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Cell Transplant:皮肤干细胞注射进神经导管中修复受损外 ...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23157|回复: 0
go

Cell Transplant:皮肤干细胞注射进神经导管中修复受损外周神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84 
威望
6084  
包包
18316  

优秀版主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7: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Cell Transplant:皮肤干细胞注射进神经导管中修复受损外周神经
& E7 ~0 A0 l3 q( N4 y  t$ M: K' v时间:2014-01-13 09:05:49 来源:生物无忧 作者:davidtower 6 r8 |) l2 U% i9 P2 f
: w! K. i/ K" n& i/ h" A
        一名患者遭受外周神经损伤,除了必须进行截肢而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利用源自皮肤的干细胞(skin-derived stem cells, SDSCs)和一种之前开发的并且成功地在模式大鼠受损神经中搭桥的胶原蛋白管(collagen tube),一个意大利研究小组经测试后证实这种方法成功地拯救这名患者上臂中的外周神经。相关研究结果于2013年11月21日在线发表在Cell Transplantation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tem Cell Salvage of injured peripheral nerve”。
* |3 h5 B/ P; k) z7 q' A        论文通信作者、米兰大学病理生理学与移植部门研究员Yvan Torrente博士说,“达到令人满意的功能性恢复的外周神经修复一直是个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对导致广泛神经缺陷的严重神经损伤而言,尤其如此。然而,我们猜测注射到胶原蛋白管内的自体SDSCs会在受损神经中搭桥从而恢复受损神经的连续性和让一名遭受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多重损伤的患者免遭截肢。”
3 b- m7 }2 k" M/ p3 I7 L5 L        尽管自体神经移植是重建外科手术的“金标准”,但是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方法存在几种缺陷,包括移植物获得性、供区病态(donor site morbidity)和神经病理性疼痛。6 A% x8 y8 w2 D) f- q8 C
        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自体SDSCs比其他干细胞有优势,这是因为它们是容易获取的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能够快速增殖,能够在宿主组织中存活和整合。0 ~2 {4 l$ A1 x4 n, \* a
        尽管这些相同的研究人员在之前的研究中已开发出并且测试了这种利用胶原蛋白管---NeuraGen,一种受到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设备---来指导移植细胞在受损神经中搭桥的技术,成功地拯救了大鼠体内受损的坐骨神经,但是在当前的研究中,他们开发出的这种利用SDSCs和神经导管(即胶原蛋白管)的新方法是首次在人体内开展研究。. _, d' N# n+ |2 e8 C5 j
        在此后三年,研究人员随访观察这名患者,通过指捏力测试(pinch gauge test)、静态两点辨别能力(static two-point discrimination)检测以及电生理学和核磁共振检查来评估受损的尺骨神经(ulnar nerve)和正中神经(median nerve)的功能性恢复。
0 h' q, D( A6 V7 V3 V8 X        研究人员说,“我们为期三年的随访观察证实了这名病人的神经再生、合适的功能性恢复并且免让上臂免遭截肢。这些研究人员为重要神经遭受损伤而面临截肢风险的患者提供一种替代性选择的疗法。”4 w4 n4 ]4 y7 m4 b8 @" [1 j
0 W; Q: ^4 D$ y. n% F8 [2 q
原始论文:, }0 w/ P. Y7 x2 E
   Stem Cell Salvage of injured peripheral nerve, Cell Transplantation, PMID:24268028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极好资料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5-21 07:26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