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35393|回复: 0
go

再生医疗步履维艰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7 
威望
97  
包包
314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08: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日期: 2004-11-22 今日/总浏览: 1/348& B5 V9 a: f* ]9 T2 b

( [8 S5 T+ v1 A0 x& T; a+ ^  t
& v% @6 r1 P% L9 k" L( }) G6 f- N
$ s/ P9 s1 O4 `& L# R2 ?, s5 i! X- a1 L7 f6 h
再生医疗不仅给人类生命的延续带来了巨大期望,同时也为医疗技术的提高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1 U* Z# ~4 `* N7 o; `尽管现在没有能起死回生的医术,但采用再生医疗的手段或许能延续人的生命,从而达到不使物种灭绝的目的。虽然这一技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造福人类,但这项医疗技术一问世,就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轩然大波。从人类的受精卵中提取胚性干细胞的尝试,使得科学界、宗教界与政治界卷入一场激烈的争论中。多数人认为胚性干细胞的研究是有悖伦理、不能接受的,其争论的焦点是不可回避的干细胞问题,即从成人的身上提取的体性干细胞。
( T6 ^2 m( H4 `" O% v" a1 B( X目前胚性干细胞的研究成果,已具备对人体的200种以上的细胞进行分化的水平和能力。虽然人类对体性干细胞分化能力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甚至一些曾反对研究胚性干细胞的群体也发出了“欢迎”的呼声。然而近年来,对体性干细胞的研究提出质疑的观点却再次掀起风波。哈佛大学的索恩教授说:“对细胞进行分化的研究目前还在进行中,社会对这项研究较为敏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许多专家认为,在医疗革命的前进道路上,胚性干细胞的研究方向既有它的超前意义,同时也步履维艰。
% `8 |% b) z# \7 k, j对疾病的细胞研究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轰而上。必须掌握好补充细胞组织的操作过程,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有关专家认为,干细胞领域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无论是胚性干细胞还是体性干细胞的研究都应积极推进,不应半途而废。各国应有更加自由和开放的环境来支持这项科学研究。目前在韩国,已从人的克隆胚胎中成功地制取胚性干细胞。在英国,已于今年5月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干细胞银行”。
8 }7 j9 }: ]9 E( \有关专家认为,胚性干细胞的研究是最为困难的课题,多个研究机构的相互交流和交叉实验的做法是很有必要的。全球的研究部门能否尽力扭成一股绳来投入胚性干细胞的研究,仍可望而不可及。
/ h1 B0 x3 J, A8 a( V
* z4 v5 s: Z( b- Y* h- u* i1 Y0 ?徐新明译自日本《新闻周刊》
+ k$ D; C. r. m! b5 T3 F1 _. T; h, ?1 A: s- `. i
相关链接
: ?. w! v6 Y! B2 I. h再生医疗
$ g5 q' d6 L; l! \6 _9 [% r, Y! s8 R再生医疗,就是把从胚胎干细胞中培育出来的细胞、组织以及植入有活细胞的医疗器具移植到人体内,使人体受到伤害的内脏器官和组织得到再生和恢复。例如,把分泌胰岛素的细胞移植到糖尿病人身上,糖尿病就会得到根治;脑神经细胞如果能够再生,帕金森氏症就不再是顽症。继药物治疗、外科手术、人造器官和器官移植等医疗手段之后,以克隆技术和干细胞培养技术为基础建立的再生医疗技术被科学家寄予了很大的期望。3 \8 I" N! k! p$ M

/ Q: X& l$ x  A" G: w+ s胚性干细胞
$ G" c! l! b1 z: l3 o5 t. L  b+ s& K干细胞有自我复制和分化、发育成功能不同的各种细胞的能力,是形成器官和组织的基础细胞,它分为胚性干细胞和存在于各种组织中的干细胞。其中胚性干细胞可制成神经、心肌及肝脏等多种细胞,同时,还被视为“再生医疗”的王牌,在修复受损脏器和组织方面有望形成突破。4 f9 s8 }+ w7 f5 b" z, L
* h  Z% n9 \& _
( E9 r- B4 U! q0 v3 ?/ F3 o5 e
8 t# g$ z* ^6 [! y
" d8 x8 u" |! H' x# e
; e# j; T, d  e7 g, P
作者:
: \( a* p2 V. Q: P8 c来源: 大众科技报1 U' {6 F5 `/ A& }' |9 {- H" s0 ~
发布者: 亦云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9-17 14:48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