,运用专门的计算机模型,结合最新的埃博拉病毒传播路径、国际航班飞行数据、病毒的潜伏时间、病毒感染人数和死亡率等作为研究因子,计算出10月底埃博拉病毒扩散至其他国家的几率。中国列在最有可能遭埃博拉病毒袭击的前三十位国家中的第16位。并预测,中国可能会在10月底出现埃博拉病例。

对此,高福认为,只要埃博拉疫情在非洲得不到控制,我国与非洲的贸易、旅游、留学生交流等还在开展,埃博拉病毒流入中国只是个时间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必须有正确认识,这也是为什么党和政府决定派我们来非洲抗击埃博拉,除了中非人民友谊之外,也是为我们自己抗击埃博拉。传染病无国界,一定要清醒认识这一点。”

“全球化背景下越是开放的国家越容易受到传染病侵袭,我国与非洲诸国有密切的交流和合作,因此输入性病例的风险是有的。至于是不是10月底不好说,我觉得元旦或春节期间回国人员增多,可能会加大风险。”姜世勃说。

陆路认为,相信在经历了非典和H7N9禽流感的“战斗”后,即使在10月底出现了感染病例,我国也有能力有效控制疫情。

姜世勃和陆路建议,我国应在主要大都市的周边地区(即人口密度较低,但交通方便)尽快建立类似于2003年非典期间建立的小汤山医院,并对未来将要在这些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严格地训练,一旦发现确认或疑似埃博拉病例,应立即进行收治或隔离。

美国公共卫生机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也认为,中国在防控SARS方面的经验对于埃博拉防控工作有着积极意义,且民众也更倾向于配合相关机构的防控工作。同时,他还建议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在出入境口岸可以提供免费的体温计给疫区来的旅客以提高监测管理的效率。

心怀希望的理由

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我们还有哪些理由对疫情好转抱有希望?

在疫情“久攻不下”的这段日子里,频有类似“埃博拉病毒已变异”“传播途径有变化”的流言传出,《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此向高福及相关专家求证,给出的答案均为:尽管埃博拉病毒为易变的RNA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该病毒已出现变异或产生新的传播途径。

姜世勃和陆路认为,埃博拉病毒传播途径、潜伏期等还没有显著改变,因此追踪、隔离、治疗仍是可行的手段;同时由于已拥有准确的检测和救治手段,目前在公共卫生体系健全的国家大规模暴发的风险仍不大。

此外,上述专家指出,此次疫情也促使疫苗和药物的研发进度大大加快,世卫组织预计2015年将会有疫苗或药物投入疫区,这将有效地控制甚至消灭疫情。

“‘下半场’哨子一响,如果全世界不仅仅在说,而是在做,把非洲的疫情控制住,把出现在美国、西班牙的个别病例压制住。‘下半场’是可以取得胜利的——只是我们要把精兵强将都派上场。”高福说,“按照美国CDC的估计,明年1月份可能会出现转折,不过这取决于各国行动的落实,如果执行力跟得上,应该没问题。”

《中国科学报》 (2014-10-24 第13版 科普周刊)
6 |% N$ r  O& _1 r, O0 J  N
/ W+ @% m4 ?( d! Z. O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45
发表于 2014-10-24 16:53 |只看该作者
医学专家预测2014年年末埃博拉将致9万人死亡1 k8 p' g" i. T( P. d; o& V
' X* Y3 d: M7 c5 c! p3 V
2014-10-24 15:58         中国新闻网         评论 0 T中9 R+ ?% G* a1 H' [* l
据英国《镜报》10月24日报道,美国医学研究机构日前警告称,截至今年年末,持续蔓延的埃博拉疫情将导致全球多达9万人死亡。. Y! n2 H( M8 }8 g+ l0 x) v
8 T  n& Z: u: c" Y
英国《柳叶刀》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到12月15日,仅利比里亚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就将有17万人感染病毒。其中蒙特塞拉多(Montserrado)的9万名感染者届时将在七周内死亡。
) w: Q5 |, L8 f' j& s
1 B1 P/ b7 q+ G研究员称,避免数万人丧生的唯一途径就是大力加强全球合作以对抗埃博拉疫情。
, ^$ m" ~# h/ s
; j4 ]: r7 f+ b7 N“我们的预测强调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控制疫情、避免新疫情爆发的机会正急剧减少。”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首席研究员艾利森·格尔瓦尼(Alison Galvani)说。9 i5 A/ M- f% u# l) r
( ~* u. x- q( L
据他们预测,若不采取额外的援助,到今年12月15日,利比里亚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数将达170996人,占该国138万人口的12%。仅在蒙特塞拉多县,届时死亡人数将高达90122人。7 P- ~/ g2 d% g9 k' D( w& S" q2 E

7 i4 [) [6 w3 ?: O" e! t! M研究员们还称,国际社会应增设更多的埃博拉治疗中心和床位,加快疫情诊断速度,为家庭提供更多的防护设备,来对抗疫情。. @3 r9 s! G) J; l' E

  A$ i$ S. ~. A: N" w) d% V另一名耶鲁大学教授、该研究报告的联名撰写人弗雷德里克·埃尔迪斯( Frederick Altice)说:“令人悲哀的是,要阻止埃博拉疫情爆发性蔓延,目前全球的卫生应对策略是远远不够的。
4 G: P& |6 l. {1 C# e3 c7 }8 }& t6 n% O& l/ I* o
埃博拉病毒目前在西非已导致9000人感染,4500人死亡。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46
发表于 2014-10-26 11:42 |只看该作者
全球埃博拉病毒感染者逾万 4922人死亡2 ^  C1 P% O( P* }1 `/ M- {: {% {
http://www.workercn.cn 2014-10-26 来源: 中国新闻网) i" b; w5 k3 l( J5 G
* q6 o5 o: j' x1 Q
  ) B4 \2 o' I/ S$ T& c4 u8 G; q
  中新社纽约10月25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埃博拉疫情自今年3月爆发以来,目前全球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已经超过1万,其中有4922人因感染这种致命病毒死亡。
1 G8 {5 r; m! N% {+ M- I' N0 p0 G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全球有10141人确认或疑似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其中有4922人死亡,尤以西非国家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的埃博拉疫情最为严重,全球的埃博拉病毒致死病例主要集中于此。6 }6 b# _# a4 N4 }
  截至目前,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已经有4895人死于这种致命病毒,其中利比里亚是全球埃博拉疫情爆发最严重的国家,2705人因此致命,塞拉利昂有1281人死于埃博拉,利比亚有926人。- H- V6 g* ]- u; {5 o6 d
  最新报道显示,西非国家马里确认的首位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已经死亡。官方消息称,这名两岁女童在发病期间,曾随家人乘坐长途汽车从几内亚前往马里,行程1000多公里。目前与这名女童有过接触的40多人已经被隔离。
* I1 F! }% A) M4 F5 c8 W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埃博拉病毒的感染者还会不断增多。5 u+ i8 t( \4 h3 P
  目前,全球受埃博拉疫情影响的国家已经达到八个。因超过一个多月没有新增病例,世界卫生组织此前宣布西非国家塞内加尔和尼日利亚已消灭埃博拉病毒。
, U; |0 U* D4 z: Y7 Q" R! l: V" Q  与具有高传染性的埃博拉病人密切接触的医护工作者,仍是埃博拉病毒感染的高发人群。目前全球已有450名医务工作者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244人死亡。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47
发表于 2014-10-26 11:47 |只看该作者
美英法将按“殖民地”原则分别支援西非埃博拉三国

2014-10-24 08:55:13

2 k( @& o( b3 a# `7 k  d

  Y# y: b7 @' q; n  U, l( H
+ z7 E; t3 Z! D$ u% u+ q! c1 i1 g关键字 >> 埃博拉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最新消息英国法国美国

据彭博社23日报道,为应对埃博拉病毒在西非三国蔓延,美英法领导人近日达成一致,将按照“殖民地”原则划分援助任务。美国援助利比里亚,法国将援助前殖民地几内亚;而英国则将“主攻”前殖民地塞拉利昂。

据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同意法国和英国通过曾经的殖民地划分惯例来负责支援西非埃博拉疫区。

根据他们的分配,英法两国主要负责为疫区国家提供医院硬件和医疗支援。法国要支援的国家为几内亚(1958年脱离殖民统治得以独立),而英国负责支援塞拉利昂。美国则负责支援利比里亚,这个由美国黑奴解放后建立的国家如今是埃博拉的严重疫区。

据观察者网查询,据英媒报道,英国21日增派100名皇家陆军医疗团士兵前往塞拉利昂,帮助当地抗击埃博拉疫情。此外,英国国际发展部大臣格林宁(Justine Greening)同这批士兵一同飞往塞拉利昂,她将视察英国为抗击埃博拉疫情提供的1.25亿英镑援助资金的使用情况。

而法国外交部长法比尤斯21日表示,将加大对几内亚援助的力度,以协助其抗击埃博拉疫情。法比尤斯向媒体表示,法国将进一步加强对几内亚的援助,包括在当地建立一所医疗机构,专门用于接治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医护人员,并在法国和几内亚两国对医护人员开展专门培训。他还提到,法国参与建设的埃博拉治疗中心将于11月中旬开始在几内亚森林地区运行。

据报道,奥巴马同法国总统奥朗德早在13日就商讨了如何支援西非国家,但白宫并没有透露具体救援细节。

美英法将按“殖民地”原则分别支援西非埃博拉三国(资料图)


6 K! E: c& _, w3 S+ e4 D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Third-World/2014_10_24_279118.shtml
* B# z- g3 f1 |


$ S- o9 u+ ~6 M4 I4 G1 C

2 k* v8 {# n; {  f& i' U& ^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48
发表于 2014-10-28 21:10 |只看该作者
美媒:埃博拉病毒蔓延 亚洲危机感上升
. w; U' {) |6 B6 S: ]1 G4 j' J! m$ d! p
2014年10月28日17:21  中国日报网站
$ ^! F' s% A2 T2 K3 z& V
2 a0 f3 b% s) `9 y6 v" Y  10月27日,在江苏镇江,检验检疫和边检工作人员在演练中穿戴防护用具。针对当前埃博拉疫情形势,江苏边防总队在对外开放口岸向入出境人员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建立与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举行埃博拉防控应急处置演练,在执勤现场开设专用查验通道,全力维护口岸正常秩序。(新华社发 章善玉 摄)0 \+ o! @7 {' ^  p5 p) ~

$ `, a& C( x( m) P/ S  中国日报网10月28日电(远达)埃博拉病毒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恐慌。有美国媒体分析说,亚洲很容易出现疾病爆发的情况,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7 C' G# D* d, v& D8 T
4 }+ d1 W' B5 h0 Q' g
  《纽约时报》KEITH BRADSHER 10月27日报道称,两周前,当美国达拉斯的两名护士以及马德里的一名护士,在护理从西非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期间患病时,亚洲各地的政府和医生更加担心了,害怕如果感染者开始从非洲飞抵这里,亚洲人口稠密的都市和城镇可能会很容易受到冲击。
4 v7 u! D! G3 ]
  W% I& l5 d/ u: g  “美国发生的事情让我们大吃一惊,”香港医学会会长史泰祖说,“之前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觉得不用担心,但现在医学界很警惕。”
! s  F9 X9 o6 z) L& s' r# m5 w5 T4 ~3 S7 B
  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上周在网上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对来自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数据进行了研究。数据涵盖了今年9月1日至12月31日以及去年从西非埃博拉病毒蔓延最严重的三个国家起飞的航班。分析报告发现,在从这些国家出发的乘客预计前往的目的地中,前九位中有六个是非洲其他地方。其余三个均位于欧洲,分别是英国、法国和比利时。) X4 w3 u/ N6 u

1 t4 f% B7 w$ w( V+ R3 P$ |  但第十大目的地是中国,印度居于第十三位。10月24日通报首例埃博拉死亡病例的西非国家马里位居十一,美国位居十二。  J3 h2 }% u9 I$ r  P+ o7 O

! m8 E4 t  k7 ^, A2 f% a  排名前二十的目的地中没有其他亚洲国家,并且亚洲目前尚无公开确诊的埃博拉病例。
/ m! ~. F0 z, x& _1 G) A7 U0 b6 Y! a; V, ?6 M- S
  中国和印度两国的高官在筹备各自国家的医疗系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病例。在印度,负责卫生、民航、航运和其他相关事务的最高官员在10月16日举行了会议,制定协调计划。在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要求全国的医疗机构在本月底前提升防控感染的预防措施。
+ N' Q- x3 v/ w* L" h1 A, C5 ]* \/ f3 S7 x$ a! J0 h' ~
  “他们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埃博拉,”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裴伟士24日在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深医生和高级官员举行会晤之后说。1 C- S9 a' `  f1 d
4 j& `( p9 o0 M6 I& a
  裴伟士最有名的事迹是在2003年抗击SARS的行动中充当了领导人物。他表示,亚洲和西非之间的航班和贸易格局意味着,该地区的五座城市处在防止埃博拉扩散的前沿,它们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香港,以及印度的孟买。
4 X, `1 U1 o" V# F9 P/ x- I& N; q# r+ X7 i9 J! e# R& L: `# D
  在应对埃博拉方面,中国内地和香港有一项不同寻常的优势:应对2003年SARS爆发的经验,以及后来处理罕见变种的人流感和禽流感病毒爆发的经验。香港、广州、上海和北京均做出了应对,对医院做出大笔投资,配备了最新的感染控制器械,其中很多器械是中国制造的。; ^2 v; W( \, ^! }; P
+ w4 N( j( Q2 K, |
  比如,在SARS爆发伊始,香港仅有几十张专门供高度传染性疾病患者使用的病床。在过去十年的建设热潮中,这类病床的总数已经增至1400张。每天,流感或其他传染病的患者使用的病床不到100张,其余病床的使用者是患其他小病的患者,但它们均可以在临时通知的情况下用于控制严重的传染病。# h4 J/ Y( [( D; O) Q
: y* J* c1 m/ b/ x; m
  香港的特殊生物隔离病房里,每间病房只有一张或两张病床。建造这种病房时,考虑的是可能会再爆发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所以其特点包括负压和室外排气。但在应对像埃博拉这种通过体液接触传播的疾病时,这些特点没什么价值。但裴伟士说,香港的每一个专用隔离室都还有一个前厅,用来安全地穿脱防护装备,因此非常适合应对埃博拉疫情。
4 j* ?5 @) A" n1 Q/ F1 T( g. a! i6 v) Z: z  v
  西班牙政府曾允许一名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本国公民回到马德里接受治疗,这个决定引发了该国卫生专业人士的批评。不过史泰祖估计,如果香港居民需要从非洲回到香港接受专业的治疗,应该不会遭到香港医护人员的强烈反对。“如果有很多人表达反对,我会感到意外的,”史泰祖说。1 P4 l8 C% Z$ @2 }# F; n
' x2 ]# m. t" \" }  N
  在SARS爆发期间,尽管有数十名医务工作者感染、七人死亡,香港的医护人员仍然坚守岗位。香港市中心一所公园的纪念园里,后来还为殉职的医护人员树立了半身铜像。相比之下,台湾在SARS爆发期间暴露出的问题尤其值得关注。当时,台湾有医务工作者拒不到岗,也有人通过其他手段,拒绝为SARS患者提供治疗。
9 |6 h0 w& L/ E/ E2 y' |
  y7 K# s/ s4 I  在中国东南部的商业中心广州,人们一直格外担心埃博拉疫情的爆发,因为这里是广交会的举办城市。广交会每年举办两届,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博览会。每届展会可吸引20万名国外的采购者,其中多达十分之一来自非洲。本届广交会将从10月15日持续到11月4日。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工作人员一直在对参加展会的人员进行体温筛查。
: c5 h+ ?; q  s: ^1 W* N
, k  d4 A# G2 h1 S0 b- t% {  f  尽管中国内地的大城市都拥有先进的医疗设施,上海的医院尤为先进,但中国其他地区的医疗设施要落后得多,农村常常设施简陋。来到中国的非洲买家及其他商人往往待在大城市,但是在非洲还有数以万计的中国务工人员,他们每年都会回国休假。. r/ n5 ?. U; ]7 k2 ], N
) |* J0 W$ y) T$ E! L* A. w. b
  中国官员表示,他们正在对旅客进行筛查,但并没有对从非洲返乡的中国工人颁布全面的禁令,或采取隔离措施。工人们回国的高峰期是春节,也就是明年的2月中旬。
  e  P, ~: L; r2 G6 x& x  s6 [8 x& j9 r& a! f# k7 `  V

2 h+ F+ l! W" {! w: t  SARS和流感的爆发曾促使中国对传染病防控设施做出了大笔投资,而印度基本上没有受到这两种传染病的影响。但裴伟士说,如果埃博拉病毒抵达印度,将比在中国更加难以控制,进而构成更大的挑战。2 W/ [1 c8 Y$ e: }% h
' c3 Y" c3 ~# ^
  印度目前仍在艰难地应对登革热的爆发。这种靠蚊子传播的疾病在印度已经达到了流行病的程度。《柳叶刀》对航班信息的分析文章显示,印度人均医疗保健支出还不到中国的五分之一。此外,印度每千人拥有的病床数量也不及中国的五分之一。  Q1 T$ `2 Q1 V# @6 s" M
9 ?8 y* @+ H2 K* R5 ]6 s6 Z
  埃博拉在亚洲任何地方大范围传播都会酿成一场人道灾难。但即使只有少数病例,也会在这个严重依赖贸易的地区引发经济动荡。. t' H/ i5 X; ^  C* C% e

! i0 Q3 b4 r$ ]/ k6 `  10月20日在香港发表演讲时,长期专注于中国与中东及非洲贸易关系的香港咨询公司丝路顾问公司总经理贝哲民警告说,亚洲特别容易出现疾病爆发的情况。他说,目前有非常多的亚洲人在海外工作并定期返乡,来自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商务旅行者都会来到这里。
3 d; l1 n' t) |$ f0 @( N+ m$ Z. T6 ?9 ?
  (编辑:周凤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49
发表于 2014-10-29 09:18 |只看该作者
美国“宽松版”防控埃博拉新措施遭潘基文批评, S6 M* O+ a' l8 k
2014-10-29 01:57:56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Y4 m. a1 y7 @/ M* ?
    针对美国部分州所采取的强制隔离防御埃博拉病毒的新规定,美国白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都公开表达了批评意见。
$ n8 Y+ d' F! d* t! v* W# n$ \& H9 d/ N$ w# o; G2 R% x( U
  新规针对从西非返回美国,并且可能与埃博拉患者接触过的医疗工作者及其他人员采取强制隔离措施。采取新规的有纽约、新泽西等州。新规定实施后首位被隔离对象、曾在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疫情的护士希科克斯(Kaci Hickox)也已离开医院,回到位于缅因州的家中。' {! \+ w+ A$ C" s# m

, X1 ^5 b0 g2 f- x1 j  相较于上述新规,美国卫生部下属机构美国国家疾控中心(CDC)27日公布了较为缓和的规定,建议可能感染埃博拉的民众主动待在家中,自我隔离21天。1 Y0 |2 ?9 w8 X/ y6 Z- d5 M. L

3 ^% \) X$ `+ _9 M  此外,纽约一位从西非返回的5岁男童26日出现了类似于感染埃博拉的症状,然而庆幸的是,最新的检测结果显示,他并未感染埃博拉病毒。# k3 A" A' N6 o- I! O2 O$ u
- X  C0 c' x# J) ]
  呼吁自我隔离; m6 T2 t' k( \+ T+ N" h4 d' K

! H* v% L1 W7 a4 h' m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7日也表达了对美国部分州隔离规定的担忧,称这将对奋战在抗击埃博拉一线的医护人员造成不必要的压力,“他们不应遭到不科学的限制。出现了感染症状的医护人员应该受到外界的关心和支持,而非侮辱。”. o. m5 p" _* e! W3 i
$ r2 g  t9 ?/ H) \" @' ]( M
  从西非回到美国的护士希科克斯称,她在到达新泽西的机场后遭到了长达数小时的粗暴盘问,医院对其体温的检测结果也不准确,隔离环境也相当恶劣。外界担心,这会打击医护人员抗击埃博拉的热情。1 S% h, U$ J# `! z: W  b
7 p. e! y. O3 C. v! Z8 c( B
  纽约州和新泽西州是24日开始对从西非国家返回、可能接触过埃博拉病患的人员采取强制隔离措施的,而伊利诺伊州和佛罗里达州随后也表示,正在采取类似的政策。( H, v, K& G5 C4 G' F
" R' V; a! F+ d% P& w. c) R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国家疾控中心主任弗里登(Tom Frieden)说,CDC版的新规定将下发到各州卫生部门,呼吁那些直接接触过埃博拉病毒的民众,诸如未穿防护服照顾埃博拉患者的医护人员远离公共交通,避免出入办公室等人群聚集之地。这些可能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个人也将被禁止乘坐飞机,并接受公共卫生部门工作人员的密切监控,包括一天两次的体温测量。/ H# y4 @5 l1 L& c5 t7 I9 x- \

) p7 u: i! T' U- P' w$ q& H# N$ G) ?  显然,CDC上述规定与之前纽约和新泽西等州要求的强制隔离相比,要缓和得多。不过,弗里登补充道,最终是否采纳CDC的建议仍由各州自行决定。# \# X7 P5 i6 T# \* p* |- ~
7 w$ d5 `+ ?' x6 m" O; d% F
  CDC最近一项研究显示,27位埃博拉患者的173名家庭成员中16%感染了该病毒。其中一位埃博拉患者曾与78人就过餐,共处一室,但是无人感染该病毒,“可这并不意味着零风险。”, p  q: Q! x. G# g( l5 G) u
+ S2 ^5 W& X0 Y4 X5 W
  抗埃勇士出院
! V) C# y  ^( d3 V0 W  Q, _9 B- `1 J. X* B7 M6 o. z6 X+ I
  由于希科克斯自曝遭受监狱般的待遇,并称人权被侵犯,新泽西州州长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受到医疗专业人士和人权律师的尖锐抨击,压力巨大。
: R! H/ l. B7 d# Z; H
8 h7 a& k. e; M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该州卫生部门官员27日表示,希科克斯已经离开医院,被安全护送到位于缅因州的家中。
6 Z2 w" e  w6 Z6 V& T4 Y. j/ O2 O& I* n2 F/ g' H3 y" \5 K
  克里斯蒂并未直接与希科克斯对话,而是通过该州其他官员与她沟通。
- c& O$ f3 |' A6 ?8 B7 l
* @, z" w1 a, y  该州卫生部门还表示,将密切监控希科克斯的自我隔离,如果有需要的话也会提供食物和医疗用品。希科克斯的观察期将持续21天,一旦出现感染埃博拉症状将被立即送至合适的医院。她也必须每天联系该州的卫生部门官员,主动汇报体温以及是否出现了感染埃博拉症状。4 u% _  n# w; T$ Q
9 H! ]3 N8 @3 {3 h6 T$ P
  此前,希科克斯曾威胁如果不能回到家中,将对新泽西州官员提起诉讼。纽约州也宣布过实施强制隔离的规定,但州长库默(Andrew Cuomo)26日晚上表示,来自西非国家的人员可以在住处进行自我隔离。分析人士认为,库默的立场很明显正在软化,由于希科克斯的测试结果为阴性,所以她关于人权方面的诉求引起了社会的共鸣,而如果希科克斯的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话,克里斯蒂任由她回到家中可能会招致无数的指责。' G2 t" L9 N' I
0 p$ J6 c& @# d$ m# c
  该位分析人士同时指出,从政治上来说,州长采取比联邦政府更强硬的政策通常能吸引更多的支持,但是现在,批评者可能会说他们反应过度了。6 R: g+ l2 f4 w# }  ^$ F9 L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50
发表于 2014-10-30 09:02 |只看该作者
利比里亚埃博拉疫情缓和 疑似者与死者明显减少
1 Q" n4 o' m7 f! H' e2 }$ Q9 {2 |) T
2014-10-30 08:05:00来源:中国新闻网
+ K  v) Q1 G7 p! l) f7 j$ N" C; D9 e: L- k5 q9 ~0 H
8 D! U5 }% M) L( a
  当地时间2014年10月15日,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一支利比里亚红十字会殡仪小组的成员移走了埃博拉疑似患者Mambodou Aliyu的遗体,Mambodou今年仅有35岁。CFP视觉中国$ j, S5 l4 B7 M# s; V" K
7 e3 f) \0 e2 {* @
  中新网10月30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30日报道,非洲埃博拉疫区病例最多的利比里亚抗疫工作有了效果,医院的空置病床增加、疑似病例和死者都出现显著减少。4 ]3 ?. o) j1 d  k  _

- k# l# D; P7 U5 d( p  国际红十字会此前宣布,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的埃博拉死者明显减少了。9月底疫区严重时,医疗人员在蒙罗维亚一带每周处理300多具遗体,如今,这个数目只有当时的三分之一,这说明疫情有所缓和。
# M# w9 Q( Y( }9 E% g3 w/ y
* ^* `! M% Q4 Y  利比里亚红十字会会长法雅赫说,上个星期,医疗人员在蒙罗维亚一带转移了117具遗体。在9月15日至21日之间则有315具遗体。5 p' ^2 z( b" a
2 C% V! \) i. l( H4 ~
  在这个月里,救护车出外寻找疑似病例时,只带回一两个人,多数时候,这些人都不带病毒。医疗人员发现,接受埃博拉治疗的人比预料的来得少。# i$ h' ?) ^/ C- d% O$ @( |
' c2 V3 s  h% H. S/ T( T
  在利比里亚的邦加县,慈善组织“国际医疗集团”于9月设立的医疗中心空置的病床越来越多。在全国的649张病床当中,只有不到半数有病人。: z, `- q" o3 ~6 g
% N# d) F; a  y3 O7 r! _
  到利比里亚访问的美国驻联合国代表鲍威尔也说,在国际援助下,利比里亚现在能在安全情况下将更多遗体安葬,同时大大缩短实验室化验时间。
# Y0 k. W& ~1 N9 I7 [; d8 l
$ |2 l6 p% Q/ Q- N0 p) ?- X  鲍威尔此前到邦加县视察,她之前已到过另外两个疫情严重的国家几内亚和塞拉里昂,确定它们还需要国际社会提供哪方面的援助。) ?3 l0 g4 N& }0 ]' m' j
. N0 ?( S' O' Q) M& _0 K0 Q: F
  鲍威尔指出,病人遗体安葬的程序如今更为安全。她说,在塞拉里昂首都弗里敦,安全地下葬的病人遗体比疫情初现时多了两倍。
0 m$ }1 `: a+ K- ^8 c. ~, a4 ]8 W$ {
  美国国际发展署在弗里敦设立了流动实验室,这使疑似病例样本的检验工作大为加快,由于样本再也不必运往蒙罗维亚,化验所需时间从五天减少至五个小时。
* ?. X( F) s) V$ c$ _5 v5 E/ y/ F* V6 I  a" i7 H
  主理流动实验室的海军司令伊斯皮诺萨说,实验室于三周前设立,测试了约280个样本,阳性样本从当时的约一半减少至目前的约三分之一。- X: ~0 a! G7 N

: f' y- m: {) u. X" q+ U& \3 f  慈善组织无国界医生的发言人拉格尔在蒙罗维亚外的一个医疗中心对记者说:“数目减少了,但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他也说:“现在还不到庆祝的时候。”% Y7 f! i8 |$ V0 q7 m+ k, F. C

' D  z9 ~6 X% T# M/ r7 B; t  直至28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还在埃塞俄比亚的一场危机大会上说,病毒扩散的速度快过人们反应的速度。世界银行则呼吁更多医疗人员加入抗疫的队伍。! C1 b, Z7 A) h6 ~
4 o2 N9 z, M  T* |8 ^) Q7 u. J
  一星期前,世界卫生组织在疫情简报中说,病毒在利比里亚首都、以及邻国几内亚和塞拉里昂的扩散速度依旧很快。6 C7 p: Y& n! w9 I9 _$ y
(责任编辑:un649) 原标题:利比里亚埃博拉疫情缓和 疑似者与死者明显减少(图)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19 02:08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