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7964|回复: 0
go

英将重为克隆技术先导?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7 
威望
97  
包包
314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10: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日期: 2005-12-25 今日/总浏览: 2/1098
" w8 s) \8 n9 M/ ?) C- u6 k. c9 P' x3 N! h" v

0 [* o# x; T+ \! p: A! T: y1 O6 o% f2 D

! m% Q9 W, h- g8 g, Y世界克隆技术领域最成功的科学家、曾被誉为“上帝金手指”的超级明星式人物———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日前因其研究团队伪造部分实验结果的事实向公众公开道歉,引咎辞职。该事件震动了整个科学界,生物技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大受影响,韩国在该领域的竞争对手英国的同类尝试也因其投下阴影。4 y. c5 [( Z* v) Y4 ^& v
“一种自掘坟墓的行为”
- l1 v! D% ^) u5 H# v' z黄禹锡曾因使韩国在干细胞研究和克隆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而被看作“国家英雄”,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曾参观过他的实验室。今年10月“第八届国际组织工程年会”在上海召开时,黄禹锡也曾到会,并发表了题为《来源于人胚泡的病人特异性胚胎干细胞》的演讲。在他今年新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他公布了能被植入人体内200多种细胞中任意一种的30多种克隆人类胚胎和11列干细胞。其工作被许多科学家认为是一场医疗革命的开端。; S* N: P% o. b0 ^1 }
然而几天前,黄禹锡被迫承认曾使用其女同事捐献的卵子用于实验的说法属于谎言。黄禹锡的团队被指控至少伪造了11列干细胞中的9列,操纵、编造了图像和DNA实验。专家组成员称这是一种破坏科学赖以生存的基础的自掘坟墓的行为。2 m+ {+ c5 X) J3 O- v& m
黄禹锡在离职后向记者表示,希望他的实验室能继续开展他们曾经要求开展的工作。“你们会看到,患者特效干细胞的发明将属于韩国。”他说。
! P6 k2 M% t' n7 U3 O3 ]对英国也存负面影响& e# F1 K6 [* n" X
事实上,英国纽卡斯尔的一个团队是西方最早克隆人体胚胎用于干细胞实验的组织。《每日电讯报》认为这一来自韩国的克隆造假披露将使英国重新处于该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美国克隆技术的研究。但是该事件对于英国,也不是完全没有负面影响。多利羊的制造者、爱丁堡大学的IanWilmut教授曾经在发动性神经元细胞疾病研究领域与黄禹锡的团队合作,现在这一研究也受到怀疑。墨尔本Monash大学的AlanTrounson教授称,该事件将使所有与黄禹锡在工作上相关的科学家受到牵连。$ v9 E8 I8 k+ W, N: J, Q
该消息也给纽卡斯尔生命中心的原生态团体提供了一个更进一步质疑“克隆人类胚胎行为的合伦理性”的理由。其他相关团体也表示:“虽然首相布莱尔有热情在未来的两年里投资1亿英镑用于干细胞研究,英国仍然需要先反思这起骗局。”
8 ]0 t! k$ x, I* |0 O5 q关于黄禹锡的舆论风暴刚起时,刊登黄禹锡有关论文的美国《科学》杂志曾表示,相信其研究成果属实。纽卡斯尔团队则曾被《自然》杂志责备过早地发布了未完成的实验信息。目前该团队领导AlisonMurdoch说,实验数据已公布,并将开放接受详细审查,英国在这方面的规则和控制更严格。“尽管黄的事件使我们都原地倒退了一大步,英国政府关于克隆和干细胞实验的承诺将维持原样。”另一个关键点是今年8月,黄禹锡的实验室培育出的世界第一只克隆狗Snuppy。《自然》杂志曾对此作过报道。两家杂志目前也都已发起相关调查。- T% y  ]+ H1 ]
英格兰北部城市设菲尔德大学的PeterAndrews教授表示,已有将近100列的干细胞从多余的试管受精胚胎中获得。“哪怕我们永远不能克隆人类胚胎,源于干细胞研究的生物学和再生医药领域仍然拥有巨大的机遇。”" @% V% F6 H" y& ]/ W
. T4 T! C! c  l* S1 z

$ C% ], p7 P$ _* S$ Z
3 |- E" ?3 D$ M2 `2 s( N3 n# \( `* U1 {0 x+ |) f+ O
" C* J. _, h% e6 A- i& L
作者:
. y4 Q' ~' E: @' |% N" {" l% G来源: 东方早报4 [! a9 ~$ y1 e$ [+ I) ~: @
发布者: 亦云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11 23:11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