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40707|回复: 0
go

人类干细胞研究中的若干伦理问题 [复制链接]

Rank: 1

积分
威望
7  
包包
61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7 14: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由于人类干细胞研究关系到克隆技术能否正确运用,关系到对人类胚胎的正确对待等问题,围绕其目的、范围以及应具备的条件,一场伦理道德之争正在展开。这场争论的广度与深度前所未见,备受各国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政府首脑、科学家、哲学家、医学家和伦理学家都纷纷发表各自的意见。现就人类干细胞研究的目的、范围及条件等有关伦理方面的10个问题,表明笔者的看法。   A8 p+ s8 R' z: A4 P
& r7 _+ o0 M7 p; R" K# f% _
  Q/ V6 ]. I2 |" @" A) K, D. a! J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目的
) w0 X( u2 f- L, w, N/ R/ r2 u' X  ?4 D& [6 s- |& o

! l7 Y) R5 W9 G+ Z/ l7 g* v. O      反对以复制人为目的的研究 4 _0 _# {" h  s2 a  q' z4 T! r5 }

# h, a& j% w# _5 z! k9 X
) s; w  v: y- D) Y1 R7 y      人类和猿、猴、羊、牛同属哺乳类,繁衍后代的生育模式按有性繁殖的自然规律进行。自从1996年多利羊的诞生,打破了这一传统的自然法则,高等哺乳动物可经体细胞克隆以无性繁殖的模式产生。在1996年之后的短短几年中,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又相继宣布克隆牛、克隆鼠和克隆猪获得成功。各国公众意识到,克隆技术的进展已使复制人在理论上成为可能,人类有性繁殖的规律可能被打破。2001年2月5日,一位意大利科学家宣布开始克隆婴儿,举世为之震撼。
+ k$ s7 m( K; c1 Q0 v+ {4 f4 R
5 A/ Y) i" [( h1 \$ l8 T3 Y
( X% t* J/ ?. A2 S2 Z      各国政府和科学家都同声谴责克隆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要求国会立法禁止克隆人,欧洲议会则通过了反对克隆人的投票,英、法、德、澳、日和中国政府都正式表态反对克隆人。各国科学家对克隆人采取了坚决抵制的态度。多利羊之父维尔穆特(I.  Wilmmt)谴责克隆人的做法,认为这“完全是一种犯罪行为”;还有人表示,在动物克隆实验屡屡失败的今天,抢先进行克隆人实验是“不道德的”。 0 d: Y* _& v5 |& d

4 M" \1 Q7 E9 a$ ~( g+ @% I
3 i, Y1 s( \& y7 _2 M7 h0 H      克隆人为什么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对,这有深层的原因。第一,有悖人类现行伦理法则。克隆人一旦出现,它的身份难以认定,它与克隆者之间既非兄弟、姊妹,又非子女。第二,人类繁衍不再需要两性参与,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将解体,社会结构会受到很大的冲击。第三,克隆人将损及人类基因组的多样性。如果出现许多基因结构单一的人群,可能诱发新型疾病的蔓延。第四,克隆技术在科学上还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多利羊在胚胎复制过程中,是在277个胚胎中唯一成功的一个。在动物实验中尚且屡屡失败,复制人的过程将使体细胞在培养基中培养,其理化环境极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导致胚胎畸变,将对人类贻害无穷。第五,克隆技术一旦被滥用,甚至被用于制造基因武器,其后果将比核武器更为可怕,社会将会陷入无穷无尽的灾难之中。 # V0 E) c, b5 T0 o6 p& L# \8 c

( c" N9 [, P* |; L: J  D2 `1 r- t' K8 R" [
      笔者坚决反对以克隆人为目的的任何研究,还有一层更重要的原因——克隆人是对人类生命意义的污辱,是对人类尊严的挑战。1999年国际人类基因组伦理委员会(HUGO)在关于克隆的声明中,强调了“承认和坚持人类尊严和自由的原则”[1]。特别是1999年11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大会于法国巴黎发表基因研究的伦理准则文件——世界人类基因组与人权宣言,指出人类基因组是人类大家庭共同的人类遗产,应对人的尊严和权利、对人类的特点和多样性予以尊重[2]。
8 L# o9 e" _; s& S' g) ]( J: r7 J/ C

$ y( X3 ?' m3 m- J# D0 D      关于治疗性克隆
9 s# `& n+ o* r* m0 b) X$ P: H5 J$ w& H, Q
- u. z  _( f" X* a- k/ E
      治疗性克隆是被应用于治疗人类疾病的干细胞技术。它把体细胞克隆技术和人类干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分化结合起来,是一种新型临床治疗路线。 8 o' O% ]& w9 d4 M8 V) c
# h3 \5 W& d7 ~7 ~

/ v$ {" p1 P, E: o. T7 {, S      用体细胞核转移术(SCNT),将病人的体细胞核与供体的去核卵细胞相结合,并重新激活以建立胚胎多能干细胞系,再进行体外培养并诱导分化成血液细胞、胰腺细胞、神经细胞、心肌细胞等。这些细胞可用来对白血病、糖尿病、心脏病、帕金森综合征、老年痴呆、脑中风、脊椎受损、烧伤等疾病提供细胞治疗的基本条件。如果使人类干细胞再生为更复杂的人体组织和器官,还可以为器官移植拓展新路。临床上,接受异体移植的患者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这将使患者增加感染和癌变的风险,而治疗性克隆最大的优点是利用病人体细胞克隆的干细胞和组织,其DNA编码和基因表型均与病人完全一致。这就极大降低了免疫排斥反应,为广大病人带来了福音。
! i$ g) M9 B% z) ^0 U- O
4 g" b/ ^# l, m2 U3 N: u" ^2 f1 f) k5 p4 S  ]
      治疗性克隆当然涉及对人类胚胎的克隆。国际上一些宗教组织和反堕胎组织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如罗马天主教格拉斯哥大主教说:“从人类胚胎中提取干细胞,在道德上是错误的,因为这种做法毁灭了一个人的生命。”最近,教皇保罗二世对访问意大利的美国总统布什说:“一定不要给那些进行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科学家拨款,因为他们毁灭生命,破坏伦理。”有的科学家也存在一些疑虑,认为克隆人类胚胎是克隆人的最关键一步,必须严加约束以免造成大错。 ) k! U7 e4 e; M% E3 o8 K- o8 A
- ?3 M4 ^5 c3 O- T! s+ d

5 R3 N7 \2 c; h      大多数科学家和病人却是热情支持治疗性克隆,不少国际组织和政府也已为此开放绿灯。在英国,2000年8月16日政府宣布批准卫生长官的报告,允许为医学目的研究克隆人类胚胎干细胞;英国下院于2000年12月9日,以绝对多数通过了“允许科学家进行克隆人类早期胚胎,并从中提取干细胞进行医疗研究”。 ; I( J5 B( A  H+ H( |5 F' a
1 V2 O& v4 [& G6 L! C* O; K
' V) a5 g& r7 c& |  u+ z
      在美国,1994年政府曾签署对任何有关人类胚胎研究的禁令,禁止动用联邦预算支持公共部门任何有关胚胎的研究,到了1998年克林顿总统解除了这项禁令,并宣布将资助人类胚胎干细胞的医学研究,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也专门制订了关于人类多能干细胞研究的伦理规则。2001年7月31日,众议院经激烈辩论又否定了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但由于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潜力巨大,前景光明,布什总统于2001年8月9日表示支持联邦政府有限度地资助胚胎干细胞研究。
% L& O0 m1 ^. x, F: _) w% ?! v- f! r- i) u' ^
! o1 n6 o( L  D3 T: t' Q
      国际人类基因组伦理委员会1999年3月在关于克隆的声明中明确指出:“研究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细胞和组织(皮肤、神经或肌肉等)用于治疗性移植应该得到支持”,“在人和动物身上用体细胞核移植进行基础研究,以探讨种种科学问题,如研究基因表达、研究衰老以及细胞凋亡应该得到支持”。
4 M3 F# D& v  H$ b, q
7 ~- s0 M- O, o4 w/ H6 c  C( W+ P3 x1 T( d7 S5 j
      尽管国际上对治疗性克隆仍然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但笔者认为治病救人是医学领域最高的伦理准则。为了医学目的,提高治疗疾病的水平,攻克损害人类健康的疑难杂症,应该积极支持科学家开展治疗性克隆的研究。
  Z# Q6 m/ w6 C5 f2 h1 O1 {- f5 ?& m: X  d4 P7 r
) l; g. I: H  k6 k% U; g: l0 o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范围 % d+ r3 m* j! J4 z5 O
3 f7 ]0 g6 B; t. Z+ b, e/ {+ ?
$ g; q" `% L# y3 X' ?8 e
      关于人类胚胎实验
4 Y  q5 @  T% D/ P: v( J8 i: }
9 G$ A- j' E: H4 l6 l
% y- \7 P* o" h; Y/ y; U( v      人类胚胎干细胞主要有三个具体来源:第一,胚胎干细胞(ES)是从人工授精中捐献的多余胚胎中获取;第二,胚胎生殖细胞(EG)是从死亡胎儿尸体的原始生殖组织分离出来;第三,是从体细胞核转移术(SCNT)所创造的胚胎中分离所得。所有这三种来源都涉及一个敏感问题,即人类胚胎。 & |, W/ b( D* W. S4 x

4 t' s0 S( N' D, E) i/ E! ~3 T4 a. D6 B
      国际上不少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都以法律形式禁止堕胎并禁止胚胎实验,认为人类胚胎是神圣的,人类胚胎实验是对人的不尊重,是侵犯人权。19世纪下半叶,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人们有了基因的观点,才体会出人类胚胎启动和发育调控机制的复杂,对人类胚胎的实验研究才逐步松动。
$ N9 V8 o, G8 j7 P
6 o( \1 h6 l5 M# B5 c' {& }3 v  {* ?+ F. s# H  @5 ]: f
      在美国,人类受精和胚胎由生殖医学会(ASRM)负责管制。近年来受到干细胞研究进展的触动,前总统克林顿在1999年9月接受了人类基因组伦理委员会的报告,对用于医学的胚胎干细胞研究解除了禁令,但对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只限于不孕夫妇在治疗中多余胚胎的捐赠和流产死亡的胎儿。而从体细胞转移术获取胚胎干细胞,至今仍属禁区。 1 @' S* B+ V# R/ ^; U4 F
" f+ D4 h5 }# A

8 l  F" O: E+ K$ h# c. E+ s% G9 N. Q      在英国,人类胚胎由胚胎管理局(HEEA)负责,按1990年通过的“人类受精和胚胎学法令”  严加管制,体外人类胚胎的研究可在胚胎存活14天内进行,除此以外均属违法。近年来,英国为保持生命科学的领先地位,政府于2000年8月16日同意了首席医学官关于《干细胞研究:负有重责的医学进展》的长篇报告,并接受生命伦理学委员会的建议,宣布允许人类胚胎早期克隆被用于医学目的。 1 W9 d9 z7 P) W% d

+ z5 f% x& d% q9 u1 n- b, c8 r5 U" W: J
      在德国,1990年代初制订了《胚胎保护法》,禁止以研究为目的而杀死人类胚胎。德国科学家一直未涉及人类胚胎基因应用研究,由于担心德国在生命科学领域落后于世界的先进水平,德意志研究联合会于今年5月向政府建议放松对人类胚胎研究的管制。德国总统表示坚决反对,认为“人类不应追求进步而不惜一切代价”,“人类的尊严高于经济利益”。但教育及研究部部长布尔曼(E.  Bulmahn)却表示,“应批准在有限的范围内对人工受精卵进行基因诊断”。总理施罗德表示了明确的支持态度,他指出:“虽然应该为生物和基因技术研究设定道德的界限,但道德范围应包括利用基因技术帮助那些受疾病折磨的人”,“生物技术是本世纪的关键技术,没有生物技术不可能保证现在和未来人类的幸福”。看来,德国有可能会松动对人类胚胎研究的限制。 ' k3 }2 y8 Z0 U. o" M+ y) Y

" ^8 w4 R. }! L1 C: S  j4 B( A  P) |) \
      人类胚胎实验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从基因调控的层面去探索胚胎发育的奥秘。这不仅是为了治疗不育症,而且可从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角度去不断探索医疗卫生的新方法为人类健康服务。现在人类胚胎研究在治疗不育症方面有了体外授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单一精子注入卵质内手术(ICSI)等先进技术,人们从原来排斥的态度转变到现今的普遍接受。而从胚胎分离和培养干细胞的实验还未被广泛接受,其根本问题在于胚胎是不是人、胚胎是否具备“道德人格”和道德地位。在这个核心问题上存在着一些对立的看法和伦理道德的争论。 9 \- D0 h! U* X9 Z5 v( o! @
2 O6 M- z2 d# ~  m2 X$ Q: W
7 ~  F' @3 e0 Y7 @8 b
      在人类胚胎实验的讨论中,笔者持有条件的支持态度,基本观点是:首先要考察其动机和目标,同治疗不育症而采取人工授精技术一样,为了救治人类严重疾病而进行胚胎干细胞研究,这是具有潜在治疗意义的研究。同不育症研究本质上一致,两者无一使研究胚胎得益,但两者均可使未来的人类得益;两者也同样要损失和伤害一些胚胎,但这是预期中的代价而非本有目标,因此不违背“不伤害”并符合“两害相权取其轻”的伦理原则。以此目的进行的胚胎实验,应该是合理的。
4 O% l; d: ^0 f9 L8 {; l9 e: h" f/ a! Q; n! P3 i! |
. S; n3 M- s, S6 F9 F( {
      其二,要具体分析胚胎是否具有道德人格地位。笔者同意英国沃诺克委员会(Warnock  Commitee)的建议:即胚胎研究可以在卵子受精后14天内进行,因为此时胚胎发育在二胚层阶段,又称前胚胎(pre-embryo),尚属一般生物细胞,没有神经系统和大脑,既无知觉也无感觉。胚胎发育在14天内尚不是道德意义上的人,这一观点已被各国科学家普遍接受。 7 K1 X5 I- {# G

) G$ {- `. S: z1 ?! p! V5 }) z) F
      其三,以人类疾病治疗为目的的人类胚胎研究,包括胚胎分离和培养干细胞,并不意味着对胚胎的不尊重;我们的医师和科学工作者要十分珍惜人类胚胎,严禁随意损毁和伤害胚胎,反对滥用胚胎,凡进行胚胎实验均应严格审核。
) L2 @  t9 A$ z6 m! Y, U4 z; y9 R6 S, \4 u7 \; }
& d- E) S# n- V. [
      关于捐献胚胎产生ES细胞 # J. H3 O7 v; ^9 [

& z5 A+ X- ]9 D) p" F. q$ L# L- O. S2 F% B0 V& i, l0 j0 ?0 f0 I
      不育症夫妇捐献辅助生殖多余的胚胎,可以视作与组织捐献相类似的正常行动。为此笔者建议,凡从捐献的人类胚胎中获得胚胎干细胞(ES),建立胚胎干细胞系,用于组织治疗目的者应予以支持。
9 x' H' p7 ^5 U6 F+ f9 N9 c+ d  I* s; ^7 i

. t+ k- C. r# }# m/ ?      关于从死亡胎儿组织中获得EG细胞 1 T3 ?! N& k' \7 G9 O% G( M; T2 K
1 d% x* e' w9 _5 x" s- Y* c
9 ?1 q: q, S7 x* G( f" H1 S
      从死亡的胎儿组织中获得EG细胞,可以产生多能干细胞系用于器官移植。这要得到主管部门伦理委员会和机构评审专家委员会审核,办理规定的手续并符合知情同意的原则。
6 {1 q0 ?+ S# e$ |: F. I& l: L! l$ O

1 p$ N" z. ?# T/ X- a- O& D      关于由体细胞核转移术(SCNT)获得干细胞 7 O& \6 w1 C) c0 B! e# y! g  d
% N+ i, x4 z% I" J  E6 U3 p

* J5 A! l( e" j1 y1 p      在体外用SCNT技术获得的胚胎干细胞,在遗传学上与病人几乎相同,用于器官移植可以避免使用捐献胚胎ES细胞在治疗上的排斥反应,因此用SCNT技术创造胚胎以获得胚胎多能干细胞,在医疗上存在巨大的好处,英国政府等逐步开放了这类研究。但是,由于SCNT技术是体细胞克隆,如不加严格审核,可能会导致生殖性克隆,而克隆人是应该坚决反对的。根据国际人类基因组伦理委员会关于克隆的声明,他们将克隆分为生殖性克隆、基础性研究和治疗性克隆三类。为此笔者在通过体细胞转移术获取ES细胞问题上,提出如下的具体建议: " X  z5 M& r  O$ {+ H7 |' |
( Q/ W, V4 y# k, F/ s/ S& d- a

8 J3 r" t) H! ~1 Z, T6 Q& z      第一,反对滥用SCNT技术,坚决反对以复制人为目的的任何生殖性克隆研究; / a% V5 @. g; @5 S2 H1 _% Q+ T

9 g' b+ Q7 z" V% Y
: A+ v! r' v0 p/ \! W# q! Q      第二,支持通过体细胞核转移术,产生与体细胞供者遗传上相同的新胚胎,从而获得ES细胞和产生永生细胞系,用于严重疾病治疗的研究;   y; b& @# p# b1 A" h8 }9 {
1 e, q% H3 ~' M# C) |/ x9 S
1 j* ?- B- |$ x6 N* j
      第三,在实施SCNT技术过程中,应十分谨慎,只允许在14天内,即发育至囊胚阶段前分离和培养获取ES细胞,禁止将体外培养的胚胎移入妇女子宫。
+ v% R4 R$ g/ H1 l' O) c/ w0 w( ^1 k: j8 L. C2 m# v

& \5 f, r$ Y8 P( r      第四,对人体细胞与动物卵母细胞融合术,作为非临床应用的基础性研究,探索基因表达、细胞分化与“凋亡”等种种科学问题,在满足上述第一、第二、第三条前提下可允许进行;但作为临床应用的治疗性克隆研究则违反了伦理原则。由于人体细胞和动物卵母细胞融合可能产生一些预料不到的后果,为了人类尊严,为了对人们的健康负责,主张禁止将人的体细胞与动物卵母细胞质结合所产生的胚胎、胚胎干细胞及其衍生物、组织和器官用于人体移植。 7 p" a$ S4 \' C5 F

3 e! t0 }+ Q( L( |  {
+ ^! s% r% a5 Z- S      第五,希望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能解开体细胞重新编程之谜,以便绕开卵母细胞和胚胎,直接从个体获取组织干细胞而用于人类疾病之治疗。当然这方面的研究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9 h% y3 N/ `! c$ m

" k7 f- K$ N% N5 v, r  \6 H( q  O5 B' ?3 L) o: M+ b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条件 5 U% ]5 i) n* ?) d: {9 s6 J1 R( p# G
, ^: _! }3 p7 x# f) I) F6 d

( F" |) x- h& f3 q: Q      政府应加大对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支持力度
/ k- e% v. H3 e; v' X
' G$ t: c8 B9 k& B+ N& [, k3 m/ `8 J- s8 t7 K0 w4 P7 a. r" g
      科学家们现已发现干细胞治疗疾病的巨大潜力,正利用干细胞寻找治疗包括帕金森综合征、糖尿病和早老性痴呆等在内的新方法。这可能引起治疗人类严重疾病革命性的变革,各国政府都以新的目光关注这一科研方向,连一贯反对堕胎、反对胚胎实验的国家都纷纷改变原来的态度。 8 x5 O' c4 z. b5 b0 n& j6 q

2 }' T% o4 e7 Z0 V% W+ T
  b: ]& C. U9 L" j5 W& w      英国的纽菲尔德生命伦理委员会(Nuffield  Council  on  Bioethics)早在1999年7月就专门召开了一次圆桌会议,讨论人类干细胞治疗研究中的伦理问题,总结成长篇报告。英国政府2000年8月接受了这个建议,宣布为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开放绿灯。
& A% ~2 \- ?6 ~; q
3 O7 H" F  d7 k' B2 S$ T+ J  ~9 q, [# T' W3 a
      美国于2001年7月中旬公布了一份由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长汤普森委托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撰写的长篇报告《干细胞:科学进步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报告指出人体内各种细胞的结构基础——干细胞具有治疗疾病的巨大潜力,只有开展更多的研究才有可能使世人了解干细胞的好处。报告的结论还说:迄今还不可能预测哪种干细胞(取自胚胎、胎儿或成人)和哪种处理干细胞的方法能最好地满足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需要。答案在于要开展更多的研究,所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8 \4 P5 c% F& K2 e6 R" Z

8 @6 e$ x& [' V  t3 [4 T( o  z+ N! d2 \3 [& p
      在中国关于人类干细胞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中国科学家与国际同行们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中国的科学家完全有智慧、有能力在人类干细胞研究方面,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
$ w& N; U% @: t$ s9 B% `  j& I( t( [) |3 X: z9 Y" l
  C0 m/ b4 l% E! ]* s+ ?- V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来加强这一研究领域的规划和管理,通过规划和管理来指导中国干细胞研究的攻坚目标与协作之路。应早日建立中国的干细胞库,并确保干细胞研究为临床治疗服务的正确方向,防止SCNT技术的滥用。同时也希望政府能加大投入,改善干细胞研究的条件,以促进干细胞工程的研究速度。
5 E8 S5 [3 l% d
5 j, ^! U4 ?( l4 X3 q( A& v
% H2 c. E. v+ C7 R) p; d/ z      关于制订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学指导大纲   `3 t9 W7 u, s" I* K; u
- O+ p3 B& d* _; f" V- U4 c8 V
1 v5 t; g  x* Y% `- C
      为了积极支持中国科学家开展干细胞研究,并使之保持正确的科研方向并符合伦理准则,防止不必要的疏忽和损失,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的伦理委员会经过认真研究,制订了干细胞研究的伦理指导大纲(建议稿)。笔者认为,在中国干细胞研究的伦理指导大纲中,必须包括:反对克隆人的任何研究、支持治疗性克隆研究、严肃认真对待胚胎实验、爱惜和尊重胚胎,并对干细胞研究确定严格的技术规范;特别要强调胚胎实验只允许在14天内进行,研究用胚胎不得重新植入子宫,供者必须是自愿捐献,并贯彻知情同意原则等。
8 C. I' V# K0 b( g4 q
& R6 a- r" _: l6 O9 r7 B
4 n: v# T2 M* s, m* |' _! ]% k& E      科研人员要有较高的思想素养和技术水平
9 T  C. q. R8 m# ^, u" K& p" W5 g  A2 h, I
0 @' D: w2 q* ]; m$ ?& ]! l
      人类干细胞研究是一项基础性与临床医疗相结合、理论性与应用性密切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是生命科学在新世纪有望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它既涉及医疗保健的革命性进步,从而造福于广大受重病折磨的患者,为他们带来福祉;它又涉及国际上非常敏感的人权问题,因其有关技术与人类的自我复制有关。因此,凡从事此项科学研究的科技人员,要有鲜明正确的科学目的,要有敏锐深邃的科学视野,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才能在崎岖不平的科学征途中,奋力拼搏,勇往直前,攻克一个个难题,攀上科学高峰。 7 T; r' J* u  I) Q6 F5 L) X  s3 a

0 z5 J5 r% b& ?! q0 C- }4 z4 g: q' b
      从事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科技人员,还要有良好科学技术素养,在技术上精益求精。进行临床医疗研究的人员,应是经过医学院校正规训练,取得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证书者。 8 x* e# G  N2 K* x+ r4 L
# ^- v- T, n" }, m
2 T, @% t" H% L. z* M- B
      关于健全伦理评估和监控机制 ! v9 m& n( i+ U. |2 ?

) t# D5 U# ]: N4 m- ~  ?
: N6 S( G- v. I      要建立和健全中国国家级生命伦理学委员会,并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制定的有关法规和伦理规范,结合中国实际,制订适合中国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生命伦理学指导大纲和相关法律、法规。鉴于胚胎干细胞技术蕴藏着潜在的医疗好处和社会利益,中国还应制订其他相应的专利法规,使国内刚刚开展的干细胞研究能纳入正常发展的轨道。 4 G0 C, f7 q) f5 g1 a! W% W
. i( o* M" r% l! [0 q" @  I- s/ ?
$ X4 K: H  P$ Y1 a% M- D
      要加强有关人类基因组、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相关伦理学研究。国际上十分重视这些领域中伦理问题的研究,而中国在这方面还应加倍予以重视。 ; k  t- P5 S3 t" [7 ^0 h
4 @3 i" n" \. q6 O# I) Y& _& m

8 i& }% `3 y/ T. Z- w) Q      要加强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评估和监督,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充分发挥各级各单位伦理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对任何涉及生命科学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均应听取专家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的咨询和审核,对科研成果路线要进行伦理评估和伦理评审。
3 M* V; U/ q& i& V' g
( P% e/ R" W" k* J( A9 }
0 f! c( i0 I' E# M9 B9 U. n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在国际上刚刚有所突破,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各国科学家,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中国开展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单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应该积极支持他们继续顽强拼搏,进一步推动中国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15 08:14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