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2012细胞治疗技术研讨会嘉宾演讲摘要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52350|回复: 24
go

2012细胞治疗技术研讨会嘉宾演讲摘要 [复制链接]

Rank: 4

积分
2113 
威望
2113  
包包
11684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21: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作者:霁茗 来源:生物谷# ~1 g  ^0 F( ~2 j) K! s& f1 |5 G
  W! q. g3 r* X
前言:2012细胞治疗技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6月1日~2日在羊城广州召开。
' z2 S( P: ^+ @$ [4 q9 a, J3 w% v! B, B. W3 ~( T: t
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人类疾病治疗手段,它克服了临床常规治疗的局限性,为人类疾病的治疗打开了全新的思路,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细胞治疗是目前最复杂的生物疗法,有许多的技术难点尚未突破,特别是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依然是目前关注和争论的焦点。
" m* j$ u# Y, ~9 H0 i& |5 c1 D
8 Z  r* r9 j, W$ L此次研讨会贯彻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密切结合的原则,将重点介绍细胞治疗领域的研究前沿及最新技术,如: 肿瘤的树突状细胞(DC)治疗、T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干细胞移植治疗、基因修饰化细胞治疗、微囊化细胞移植治疗等。: o9 `3 i1 @* \) Y: B, Q* X
, t4 u& u# P" R1 A  \9 M
此外,针对行业中缺乏操作标准规范,技术及产品质量控制等问题,会议将邀请相关专家就“细胞治疗安全,细胞制品质量控制,临床治疗规范化管理”等内容进行报告并展开讨论,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P2 m4 X* k" B5 K
1 c, v- U8 q& x( o
吴苏伟8 f- ~5 ?1 v- @0 L) V

% S6 q& H8 K- Q2 g" ~三类医疗技术评审解析
% W* T5 z/ \* z" q) [3 Z0 S- s6 o, d
医疗技术管理办法及三类技术审核介绍及解析,医疗技术管理办法修定。
! h2 g+ j6 S( g0 _
  f* R. w. U( x. ]张叔人9 L2 I. I( [8 m" q! E

& W8 h+ m2 @7 {; g: R4 i+ j学习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强化体细胞治疗的质控
$ T6 O1 m2 {( n' F! p& ?7 y# M
' @/ `2 y5 Z5 g+ _- D$ S4 J- e3 E. u
" `# c: O$ P! D" T9 Q+ }. F) ?+ ~' @8 m- m& M3 ?( A
去年卫生部发布了97号令,有关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药品GMP)。它是历经5年修订、两次公开征求意见而完成的。新版药品GMP吸收了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按照"软件硬件并重"的原则,贯彻质量风险管理和药品生产全过程管理的理念,更加注重科学性,强调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达到了与世界卫生组织药品GMP的一致性。
0 c% ~( Z7 B2 W8 v$ u/ J. o$ O4 V- X. l. a3 h# E: v" f
体细胞的制备与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或制药有什么关系?因为体外进行细胞培养(未经培养的血细胞、骨髓细胞不在内),就要使用培养基、细胞因子等,需要GMP净化间,需要有标准操作程序(SOP)和产品的质控,这些和制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经过培养的细胞可能被活化、或改变性质和功能,因此,终产品需要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学习药品GMP对于体细胞制剂的质控是十分必要的。
8 E! x: F3 q$ h  x5 P0 v% @
# W: J+ i. ]4 `9 f9 b去年年底我国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卫办科教涵1177号"关于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已叫停未经卫生部和SFDA批准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这也是我国开展体细胞临床研究的良好开端。体细胞的研究和应用仅仅是开始,问题较多,但其发展潜力很大,尤其在肿瘤,传染病,以及再生医学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相信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携手,加速科学的体细胞临床研究,一定会造福于百姓,并走到国际的前列。
1 h8 r" O; e# |9 a
0 n% P# I, i/ S  o& A

Rank: 4

积分
2113 
威望
2113  
包包
11684  

优秀会员

沙发
发表于 2012-6-5 21:37 |只看该作者
陈虎% a7 }2 s/ ]  Q, f( G* w7 o
% ^  |. u  c7 }. h* v& H! j$ ?
基因修饰DC的临床治疗2 V/ G2 v. V# y) ^0 {" Q

% A7 ?2 m4 I# u; R+ S4 O" q( |# M! v7 H& h9 m8 {/ p8 C+ ?
$ Z/ ^5 `& ?* k$ X# r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为一种骨髓来源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它在免疫反应的诱导和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为T和B细胞免疫反应的关键调控者。DC作为免疫反应的关键"决策细胞",它是对免疫系统进行治疗性操作以增强针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反应的理想靶点之一。在肿瘤疫苗的研究中,DC常作为一种"天然佐剂"来诱导肿瘤抗原特异性效应和记忆性细胞。自从199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Hsu等在Nature Medicine上报道了全球首项DC肿瘤疫苗临床研究以来,基于DC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一直处于研究中,一系列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或已经完成。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3支DC肿瘤疫苗获得了上市批准:sipuleucel-T(Dendreon,美国)、CreaVaxRCC(CreaGene,韩国)和Hybricell(Genoa Biotechnologia,巴西),DC肿瘤疫苗已经由实验室走上临床,其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对部分患者的有效性已经得以证实,但从总体上来看,DC肿瘤疫苗诱导的临床反应仍有限,受制于DC的成熟度、与临床反应相关的细胞免疫反应的诱导、外源性负载的表位数量较少等因素,这表明传统DC肿瘤疫苗功能可能需要进一步改进,而基因修饰的表达肿瘤抗原和增强免疫反应的免疫刺激分子、细胞因子或趋化因子以及下调免疫负调控分子(如SOCS1等)的DC将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10多年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单纯基因修饰DC治疗或它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它将是未来DC肿瘤疫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尤其是应用于常规治疗手段后的微小残留病灶的辅助治疗或与其他抗肿瘤或免疫增强治疗手段的联合治疗。- `# c3 c# ]) I
3 A7 ]3 s' S" P* w: Z; n! g

Rank: 4

积分
2113 
威望
2113  
包包
11684  

优秀会员

藤椅
发表于 2012-6-5 21:37 |只看该作者
夏建川8 l$ ?! a& u& k/ _
) t" s7 f, ~' E3 U! p7 k
体细胞免疫治疗及联合肿瘤常规治疗的基本原则
/ R- u' S% I6 _; n: o* K
6 @* e7 \) C* Q. C" f: g. J: l/ b$ t: o# S1 M6 `% Q6 X, J: [' H
4 A/ v5 Q7 L1 p, h' u0 q7 k
体细胞免疫治疗指向肿瘤患者输入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细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常用的体细胞免疫治疗方法包括:树突状细胞疫苗(DC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DC刺激的CIK细胞(DC-CIK)、半合子DC刺激的CIK细胞(半合子DC-CIK)及自然杀伤细胞(NK)等。DC是已知机体内抗原呈递能力最强的细胞,通过对肿瘤抗原的摄取及抗原提呈,可有效地诱导及活化免疫效应细胞,从而介导强大的特异性肿瘤免疫。CIK细胞是将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又被称为NK细胞样T淋巴细胞,兼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杀瘤优点。DC-CIK指通过体外诱导有功能的自体DC细胞,将这种有功能的自体DC细胞激活自体CIK< /SPAN>细胞,产生一种更强的抗肿瘤的效应细胞,从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NK细胞来源于造血细胞,它们不依赖抗原刺激作用,就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因此,在机体免疫监视和早期抗感染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半合子DC-CIK 指从患者体内分离培养CIK细胞,再从患者子女体内分离培养DC,两者混合后回输给患者。体细胞免疫治疗联合肿瘤常规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根据不同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患者的遗传背景、目前的病情状况、前期治疗方法、年龄等,在传统肿瘤治疗模式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病人的个体化体细胞免疫治疗方案。体细胞免疫治疗可以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在肿瘤负荷降低后接受治疗;还可联合细胞因子、抗肿瘤抗体、生物靶向药物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1 r- F! ^  U3 T- X
/ Q; x# e$ ^+ R* Y- j

Rank: 4

积分
2113 
威望
2113  
包包
11684  

优秀会员

板凳
发表于 2012-6-5 21:38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蔡建辉
% ~0 j( a4 C* o5 a+ ], j1 V4 t$ O: V$ ?1 @! e
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现状和未来3 q8 I- F7 S- i- C5 q- ?3 w

% A7 k- ~# e6 \0 m; S
2 F" M0 @8 }! Q) P
1 A9 N/ g5 T3 a: @# I美国FDA于2008年12月,我国卫生部也于2009年5月正式批准DC诱导的细胞免疫治疗应用于临床。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颁发给了DC以及DC诱导肿瘤免疫的发现者,蒙特利尔大学的Ralph M. Steinman教授,以表彰他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巨大贡献。美国NIH预言,细胞治疗可能会成为"能够彻底治愈肿瘤的唯一手段"。随着DC诱导的细胞免疫治疗的基础、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的快速发展,细胞免疫治疗已经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模式。美国NIH报告应用TIL对恶黑进行治疗,总体有效率高达72%,令世界广泛关注。国内各大中型三甲医院多已开展DC-CIK细胞免疫治疗,并获得明显高于化疗的临床有效率(大约40%~45%)。
+ ]& J* B% d9 S) ~6 K6 ]% }( F  l/ b1 e9 N
以美国NIH的Rosenberg教授为代表的TIL细胞免疫治疗,采用了细胞回输前预处理(preconditioning)和大剂量IL-2的应用,使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但不同的预处理方法,特别是大剂量IL-2的应用,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副反应。我国大多应用DC-CIK方法,但存在效应细胞在体内存留时间短、免疫一过性、客观有效率低等临床问题。有研究探讨应用腺相关病毒转染特定基因至DC,激活制备特定的抗原特异性CTL,过继回输治疗该特定抗原高表达的肿瘤,虽然特异性增强,但肿瘤谱缩窄。有研究探讨脐血来源的DC和T细胞,扩增和制备DC-CIK进行临床治疗,但行政准入尚未完善。也有研究探讨转染抗原特异性TCR,或轻链和重链抗原嵌合体受体(CAR)至T细胞,获得了12%~30%的有效率。但无论何种方法制备的效应细胞,过继回输后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因素,使过继回输的效应细胞在体内存留时间短、免疫呈一过性,免疫记忆细胞难以发挥持续的免疫激活,最终导致临床疗效有限,以及预处理和辅助用药带来的副反应等,仍是目前困扰临床的主要问题。
0 x1 m* h9 \( Z) ]4 t1 R' W0 y
! L& P* l0 H4 s我们的临床经验表明,根治手术后非带瘤状态患者,以防止复发、争取根治为治疗目标,术后尽早实施2~3个疗程的细胞免疫治疗,然后进行1~2个疗程的系统化疗,使复发转移率显著降低。带瘤状态的晚期肿瘤患者,以控制肿瘤进程、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为治疗目标,应采取综合治疗理念,在保证生存质量的前提下,首先应用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减低肿瘤负荷,然后实施细胞免疫治疗。我们的理念是"干扰肿瘤微环境、打破肿瘤免疫耐受基础上的个体化、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客观有效率和总体有效率。
$ T( ?6 n& `3 Q9 a- H# {
& K/ y7 Z) c* D0 Q3 M  U+ N今后的挑战在于:如何选用初始T细胞制备效应细胞,如何选用特定的T细胞亚群制备效应细胞,单克隆抗体联合细胞过继回输治疗的探讨,新型基因工程载体的研发和应用,辅助用药的改良,以及如何减低临床副反应等。: a6 S+ D8 `0 e; @* s
5 E1 t% }7 j; G* [  E# A5 L3 L5 m

Rank: 4

积分
2113 
威望
2113  
包包
11684  

优秀会员

报纸
发表于 2012-6-5 21:38 |只看该作者
秦志海
, J& d8 d3 w3 o: b0 _$ Q1 T5 I. y4 U4 p
IL-15选择性转染特异性CD4+T细胞过继转移治疗肿瘤8 _+ e6 |% H/ @& c

8 N6 U1 Z% M9 s3 @* g, w2 M8 L$ d7 W% q% L6 N: O+ o
% ~' j$ M- {+ C, k: P
数十年来,肿瘤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然面临困境:手术治疗对微小癌灶、转移癌灶束手无策;放化疗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区分不够,毒副作用较大。因此,靶向性强、副作用小的免疫疗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D4+T细胞可发挥重要的抗肿瘤免疫作用,其应用于过继转移治疗肿瘤的前景也为人们所看好。但是,受困于无法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肿瘤特异性细胞,CD4+T细胞过继转移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受到限制。大量扩增肿瘤特异性CD4+T细胞意义重大。
  }+ t& u9 A! @/ H" s$ D
. N& l& K( _5 d3 H# ~, J7 E我们开展了IL-15基因体外转染CD4+T细胞后过继转移治疗肿瘤的研究,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构建pTK-IL15逆转录病毒载体并成功转染CD4+T细胞,该载体携带人IL-15基因以及自杀基因胸苷嘧啶激酶(TK);测试IL-15转染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的效率;通过动物模型检测了该疗法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在体外T细胞培养过程中,IL-15转染可选择性扩增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其作用机制如下: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在体外抗原刺激作用下,处于增殖活跃状态,更易被逆转录病毒所转染,实现了IL-15对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的选择性转染;IL-15转染后降低CD4+T细胞FasL表达水平,阻断Fas/FasL介导的T细胞凋亡,加强特异性CD4+T细胞的存活。通过动物模型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转染IL-15的CD4+T细胞可在荷瘤小鼠体内抵抗凋亡,与IL-15细胞因子体外培养的CD4+T细胞相比具有更好地抑瘤效应。通过构建TK基因于逆转录病毒载体上,实现了GCV对基因转染CD4+T细胞的选择性有效清除,从而确保了本疗法的安全性。
% S" c  R% ]" c, q3 O' S! E
' l( y) _4 Q. m' p% h3 n, b5 Y我们的研究结果第一次证实转染IL-15的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在体外具有增殖优势,在体内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上述研究成果将推动CD4+T细胞过继转移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I% ^; m+ ^* o9 L! x
* k0 @% Z( v: l' D& V3 A

Rank: 4

积分
2113 
威望
2113  
包包
11684  

优秀会员

地板
发表于 2012-6-5 21:39 |只看该作者
童春容( d7 l! W* _# O
1 a8 h1 c0 @  _- z/ h
白血病免疫治疗进展2 \5 y: R1 e1 k6 H7 d

8 U; z: `; U* f& p) W' ?; @5 i
  Z" y  q# Q  J9 e, J/ r* {6 k! p  M6 [0 c
免疫系统的抗白血病作用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CT)得到很好的证实。allo-HCT治疗白血病的成功除了大剂量放化疗的作用外,移植物中免疫细胞的抗白血病(GVL)作用也是主要机理之一。近20多年来,随着对抗肿瘤免疫机制了解的深入,肿瘤免疫治疗又进入一新的高潮,很多免疫治疗方法已经进入临床试验,虽然仍处于探索阶段,但一些方法已经显示其良好的前景。目前,免疫治疗策略与方法很多,通常很多方法互相联合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4 P$ R1 V( R
$ H9 b! T! l: v6 F
1.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主要包括allo-HSCT后DLI、NK、CIK、CTL等;* I( @3 G. ~/ R1 o- t! C

6 x2 U8 L4 `8 \+ N/ E! |& H2.抗体治疗:如抗CD20、CD33、CD52单抗等;; t( e* @! u- ^& o! L1 x) N  k0 P

9 {- a" q% x$ X! i  `3.疫苗治疗;6 m3 P  ^% P6 M) R3 p2 a1 t6 q9 l3 J

7 o- O: T5 y3 A! K+ H4.细胞因子或非特异免疫刺激剂;% J* z9 R( C( b
" i; w7 h2 w" |  F9 A: z! ~/ G
5.减少体内免疫抑制因素治疗。
, P* d$ Z( G: r
7 A1 U3 F3 s. N9 b- k; Q+ g8 K$ u

Rank: 4

积分
2113 
威望
2113  
包包
11684  

优秀会员

7
发表于 2012-6-5 21:40 |只看该作者
高岱清
1 T% J8 x% X: }- |8 E
! R% O0 v/ O8 h( l* R1 v  O免疫综合治疗肺癌术后病人的临床效果+ m! h8 |( U" O+ C
9 D& f+ A3 C1 r8 C+ |+ j
, D9 i( A8 O+ _( ]$ v% p8 I
& Z4 w* H4 Z1 Z
肿瘤细胞的多态性决定了一种治疗方式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问题,根据这个思路我们采用细胞免疫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恶性肿瘤术后病人,以达到阻止肿瘤复发和转移。
) M% S% y; Z" d* |; r8 v$ b' f# J3 L. u& S
2005年至2011年3月期间我们采用DC+CIK配合免疫调节或化疗的方法治疗了各种肺癌术后病人20例,其中腺癌12例、鳞癌7例、小细胞肺癌1例。经1~4疗程的治疗(平均1.4疗程),共有4例病人复发,其中3例死亡。病人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6.7%、86.7%。" n; N, f% `- ~7 L1 ~

  A( d1 k2 y2 K根据治疗组病人的手术病理结果,寻找病理分期相近的同期病人为对照组,对照组病人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28.6%、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7 n$ h  S  K( \- l+ p" n
" a: v, M8 |9 [6 D
结论:以DC和CIK为主的细胞免疫综合治疗对防止肺癌术后病人肿瘤复发转移,延长病人5年生存率有效。
4 }; U' e: }( j5 i5 E/ I
1 g$ d( T* E3 I3 N3 v

Rank: 4

积分
2113 
威望
2113  
包包
11684  

优秀会员

8
发表于 2012-6-5 21:41 |只看该作者
马东初
. y' Q4 b4 L- A' j# b6 I) V( J2 f" M, s: A4 j$ F0 K* @9 ]3 c
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细胞制品制备的质量控制* I$ @; t8 H$ a! _+ K! x, O
2 h2 a9 R: {1 Z3 h3 u, s
- L' h+ A4 V6 [! `1 W( A% t3 @
! T! u; `: V) P# e3 d$ O
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属于"国家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的第三类医疗技术,第三类医疗技术为涉及重大伦理问题,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或者风险高、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进一步验证,或者需要使用稀缺医疗资源,需要卫生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e. R& O8 R/ o+ a9 t' V

; a+ [( K! K7 i  N《军队医疗机构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准入检查标准》对开展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医疗机构条件,实验室条件,人员条件,细胞质量控制要求和技术管理都有明确规定。详细解读《准入检查标准》的要求,我们在cGMP洁净室的设计与建设(硬件设施建设,软件建设即GMP文件制定),细胞制品制备技术团队的管理与培训,细胞制品制备工艺规程的制定,细胞制品质量标准(细胞制品外源因子污染检测标准和细胞制品品质及功能检测标准),及细胞制品制备记录及原始数据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特别是在洁净室的硬件设施建设,细胞制品制备技术团队的培训,及细胞制品外源因子污染检测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积累了一定经验,期望商榷。7 O7 x- U5 N" o1 n# W  o( {

0 w5 b0 p. p8 o; s7 E+ |

Rank: 4

积分
2113 
威望
2113  
包包
11684  

优秀会员

9
发表于 2012-6-5 21:41 |只看该作者
韩忠朝( g) i( X0 f) u
' l7 C6 F' O8 ^) d
围产期间充质干细胞: 从基础到临床, p: d) g: m" V! A: b" F' n

* a4 E" K* B1 b: {$ H3 X1 ~( D; W

4 P: ?5 W# W  u8 O: I6 O7 v围产期间充质干细胞(Perinat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MSC)又称出生相关组织源间充质干细胞,指的是胎盘、脐带、脐带血等围产期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对人P-MSC的鉴别、分离、培养、产品制备与保存及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
0 h. A. b' [% y8 x6 X
) G1 C' ^7 g3 Y! Z首先建立了从人胎盘、脐带和脐血等组织中鉴别、分离、规模制备出高纯度P-MSC的技术体系,建立了低血清培养技术,冷冻保存技术、发明并构建了P-MSC种子库、产品库、生物学功能综合分析的技术平台。制备的P-MSC具有产量高、纯度高、培养时间短、细胞活力强、安全性好等优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注射用间充质干细胞制造和检定规程》以及多种相关技术标准,获产品执行标准证书。这些标准为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为干细胞新药研发奠定基础。
% d! `) F6 H* i' O) A7 t$ j+ g2 V% H: @- k- ^9 P  H3 |- [3 N
其次,我们系统地研究了P-MSC与骨髓MSC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的异同,发现P-MSC与骨髓MSC有类似特性,但增殖分化能力更强,免疫原性更低,具有很好的造血支持、免疫调节以及组织修复与再生功能,其机制与P-MSC分泌众多因子和PGE2等有关。P-MSC不具致瘤性, 也无明显促瘤性, 对白血病生长有抑制作用。由于胎盘脐带取材方便,P-MSC的提取和应用系变废为宝且不存在伦理问题,特别易于产业化操作。6 k6 t+ b6 P% T$ o8 k4 g/ H; U0 O% ?
5 ?4 u* q9 \8 Y9 P
随后,我们对P-MSC的治疗潜能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发现P-MSC对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有治疗潜能,其机制与MSC免疫调控,支持造血,促进血管新生和组织修复有关。对一些重症患者开展了实验性治疗研究, 已经取得的资料表明P-MSC安全性和疗效良好,为进一步的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 T5 Y  [1 o& O( x! B; g) }1 d: c$ T7 N% p' m8 z# ?+ z2 q! m

Rank: 4

积分
2113 
威望
2113  
包包
11684  

优秀会员

10
发表于 2012-6-5 21:42 |只看该作者
王立生( W- }2 t0 i2 `/ Z2 y! p

( X; h6 H& n9 ^: a, r+ F* S成体干细胞基因修饰策略及应用基础研究
; s" ]- j  j; b' x& u- Q; ]# Y. J- H+ F$ H) g, T5 C4 ]2 C( L4 Z" d

& P4 N0 `& l# ~+ x) M( d  x. P" c9 l' y2 O. i4 j
7 Z( o6 X/ S. b& d$ ?3 O8 q7 ?
2 i+ G9 p" F4 O
成体干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HSC)、间充质干细胞(MSC)、内皮祖细胞等多种类型,在多种疾病的治疗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成体干细胞临床应用依然存在植入效率低、功能不显著等问题。干细胞治疗通过组织重建以及分泌生长因子等综合机制发挥治疗作用。利用特定功能的基因修饰有望提高成体干细胞的治疗效果。
+ j: j+ D  \5 E0 E) v
1 l- D& H( Z# G& R重组腺病毒是应用最广泛的基因转移载体,但部分干细胞缺乏其受体CAR,因而其感染效率很低。另外, 腺病毒载体携带外源基因的容量有限。为提高重组腺病毒载体修饰成体干细胞的效率及治疗效果,我们进行了一下工作:(1)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改构: 对5型腺病毒载体的纤维顶球进行了改造,将其替换为B组11p型腺病毒(Ad11p)的纤维顶球,从而改变了它的靶向性,增强了对造血细胞的感染效率;改构腺病毒通过CD46介导而实现对血液细胞的感染;通过和甲病毒的融合,提高重组腺病毒携带外源基因的容量及表达效率;构建了外源基因非整合于基因组的重组腺病毒载体。(2)成体干细胞基因修饰提高存活及植入效率。鞘氨醇激酶(SPK)是一种具有抑制细胞凋亡作用的信号分子,其产物S1P对干细胞具有广泛的调控作用。SPK基因修饰可以明显提高骨髓MSC胞内SPK酶活性并促进细胞的存活和归巢,表明SPK基因修饰是提高MSC应用效率的有效策略。(3)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修饰干细胞特性及应用。生长因子的基因修饰也是增强干细胞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具有促进肝再生、血管生成和抑制纤维化等多种功能的生长因子。在实验动物模型中,HGF基因修饰的骨髓MSC对心肌缺血、放射性肺损伤、肝脏损伤、股骨头坏死等损伤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成体干细胞基因修饰能够提高干细胞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并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 i! n! `( i, r) D

5 B: [! U3 n' m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5-29 06:54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