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iPS技术确实成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其最大的应用前景在于使用患者自身的体细胞诱导为多潜能干细胞,从而再向目的细胞分化,对某些疾病发挥治疗作用。 . R+ M5 t$ u2 P+ B! t今天看到一篇文献,Two Factor Reprogramming of Human Neural Stem Cells into Pluripotency,发表在PLOS ONE上,主要研究了两个能将NSC诱导多潜能的因子。但是我很不理解,iPS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将普通的体细胞诱导多潜能,解决细胞来源和免疫排斥的问题,但是神经干细胞本身量就少,而且取材难,这样做iPS有什么意义呢?3 {0 a4 l j8 m
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oct4/sox2/klf4/c-myc所谓的四君子成就了ips,而NSC本身就表达sox2/klf4/c-myc。现在都可以用一个因子即oct4就可以由NSC得到鼠和人的ips,具体可以参考Hans R. Scholer实验室近两年的文章。个人觉得,单从科学的角度讲,主要是为了研究几个转录因子在reprogramming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吧。! Y- I( h7 i% B+ s
基础科学一般不要用应用的角度去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