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研究员休闲专区 科人往事之一 工资比国家主席还高的科学家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25346|回复: 8
go

科人往事之一 工资比国家主席还高的科学家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32 
威望
1432  
包包
13671  

金话筒 帅哥研究员 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7-7 13: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转摘于萨苏的BLOG
$ n4 s8 _6 P3 _& ?2 T+ I$ j) g7 o出差回来了。出差中,依然决定来写一点东西,不过没有填旧坑,我天马行空地写,难为您天马行空地看,抱歉了。
8 {9 O4 N) e  C# g8 G- b+ }
  H5 m* ^0 \/ W. u1 }这些话题的材料来自于原清华大学,中科院数理化学部,中科院物理所,长春光机物理所等地的前辈,但不包括我的家人。$ l* p& a/ W* b( v" G: E
7 I4 |2 ?1 a% s# Y
这次出差,压力很大,来写这份东西,第一是为了纪念。由于材料获得时间已久,如果不写出来,我会忘记得越来越多,何况,谁也保不准什么时候,心态或生活的变更,就无法写出什么了。
) T" `5 ]. f6 U6 C" W/ A& _4 e$ v5 V! d$ f: G( F. `) I
每一个文中提到的名字,都是我所衷心敬重,并视为楷模的。每一个给我提供材料的老先生,今天都依然在世,然而他们都年事已高。昨天,刚有一位老先生和我说起,他把所有的书都卖了,以前的事情准备都忘记。
; v$ R9 [3 s. }5 w8 F. b# [. n% O5 O" l7 x: N6 j% a
可是他真能忘记么?我们聊了整整三个小时,连杨振宁在西南联大罢课都记得清清楚楚。9 n$ f+ M% U0 ?, B$ K- _) w* W0 \" y& _

# N% V- a5 ~9 o  }5 M- b# L' U有些内容,我担心不下笔会就此消失在历史的影子里,而让我们忘记了中国科学界曾有过这样的一批人。
( r7 @6 J4 J4 g3 M/ h& b4 M
4 V: s+ s! t# g( v9 ^6 {" |3 G未必是多大的事儿,都是些名人轶事,甚至有些带点儿八卦。
% D- X2 w6 D' y5 U( B% v0 I
0 t7 }7 h( c  B" `0 z, P下笔的第二个原因是为了祈祷,祈祷上苍对他们这些一生奉献给科学,奉献给真理的人,以特别的恩赐,使他们得平安,得快乐,得健康。若真有上帝,祈求他听到我的声音。5 Q: ]; B% U( {) w5 r/ x

) P# S. d7 n5 m" A9 X时间紧,文章只能抽空写,这本来就是在请假中所写的一点随笔。而且,这里上西西河不便,不得不请人代为发稿,请见谅。& W, ^& y: m3 X% Y& y! x& r

( L, U( P* k8 R' l我们平常人的眼里,科学界的人们在1949年后好长时间都不大吃香,至少“臭老九”的帽子是戴着的。因此,当有一位老先生告诉我当年有的科学家工资比毛主席还高,萨着实是有些不能相信。
. L9 l: r" e% d; r3 j$ q% D- l" f/ E. `8 w9 ]
然而老先生说这是事实。他还举了一个例子,那就是叶企孙先生。! J6 ^4 E3 Z/ O/ W% H. R

$ T; _/ N, k" T8 J9 q老先生五十年代开始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工作,担任秘书,而秘书们的总管是谁呢?这个人的名字也会有很多人熟悉 – 那就是邓稼先。! v8 X$ I6 a  G9 F) d" c

9 z% S8 B# c% V  Y9 B$ B% e数理化学部是科学院当时的第一大部(似乎还有一个科学技术部),在这里做秘书,最低,也是当时全国十大名牌大学的高材生。1 t) @/ i) E9 H7 D- L
4 E, u: O1 n: r. `* l( s
老先生告诉我,当他毕业的时候,中国全国只有五万名大学生,今天,有五百万,是他想不到的。似乎也有为自己是那五万分之一有些得意的样子。6 o, c& k- _3 M
) O/ B4 U: l' k6 D( |
因为作这个秘书,教授们的工资多少,老先生也自然有数。
8 L; A& G3 G! |$ P( @; K9 `/ _" j6 ?
当时,叶企孙先生的工资,是三百六十元。
/ U% Z1 S' y, z( k/ z) {- D0 j6 O# L% U8 V* B& ~  w- F. O
毛泽东呢,则是四百零四块八。
. L/ ~; B; v$ U  n. c( g; D; Q# o+ S# b7 }
如果是这样,怎么能说叶先生比毛公工资还高呢?
2 ~4 y0 F/ @8 q3 {; y( F' I+ b  J) e4 J6 U
因为叶还有一个固定收入,他是中科院学部委员,学部委员每个月要补一百元钱的。
& y' N+ a4 I* ~8 d" b3 y8 G" D( L5 `9 \
所以叶先生的固定收入是四百六十元。
5 U; k2 G* |+ Y! k9 U# W& z/ D
' }* d5 e# k$ `* }9 l$ L四百六十元是什么概念呢?老先生说,当时他的师兄在清华教书,每个月拿出八块钱来当伙食费,可以天天吃水鱼王八的。
, s1 x/ \' I9 j, R, E0 P
8 Q, t" _- j% t+ {$ r所以叶企孙先生当时实在“阔”得很。! }8 |3 L3 `% F& J0 [

  v; o2 \$ ^& c! ~1 O叶先生还不是最有钱的,当时工资最高的,既不是国家领袖,也不是科学家,而是梅兰芳 – 梅先生的工资一个月两千元。比他少一点的是马连良,马先生一个月一千八。& y; ?1 F, B5 W8 u

, c0 I0 m+ y6 Z  F1 P! A所以抗美援朝梅先生捐就捐飞机,那才是大手笔呢。
1 ^, d6 D1 g9 i9 N9 h4 j' q1 t/ c% T* l& {8 H" H/ {
不过叶先生却是很简朴的人,钱,多半是接济学生和给穷亲戚花掉了,有些积蓄也在文革中被抄家一空。那位在数理化学部当秘书的老先生,当时经常为了审稿的事情去叶先生家 – 那时候没有传真和电子邮件,重要的稿件只能秘书自己跑。他说叶先生家在北大,是个老院子,周围环水,给人感觉象个岛,是个很让人羡慕的地方,但先生偶尔留他吃饭,一起吃的都是很简单的饭菜。唯有一次吃到了好东西,是在三年困难时期。当时先生看他送稿来,就招呼他说来得正好,于是送给他四个苹果。
* B; {2 W" r% A( B" M4 V2 [9 T' w! `) H# J- g
当时的情况全国都在挨饿,先生也很消瘦,却有苹果给自己吃,还能带回家!小秘书喜出望外,那苹果的滋味和带来的快乐,一直记到了几十年后。3 l; R( d" t1 C
5 Q: }5 O! o/ ?. }# A
后来才知道叶先生是政协委员,有权利到政协的内部商店买东西十次(估计是一年十次)。当时学生们没有东西吃,叶先生就把能买的配额都买了苹果,放在家里,来的学生,同事就一人送四个,送完了,自己再去买。
8 ~7 A2 l  k, L9 C
' l$ s" Z. n- C先生自己吃过没有,就不知道了。3 z. ]6 A4 z4 k
' G. z7 Z3 @, G  o* u
叶企孙先生何许人也?老实说听到他的工资比毛主席高的时候,我对先生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 – 物理学家。是这两天准备整理这段文字,才上网查找叶企孙先生的情况,恍然发现突然看到了一位大师的影子。& J5 k0 `" L, C: y! x: {- ]
& ]# U! H( O% [  G9 x$ d. a
叶企孙,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创始人,他的门下,走出了中国科学院七十九名院士。他曾任国民政府中央科学研究院干事长,而在学术上,他在世界上为精确测量巴朗克常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不懂巴朗克常数,讲此事的老先生口音很重,说的是“布莱克常数”,它的内容我一直没有搞清楚。但我记得有了这个常数以后,有很多物理方面的计算就变得迎刃而解。对叶先生的事迹,我就不必多言了。% \3 u/ o" W: [; E) r* S" ^
( C& V5 s: G' R8 e$ f5 a
叶先生晚年极惨,在文革中被作为特务嫌疑关押而后监督劳动。他的一位学生,我的师长曾亲口告诉我 – “叶先生是活活饿死的。”这不是事实,而是因为我的这位师长曾亲眼目睹叶先生晚年的惨景,所以对此深信不疑。实际上,叶先生死于1977年,但他所受的苦,足以让他的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刘克选、胡升华《叶企孙的贡献与悲剧》中,曾描述穷途末路的先生 -- “当时不少人在海淀中关村一带见到了这种情景:叶企孙弓着背,穿着破棉鞋,踯躅街头,有时在一家店铺买两个小苹果,过走边啃,碰到熟知的学生便说:‘你有钱给我几个。’所求不过三五元而已!”
; ?) ^; E- Y- d+ e" B+ x5 ]4 ^5 E6 k0 D8 e! Q  H/ ?& L
而叶先生的侄子回忆,在那样的时刻,叔父没有向任何人表示过他一生很悲惨,他的看法好像是世界上和历史上冤枉的事情很多,没有必要感叹自己的人生,他对自己的遭遇淡然处之。疾病缠身,两脚肿胀,小便失禁的叶先生,经常坐在一张旧藤椅上,读点古典诗词或历史书打发时光。' ~: A# U$ r9 J4 L) ~. ^3 q1 z

/ |: G. [5 I& A5 u. m9 |, l2 C1987年,叶企孙先生平反昭雪,重还清白。
- T0 p6 _& T9 w$ l! H2 D. @, B
6 o" r1 k8 n- S* ^, r; C往事不堪回首,还是回到先生雄姿英发的时代吧。
/ r0 C3 Y0 ^  H% t% @: A7 K# o4 X: a& |2 M  c
$ K  }" B  q! ?! F. E2 ^" S

& E% J* V" ~2 G- Q- F0 t英俊的叶企孙先生有一个谜,先生才华过人,侠肝义胆,却终身未娶,其中的真正原因在哪里?/ E2 o8 |, P- j3 `, q; l
: {7 a. R& c1 r/ e
另一位老先生和我谈起的叶企孙先生,让我想起了和他同时代的金岳霖,一样的才子佳人,一样的重情如斯,故事竟然仿佛雷同。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32 
威望
1432  
包包
13671  

金话筒 帅哥研究员 优秀版主

沙发
发表于 2009-7-7 13:13 |只看该作者
转摘这篇文章是因为我很
. b- l+ G/ p5 h5 Q& }% Q" I敬重这样的前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7 
威望
677  
包包
768  

优秀版主 金话筒

藤椅
发表于 2009-7-7 21:31 |只看该作者
恩,很不错的一个科学家!

Rank: 3Rank: 3

积分
453 
威望
453  
包包
1070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板凳
发表于 2009-7-10 08:43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恩,很不错.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
askan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报纸
发表于 2009-8-14 13:1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ank: 2

积分
242 
威望
242  
包包
418  

优秀会员 小小研究员 热心会员

地板
发表于 2009-9-28 09:03 |只看该作者
向那些为中国科研事业做出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0 X( u9 N2 a2 @+ W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年轻的一代应当策马扬鞭!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5 我很赞同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0  
包包
32  
7
发表于 2010-2-9 10:41 |只看该作者
敬重

Rank: 1

积分
威望
0  
包包
129  
8
发表于 2010-3-6 12:18 |只看该作者
向老一辈科学家敬礼!

Rank: 2

积分
249 
威望
249  
包包
599  

优秀会员

9
发表于 2010-3-8 22:29 |只看该作者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10-8 19:56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