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25355|回复: 7
go

还中医一个公道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积分
763 
威望
763  
包包
126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4-25 14: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继《财经郎眼》中医话题热度,罗胖子紧接推出《罗辑思维》涉论中医,洋洋洒洒、东拉西扯,大有给中医定性结论的意思,现予以批驳反思,以正视听。0 U" b: H" [4 c8 h2 L6 \9 Z
6 A& a2 I% N! I  L9 e6 h. O
这期《罗辑思维》的逻辑漏洞:3 V8 ], N7 O9 x& d# J
1 信不信中医,不是靠理论推导或舆论提倡,而是世界民众的自然选择。叫嚣废医百余年,存在必然合理。中医势微至此,不同情弱者,作为外行,内心又很纠结,还跳出来妄加评论,居心何在?只能说你为虎作伥、商业炒作。
- s5 [1 m, a9 ?# X8 e$ o% G6 s 2  不信中医,是否应该反中医之道而行?你敢吗?你能吗?不信中医(或传统医学),意思也应该是信西医(或现代医学),那西医为何还要借鉴取经中医及其它传统医学。所以应该界定厘清中医的精华糟粕,而不是高举高打且想一竿子打翻,这样太自不量力。
$ R% Y) n5 x; t0 ~ 3 与方舟子之流类似老调重弹,说中医不具有科学认知方法论特点:事实(主要是数据化以及随机双盲对照大样本试验)、逻辑合理性、开放可证伪性(否定之否定从而改善进步)。且不说该方法论的先天缺陷,你是如何认定中医没有这样认知人体和疾病的?非得要SCI发表了放在你眼前吗?非得要你想明白和理解了吗?非得要错了再改正给你看吗?不可!
: F% R8 n! E  c# t, Q6 i0 q; H. I 4  中医的历史贡献问题:物种繁衍和平均寿命确实影响因素太多,但我中华人口众多、文明持续不断,特别是瘟疫猖獗程度稍好,你能断然否定中医的历史功绩吗?2 b$ N7 v4 {, h7 p
5 阴阳五行理论、八纲辨证恰恰说明中医不是简单的直觉观察因果关系,而是复杂网络非简单线性因果关系;坏血病【而且坏血病在中国就不是需要解决的大问题(郑和)】等分组对照试验则明确说明是对因果关系的简单直觉观察;中医对心理疗法(包括安慰剂效应)理论和实践早有大量描述;随机双盲对照大样本试验,是非常耗时耗力的笨办法,得到的知识仍然不是确切的,何况数据获取和统计学的弊病目前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可乐的试验就证明了实验设计和方法的强目的性和可靠性折扣。8 d+ h% m& a7 E3 Y8 _
6 一开始就站在哲学高峰的中医精华能不能一直正确,一定要试错吗?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真的不存在吗?轴心时代的理论光辉一直普照至今。
! m5 d! j+ v7 {# C$ a9 X! X# Y" g 7 西方的放血疗法与中医的放血疗法没有可比性,中国没有出现西方的弊端,而且现在中医的菱针放血仍然有效。/ N8 P0 K5 j0 @3 X
8 中医对解剖学已经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形而上境界,所以不要无知者无畏;王清任在历史上最多也就是二流中医,属于资质不是很好的学生,这张虎皮大旗没有说服力。) M9 u9 r9 T% y  W, x7 W
9 部分腮腺炎、感冒等能够自愈的疾病,还有好的快慢、后遗症等问题,墨写(画)虎可能是有问题(糟粕),但不能作为否定中医的原因,而且该行为也可能就是心理支持治疗,墨也可能就是药呢?关键看疗效。* D; q, W# _0 R! u5 p+ a" l- t
10 关于疟疾:现在依然是世界难题,屠呦呦的青蒿素恰恰不是中医,而是取经中医;西药青蒿素已经导致严重耐药性了;中医方法仍可大有作为。
, X4 U7 h; x, A# i 11 古琴有它古董的价值,不能类比中医,因为真正好中医恰恰是相对廉价的和有明确验效的。* _% d" Z$ G5 z5 B) W1 x7 V
12 信中医就是轻信,我还觉得你不信才武断刚愎;相信提倡中医不是为了文化自信,而是对(西医)医疗现状的不满、对信口雌黄否定的回击。
. i5 [$ Z, c2 q& h( V 13 医学和经济学都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人文社会属性显著的杂合学科,不可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scientific science究竟为何物?
$ V' n* b, C7 X: ]. u) b6 m0 c$ h' j% l  }& L% G' K
中医真正的问题:. [4 s8 ~: b& a
1 理论玄妙,实践精深,导致后人继承不到位,发扬更欠缺;现代教育更是直接导致思维方式渐行渐远。
7 k  M  O  J  D$ a4 B, ? 2 中医是辨证论治、个性化综合治疗,而现在让人们主要想到是中药,偏偏中药又出了大问题。
, ]$ k* Y% X1 l* r( ^0 p$ X4 }7 n 3 不伦不类的中西医结合、削足适履配合西方潮流的中医现代化标准化都是错误方向。
9 v' F; ~- U! C2 X 4 现代商业化模式对中医药的冲击。
  I( I* O+ W6 [! U7 ]- h! z 5 当务之急应该是对中医教育、研究和应用的鼎力扶持,这里真的需要文化自信。学习西方文艺复兴经验,那就是复古,才是沧桑正道。真正深入了解了才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4 }  r) E- h+ v) k# b还请大家补充指正。/ j9 F* X3 Z- D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沙发
发表于 2015-4-26 12:56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属于“先验”哲学文化,建立在辩证思维基础上;# y' P% z3 I4 ]
现代医学属于“经验”科学范畴,建立在建立在“循证”基础上;
" ]& G; ^. {4 m9 b4 K虽然两者目的都是为了“治病救人”,但思想体系无法兼容。
( v' g  v1 h0 ]2 c0 U# ]本人支持中医文化在民间发扬光大,因为现代医学冷冰冰且对几乎全部慢性疾病/退行性疾病束手无策,中医适时填补了大面积的医学空缺,中医文化传统深入大众人心,百姓需要终极关怀。

Rank: 3Rank: 3

积分
763 
威望
763  
包包
126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藤椅
发表于 2015-4-27 12:1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unsong7 的帖子
1 o3 r) I* G3 }: F1 D4 {. L* B- b! j% D( a7 d9 w
“先验”哲学、“经验”科学,点一个赞!

Rank: 1

积分
威望
3  
包包
660  
板凳
发表于 2015-4-27 15:52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bixudianzan

Rank: 4

积分
1419 
威望
1419  
包包
392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报纸
发表于 2015-4-27 16:53 |只看该作者
中医既然是好的东西,为什么还迟迟不能获得欧美等国家的承认,难道他们的智商真的很低,这么好用的东西居然看不到!

Rank: 3Rank: 3

积分
314 
威望
314  
包包
603  

优秀会员

地板
发表于 2015-4-27 16:53 |只看该作者
“现代医学冷冰冰且对几乎全部慢性疾病/退行性疾病束手无策”,支持!从其思维方法上将,西医与中医无可比性,就好比一个蒙童与一位智者比智慧。. u' U0 G7 d: K
世界医学的未来在中医。

Rank: 3Rank: 3

积分
763 
威望
763  
包包
126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7
发表于 2015-4-27 18:0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genedu 的帖子
0 w' o7 Y& q$ P$ j/ {. r& w
" f7 W6 b, m. u6 H. g' U  H这个问题好,具有普遍性,但一直没有好好回答。
' _0 F: o/ x: u) u# V) }. I1为什么欧美等国家不认可?实际情况是部分认可如针灸,中药市场则被日韩占大头;不认可主要是理论和部分实践,应该有政治、经济、文化的原因,主要还是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太大,与(西方)智商关系不大,与他们一根筋有关系。# u. `" Z: H2 w* O5 s
2为什么要获得欧美等国家的认可?本来是不必,但部分重要人物缺乏自信自爱;经济原因也不成立。+ q  A/ E( l6 o
3如何获得欧美等国家的认可?关键是自己做好,酒香不怕巷子深,墙内开花墙外香。

Rank: 1

积分
威望
0  
包包
1  
8
发表于 2015-4-27 23:22 |只看该作者
中医西医都是一个从经验发展起来的学科,因环境和思维不同发展的成不一样的学科,中医发展在于中药运用,而现在中药人工培植太多,和几百年前药效有不少的差异,运用经典中医理论辩证施药效果不能古时相提并论,目前也没见有哪一位能突破玄学对中医理论有新的立法给以诊治疾病。这也是中医之殇。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2 12:59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