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22246|回复: 3
go

端粒、端粒酶与癌症 [复制链接]

Rank: 1

积分
威望
0  
包包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2-28 08: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多年以来,许多学者一直认为,癌症与衰老是在细胞凋亡(apoptosis)调节机制的控制之下的。最近研究表现,细胞的癌变与衰老主要是受细胞染色体两端的重复序列---端粒(telomree)长度的控制,端粒末端转移酶-端粒酶(telonerase)特异地合成,其长度起着分子钟(molecular clock)的作用。
% L1 l* o2 C9 K; `0 s/ d一、端粒的发现及克隆4 _  Y/ H: w  ?) D( a
; q  K1 R6 A( D- @7 r8 l3 ?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两位卓越的遗传学家Muller(诺贝尔奖获得者)和McClintock分别发现细胞染色体末端具有特殊序列,该序列具有维持染色体稳定性的功能(图8-1)。Muller根据希腊文“末端”(telos)和“部分”(meros),将染色体末端的特殊序列命名为“端粒”(telomere)。McClintock注意到,虽然端粒序列不含功能基因,但是如果没有这些类似染色体的“帽子”(cap)结构的端粒,染色体之间就会出现端
( Z: A. T; x+ g" j2 p7 V  j6 B0 Y6 l; n5 k
/ K# `! a+ R8 t- L5 M
7 x! ~& R: [) W
图8-1  端粒的结构2 K7 Q, Z! N) q7 ^

2 {' Q' H9 \4 Z7 L+ x* {端粒位于染色体末端,含若干TTAGGG重复序列,附着于核基质,使染色体稳定
8 f, f: k6 Z4 p- n+ X5 C& A" R* M: `# E  n) F
-端融合(end-to-end fusion)、降解(degradation)、重排(rearrangement)和染色体丢失(chromosome loss)等变化,这些变化威胁着染色体的正确复制和细胞的存在,因此,端粒是至关重要的。/ L- k6 ~. F: b- U9 x( `5 b

3 u$ K1 f2 J. X; }8 }) f. |  直至1972年,Watson(曾因与Crick共同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而荣获诺贝尔奖)才重新注意到端粒的问题。他发现模板(template)和引物(primer)的存在,而且只能从5`到3`端方面合成。这样,在引物被去除之后,细胞每分裂一次,在新合成的DNA互补链的5`端必将留下一个小空缺(一段端粒)(图8-2)。这就不能解释DNA从头(de novo)合成的问题。这样,细胞染色体长度会越来越短,其稳定性越来越差,直至最终细胞衰亡(senscence)。这对单细胞生物种系的繁衍是致命的,甚至可能导致种的灭绝。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只是连Watson在内的人戊当时还不能解释,包括单细胞生物在内的物种,是如何维持染色体端粒的长度而保存种系的。# f3 v" l1 [7 Z# a- F5 j! u

- T/ T3 {3 b+ f  Blackburn和Greider等人(1975年)对Watson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推测,很可能存在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DNA聚合酶,能特异地合成端粒的酶---端粒酶。1978年,他们首先克隆了四膜虫(一种有纤毛的单细胞池糖微生物)的端粒结构:一种串联的线性排列的核酸重复序列---(TTGGG)n。这种线性排列的端粒重复序列的数目是非固定的,端粒限制性片段长度(telomreic restrction fragments length)也不相同的。端粒长度在细胞的对数生长期增加,因此端粒长度是能或增或减的动态变化结构。此后有人对锥虫、酵母、蛙、小鼠和人等多种物生细胞的端粒进行了克隆。Moyzis等(1988年)应用原位杂交方法,发现锥虫的端粒重复序列为TTAGGG,酵母、人和脊椎动物均为(TTAGGG)n。Black-burn根据已经克隆的端粒序列,得出端粒的通用公式为:Cn(A/T)mGn,n=1-8,m=1-4;其中真核细胞的端粒是简单重复的G1-8(T/A)1-4的松散性保守序列,因此端粒是一种富含C的DNA序列。8 Q) U! _, l& x! U$ ]9 h0 W
7 e; `7 ~6 Y5 m5 |! v1 u
二、端粒酶的发现及鉴定+ h" R( `+ v3 D% U% V
! y  U" }- {% t$ d# |
  在端粒及其结构功能研究的基础上,Blackburn与Greider合作,开始寻找端粒酶的研究工作。分们(1985年)首次在四膜虫中发现并鉴定端粒酶的存在:人工合成的四膜虫端粒片段(TTGGGG)4能特异地被四膜虫细甩抽提物中的一种活性物质如长。这种重复片段的增加与内源性DNA聚合酶及α-型内源性DNA聚合酶无关。这种活性物质可被热、蛋白酶K和RNA酶破坏。因此认为,端粒酶由蛋白质和RNA两部分组成。
' T. s, f0 O( R' E- g9 S$ A- o; i- m
  为进一步搞清端粒酶的作用原理,对端粒酶的结构进行了研究。Greider等(1989年)成功地克隆了四膜虫端粒酶的RNA组分的基因:为159个核苷酸,其中包含5`-CAACCCCAA-3`的膜板序列,以碱基互补的方式在3`端从头合成重复片段(GGGGTT)n。Yu等又将四膜虫端粒酶的RNA组分兵模板序列CAACCCCAA进行突变,发现其端粒序列同时也发生相应的突变;这种突变还导致细胞分裂的终止和细胞衰亡,显示正常端料序列及长度是四膜虫细甩内的一个必须因子。
7 e) Y/ j& L( E" X! Q; B, _% U( J0 H( \# X
  Shippen-Lentz(1990年)克隆了游仆虫属的端粒酶RNA序列,其中包括5`-CAAAACCCCAAA-3`模板序列。该模板亦与基端粒重复序列(TTTTGGGG)n以碱基互补方式合成RNA序列。研究还认为,端粒酶RNA中的模板每次与1.5个(TTTTGGGG)重复序列互补,然后通过模板的滑动,再进行下一次合成。
3 m, _* y6 h! H$ d6 o# H. b+ w0 U- F0 o" ^3 o
  Shippen和Gottschling(1994年)鉴定了酿洒酵母的端粒酶RNA基因。如将该基因剔除(knock out),则引起酵母的端粒以每代3个碱基的速度进行性缩短;将模板序列改变2个碱基,重新导入酵母的端粒酶RNA基因时,端接线片的序列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g; A6 V- p3 ?( i" S6 y; D
- H* y$ y# n& z; O0 t7 C
  许多低等生物中存在端粒酶,那么人的细胞中是否也存在端粒酶?美国加州大学的分子生物学教授Morin(1989年)首次在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中发现并鉴定端粒酶存在一种核糖核蛋白质。为进一步探讨人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美国Geron公司Feng和纽约长岛冷泉港实验室Greider等(1995年)克隆了人端粒酶RNA组分的基因,命名为hTR(human Telomerase RNA)基因,定位于3号染色体(3q23.3)。hTR基因有约450个碱基的转录本,其中包含5`-CUAACCCUAAC共11个碱基的模板互补序列。这个模板互补序列刚好每次与1.5个(TTAGGG)互补而特异地合成人染色体DNA的端粒(图8-3)。该研究还构建了hTR反义核酸表达质粒,电穿孔法转染HeLa细胞并在HeLa细胞中表达,发现可明显使其端粒长度缩短,抑制HeLa细胞的分裂增殖,从23到26代开始死亡,这一研究为hTR基因作用靶基因的肿瘤治疗开拓了新的途径。5 E6 @" r8 d; M
$ @6 Z0 w4 e4 U; G5 d/ w9 N
4 J' w# w7 A8 ^

: {6 D3 a) n6 G  b1 }. J图8-3  端粒酶与端粒的延伸
, d. j! R6 o7 L; y: z" ^: V3 S* P- ?3 u6 O$ g3 o( e# J
端粒酶在染色体的3`端结合而发生逆转录,并与端粒TTAGGG聚合,然后端粒酶易位,再次发生逆转录
7 b/ A" W3 k: b* M- C( V7 u/ {- d: h1 U# d5 F
三、端粒、端粒酶的功能及其与癌症衰老的关系7 f" B3 S* a* _

4 j0 [. G4 `, c  T  20世纪60年代曾有人认为,不具有编码功能的人染色体的末端DNA的端粒是静止而无变化的。其实端粒的顶端是动态结构,反复地缩短的伸长。20世纪70年代,苏联科学家Olovnikov创造性地将细胞分裂程序的中止与端粒复制问题联系起来。他提出,人体细胞不能改变其DNA复制染色体两端的缩短。这一理论后来被Greider、Harley和Hastie通过研究予研究予以证实:正常人体细胞的端粒都随衰老而缩短,体细胞分裂时都会失去一部分端粒片断。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成纤维细胞分裂的端粒长度呈显著缩短。Leonad和Hayflick等的体外细胞培养研究还表明。不同年龄的个体的体细胞寿命明显不同,其端粒的长度也不同。新生儿的细胞可传代培0-90代,而70岁的老人其体细胞仅能传代培养20-30代。这完全推翻了20世纪60年代的人类体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观点。
8 p$ n6 f( l3 w: o2 i. u, t6 w; N
. O" l/ o2 @; o3 u, t  生殖细胞的端粒却例外地不断地被其端粒酶所加长,而得以永久性地分裂增殖。这被解释为生物进化中维持种系生存的需要。爱丁堡医学研究会(MRC)Cooke的实验证明,在种系细甩中端粒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因此认为体细胞分完成后,其端粒的长度不再加长而总在缩短,因为此时端粒酶不同志具有活性,体细胞也就丧失了无限增殖的能力。& w) P  ~  l( I: T2 Q9 M

! T" y) ]: L8 h! R  B% q   随着细胞不断分裂,端粒的长度越来越短,当达到一个临界长度,细胞染色体即失去稳定性,阻止细胞进一步分裂的信号便发出。细胞将发生凋亡(apoptosis)。端粒的长度决定细甩的寿命,因此可用失去的端粒数来“计数”细胞分裂的次数,端粒被形明地称之为分子钟(molecular clock)或有丝分裂钟(mitotic clock)。
& ~3 D0 K, L" n# `. J
4 U7 ]+ C7 ]9 G0 Y0 K4 M   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反常地重新出现端粒酶的活性,发挥其合成端粒的功能,补尝正常的端粒丢失,端粒将不能达到临界长度。如此,这个细胞就不能进入正常的老化和衰亡,从而获得了“永生性”(immortality)。这样,一个恶性增殖的肿瘤细胞克隆便宜告形成。( Y8 Y8 N6 b! A6 k/ R) R$ s
0 K$ D1 L, \8 b( w/ j
  对端粒在癌症中所扮演角色的进一步研究认为,或许是细胞增殖失控以后,端粒才被激活。第一个证据是,洛克菲勒大学的Lange和Hastie发现,人肿瘤细胞的端粒比周围正常细胞的端粒要短得多。Hastie检查了结直肠癌细胞的端粒长度,结果显示,在同一病例其端粒长度大部分均短于周围正常黏膜细胞。因此推测,端粒的缩短导致了癌的发生。Greider、Bacchetti和Harley所做的研究解释了这一现象:人为诱使正常细胞产生一种病毒蛋白,这种蛋白可使体细胞对停止分裂的信号无反应。这睦经过处理的细胞在正常细胞进入衰老期后很久,仍然继续增殖,大多数细胞端粒缩短,且测不到端粒酶,最终死亡。但有有数细胞不死,获得永生性。此时端粒虽尺人地短,但是端粒酶却激活。癌变时端粒酶的被激活是“因”还是“果”,尚待进一步研究。
) r) @% _- L  e- X+ {7 X; Z, M5 J& m
  绝大多数肿瘤细胞皆有端粒酶的活性。代表性的研究是,Kim利用高度敏感的TRAP-PCR方法,对代表人18种不同组织类型的具有永生性肿胞株的100个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中98例呈端粒酶阳性,而22例正常组织标本端粒酶全部阴性;相似地,代表人12种组织学类型的102个肿瘤活检标本,共中90例呈端粒酶阳性,而50例正常体细胞端粒酶全部阴性。这提示不仅端粒酶活性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且可能是肿瘤恶性增殖的一个必须因素。
: S6 U. Y0 O: a. v. f" W6 i3 E# g9 o/ j" J$ v+ p) {
  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正常体细胞绝对没有端粒酶的活性。Counter测出正h常人骨髓及周围血中的白细胞有端粒酶的低水平表达。这一方面提示端粒酶的活性与细胞的高增殖活笥有关,同时也会给针对端粒酶的治疗带来不利影响。1 Q' f8 _- N; _1 [; R7 k7 `+ Z# d

6 f; j5 a2 x! T! h四、端粒酶结构蛋白质及端粒结合蛋白质( r+ L& O  u' m0 A

, t  C* S3 h& g3 k. j+ {0 k7 s+ u  最近,关于端粒结合蛋白质及端粒酶结构蛋白质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在端粒结合蛋白质方面,早在1986年Gottschling等即已鉴定了尖毛虫属(Oxytrich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5000和26000的端粒结事蛋白质,该蛋白质特异识识和结合尖毛虫属的大核白质PAP1(repressor activator protein1)是参与端粒长度调节的一个必须因子,一个RAP1分子平均与18个端粒DNA序列结全,负反馈调节端粒长度。Cooper等(1977年)用遗传筛选方法鉴定裂殖酵母端粒相关蛋白Tazlp(telomere-associated protein in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并发现Tazlp基因与Myb基因有同源性。Vas Steensel和de Lange的研究表明,人端粒重复结合因子hTRF(human telomere repeat-binding factor)与双链端粒DNA结合,参与 调节端粒长度。长期的hTRF1表达导致端粒酶阳性的肿瘤细胞株HT1080的端粒渐进性缩短。相反,hTRF1功能区的诱导突变导致端粒的加长。因此,hTRF1是端粒加长的抑制因子,亦起负反馈调节作用。虽然Tazp、Raplp和hTRF1的结构均不相同,但都具有与Myb相似的DNA结合功能域(DNA binding-domain)。
; ~1 B) o, p+ I
0 t2 O1 i/ |8 Z; e% H9 f8 F  在克隆鉴定了酵母等的端粒酶蛋白质部分的催化亚基的编码基因后,人端粒酶蛋白质部分的催化亚基编码基因也已经被克隆鉴定,命名为hTERT(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基因。该基因含有一个端粒酶特异基序(telomerase-specific motif),翻译48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序列。hTR和hTERT基因的对照表达研究显示,hTR基因可在增殖力强制胎儿细胞---非永生化的(mortal)细胞中表达,而hTERT基因仅在肿瘤细胞---永生化的(immortal)细胞中表达。因此,hTERT基因更显示出肿瘤特异的诊断和治疗潜在应用价值。
; W$ F% \% k( C! a& O- y0 T
2 i# q7 t' i0 ?8 U) C  最近,美国麻省Whitehead生物医学研究所Hahn和Weinberg等(1999年)把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及活化的ras癌基因和SV40大T抗原基因引入人上皮细胞株(胚肾细胞HEK)或人成纤维细胞(BJ),成功地在体外使这两类正常的人细胞直接呈致瘤性转变。说明了hTERT通过端粒酶活性维持端粒的长度,联合大T抗原对P53及Rb的灭活和ras基因的转化作用,可以使细胞转化成肿瘤细胞。他们还报道,把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突变型hTERT注入肠癌、卵巢遂停止生长。该项研究证实了抑制端粒酶的活性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故hTERT可作为抗肿瘤治疗的一种重要的新靶子的价值。

Rank: 2

积分
89 
威望
89  
包包
249  
沙发
发表于 2009-3-8 22:24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太感激了!多顶顶!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干细胞之家 http://www.stemcell8.com/,原文地址:http://www.stemcell8.com/viewthread.php?tid=2252

Rank: 1

积分
威望
0  
包包
17  
藤椅
发表于 2009-3-25 09:08 |只看该作者
资料真多呀,太好了,支持一下

Rank: 3Rank: 3

积分
691 
威望
691  
包包
493  

小小研究员 博览群书 优秀会员

板凳
发表于 2010-1-21 13:10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谢谢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5-6 03:20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