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56135|回复: 15
go

[其他类别] 关于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积分
3495 
威望
3495  
包包
4879  

专家 优秀会员 金话筒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12: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相信干细胞之家许多人参加了2011年度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本周将可能产生二审上会结果。哪位能提供一些这方面的信息?以后写干细胞方面的申请书应注意哪些问题?明年干细胞方面申请的关注点和研究热点应是什么?有什么申请获评审体会?6 b; W: a  Q: W7 X
1.干细胞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相信牵涉干细胞内容的申请书一定不少。我今年评审部分肿瘤领域申请书,大部分都牵涉了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内容。况且今年资助强度面上项目在60万左右,比往年增加近一倍,恐怕竞争会更加激烈。# L# q" Z2 R2 e7 {
2.评审专家绝大部分都是非常认真评审的,但也怕遇到不了解的专家。今年我的一位同事说他正在评审的一份申请,是关于某细胞因子诱导干细胞向某内脏细胞定向分化的,他准备枪毙,原因是创新性不够,因为细胞因子有几千种,已被研究很多年了,很难再有创新。我知道他不是搞干细胞的,可以理解他,并告知他:的确细胞因子有几千种。但是发现能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细胞因子还非常有限,如果没人做过,申请者的前期工作又做出来了,那很可能是很重要的创新,你应该考虑资助。后来这位评审专家接受了我的建议。我非常赞同这位评审专家的做法,拿不准时多与别人商量,以免造成误伤。但恐怕有些专家不会这样去做,担心自己的面子问题。6 ?/ p# n- H/ @5 Y
3.有些人申请书写的不错,用了不少先进技术,立项依据和研究内容都较好,但是没有前期已发表的相关文章,怎嘛能让评委相信你已有前期的研究基础并受资助后能完成该课题?尤其是在没有相关工作基础的单位。建议申请者在发表一些相关文章后再申请较好。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0 + 100 原创内容

总评分: 威望 + 50  包包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6Rank: 6

积分
3495 
威望
3495  
包包
4879  

专家 优秀会员 金话筒

沙发
发表于 2011-7-11 21:40 |只看该作者
我今年评审一些青年基金申请书,总体讲的确都写得不错,但有名额限制,通过率只能在30-40%左右,因此必须优中选优。我同时也是申请者,也已写了多年的申请书,也常抱怨过有的评审专家对我不公,甚至可能不懂我的申请。当做了评审专家后,接触的面广了,看的申请书也多了,一比较发现的确有更优秀的,有的申请简直让你无懈可击!比如有的申请者作为第一作者已发了5分以上的文章,甚至还不止一篇,申请内容又非常完美,这样的申请书哪个评审专家敢不让通过?反复申请不中的申请者,投出前还是多让有经验的专家帮你看一看你的申请书,最常见的原因是创新性不强,尤其是一些临床医生所写的申请书,还停留在生化水平的研究,有的甚至一些基本常识都不懂,引用的参考文献也是错误的,说明这些经典文献他/她根本没看。比如日本科学家(Shinya Yamanaka) (http://en.wikipedia.org/wiki/Shinya_Yamanaka)所发表的关于iPS的文章,引用时内容明显错误,也没有一篇相关文章的发表(现在继续使用文章待发表等文字已不可信了),这样的申请怎能让评审专家相信申请者有能力完成课题?要知道,你的申请书写的好,很可能别人比你写的更好!我相信绝大多数评委还是比较公正的。我作为评审专家,我的申请书也同时在被别的专家评审,我知道其中的滋味,因此我评审时是非常谨慎和小心的,但出错误有时也是难免的,也希望申请者能谅解,毕竟什么知识都懂的专家很少见。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30 + 5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30  包包 + 5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00 
威望
100  
包包
452  
藤椅
发表于 2011-7-11 22:10 |只看该作者
写的很好,等待结果。。。

Rank: 3Rank: 3

积分
480 
威望
480  
包包
160  

优秀会员

板凳
发表于 2011-7-12 11:09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会审了,结果应该在本月出来,什么时候会通知作者和所在单位呢?+ S1 O" ^+ c0 p0 ?4 t/ }
请教了!
. N. \2 a! h/ X4 u4 N0 D

Rank: 6Rank: 6

积分
3495 
威望
3495  
包包
4879  

专家 优秀会员 金话筒

报纸
发表于 2011-7-12 18:2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hormone008 的帖子' Z7 o  y* ]* k
8 W- S5 [& D( P) V9 T
正式结果应在8月底、9月初出来,基金委会发邮件通知申请者本人,包括一审专家的意见。过了二审,就基本中了,一些消息灵通者7月二审会后就知道结果了。通常每个大学的科研处都与基金委保持密切联系,你可与所在单位科研部门联系。

Rank: 6Rank: 6

积分
3495 
威望
3495  
包包
4879  

专家 优秀会员 金话筒

地板
发表于 2011-7-12 18:35 |只看该作者
碰巧去北京会议中心办事,发现今年的评审专家很年轻,见到很多30多岁的专家来报到。

Rank: 3Rank: 3

积分
480 
威望
480  
包包
160  

优秀会员

7
发表于 2011-7-13 10:37 |只看该作者
恩,急切等待中!
7 A' ^; Q/ g, |! d& ]% B) ~谢谢!$ e# ^" v/ _8 N  A0 H+ _7 m

Rank: 6Rank: 6

积分
3495 
威望
3495  
包包
4879  

专家 优秀会员 金话筒

8
发表于 2011-7-13 18:12 |只看该作者
转发丁香园的帖子(http://www.dxy.cn/bbs/topic/17217846?tpg=1&age=0),供年轻申请者参考、借鉴。9 k- r# P0 Y6 s% E

' w7 J) ]# e: u7 p+ H首先申明,本人不是大牛,大腕,只想把自己的感受呈现给大家。丁香园藏龙卧虎,很多站友也是函审专家;希望我这篇小文能够抛砖引玉,让他们也现身说法,共同帮助其他站友提高自然基金的命中率。前段时间“风起的时候”战友贴了函审的感受,遭到了围攻,希望这次不要再发生这样的杯具。欢迎理性讨论,拒绝语言暴力;所有谩骂攻讦均原物奉还,谢绝人肉搜索和跨省追捕。
+ y, R1 R. B; A0 l+ n& H' G, R. }! u% A( P% S% Z
虽然近几年都函审自然科学基金,但都只有几项,今年是最多的,达到了15项(14项面上,一项青年),估计是新成立的医学科学部的缘故。这是一项很费时的工作,除去首末页,正反面打印也有180多页(请不要责怪我不环保,眼睛不好使,盯着屏幕时间一长就“内牛满面”了)。审完后有一些感想,与站友们分享。( ?& O5 r/ k& d9 Z
; l+ V$ H, J: m! {
和许多站友一样,我也有过焚膏继晷、悬梁刺股准备标书的经历,对于申请人为标书付出的心血感同身受;而且今年我也申请了项目,一样在等待最后的“宣判”。N年以前,我的一份标书被毙,两个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对我影响极大,其中一个建议不予资助,意见总共只有二十余字,没有任何具体内容;另一个专家给了B,列出了标书中的一些不足,意见非常中肯,我获益匪浅。当时我就告诉自己,如果有朝一日能够函审标书,一定要像后一个专家一样,真正为标书负责,即使毙掉,也要让申请人明白具体的理由。
4 J; }* C: V$ f/ U( M- T" T/ _" n& P
2 c9 [, `2 E( E/ |) g因此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是认真地对待每一份标书的,除了特别差的几份,其他标书我至少要精读两遍。在阅读过程中,我还会查阅PubMed和万方,就每一标书选择直接相关的文献阅读,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我的评审意见最短的300字,最长的900余字,都有具体的指向。% D9 ^% ]) z: [7 G# @
4 P0 U* z1 T, N
我的评审建议:15份标书中,2份A(优先资助),4份B(可资助,其中两份建议一年期小额探索资助),9份C(不资助)。总的而言,我的评审标准还是比较宽松的。
  S# e/ L( r: }4 O9 H$ g5 ~. [8 a0 U' V' v8 j
致命伤:
9 T' b( M. B1 o; P! j1.标书撰写不认真:其中一份标书立项依据只有600余字,而且内容空泛;研究内容更过分,只有六句话,技术方案不分没有任何技术路线的细节。另外一份错别字连篇,严重影响阅读,仅基本信息一页就有8、9个错误,其中摘要中有5个错别字。这样的标书显然是应付科管部门的,评审也比较省事,只看一遍,斩立决。6 t  m& {6 b6 x& d. f& S( c* G+ Y
2.题目和研究内容不相符:毙掉的标书中好几篇是“XXXX机制研究”,但是通篇没有涉及机制研究的内容。机制研究不是做几个PCR,测定几个序列就能解决的,没有详尽的体内外的功能实验,怎敢妄谈机制?此外还有两份“我国XXXX研究”,申请人尽管在三甲医院,可是没有见到与国内同行合作的内容,以一家医院的数据何谈“我国”?
* e; E+ q" [; k8 U7 e  J: g3.去年曾审过的一份标书,我提过几点意见,建议不予资助,今年这份标书几乎未作任何修改又回到了我手中(甚至没有添加该领域一年来的新进展),理所当然地毙掉。你不尊重我的劳动,我又怎么会尊重你的?
- R  v( m6 Z8 R4.对相关领域的进展掌握不充分,或者为了凸显原创性,刻意忽略相关文献。有一份标书,第一次读完以后感觉比较好,有一定的工作基础,而且技术方案设计很好。随后在PubMed上搜索文献,发现一年前国外已经有实验室发表了这方面的论文,无奈只好忍痛割爱。# d* b; f4 |+ g
5.自我重复:有一份标书,申请人有很好的基础,发表了相关的SCI文章,但是拜读其文章后发现,标书只是其已发表文章的重复,没有体现出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8 g, z+ M4 K/ w* a. t% n

4 ^; `- p8 D# _: ]/ {& E2 d其他问题:; u. N! m+ o# X' ?- S8 [
1.立项依据:这个怎么写,见仁见智。有一份标书的立项依据洋洋洒洒近万字,虽说写得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但是有很多内容与所申请课题关系不大,完全可以忽略。我觉得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要凝练出具体的科学问题或假说。1 q4 `7 v/ R. m1 g/ `- i
2.创新和特色:由于基金委强调创新,所以申请人也就想方设法突出这一点。其实NSFC每年资助那么多项目,有5%真正是创新的就相当不错了。我审的标书大部分创新点是“首次在XXX中用XXX研究XXX”,窃以为这已经不是创新了。所以我不太关注这一点。我关注的是标书是否提出明确的科学问题或假说,并围绕这个科学问题设计合理的实验来回答。遗憾的是,大部分标书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 w2 e# Q6 g) M, w; R; I1 L' @3.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有的标书把两者混为一谈。我的理解是研究内容是“做什么”,不需要特别详细,而技术方案是“怎么做”,要尽量详实,能够实现研究内容。有的标书为了体现先进性,把一些新的热门技术加上,其实这些技术未必是实现其目的的最佳手段,失分不少。
! b# c# J$ s3 T( K1 U4.工作基础:这指的是与申请相关的基础。有的标书把不相关的内容(主要是SCI论文)生拉硬扯放进来,感觉很不好。有的还把SCI论文的IF因子注上,更是不合我的胃口;都是这个领域的,知道每个杂志几斤几两,弄这个就是画蛇添足了。我不是唯SCI论者,一个我评议为“优先资助”的标书就没有SCI论文,但是申请人有一些很好的中文文章,标书写得很好,针对临床中的一个具体问题,设计实验予以解答,这就足够了。
! Q: h- j, h' v$ m0 `6 j, @5.研究团队:我一般对于研究团队一项只是浏览,但是其中一份标书的团队9个人里面,有8个是副高以上职称,而且都安排了9个月以上的实验,其中三个更是临床科室的科主任,主任医师,负责分子生物学实验!全世界都知道自然基金干活的是研究生和年轻人,换做是你,你愿意相信这个研究团队吗?
, m8 {7 P  u0 |6 P. U  i3 R" X" ~; I5 i/ a% a0 h' W
建议:! P, |$ p- L2 T
1.NSFC虽然是Peer Review,但和文章投稿不同的,这是一锤子买卖,申请人没有申辩的机会。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标书,写的时候要换位思考“我这么写能不能说服函审人?”8 c+ G' C* b8 F9 o( {
2.关于立项依据部分的撰写,现在的很多标书这一部分概括起来就像是八股文:“通过XXX,阐述XXX机制,揭示XXX规律,建立XXX体系,为XXX提供依据”。我个人很不喜欢这样的语调,这样的表述太虚了;很多标书动辄就“XXX机制研究”,至少我觉得任何“机制研究”都是很大很大很大的课题,真的能搞清楚一个机制,那都是CNS的文章。我觉得这一部分的撰写方式最好是假说驱动(hypothesis driven)的,根据现有国内外进展和自身工作基础,提出明确的假说或科学问题,设计实验进行验证;问题不需要很大,但一定要具体。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偏好,别的专家可能不这么认为,这一点仅供参考。
; U. @1 Q5 p4 Z3 e3.技术路线一定要为科学问题服务,不要什么热就上什么,流行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
0 q3 K  ^( i, A4.标书一定要请别人看一下,如同事、同学等(最好专业不要太相近),他们可以客串函审专家,给你挑刺。如果你的标书能让专业不太相近的人看懂,看出价值,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7 E, o2 K  ~( |3 W0 ]
$ c! A* H" U6 i6 ?9 I# r3 t最后祝今年递交了标书的战友好运!
. q& G% O: b% o+ }9 t& Q- H6 O今年底明年初我再把这个帖子挖出来!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204 
威望
204  
包包
2957  

优秀会员

9
发表于 2011-7-14 15:45 |只看该作者
学习谢谢了!!!!

Rank: 6Rank: 6

积分
3495 
威望
3495  
包包
4879  

专家 优秀会员 金话筒

10
发表于 2011-7-14 22:45 |只看该作者
转发小木虫网站(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3397037&fpage=1( t  M9 q: I, \
   
; y" H1 v3 Q' A: x[资源]我所知道的基金评审。
/ ^1 y. g1 f* o5 \+ E8 f各位虫友,基金评审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论坛里不少虫友提前得到是否命中的消息,引起广发关注并导致很多虫子的不安。本人多年从事基金的申报管理工作,在这里想把基金会评的一些情况告诉大家,以缓解虫子们的紧张情绪。
8 J& U1 b+ P0 Q1,关于消息。基金委保密工作做得不能说不好(每个组只有一个工作人员),但是会评的专家都能看到上会名单,如有特殊关系,像师生关系等,透漏一二也是无法避免的。+ v! K! V1 v  E6 V# q
2,关于操作。会审的专家基本上是大牛。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这些人一般人是很难做工作的。有时哪怕知道谁是专家,都不一定能做工作,更有甚者做工作会适得其反。况且会评专家操作空间不是很大,一个专家能左右一个项目的上下就不错了。, @* x+ N  G( u( j9 B, ^3 _
3,关于公正。就国内而言,基金评审的公正性还是不错的,从事科技管理工作这么多年,我还没发现什么项目的评审比国家基金更加公正,人文的当属教育部人文社科吧。7 v" x  E, R2 f- L% ^
4,关于坚持。我理解青椒们对基金的渴望,但建议虫子们保持良好心态,中与不中生活总要继续,只要经过正规的科研训练,坚持做下去总会有收获。我经常见到有的教师说:今年付出了很多,结果还没中,以后绝对不花时间和精力在这上面了。结果却是下一年就中了!基金委的一个处长曾告诉我,报基金最重要的是坚持,按照资助率4年也能轮到一次,有很多人连续报了三年,结果第四年就不报了,其实坚持下去说不定就中了。: p$ c% V3 K* ~% E
     啰啰嗦嗦的发言,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小木虫一直以来坚持为成功者喝彩,为坚持者加油,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大家都能进步。 : ?& i; t  }( y& S/ [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6 06:59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