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24651
- 威望
- 24651
- 包包
- 143822
|
Nature:中国深陷科研经费不端行为9 U8 r |! Y/ t6 O0 `) G
2015-01-04 1 来源:生物360 作者:koo
; D) _! n1 r3 w# K* e8 |: n 1 G" A" g- z8 F4 Y) ^
根据中国重要基础科研资助机构的报道,中国对于科学不端行为的零容忍政策已开始收到成效。/ G/ r; }$ D) p+ a1 q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主任杨卫(Yang Wei)在12月30日于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2014年NSFC的科学不端行为案例,尤其是剽窃和一稿多投的情况比前几年有所减少。
$ C r2 j% O6 y& y- g* T* c- l今年,NSFC收到了206条科研不端行为指控,66个可疑案例是被NSFC于2012年开始使用的剽窃监测软件所发现。经监督委员会调查证实了其中33例涉及捏造、篡改和剽窃数据,购买资助申请书以及使用虚假个人信息。
, L8 C( {# |; o+ }" P" I5 T根据NSFC前主任、基金委监督委员会主任陈宜瑜(Chen Yiyu)院士所说,其中有一些待定的申请被宣告无效,有4个案例被撤销了之前授予的研究经费。12月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还公布了7名违纪者的姓名和他们的不道德行为。有5个案例将在未来的几个月里发布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网站上。
- O* R1 F" G& `, \" ?% e# j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纪检监察审计局副局长陈越(Chen Yue)说,2014年的调查尚未完成,因此可能会有更多的案例浮出水面。陈宜瑜说,但目前的数据表明,相比于2010-2013年每年平均有49例违纪案例,2014年的违纪行为有所下降。
. o" J2 Z0 S4 U5 Z% \5 [7 ?杨卫将这种下降趋势归因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于科研不端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以及过去几年里为根除这些违纪行为而付诸的努力。杨卫说:“科学诚信是底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想要传达的信息是,‘一旦你越过这条线你就会被踢出局’。”( W! X( B' H) G& I# V
但也有人认为,这些数据并不一定表明了较广泛的积极趋势。“鉴于在中国这类问题如此的猖獗,NSFC所揭露的这些案例只不过是冰山一角,”中科院上海神经所所长蒲慕明(Mu-ming Poo)说。8 t2 A6 ^" e3 j& O" X
进展报告
" B, s, S8 I! b5 [! w- n! V' I为了获得更高的透明度,以及进行更好的科学诚信教育,NSFC于2013年开始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调查结果以及严重违纪行为。" S" s) ?6 G8 y/ H6 `9 C0 X
在12月30日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7个案例中,有4例涉及剽窃过去已获得经费资助的项目申请,包括在线购买资助申请书。在另一些案例中,研究人员篡改了他们的年龄、职称、甚至获取经费的资格身份。
2 M* C2 A/ o- @ {3 YNSFC是中国最大的基础研究资助机构,其预算达31亿美元。它也是目前为止唯一发布科研不端行为调查数据的机构。蒲慕明说:“这绝对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其他的政府机构、大学和研究所都应该效仿。”* @, Q6 w; A4 Z5 A
但蒲慕明认为:“NSFC在透明度和零容忍政策上所付诸的努力还远远不够。”例如,今年只有三分之一的科研不端事件被发布在机构的网站上,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案例没有提及任何的机构。“特别是考虑到在中国有着浓厚的‘顾全面子’的文化思想,公开批评具有强大的威慑效应。这将会给一些机构施加压力,来修正它们研究人员的行为。”: e0 s6 N0 L* S1 B$ Z' Y
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CAST)2013年的一项调查中,33,000名受访者中有56%的报告称曾目睹不端行为。调查的负责人、中国科协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王春法(Wang Chunfa)说,这一数据表明,近一半的研究人员和超过三分之二的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和青年学者对于研究不端行为持容忍态度。 y( c& [0 m2 t. M
蒲慕明说:“在许多情况下,项目负责人被认定不需对其研究小组成员所犯的欺诈行为负责,往往免于惩罚。研究生和博士生常常成为资深教授的替罪羊。”4 d. r6 |1 R) g
NSFC并没有透露在证实的科研不端行为案例中初级和资深科学家的比例。陈越说,NSFC揭露的有限案例并不足以准确地描绘出不端行为与职业生涯阶段之间可能的相关性。
+ F0 @: M0 l- w% ]8 ^7 \# M根据2007年中国国务院颁布的规章制度,发现有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人员被禁止获取NSFC经费的时间可长达7年,杨卫认为对于他所遇到的一些严重案例,这一法规有可能还是太过宽大了。
# @7 a! Z+ p$ g2 }4 `1 V% J; ?原文检索:2 S/ L X! s+ _* a6 j0 g6 `
Jane Qiu. China sees dip in research-grant misconduct, Nature , 31 December 2014; doi:10.1038/nature.2014.16645$ U( @ s6 ^( J; @) O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