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200万人10年随访数据表明,使用任意含激素避孕药与乳腺癌 ...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2200|回复: 0
go

200万人10年随访数据表明,使用任意含激素避孕药与乳腺癌风险升高24%有关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1 
威望
24651  
包包
145798  

优秀版主 博览群书 美女研究员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11-4 23: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JAMA·肿瘤学》:避孕药,有风险!200万人10年随访数据表明,使用任意含激素避孕药与乳腺癌风险升高24%有关
8 b/ M. `' v- w0 y! ~来源:奇点糕 2025-11-04 10:157 ^1 ]- M1 Y6 {( K7 j9 N
研究者们分析了瑞典的200万名女性参与者,发现曾使用任意含激素避孕药都与乳腺癌风险增加24%有关,风险因激素类型而异。3 b5 r" q+ v; g: u% G& g7 Y
全球的乳腺癌发病率都在上升,绝经前女性发病率的增加尤为引人注目。含激素避孕药是乳腺癌的一个已知风险因素,考虑到避孕药使用广泛,它会带来巨大的疾病负担。
( S! d3 A" k( G: \已知雌激素会通过影响上皮细胞增殖和癌基因扩增,促进乳腺癌进展;而黄体酮和合成孕激素的作用尚且存在一定争议。8 Y6 Q1 D* p- [4 ]0 j0 N5 Q* V3 {
本周,《JAMA·肿瘤学》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者们分析了瑞典的200万名女性参与者,发现曾使用任意含激素避孕药都与乳腺癌风险增加24%有关,风险因激素类型而异。
+ [8 `1 o+ Q9 n4 X7 p在使用较多的激素种类中,研究者发现,使用含去氧孕烯制剂相较含左炔诺孕酮制剂的人群乳腺癌风险更高(19% vs 9%)。在选择避孕药的种类时,或许可以更多关注一下具体配方。% n2 h- `) A+ _5 e, T
. N6 I1 V6 o( R9 j7 U
避孕产品有许多不同的配方组合,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复合制剂,或仅含孕激素的制剂。在瑞典,使用纯孕激素产品的人群更广泛,给了研究者很好的样本。
- l2 P0 l- I! M2 ^* I/ o研究共纳入了2095130名13-45岁的参与者,中位随访10.03年,期间有1284613人使用过含激素避孕药,累计发生16385例乳腺癌。! u0 X6 i2 p' F  G/ B. J6 y
分析结果发现,曾使用任何类型的含激素避孕药都与乳腺癌风险增加24%有关,相当于每7752人中就增加1例。研究者发现,相较使用组合配方避孕药的参与者,使用纯孕激素避孕药的参与者乳腺癌风险更高,但后者的中位使用时间也较前者更长(966天 vs 1350天),风险可能因此增加。
& t& ^) Z$ W1 Q: x5 i! ]5 C  a按照激素类型进一步分组,研究者发现6种激素制剂得出了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去氧孕烯及其代谢物依托孕烯表现出了较高的风险。
  b; ~) b; h7 _$ j口服去氧孕烯与乳腺癌风险升高19%(联合产品)/18%(纯孕激素产品)有关,依托孕烯植入物与乳腺癌风险升高22%有关;口服左炔诺孕酮(9%)和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13%)相对风险较低;利奈孕醇与风险增加13%有关。
" G! A1 e$ |$ [0 {' p3 c此外,避孕药使用时长也与风险增加有关。使用含激素避孕药<1年与风险增加11有关,1-5年为21%,5-10年为34%。  ?, K  Z5 m7 C' z
由于不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效力有差异,无法精确比较剂量的影响。但研究者的大致分析显示,含激素避孕药与乳腺癌风险之间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联。
) A; }7 A5 @& r$ o/ G% X" w* j, j7 r+ f" z研究者在分析中指出,去氧孕烯似乎比其他孕激素带来的乳腺癌风险更高,这是此前从未发现过的。从机制上来说,孕激素主要通过与黄体酮受体结合来刺激乳腺癌细胞增殖,孕激素还能与雄激素受体结合,下游信号具有抗增殖和促细胞凋亡的作用。去氧孕烯相较左炔诺孕酮,与雄激素受体结合率更低、孕激素受体亲和力高,这可能是风险的来源。$ f; ?$ ], u% x; f9 A% f

; {! U) y* B8 Z) J* U$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11-18 10:38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