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Blood:前列腺素增强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22642|回复: 0
go

Blood:前列腺素增强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84 
威望
6084  
包包
18316  

优秀版主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23: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Blood:前列腺素增强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9 [8 H& [. y! H
时间:2013-10-10 08:49:39 来源:生物无忧 作者:davidtower   ~: s! o* H( s# C, y4 N

, k, G9 @5 j! A" F3 E& p1 h        从2007年在斑马鱼研究中取得的一项发现以来,美国哈佛干细胞研究所研究人员最近发表了一种有潜力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的疗法的Ib期人临床试验的初步结果。相关研究结果于2013年8月30日在线发表在Blood期刊上,论文标题为“Prostaglandin-modulated umbilical cord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论文通信作者为Corey Cutler博士。# E+ Q4 L! B- c5 X3 \
        这项Ib期安全性研究涉及12名在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和麻省总医院接受脐带血移植来治疗白血病或淋巴瘤的成年病人。每名病人接受两单位脐带血移植:一单位脐带血经过小分子16,16-二甲基前列腺素E2(16,16-dimethyl prostaglandin E2, dmPGE2)处理,另一单位脐带血未经dmPGE2处理。所有的这12名病人重建了他们的免疫系统和恢复了他们的血液形成,而且在这12名病人中,有10人的血液形成能力仅仅来自经过dmPGE2处理的那单位脐带血。
) n# I& z$ k& K' I        dmPGE2能够扩增造血干细胞群体。这让研究人员考虑如何在骨髓移植中使用这种前列腺素分子,其中骨髓移植经常被用来治疗包括白血病和淋巴瘤在内的血癌。骨髓含有体内最为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库,因此在接受化疗和放疗治疗后,骨髓移植物会让患有这些疾病的病人的免疫系统获得重建。
* M6 c) C" ]* C  w3 y3 ?        脐带血移植类似于骨髓移植,但是造血干细胞是来自新生儿脐带血,而不是来自成年人供者。脐带血的一大优势在于供者和受者在免疫上不需要具有精确匹配性,因此潜在致命性的移植物抗宿主病很少发生。尽管如今大约10-20%的干细胞移植实验使用脐带血,但是脐带血的不足之处在于它较难定植,这是因为脐带血中的干细胞数量远低于成年人干细胞捐献中的数量。因此增加这种移植实验的成功率将会显著性地有益于没有成年骨髓供者的病人。1 u# f- W* @$ J9 b" }1 r( t6 P
        在这项Ib期临床试验中,dmPGE2似乎增强造血干细胞在人体中的移植成功率,而且似乎也是安全的,因而可以继续在II期临床试验中使用。3 }% \, P6 I8 B0 w
        如今,这种临床测试进入II期,在II期中,研究人员将在8个医学中心评估这种疗法在60名病人中的疗效,并期待在18-24个月内获得结果。' K( S0 U' K# O! h- R  i

! Q) @/ y3 z+ k! h! C" o参照阅读:
* m, J! B3 `( X    Harvard Stem Cell Institute publishes first clinical trial results
6 @2 E% F# {, o原始论文:
0 s( T/ w' @& k4 K. V6 C0 \   Prostaglandin-modulated umbilical cord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Blood, DOI:10.1182/blood-2013-05-503177
& J6 s* [' l, e$ Y相关阅读: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极好资料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14 13:31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