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人类基因编辑获认可 但不得用于生殖目的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9169|回复: 1
go

人类基因编辑获认可 但不得用于生殖目的 [复制链接]

Rank: 2

积分
204 
威望
204  
包包
80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0: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央广网北京12月5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新闻编辑室干什么的?咱都知道。可是,基因编辑您听说过吗?基因编辑,就是通过敲入或去除DNA,对基因进行改造的技术手段。- q! C. z& L# Q: ^
, G2 N6 ]5 V% O, S. r" ]+ f$ ?
近年来对于人类基因进行改造的伦理与道德争议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和英国皇家学会在华盛顿共同举办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为期3天的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3号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落下帷幕。. a* J4 B  r7 W  s
) ]! m! Z  L$ O! n: Z  n! Y- l
峰会通过的声明为研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类胚胎或生殖细胞开了绿灯,但同时指出被修改的生殖细胞不得用于怀孕目的。在人类自身进步方面,这种国际声明将如何推动?为何又要抑制“完美宝宝”的出生?
+ ]4 n2 @4 J3 L1 L% w- G  J" G+ I2 T) m) \4 E9 H5 C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周琪中作为中国代表之一,参与了这次在美国举行的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周琪中说,对于人类基因进行改造问题,所有国家都很重视又充满争议,而这次峰会让大家达成了共识。5 f' |- w+ [1 m, k. Z8 O

. n* ]$ H% r5 ?% d周琪中表示,技术有相对风险,对此几个国家聚在一起,谈如何规避。这个风险有技术上的风险也有伦理的风险,大家对于潜在危险都给与了充分考虑,希望通过未来不断的协调协同和技术的规范。让它既保持旺盛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潜力,同时又不造成危害。
6 Y9 v$ e6 u* K# ], M+ ?& G0 \( F" R) ^3 z$ T
声明首先指出,强化基因编辑技术的基础和临床前期研究“显然是必要的”,应在适当的法律和道德监管监督下继续开展。但如果在研究中对早期人类胚胎或生殖细胞进行了基因编辑,那么被修改的细胞不得用于怀孕目的。
9 Z1 f, |# d% h8 L. f# E1 q% |% N* u& h8 W
这个消息传到国内,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助理王岳说,这份声明界定了两种情况,基因编辑研究以及在治疗非遗传疾病方面的巨大好处得到肯定,同时,也明确禁止了生殖细胞用于生育等基因编辑行为,这可能会打破人类遗传规律,造出所谓的“完美婴儿”,这也是科学家从伦理学和法学上都很恐惧的。
- B, e1 H3 ]( A+ S; x4 u: s5 e! a& Y( J; r- ^1 _7 y
近年来,随着基因编辑技术尤其是分子剪刀技术CRISPR-Cas9技术的普及,对于人类基因进行改造的伦理与道德争议越来越多。王岳认为,此次声明对基因编辑既有规范又有约束。他表示,这是一个比较权威的表态,表示行业内对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家共识,它虽然不是立法,也不是大范围的伦理共识,但是是一个小范围行业内专家讨论的共识,对国内的相关的基因编辑科研人员也是有一定指引作用的。在基因编辑方面,国内一些领域也是走在世界前沿的, 包括对遗传性疾病的基因编辑技术。
3 \$ o0 [- A3 K" L0 _/ l2 }8 r5 h0 n
会上,一些专家对峰会声明表示欢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教授雅各布·科恩发表声明说,他认为声明明确指出了当前生殖细胞编辑面临的科学和社会难题,被修改的生殖细胞不得用于怀孕目的。基因编辑之所以不能用于怀孕目的,周琪中进一步解释说,从技术角度来看,一个不成熟的技术应用于可以长期改变人类遗传,这是不现实的,从技术发展角度,用于人类繁殖和能够传到下一代,由于这个基因修饰是永久的修饰,没有对一个技术有充分了解和安全长期的评价,是不可能用于人类繁殖本身的。
* k1 F$ c! U; Z) H: z
* o" q' X; r' G+ _0 s- F8 k峰会筹委会主席、诺贝尔奖获得者、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戴维·巴尔的摩指出,对是否应禁止或暂缓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类胚胎或生殖细胞的争论,峰会声明是一个回答。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助理王岳说,如果基因编辑用于生殖,将会制造“完美婴儿”,这是被伦理学界和法学界所不能接受的。
, F. ~8 t. q% u7 N* f4 q" R+ R4 x
王岳表示,国内的伦理学界和法学界对这种做法是不赞成的。这实际是科学家和人文社会研究者之间的冲突,随着科技的发展,应该有一个边界,无论科技如何发展,都应该有一个天花板,这个天花板就是对生命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 n. G/ d9 p7 ^6 P; L
" A4 I/ Y: {8 n7 Y不过,声明也指出:“随着科学知识的进步和社会认识的发展,对生殖细胞编辑的临床使用应定期重新评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周琪中说,此次声明的重大突破在于将基因编辑的门槛降低。
- ]4 v* m1 F+ j0 `. X$ X) [5 g/ I# o$ @6 @  D; R
周琪中说,门槛低的好处是可以有很多人来参与,但是坏处是对他的监管难度会越来越大。伦理道德是一方面,更多的是生物技术安全的问题。国际上的声明协议只是第一步,以后肯定会落实到各个国家如何对这个技术。因为国际声明对各个国家没有法律效力,等回来各自还要有各国可实施的细则。9 D( n& U3 E0 n& Q
- q8 P4 [- i: y" B  L
(转自:科学网)
% j6 s' z% y; \1 p8 B$ O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极好资料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745 
威望
745  
包包
8235  

优秀会员 热心会员 积极份子 帅哥研究员

沙发
发表于 2015-12-9 15:29 |只看该作者
是周琪 不是周琪中 呵呵 难道当上院士加了个中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3 23:06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