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干细胞美容骗局:违法行为成企业老板和学者摇钱树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5881|回复: 0
go

干细胞美容骗局:违法行为成企业老板和学者摇钱树 [复制链接]

Rank: 1

积分
27 
威望
27  
包包
31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10: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干细胞美容骗局:违法行为成企业老板和学者摇钱树2012年03月16日 09:42* n1 W2 k2 R: D) M
来源:南方网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吕明合
. E  E) h" \5 ^: W* o: m一个号称全国最大的干细胞企业如何演绎“美丽骗局”?一个国家部委屡次声明违法的行业如何成为企业老板、科研学者的“摇钱树”?: S# p) O# H3 G* @2 `. ^- C. ?2 b

8 P  `; I+ b/ c- K" r; m# V2012年3月,56岁的杭州退休干部唐静(化名)四处询问“干细胞美容”。5 r) A4 u& b/ b* k3 D( H- f% x

' i6 F7 v% \) W; ]2 k, F在过去的数月内,这个传说中的“万能美容神针”,正通过朋友的现身说法和广告宣传吸引着她。宣传中的美容疗程是这样的:先从自己身上抽取干细胞,随后送至专业机构加工处理,剔除了无用成分的干细胞再重新打回脸上。
2 }% s, r2 j% N8 N5 [% |7 s  g2 _2 p/ b- o$ c: {& L
这个过程花费不菲,低者五六万,高者数十万。而回报则是目前没有任何干细胞研究科学家敢承诺的事情:返老还童、恢复青春。
( Q8 ]0 c* v4 ]# e( d
* e% q7 B" R- a, {' R( P& z9 N在2006年被揭穿为“十大科技骗局”而受到重创之后,干细胞美容已卷土重来。“干细胞美容已经替代羊胎素等产品,成为美容业的新宠。”著名的生物医药产业网站“生物谷”董事长张发宝说。
5 c1 P) \2 v+ l
- ]9 p, s9 o4 v) y" U美容机构胡说八道“忽悠干”
; q  b% g! ]  \: h$ x9 O3 L: W9 k3 G9 P8 D
唐静查询的“干细胞科学网”上宣称,“用于抗衰老的干细胞源自北科生物,现10000多例近5万余次干细胞应用安全可靠。”
: l  P1 X% K* e( D, R% c1 Y8 I. z* Z& A- O3 q# s$ I6 R7 e
“干细胞科学网”正是由号称中国最大的干细胞企业深圳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科生物)主办。在过去的数年内,这家企业一直饱受争议。, A& o' s4 e0 T; B! e. ?' ]" X' M
7 i  m+ X' I) X; X
“不管怎么说得天花乱坠,干细胞美容都是非法的,卫生部门从没有批准过。”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王晓军教授说。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此前也曾屡次澄清。' ^% m$ d' p) j$ n- l' ~
( G4 p$ _6 @2 r
“我们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家人接受干细胞美容产品。”多位从事干细胞研究的学者,以及美容行业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 u. x- ]: G, M  t0 b+ o3 Q5 w/ s- Q2 i1 l4 l" R, R4 z, M
“我们无法验证它对美容的有效性。”中山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项鹏说,“抗衰老是模糊的概念,美容只靠病人的主观感觉,并无客观标准。”
$ Q$ ?' Q: p- @+ z7 K0 {8 I$ m' L; j9 J. c# Y% |8 e+ z& s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编委廖联明副教授担心,由于不存在合法的产品,你很难确认到底打入体内的是什么。五花八门的注射液成了替代物:胶原蛋白、雌激素、人胎盘组织液、人胎素,甚至是生理盐水……这些产品价格低廉,一披上干细胞的美丽外衣,顿时身价百倍。
. C  |5 b; I( o$ u
% U5 {. s; y% ^! m7 _4 B7 h* m由于成分不明,“干细胞美容针”成了体内的“定时炸弹”——雌激素打多了容易患上乳腺癌;生理盐水打入脸部,则会导致浮肿;而注射来源于非正常渠道的人胎素制剂,则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并感染病毒。在2006年的媒体报道中,深圳西伯莱、西伯泰等公司生产的干细胞美容产品曾伤害消费者,甚至可能传播艾滋病毒。
6 K$ [: R! \* M/ L! o% \
9 J# R1 p& @  O" |7 A“我们是新产品,没有批号,只是由北科提供技术保障。”与北科生物合作的深圳景福医院在接受咨询时坦承。4 ]9 L' f' u* p% V, R

( j0 M* _) {2 j- n' n% V, D; N9 l廖联明指出,由于国家没有批准干细胞美容产品,即便真品,也几乎没有任何渠道确保安全。
0 X* w- N+ _- S2 z: _0 U- W# F( Q" Y' n
“学术界至今对细胞扩增是否致癌还存在争议。”廖联明说,即使在生物技术发达的美国,虽然已有机构报备了少数几个临床试验项目,但也一直处于“安全有效”的证明阶段,全世界至今也没有进入临床运用的产品。
1 V' L( p' L% P
/ z4 s' i* D/ L* ~5 F  c6 t( q企业老板趋利避害“晕着干”
$ u: B7 Z0 R- T
& W. N5 K+ O) F' |/ ?3 X4 S然而,“干细胞美容,一直在投资界拥趸如云。”医疗产业投资人林洋(化名)说,从2003年甫一出现,第二年便风靡市场,虽屡经打击,市场却越挫越大。1 m: a* Z: U! x4 P9 b# F

% c& _9 `3 w; w林洋此前曾试图与北科生物合作,但最后决定放弃。“它的技术门槛并不高,安全性也令人质疑。”林洋说,开设一家生产干细胞美容产品的生物公司,大约只需要几十平米的实验室,投资500万元左右。“几个技术员组合一下,买些仪器,马上就能生产。”! a- u% J0 }/ |/ ]
; ^8 E! ]8 D2 V; q- ?1 a
“500万元的投资,已经是最好的设备了,面向的是高端的群体。”张发宝说。
% Q& Y( I7 E4 L8 @9 s6 S  C- d
1 g  ]: \" R: ]) E) }2 b“每件干细胞美容产品制剂,成本大约在两千到三千元,市场推荐的批发价是五千到八千元。”林洋说。经过核算,只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全部收回成本。
% P8 Q6 X' H5 g% y: |7 s( Z4 p2 t+ X; U) r+ a% F! j
更大的利润或许在于销售环节。深圳景福医院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咨询时称,每次通过皮肤注射,五万到六万元一次。) B% g/ b" ?8 {# V; ?0 H* c
6 j* d5 w9 m3 ?! ~1 E
“更多的是由公司直接向美容院推销,由美容师向顾客直接推荐,然后各自分成。”浙江省美发美容协会副会长罗红英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曾拒绝过多位学生的游说,她们试图让她帮忙推销,一旦成功,“一针26万元,利润对半分”。
- ]0 e% H( E% N( Y) l
  M4 r$ ]# x7 O/ f5 G' r北科生物,这家号称在国内和东南亚地区拥有七十多家干细胞治疗中心的企业,从其诞生起,就遭到学界的严厉批评,包括Nature(美国科学权威刊物)在内的国际科学界更多次质疑它的研究方法和经营模式。
! r. [. u$ T( d- o, }. Z% ]- U) [7 B( s% g- s2 j
北科生物一直在大力宣传“和当地医院合作,向病人提供干细胞临床治疗”,它的董事长胡祥在许多场合,都不忘宣传自己的脸因接受了干细胞产品注射而变得年轻。
- n- `3 d- {& U* G5 k' c% ]1 Y6 D& G, c7 o) b( h
根据其向媒体公布的数字,这家成立于2005年,启动资金仅为300万元的公司,在第二年就开始盈利。2008年,它的合作医院达到50家,年利润1700万-2000万元。2010年,公司年收入超过2亿元。
* l1 v2 \$ V5 d5 Q, A8 z) m* y+ S6 n2 t; I4 y  P
2012年3月13日,南方周末记者试图联系北科生物,但董事长胡祥在两次声称开会挂断电话后,此后再未取得联系。
+ z2 w6 I5 ~* i8 L7 p' p
& V3 N/ y% A# b5 }“北科生物已经度过原始积累阶段,一些小企业的情况更糟糕。”多位要求匿名的学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泥沙俱下、鱼目混珠。”2012年3月12日,在全国两会上建议加强对干细胞产业规范的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是辽宁省糖尿病治疗中心院长。
, ^8 T2 H7 G. j, r! B. R- \
( o6 K7 ]  `9 B& t( K, Z2 r“业内人士对滥用干细胞的做法肯定不支持。”张发宝说。但遗憾的是,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需求面前,追求“安全有效”的医学伦理,很快就被淹没在铺天盖地的夸大宣传中。
* B) b( ?0 T( a* c# K$ |8 v" Q4 e% X7 a! Q
最新的介入者是上市公司中源协和干细胞生物工程股份公司。2012年初,它收购了同样从事干细胞产业的和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泽生物)。
! \# x& Z: i3 b8 d3 |2 y+ {/ P
% P( V, H3 F  O: Z和泽生物宣称建成“全球第一家以生物医药技术生产干细胞美容化妆品的GMP级干细胞美容化妆品生产车间”,即将规模化生产名为“诗丹赛尔”的干细胞美容化妆品。$ s) J8 ^& g+ I* F' d0 ?4 [
. i! B7 ~9 v: h
但南方周末记者看到,天津市药监局2012年1月颁发的卫生许可证显示,和泽生物被许可的只是“发用类、护肤类、美容修饰类、香水类化妆品生产”,只字未提“干细胞美容”。5 ?6 t# {) }- I4 d% y! i0 H" i

. ]. \: |  Z+ ^0 S$ @2 X& |8 e+ I介入干细胞产业之前曾连续二年亏损、被降为“ST”股的中源,此时或许已经成功。自从2011年上半年宣布收购和泽生物后,短短半年内,其股价就从每股10元飙升至27元,上涨了174%。
& Q* q1 r$ O# p9 Z1 i2 P# D# c: A4 T" e2 S
学者专家推波助澜“大胆干”( ^' T7 [; O! h9 R7 R
  b7 T. c) \0 I8 u% }+ x8 j7 ^
干细胞技术如果按照药品来开发,平均投资周期可能要超过10年,而投资额度则至少高达数亿。“即使研发成功,新药也至少要在10年以后可能会有产出。”张发宝说,许多投资人打擦边球就成了自然的选择。
1 U# O2 a" Y3 N- c3 a) k& R- E" C, I4 a: i& |2 L6 Y" Q
一些学者也卷入其中。“由于商业因素介入太多,整个学术研究也变得不再纯粹。”一位专家质疑。
9 t( v; p, g; s$ X( [- @
8 K; F7 k2 u' c- s' E北大干细胞中心主任李凌松教授正是业内备受争议的一例。李凌松曾与人合作,创办“科宇联合生物”并担任董事长。其间他申报了关于“干细胞美容产品制备技术”的专利。, h2 b7 x! U+ I5 z( H4 S/ `' J
) \+ h9 f' x  }! S  Z* \6 k* ~
“我和科宇联合早就没关系了,早就退出了。他们乱做……”李凌松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这个问题我已经不想再回答。”
2 k) S4 x7 p4 w: A5 r; F) n! L! b" e. A& X
由李凌松担任筹委会主席的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干细胞分会2011年会,本应是纯粹的学术会议,被一些与会专家诟病现场的布置看上去更像是个商业合作的平台。“学术交流之外,展会上四处可见干细胞美容、治脑瘫等内容的企业展览广告。”
  C! S% Y/ G# x! H9 U+ t# r
( i' @2 h7 c' B0 m( w一名专家提供当时的招商宣传资料显示,这次会议征求了不少赞助商。唯一的“钻石赞助机构”名额,明码标价为30万元,享受的待遇是“赞助机构一名高层领导可在开幕式前被安排至VIP室与出席领导和贵宾交流……”此外还有“铂金赞助”和“黄金赞助”。- V5 K6 _* o- N( ]
5 X3 L. D. \1 M1 P6 |
“这些荣誉,最终往往沦为欺骗患者和消费者的道具。”上述专家质疑说。" D5 B5 N) `7 v

# y: c$ k; i9 J) S. [1 T) q地方政府的暧昧态度,同样助长了干细胞产业的乱相。" }" }  M  a' }: x5 x

6 q( L. `+ G6 A0 _: t& H北科生物此前曾受到深圳政府的大力扶持,更曾进入“深圳产学研基地”。而在成都,2010年12月的“中国西部干细胞技术发展高峰论坛”上,当地官员更宣传,“预计用5年的时间,在高新区打造中国首个干细胞核心产业基地。”而这个论坛上,宣传的内容,正包括干细胞美容产品。
4 C* ?+ C, U3 J, X  F% q5 Y! e3 b+ w& @  y5 G4 ?! y# n5 |8 X- @7 v
监管部门紧闭双眼“不让干”. ~# [( _2 p; h7 n# P
$ d# M" @' E! u7 m; W
“科技部门奋力抢跑‘鼓励干’,卫生部门紧闭双眼‘不让干’,药监部门眼盯美国‘看着干’,学者专家崇尚信仰‘大胆干’,企业老板趋利避害‘晕着干’,医疗机构追名逐利‘偷着干’,美容机构胡说八道‘忽悠干’,数万患者被做白鼠‘花钱干’。”在全国两会的提案中,冯世良引用一首打油诗,呼吁加强对干细胞产业乱局的规范刻不容缓。
8 U2 L* N2 l- Y  k) F
' T( y* v7 w8 N. s这是长期管理失范的结果。“保健、美容是政策的盲区,几乎没有什么政策去规范它。”张发宝说,卫生行政部门主要监管非法行医,药监部门监管的是药品安全,干细胞美容却长期游走在监管的盲区,很少得到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 W2 a4 x8 t% @) C7 [; B" u2 M
" X% K- y: O2 v0 f9 n6 F$ \" z
仅有的规范也如一纸空文。廖联明说,2009年正式实施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把干细胞治疗技术归为第三类医疗技术范围,在此范围的机构需申请审查,并报卫生部审批。2009年10月31日前没有提出审核申请或没通过审核的机构停止临床应用。但在现实操作中,这些规定在干细胞美容和治疗的运用中似乎变得从未存在过。
) |: j4 w2 y( w" t) Z$ d; e7 p
1 V  F3 _! ]$ y% N$ N( t8 x5 T“现在,不能只讲科学家要道德自律,政府更要想办法弥补这一空白。”冯世良说。
7 c  L& c! b. T. K5 s
# C2 p7 i( J) `1 B' \乱局或许可得到初步整治。2012年1月6日,卫生部发文,规定中国将在2012年7月1日前停止在治疗和临床试验中试用任何未经批准使用的干细胞,并停止接受新的干细胞项目申请。
8 F0 m$ Q* H9 o2 B* q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14 11:52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