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从黄禹锡事件看干细胞给病人带来的希望与失望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8472|回复: 0
go

从黄禹锡事件看干细胞给病人带来的希望与失望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7 
威望
97  
包包
314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10: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日期: 2006-01-05 今日/总浏览: 3/1648, [# C  s- ]- i! v
1 m/ I+ V# ~0 b  `3 z
' j4 B4 v# b4 V/ i
7 q1 [% E7 P2 s9 N2 h" }% p

4 m  K1 P0 J$ a2 V  韩国黄禹锡领导的科学小组最近占据了世界各国大量的新闻版面,与之有关的“干细胞”这个十分尖端的研究,也成了平常百姓的热门话题:
8 s2 m, b; S+ C. C- F, }6 G; V  什么是干细胞,为什么小小的干细胞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干细胞核心的问题是,如果人类能够操纵自身的干细胞,将会根本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改变治疗疾病的方式,使当前大量无法获得治愈的病人重新获得新的生命。( ?4 N- ^4 C0 R7 r' u* {

; u7 F9 X# O+ u0 V* z1 l% W  干细胞和基因治疗联合起来将治疗大量难以治愈的疾病- q( O$ s1 I& A: x
  从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动物多莉羊诞生以来,世界上已经出现了许多的克隆动物,如克隆牛、克隆猪等,而狗是最难克隆的动物。狗具有糖尿病、心脏病等65种与人类相同的疾病,因此对不治之症的研究非常有帮助。以后如果从狗的克隆胚胎中提取干细胞来进行试验,将会在治疗人类不治之症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像狂犬病,它首先是在狗身上发现的,之后研究出的胰岛素制剂也是在狗身上进行试验的。+ K7 k1 _0 E5 F& j9 ~3 L
  从1998年首次分离了人类干细胞开始,研究者就希望把干细胞和基因这两个技术联合起来,培育出与患者基因匹配的干细胞,这被称为“治疗性克隆”或“干细胞克隆”,即“重新编程”,如果能够从患者自身的干细胞诱导、分化“重新”形成一个病人自己的新的胰腺,那么既治疗了糖尿病,又绕过了移植排斥这个障碍,一举两得。1 G" f+ k% ]1 a7 m2 g
  此外,当前遗传病有可能做基因治疗,遗憾的是,现在所选择的细胞不能在体内存活很长的时间。干细胞可以在体内不断的增殖和分化,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最为合适。基因改造的干细胞植入体内后,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所以一时间,似乎医学界难以控制的大量疾病,如脊髓损伤、帕金森病、糖尿病,修复损伤的组织器官,立即就有了治疗的希望了,已经有无数病人翘首以待。: x! |, N0 u9 }: d' x1 f: A
1 F0 A: l( L* O1 {7 q# u0 O
  干细胞原指植物的“主干”,在体内可以“变成”不同细胞、器官+ s* z. @# h% F- j
  人体由各种各样的细胞组成。在这些细胞中,有些细胞,比如肝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它能由一个肝细胞变成多个肝细胞;有些细胞,像神经元细胞,为永生细胞,它的生长是“一次性的”,一旦受损,将很难复原;还有一些细胞则具有分化能力,可以把自己“变成”其它细胞,比如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等各类血细胞,从而形成整个血液系统。白血病患者接受的骨髓移植,实际上就是将健康人骨髓中具有分化能力的原始细胞转移到患者体内,并长出正常的血液细胞来取代恶性血液细胞。
& j4 J# P& J, J! Q9 Q! L- A' e  细胞的这些变化,使人们自然地想到,是否有一些细胞可以形成其它器官呢?比如“长出”一个肝脏来进行肝移植,“长出”一个胰腺来治疗糖尿病?科学理论上讲,答案是肯定的,人体内有一种最顶端的细胞,它能够演化为所有其他组织的细胞,科学家们称之为“干细胞”。干细胞的所谓“干”,在英文中原来是指植物输送营养的主茎干,滋生着生命。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增殖能力的细胞,在合适的条件下,或给予合适的分化信号时,可以分化成各种各样的细胞,形成不同的器官。这就是干细胞的神奇魅力,也是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难点。& _7 Y% ^3 Y( [* B. R

% G0 ]0 ~1 \7 R$ B  在体外培养健康的干细胞十分艰难,来自患者的干细胞更难0 e1 Z3 Z7 U. R/ O% s
  干细胞有全面的可塑性,可以向多种细胞谱系分化,包括心肌细胞、胰岛细胞、神经细胞、色素细胞、巨噬细胞、上皮细胞和脂肪细胞等。成体干细胞中被研究最广泛和深入的细胞,是源于骨髓和血液的干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和基质干细胞。
: J) b6 j# e% D0 C( f4 K# ~  干细胞的研究引起了生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1970年,&依文斯分离成功小鼠的胚胎干细胞,建立了体外培养鼠的胚胎干细胞技术。1998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西蒙斯领导的实验室首次用人类早期胚泡分离出14个细胞的内细胞团,并培养出5个人胚胎干细胞系,得到了人的多潜能胚胎干细胞系,美国《科学》杂志1999年度世界十大科学成就评选中,将干细胞的研究排名第一。
4 T' u3 Q" x  d8 }  然而,多数成体干细胞数量极少,缺乏特异性的表面标志,难以识别、分离和纯化,在体外很难稳定地传代培养。时至今日,人类在体外培养获得大量用以治疗的干细胞依然十分艰难。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韩国的黄禹锡自称完全掌握了这项尖端培养技术。他们在两年时间里,在《科学》先后发表了两篇文章,报告了惊人的进步。6 m, D# _1 e- `0 D" J; T
  在第一篇论文中,他们自称在人类历史上首先获得了一个来自健康供者的胚胎干细胞系,这个细胞系平均每5-7天分裂一次,在持续增殖70代之后,仍然保持其不分化的特性。而将这个细胞注射给免疫缺陷小鼠12周后,发现在小鼠体内形成了畸肽瘤,包含有神经上皮、骨组织、软骨组织以及腺上皮,说明这个胚胎干细胞系具有向所有细胞分化的潜能。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随后的论文中,他们宣布获得了11个来自患者的胚胎干细胞系,这些患者分别患有脊索损伤、糖尿病和先天性低丙球蛋白血症等疾病。全世界都为之震惊。; m' g" l# v- D. L: i: z( {% a+ [
  照着这样的研究发展下去,胚胎细胞在体外培养中,可能诱导成为向任何组织分化的干细胞,进而成长为某种组织甚至器官。这对于患者无疑是个福音。比如像糖尿病这类疾病,是因为胰岛细胞退行性变化而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导致病人血糖升高。如果给患者移植胰岛,就可以进行治疗。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如果输入其他人的胰岛细胞,基因不匹配,会产生排斥反应,这是个很棘手的难题。所以人们才寄希望于干细胞,但人们失望了。人类在干细胞研究中受到的挫折,并不能阻碍科学研究的发展,不过在征服更多疾病的进程中,我们还需要继续等待。
/ }- J4 p4 a$ J& l+ q% v
. j( Y9 z" A* ?5 {! H5 A北大医院临床遗传中心博士生顾江英教授朱平
; o4 W& o1 b, e+ L" E: p( B5 ]& L! M+ [; u. W
, j" ]$ E1 S- A

6 @1 m( M; I% G! o) ]
: [/ t8 ]/ R; M$ b* {
9 B7 W! N# @/ p3 f% C+ F5 O+ C7 x作者:
$ j2 B+ c$ c1 s7 h来源: 北京日报$ P! [8 N: j* {2 u+ K% S. I
发布者: 刘斌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6 02:17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