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3700
- 威望
- 3700
- 包包
- 15164
|
本帖最后由 deron 于 2011-8-1 22:41 编辑
2 O+ B7 \& v; Q* J+ d; @2 J' S9 S2 y; f
主题:扩增T细胞得到的人CD3+CD56+新细胞群
2 I0 X' K# u/ I& B% ]9 a1 u3 C! A" t; G m
说明:原文来自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干细胞之家新闻小组成员deron翻译(转帖请注明). ~7 q4 O& n4 c! w. c8 C
0 n6 _/ H4 e- E翻译内容:
. g2 h$ q8 h; {% b! n) Y. F最近,我们报道了一种培养高效细胞毒性效应细胞的方法,该方法是在IFN-γ、IL-2、抗CD3抗体存在的条件下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我们称这些细胞为细胞因子诱导杀伤性(CIK)细胞,因为这些细胞的表型既有T细胞标记CD3,又具有NK细胞标记CD56——而在未培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这些表型的细胞含量很低(1%~5%)。在以上培养条件下,CD3+CD56+细胞可以扩增将近1000倍。而CIK培养中,CD3+CD56+杀伤细胞起源于CD3+CD56-T细胞,而非CD3-CD56+NK细胞。CD3+细胞表面CD56(而非CD8)的表达与对抗各种靶细胞的最强细胞杀伤力息息相关。我们通过将人淋巴瘤细胞注入严重免疫缺陷(SCID)小鼠体内建模,来评估CIK和LAK细胞的体内抗肿瘤效应。注入1×106 SU-DHI4细胞(一种B淋巴瘤细胞系)的小鼠实验组1天后注入CIK细胞,与只注射肿瘤细胞或用LAK治疗的对照组相比,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中位值分别为90天、58天和68天)。在用SU-DHI4细胞建模的小鼠中,用CIK细胞治疗的小鼠有30%的长期存活率,而用LAK细胞治疗的长期存活率为零。半年后用t(14;18)PCR分析小鼠骨髓、脾、肝脏和肺,在分子水平上我们没有发现隐藏淋巴瘤存在的痕迹。通过使用这些培养条件,我们发现了一种新型淋巴毒活性细胞群,这些细胞可以从T细胞中稳定获得,且与LAK相比,具有更强力的SCID小鼠体内抗肿瘤活性。
5 X5 X6 E* |. S& j
# a9 t- A% D, W4 v原文: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