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6831|回复: 0
go

黄禹锡事件:“权威主义”的黄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7 
威望
97  
包包
314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10: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日期: 2005-12-26 今日/总浏览: 1/385/ d$ E, K' x) p: l9 i/ [! d* y

9 b+ d5 }$ L. k
- s1 u  M5 j& s
8 j; o* u: U2 h) [
1 h8 r" S3 o# W人们谈到权威主义对科学发展的危害时,大多看到它压制新创见、压制年轻人。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今日的许多“权威”当年都品尝过个中滋味。黄禹锡事件则从另一个角度,撕开了权威主义的帷幕。
. ?9 }. X4 S3 w4 B! v' u! U美国的《科学》和《自然》被视为全球最权威的科学类刊物。黄禹锡研究小组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接连在其上发表轰动性成果。而今造假事发,人们不禁质问它是如何通过评审的?! w/ M1 p- P0 ?: g1 b
克隆羊“多利”之父伊恩·维尔莫特等八位国际干细胞研究领域的权威称:鉴别黄禹锡成果真伪,“只需数小时就可解决,验证全部过程也只需数周”。事实上,检验真伪的手段并非高不可攀。人们检查干细胞群落照片、比较DNA指纹数据曲线,就产生了疑窦。& a9 h. x0 `" t
科学研究的根本要求是必须根据确凿的证据做出可靠的成果。而且所有的科学实验都应当是可以重复的,即由同行在不同的时间内根据当事人提供的条件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而《科学》和《自然》选择的匿名审稿人非但没发现任何问题,其论文还比正常情况下更快地通过评审。$ H  y" s$ k% Z% Z2 t3 v8 P
人们自然要对权威杂志的评审机制产生疑问。
* c( ^4 [9 W$ p5 }% g# T/ v这种“匿名审稿人”机制本质上是将能否发表的权力托付给几个选定的人。在经济、政治领域,人们已经很清楚,被托付者玩忽职守甚至假公济私时有发生。黄禹锡事件则证实了科学领域亦不例外。
4 a6 ?7 U; ?) C5 _一般来说,被托付者是该领域的“权威”,论理不至于昏聩到如此地步。但“权威”首先是人,不可能不受利益、关系、压力甚至脸面之类因素的影响。人类社会被“权威”引向悖谬、饥荒、灾难、战争的先例还少吗?* {' r1 y# U. M! t; ~

6 `) x0 V$ O- D+ `那出路何在?
3 {6 j4 x% G6 J8 u* l; C想想黄禹锡事件是如何被揭出的——网络。网络的深层理念是公开性、对等性。它是暗箱操作、主从关系的死敌。既然“权威”杂志暴露出其不可信赖,社会就应设法寻找一种机制,使各种成果能不受阻碍地公之于众,同时受到公开的评议,通过争论与答辩,取得共识。在没有网络的时代,这只是乌托邦,而网络已将其变得简捷易行。& q0 |* |1 E$ j
问题是,人们的思想是否进入了网络时代。
! R' _; e* }, E0 B
% J2 o( E  W8 Z“主谋”黄禹锡身败名裂研究合伙人涉嫌欺诈
- x2 y4 U& E" J韩国科学家黄禹锡涉嫌造假一事犹如一石投水,层层漾散。调查结果预计将于这个星期出炉。若调查证实黄禹锡根本没有掌握用病人体细胞克隆胚胎干细胞系的核心技术,他自然是身败名裂,而与此有关的协从造假者亦罪责难逃。7 Z' [: v, M  L

8 {) @: o9 M; e" J合作伙伴之一 美国教授夏腾可能被诉欺诈罪- W( Y$ K) |4 y. E9 N2 @7 j
造假事件曝光后,除黄禹锡本人以外,他的合作伙伴、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杰拉尔德·夏腾博士堪称此事中的第二号新闻人物。夏腾曾作为“第一作者”之一在黄禹锡今年5月发表于《科学》杂志的论文上署名。
3 a, C9 }! x$ s2 N2 q7 G: K黄禹锡所在的首尔大学25日说,正考虑是否要将夏腾告上法庭。此前,首尔大学正是在夏腾提议下兴建世界干细胞研究中心。而黄禹锡被任命为该中心负责人。( o( n3 p; g4 [
而首尔大学附属医院曾在一份声明中说,该院是在包括夏腾在内的一些外国著名教授提议下设立了世界干细胞研究中心。而夏腾本人曾谋求成为研究中心负责人,但遭拒绝。5 a5 ]9 K7 p9 c* {. P
首尔大学为这项工程斥资65亿韩元(约合640万美元)。校方说,当初若不是夏腾坚持,工程也不会出炉。对首尔大学而言,最糟的还不是经济损失,而是声誉受损。
5 H! A, [1 s& I4 o9 G! c这一研究中心于10月中旬建成。迄今为止,已有2000名满怀希望的病人向研究中心发出治疗申请。对此,校方只能于一个星期前公开致歉,表示不应误导公众,让患者白白萌生希望。
* n, u0 m% r' j  E! C8 I眼下,校方表示正在等待调查结果公布。若黄禹锡造假属实,学校就将以欺诈、诽谤罪名起诉夏腾。校方已经就此与韩国和美国的一些律师事务所进行了联系。4 B/ o' y; T) l

0 |5 X' M: u* L' I' x! k合作伙伴之二 韩国研究员金善钟 坚称自己是无辜的9 U4 a7 w, F5 _6 d4 @
作为黄禹锡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研究员金善钟(音译)24日从美国匹兹堡大学飞回韩国,连夜接受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长达数小时的问讯。* a- g! V' z; ]/ {; e
金善钟现年34岁,今年初离开黄禹锡研究小组,前往匹兹堡大学协助夏腾工作。造假事件曝光后,黄禹锡曾为自己辩护,声称有人“调包”,用MIZMEDI医院保存的普通胚胎干细胞系换走了他用患者体细胞科克隆出来的胚胎干细胞系。目前,黄禹锡已正式要求检察机关对此展开调查。
" c( d* \; G4 y! i% ?! k面对指控,金善钟显得一脸无辜。在调查委员会成员面前,他辩称自己缺乏“调包”动机:“这么做对我没有任何好处。”他还说,其他研究伙伴也可证明他的清白。
4 ?/ O: s4 Q4 B7 f  i' c5 X. \9 Z此前金善钟承认,确曾为黄禹锡的论文伪造数据和照片。但在“调包”一事上,他始终坚称自己无辜。( w7 d+ F# J0 O1 S. ^
黄禹锡一案调查结果预计将在这个星期公布。这一调查结果将揭示黄禹锡在克隆研究上的真实进展程度,也将给这场风波一个确切答案。
4 W" R3 h& w7 _9 {* T调查委员会将于26日再次问讯金善钟。韩国医学协会也计划于当天召开会议,讨论对卷入造假事件的其他科学家作何处理。+ a/ ?% w! ~# Q  z1 Z

% h6 t- v& L5 E+ U支持者游行示威
9 F* W+ d; b7 h5 e+ @: ^* p! M虽然很多韩国民众对黄禹锡造假事件深感震惊与失望,但仍有一些铁杆支持者发誓要力挺黄禹锡到底。. o* b' v- q3 X, x% o' V* d2 S
数千名支持者24日晚在首尔街头“秉烛夜游”。他们坚信黄禹锡没有造假,要求调查委员会查出事件真相。/ a1 Q! h& ?4 p- Y- O; A
24日晚正是圣诞节前夕的平安夜。因黄禹锡信奉佛教,一些支持者身着圣诞老人服装,跟随宽袍大袖的僧人三步一鞠躬缓缓前行。他们手中举着标语,上书:“我们爱黄禹锡。”
% F! g7 {" d; x  U$ W2 f' S/ w游行者李钟金(音译)把全家带上了街头。他说:“我们想弄明白究竟出了什么事。我们需要一个合理解释……我完全无法接受。”作者:□邵馨莲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 ?$ v! a, Y" G( T9 r
) F# ]7 m8 E! x/ p7 `: Y  中新网12月26日电据韩联社报道,据悉,负责重新调查黄禹锡科研组干细胞研究成果的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上周末接到的DNA指纹分析结果,黄禹锡科研组今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时,并无用患者体细胞克隆的、完全吻合患者基因的胚胎干细胞。
6 Z+ u3 u' G! ^6 p  调查委委托的3家外部检测机构均已出具DNA指纹分析报告。调查委目前正在进行最终综合分析。% V- K3 P$ j, A& t$ Y4 x6 |
  调查委22日委托外部机构对相关细胞进行DNA分析,主要内容有冷冻保管的9个细胞样品(含黄禹锡科研组冷冻保管后,正在解冻的5个细胞);正在培育的9个细胞样品;13个患者体细胞;3个畸胎瘤;3个“斯纳皮”体细胞。
3 `- |; J( J# Y" O5 v  调查委有关负责人称:“24日收到了DNA指纹分析报告,目前正作最终综合分析。”
# }% b2 b. `, Z$ `" o% ]5 t, }  据悉,调查委对DNA报告进行分析后发现,直到证明是否形成了干细胞的畸胎瘤阶段,2、3号干细胞根本不是用患者体细胞培育的胚胎干细胞,而是米兹梅迪医院剩下的冷冻受精卵干细胞。, L6 H9 u* O( R! a' q
  据悉,黄禹锡科研组冷冻保管后,解冻并提交的5个细胞仍处在初期阶段,尚未形成畸胎瘤。因此,即便DNA与体细胞一致,也很难视为用患者体细胞克隆成功的胚胎干细胞。
2 ?( S6 [/ J7 q. Q2 `5 d5 S2 {( D( b  据悉,随着今年论文所指的11个干细胞中,2、3号被认定为不是用患者体细胞培育的胚胎干细胞,调查委认定,黄禹锡科研组发表今年论文时根本无相关干细胞。9 `( t' e' z2 g' ?1 P3 |# @
  就去年论文所指的1个干细胞和克隆狗“斯纳皮”是否是用体细胞克隆的狗等,预计调查委今后会进行验证。
- A0 e8 y! Y1 r, t# i$ C  据悉,调查委从25日午夜开始对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研究员金善钟就“干细胞被调换”疑惑和干细胞真伪等问题进行了集中调查,并对匹兹堡大学医学院教授夏腾参与编造论文的可能性等进行调查。
4 W$ @% e1 x% L' w: I& K  调查委计划在29日上午11点的例行记者会上,以DNA分析结论和对金善钟的调查为基础,第二次公布调查结果。但也不排除近两天公布DNA结果等的可能。! T  }9 I: Z, X  d) E9 i
  随着黄禹锡和米兹梅迪医院理事长卢圣一以及金善钟的陈述出现出入,调查委可能视情况组织对质调查。3 m1 N0 {! v  z' ^4 Z* Z% A

& h& p" `1 ?$ W1 M1 r3 l
0 L( S/ F: J  V. x7 i9 a4 g$ M' u3 j' ?: ^. B

. N* f3 M5 Y2 k8 A6 {
, d# e: b) g' i& A0 K! ^作者:
% P& e! Y# D6 ~, i$ S& f来源: 科学时报; e4 f/ |9 G' _, }1 N
发布者: 刘斌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1 07:37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