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36929|回复: 9
go

[请教] T载体克隆 [复制链接]

Rank: 4

积分
1006 
威望
1006  
包包
385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4:19 |显示全部帖子
引物的拉出的pcr片段3‘端是有一个磷酸基团的吧,只是引物的5’端的磷酸修饰是可要可不要的,特殊实验需要标记时,往往在5‘端标记。所以总体上来说,虽然引物上没有磷酸基团,但是每个pcr片段的3’端都是有一个的,而克隆时有这一个就够了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4

积分
1006 
威望
1006  
包包
385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沙发
发表于 2012-7-20 10:34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bjshan 的帖子2 Y2 R3 u+ ~0 t, [. `9 H1 B
9 M( I* u! p9 \
因为PCR时用的是dNTPs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4

积分
1006 
威望
1006  
包包
385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藤椅
发表于 2012-7-20 10:42 |显示全部帖子
楼上的观点基本上是对的,但是有一点,3‘端的磷酸基团并不是通过加A才有的,即使不加A,3’端也是有磷酸基团的,加A只适用于T载体克隆,因为KOD是平末端的,所以要加A,但是加A之前PCR产物也是有磷酸基团的。我有用过天跟公司的载体,他们的不叫T载体,因为他们是平末端的,这种载体KOD-PCR后的产物,直接就可以去做克隆,不用加A。3‘端有磷酸基团我觉得就是我上面说的原因。个人看法,不认同我的话也不会影响你做实验的。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4

积分
1006 
威望
1006  
包包
385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板凳
发表于 2012-7-20 10:44 |显示全部帖子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PS:天根公司的这个载体,是zerobackground的。T载体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是阳性克隆

Rank: 4

积分
1006 
威望
1006  
包包
385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报纸
发表于 2012-7-20 13:04 |显示全部帖子
上面诸位同仁,首先我要说声道歉啊,其实我上面的回复只是自己的想法,我想了想,是说不通的。所以我赶快查了资料,又跟同学们确认,发现自己的确错了。现在我纠正自己的错误。6 f# A$ b$ W7 f( \' Z
首先回答楼主的问题,同时纠正我的错误:T载体大多是通过EcoRV等平端酶切割,然后加T做成的,这个过程中,T载体是没有去磷这个过程的,所以T载体是有磷酸基团的,至于自连,T载体理论上是不会自连的,T载体自连最可能的原因是加T的反应不彻底。PCR产物是不带磷酸基团的,因为引物的5’端没有磷酸基团。我们平时用的克隆引物都是不带磷酸基团的,这个上面的回帖人akxiaoqiang 可以去确认一下,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制作工艺的原因,引物的5’端需要偶联在一个位置后才能合成,所以如果要把5‘端加磷的话,工艺就多一步,而且这一步又是多余的(如果你只是做克隆的话);二是引物5‘端如果有磷酸基团的话,PCR片段本身会自连(这是楼主引的那句英文的意思)。然后连接酶作用的条件是5’端至少一个磷酸,和3‘端的-OH。所以PCR片段可以和T载体连接。
- v2 ?- A# `& r' W# V. K$ Utaq酶的加A也并不能加磷酸基团,只是为了配合T载体的T粘性末端。我上面的帖子也是错的,因为PCR的3’端是没有磷酸基团的,只是-OH,这个楼主是对的,我错了。
- N' o2 W3 `  }( N/ {# Z$ h; W至于做单酶切的克隆,载体是要去鳞的,这样的话,就跟T载体不一样了(T载体是有磷的),但是要连进去的片段同时也是经过酶切的,所以它的5‘端是有磷,满足了连接的条件,可以做出克隆。0 a) W5 C; w/ T1 N- ^) \1 D
不知道我的意思楼主听明白没有?对之前我的错误认识道歉,希望能纠正一下,改变像我一样错误的认识

Rank: 4

积分
1006 
威望
1006  
包包
385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地板
发表于 2012-7-21 00:24 |显示全部帖子
不好意思,我要向大家道个歉,我对上面帖子的回答是自己想当然的认识,我后来想了想,是说不通的,在这里向大家道个歉,回答了错误的答案。有一点其实楼主是正确的,PCR产物的3’端是-OH ,今下午,我又搜了相关的资料,加上和同事的讨论,纠正一下我之前的答案
$ \2 u; k# Y6 C) q% c$ X. K首先我先回答楼主的问题,PCR产物是不带磷的,但是T载体是带磷的。公司的T载体的做法一般是用EcoRV等这样的平端酶切割后,再加上加T这个过程做出来的,之间没有任何去磷的步骤,所以T载体是5’端是带磷的。但是T载体本身理论上是不会自连的,因为末端都是T不匹配,自连的原因我觉得是因为加T不彻底造成的。PCR产物也是不带磷的,原因是引物的5‘端没有磷(楼主问的英文翻译),这个问题上面说有的那个同仁可以去核实一下。我们做克隆的引物5’端一般是没有磷。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工艺上的问题,引物合成石时5‘端需要固定在一个地方才能合成,所以是没有磷的,如果要加磷,工艺上就会多一步,而且这一步对于分子克隆来说绝对是多余的,特殊要求的除外,如标记探针等;二是,引物如果5’端有磷,PCR的产物5‘端就会有磷,这样pcr产物就会自连(楼主问的英文翻译)。形成串联体。所以引物是没必要在5’端有磷的,pcr产物也是没有磷的,也不会是taq酶加A加上去的,这个楼上有个同仁也错了。& b: e( x: y3 S/ S
连接要满足的条件是5’端至少一个磷酸集团和3‘-OH,只要满足了条件才有可能连接成功。我们在做单酶切克隆时,跟T载体克隆也是不一样的,主要差别就是磷到底是谁提供的,因为单酶切克隆时,载体是要去磷的,这样载体就没有磷了,而T载体的磷是在载体上的。单酶切克隆的磷是有片段插入片段经过酶切后在插入片段的5‘段产生的。
/ ?$ R; N1 |! x; K' ~& A以上是我觉得正确的答案,我首先纠正一下自己的错误认识,同时也纠正一下上面那位我确定你的确错了的同仁。

Rank: 4

积分
1006 
威望
1006  
包包
385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7
发表于 2012-7-21 10:54 |显示全部帖子
我连续写了两次帖子来纠正自己的和楼上一个同仁的帖子,都不见了。我也懒得写第三次了。我首先道个歉,我给楼主回答错了。楼主这点是正确的,pcr产物的3‘端是没有磷的。这个磷不是taq加A时加上的,也不是引物上带的,引物的5‘端对于普通克隆来说,都是没有磷修饰的,磷在T载体上的5’端,这个 可以看看T载体的制作过程。连接酶作用的条件5’段至少有一个磷酸集团和3‘端的OH。& ]0 m  P7 ?, q0 J2 Y
顺便翻译一下楼主问的英语:T载体理论上是不会自连的,因为末端都是T不匹配,自连的原因可能是加T时不彻底造成的。pcr产物也因为引物的5’端没有磷因而也不带磷,为了防止形成串联体,taq酶加A后可以与T载体连接

Rank: 4

积分
1006 
威望
1006  
包包
385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8
发表于 2012-7-21 11:01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bjshan 的帖子
8 d9 A# p- M4 i) l5 J: k. L- X) b* _* ]) O9 q: U
我连续写了两次帖子来纠正自己的和楼上一个同仁的帖子,都不见了。我也懒得写第三次了。我首先道个歉,我给楼主回答错了。楼主这点是正确的,pcr产物的3‘端是没有磷的。这个磷不是taq加A时加上的,也不是引物上带的,引物的5‘端对于普通克隆来说,都是没有磷修饰的,磷在T载体上的5’端,这个 可以看看T载体的制作过程。连接酶作用的条件5’段至少有一个磷酸集团和3‘端的OH。% P& y, T- b* a+ q  v% x
顺便翻译一下楼主问的英语:T载体理论上是不会自连的,因为末端都是T不匹配,自连的原因可能是加T时不彻底造成的。pcr产物也因为引物的5’端没有磷因而也不带磷,为了防止形成串联体,taq酶加A后可以与T载体连接

Rank: 4

积分
1006 
威望
1006  
包包
385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9
发表于 2012-7-22 00:14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bjshan 的帖子
" w$ M, @; y6 B9 Z  i  M0 W! Z" s0 o5 w6 f# g/ B# n! Q
是的,是这样的。两条链会有一条有个切口(切口和缺口不是同一个概念),而且是在细菌体内修复的。

Rank: 4

积分
1006 
威望
1006  
包包
385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10
发表于 2012-7-22 10:22 |显示全部帖子
缺口和空隙指缺碱基,相应英文为gap。; y( p$ z2 X6 U. h' O
切口为缺磷酸二酯键,相应英文为nick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5 05:44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