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疫苗里的 “隐形战友”:佐剂如何帮我们筑牢免疫防线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535|回复: 0
go

疫苗里的 “隐形战友”:佐剂如何帮我们筑牢免疫防线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1 
威望
24651  
包包
145773  

优秀版主 博览群书 美女研究员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3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疫苗里的 “隐形战友”:佐剂如何帮我们筑牢免疫防线
9 b9 `, k, O4 B2 T来源:生物制品圈 2025-11-14 14:25
  p" y- A0 S, |4 @# p0 m  f9 J从百年前的铝盐佐剂,到如今的 mRNA-LNP 佐剂,佐剂的进化史就是疫苗科学的进步史。6 w6 n8 p' b' M& F/ I2 c4 C9 E
摘要:疫苗是人类对抗传染病的 “终极武器”,但很多人不知道,疫苗的保护力离不开一个关键 “帮手”——佐剂。它就像免疫系统的 “信号兵”,既能让疫苗更高效地激发免疫反应,还能延长保护时间、拓宽防护范围。本文从佐剂的分类、工作机制、在 mRNA 疫苗中的特殊作用等方面,用通俗的语言拆解这个疫苗里的 “隐形战友”,带大家看懂它如何帮我们筑牢免疫防线,以及科学家们为研发更强大的佐剂所做的努力。
  q/ y1 p- K8 s- m 5 \- t, a7 n. ~) i6 r' u
一、什么是疫苗佐剂?免疫反应的 “催化剂”1 k3 Y/ V: [7 p3 X9 e( J
提到疫苗,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能让身体产生抗体的抗原。但很多抗原本身 “免疫力不足”,比如蛋白质、多糖类抗原,单独注射后很难激发强烈的免疫反应。这时候,佐剂就该登场了。
0 u/ R$ l" x+ D4 `1 _简单说,佐剂是疫苗里专门负责 “唤醒” 和 “强化” 免疫反应的成分。它不直接针对病原体,却能通过一系列复杂机制,让免疫细胞更快速、更高效地识别抗原,产生更多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让疫苗的保护力更强、更持久。# w  _3 J% m7 s! N4 Y/ o
自疫苗诞生以来,佐剂就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最早的铝盐佐剂已经使用了上百年,而随着科技发展,油乳剂、皂苷类、核酸类等新型佐剂不断涌现,甚至 mRNA 疫苗的载体本身也兼具佐剂功能。这些不同类型的佐剂,共同构成了疫苗的 “免疫强化系统”。4 F- ?2 }6 X  V- V* ^
二、佐剂家族大揭秘:不同类型的 “免疫帮手”
9 k4 @: o( h6 q1 a+ c0 |/ E佐剂的家族成员众多,根据成分和作用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五大类,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 “技能”:( P8 g. C3 M) `# m4 v# E
1. depot 形成型佐剂:抗原的 “缓释仓库”
& r5 _3 B; @9 a! l6 K这类佐剂就像一个 “智能仓库”,能把抗原包裹或吸附起来,注射后在体内缓慢释放。这样一来,免疫细胞就能持续接触抗原,避免抗原快速被身体清除,从而充分激发免疫反应。8 P0 V" g, ]: \4 z8 I% N
最经典的就是铝盐佐剂(常说的明矾),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佐剂,乙肝、HPV、百日咳等疫苗中都有它的身影。除此之外,阳离子脂质体(如 CAF01)、可降解聚合物颗粒、注射用水凝胶也属于这类佐剂。" }" ^8 f- P$ `0 q5 I% _+ u+ f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科技还在研发 “定时释放” 的 depot 佐剂,有望实现 “一针顶多针” 的效果,让疫苗接种更便捷。
  M9 A+ X# A! P  G
" e. j% |9 P" a* @8 A7 }8 I2. 乳剂类佐剂:炎症反应的 “启动器”. z( f3 E5 @8 x0 o7 q+ e) [& E
这类佐剂以水包油或油包水的乳液形式存在,常见的有 MF59、AS03 等。它们不像 depot 佐剂那样储存抗原,而是通过激活注射部位的炎症小体、诱导细胞应激反应,引发局部炎症。1 @9 x) f, Y- q( r) @
这种炎症信号会快速招募免疫细胞到注射部位,增强抗原的摄取和运输,从而强化免疫反应。比如 MF59 佐剂用于流感疫苗,能显著提升抗体水平;AS03 佐剂则在新冠疫苗和 pandemic 流感疫苗中发挥重要作用。
/ A) E* M2 T- V; N: F! g3. 皂苷类佐剂:免疫激活的 “全能手”& Z5 i4 I& m7 f- G; N' @
皂苷类佐剂是从智利皂树皮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具有表面活性,能与细胞膜相互作用。它的功能十分全面:既能激活炎症小体、促进细胞因子产生,还能增加淋巴液流动,让抗原更快到达淋巴器官。
& {; L) o( D( T$ i& y7 P3 j% Y由于天然皂苷毒性较强,科学家们通过与胆固醇结合降低毒性,研发出 QS-21、ISCOM 等制剂。比如 AS01b 佐剂(含皂苷和单磷酰脂质 A)就用于带状疱疹疫苗和疟疾疫苗,能有效激发持久的免疫记忆。: n& @" D/ }2 o; R( C
4. DAMP/PAMP 激动剂: innate 免疫的 “精准开关”
2 k7 U5 l9 V8 v; b  L这类佐剂是针对免疫细胞上的 “模式识别受体”(如 TLR、STING 等)设计的,能精准激活 innate 免疫。它们模拟病原体或细胞损伤时产生的信号,触发炎症反应,同时促进抗原呈递。
1 R& Q& t7 @/ Q9 ~$ |1 e( ]) K3 x常见的有 CpG 寡核苷酸(TLR9 激动剂)、单磷酰脂质 A(MPLA,TLR4 激动剂)、cGAMP(STING 激动剂)等。这类佐剂不仅能强化体液免疫,还能促进细胞免疫,在癌症疫苗中也有广泛应用。0 Y5 _: r* c. f; M
5. 复合佐剂:功能互补的 “黄金组合”
3 q$ A1 f0 K$ _. H为了达到更好的免疫效果,科学家们会将不同类型的佐剂组合使用,发挥协同作用。比如 AS04 佐剂是铝盐 + MPLA,AS01b 是脂质体 + 皂苷 + MPLA,它们能结合多种佐剂的优势,全面提升疫苗的保护力。! U# Z) W  b2 L) i* E
下表总结了主要佐剂类别、例子及应用的获批疫苗:
/ o' K0 M( I4 i
3 C1 r' f) ]: z* H+ w三、佐剂的工作原理:一步步激活免疫防线
6 ^0 H, e8 W6 r# [) Y6 i% z0 H5 ?2 G佐剂的作用看似复杂,其实可以拆解为几个关键步骤,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 “免疫动员”:
9 w7 ^. v, {4 t: c1. 注射部位:启动炎症与抗原滞留' a. S1 X2 i, f9 n8 r
佐剂首先在注射部位发挥作用:要么形成 depot 缓慢释放抗原,要么直接诱导局部炎症。它会刺激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如 TNF-α、IL-1)和趋化因子,快速招募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到注射部位。
4 q- F/ L7 D& c这些免疫细胞会摄取抗原,并将其运输到引流淋巴结 —— 这是免疫反应的 “指挥中心”。同时,佐剂还能延长抗原在注射部位的停留时间,为免疫激活提供充足 “原料”。
+ V8 e0 X; r/ d6 ^6 @( G  s ' i3 m% h+ y  d6 K
2. 淋巴器官:强化抗原运输与捕获  T& ~: L0 D) ~, W. R+ }- j
抗原要激活免疫反应,必须到达淋巴器官。佐剂能通过两种方式提升抗原运输效率:一是促进免疫细胞携带抗原迁移到淋巴结;二是直接增加淋巴液流动,让抗原更快通过淋巴系统到达目标器官。- R9 R* M9 t' z
到达淋巴结后,佐剂还能帮助抗原被免疫细胞有效捕获。比如它会诱导淋巴结内的巨噬细胞死亡,让抗原更容易进入淋巴结实质;还能促进补体激活,让抗原通过免疫复合物的形式被 B 细胞和滤泡树突状细胞捕获,持续激发免疫反应。) w; O( u8 e  m0 V6 s$ j
3. 免疫激活:促进细胞分化与记忆形成) P& x* E+ E: F5 ^
在淋巴结中,佐剂会全面激活 innate 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 u: t* M: I; Q, _* }0 H2 y  O4 P8 Z激活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使其高表达 MHC 分子和共刺激分子,更高效地向 T 细胞呈递抗原;( S# r, E9 @6 o2 U' L9 _
促进 T 细胞分化为辅助性 T 细胞、细胞毒性 T 细胞,同时刺激 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 B 细胞;* T7 {( {' o6 O+ B
诱导细胞因子和抗体产生,形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双重防线。
) i6 v# I! c7 y  x: X  |9 _更重要的是,佐剂能诱导免疫记忆—— 让身体记住抗原特征,当再次遇到相同病原体时,能快速启动强烈的免疫反应。部分佐剂还能通过表观遗传重编程,让 innate 免疫细胞产生 “训练免疫”,对其他病原体也能产生一定的交叉保护。
1 {9 r. F  H2 D  V- g$ Z2 y. W- ~ 7 [) q1 i6 ?* \, [! t/ J
四、mRNA 疫苗中的佐剂:载体与佐剂 “二合一”- V: E* }% w* ~! W: X" |
新冠疫情让 mRNA 疫苗走进大众视野,而它的成功,离不开脂质纳米颗粒(LNP)这个 “多功能载体”—— 它不仅能保护 mRNA 不被降解、帮助其进入细胞,还兼具强大的佐剂功能。
, }' y5 T4 y' t% |2 BLNP 的佐剂作用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离子化脂质成分能激活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因子产生;二是 mRNA 进入细胞后,其本身的核酸结构也能被 innate 免疫传感器识别,进一步强化免疫激活。6 E9 O2 |* W6 V5 U0 q( M$ m: u7 S. X
不过,LNP 的炎症反应也是一把 “双刃剑”—— 适量的炎症能增强免疫效果,但过量会导致副作用。科学家们正在通过优化脂质结构、调整配方,分离 LNP 的 “运输功能” 和 “炎症功能”,让 mRNA 疫苗更安全、更高效。+ Q+ ]' P) q/ h" E
此外,mRNA 疫苗还能通过编码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分子佐剂,实现对免疫反应的精准调控,为攻克 HIV、癌症等难题提供了新方向。. b. x! x: b& T+ y/ Q

; U" J0 I. o  G: I五、未来展望:更强大的佐剂,更有效的疫苗! k) ~1 l: E) q
尽管佐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比如部分佐剂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天然佐剂的供应受限,黏膜佐剂的研发还面临瓶颈等。
5 |1 m, K$ ~2 s* A3 E未来,科学家们将聚焦这些方向:通过精准设计佐剂,实现对免疫反应的 “量身定制”;研发新型复合佐剂,提升疫苗对 HIV、流感等多变病原体的保护力;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实现天然佐剂的规模化生产;探索佐剂在黏膜疫苗、癌症疫苗中的创新应用。
6 Y8 J" a# @  G& \7 ^从百年前的铝盐佐剂,到如今的 mRNA-LNP 佐剂,佐剂的进化史就是疫苗科学的进步史。这个疫苗里的 “隐形战友”,正在帮助我们不断突破免疫防线的极限,为对抗传染病和癌症提供更强大的武器。( k+ P0 b& Z8 b1 R9 i2 t* v% p
2 U( Q; r4 ?! b8 D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11-15 23:35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