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21892|回复: 5
go

端粒及端粒酶的结构及生理意义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7 
威望
97  
包包
3142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11: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端粒及端粒酶的结构及生理意义
/ w. Q3 Q" C9 x5 b- x  \7 l
/ Z" m8 m# H5 r9 x3 J$ N  I7 S最早观察染色体末端的科学家始于19世纪末期,Rabl[1]在1885年注意到染色体上所有的末端都处于细胞核的一侧。20世纪30年代,两个著名的遗传学家McClintock B [2]和Muller HJ [3]发现了染色体的末端可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Muller将它定义为“telomere”,这是由希腊词根“末端”(telos)及“部分”(meros)组成的。30多年前,Hayflick[4]首次提出将体外培养的正常人成纤维细胞的“有限复制力”作为细胞衰老的表征。在此过程中,细胞群中的大部分细胞经历了一定次数的分裂后便停止了,但它们并没有死亡,仍保持着代谢活性,只是在基因表达方式上有一定的改变。于是Hayflick猜测细胞内有一个限制细胞分裂次数的“钟”,后来通过细胞核移植实验发现,这种“钟”在细胞核的染色体末端——端粒。但端粒究竟是怎样的复杂结构呢?Blackburn和Gall[5] 于1978年首次阐明了四膜虫rDNA分子的末端结构,他们发现这种rDNA每条链的末端均含有大量的重复片段,并且这些大量重复的片段多是由富含G、C的脱氧核苷酸形成的简单序列串联而成。在1985年,CW•Greider和EH•Blackburn发现将一段单链的末端寡聚核苷酸加至四膜虫的提取物中后,端粒的长度延长了,这就说明了确实有这样的一种酶存在[6],并将它命名为“端粒酶”(telomerase)。之后,耶鲁大学Morin于1989年在人宫颈癌细胞中也发现了人端粒酶[7] 。近年来,随着人体端粒酶的发现和端粒学说的提出,已经知道决定细胞衰老的“生物钟”就是染色体末端的端粒DNA,它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短。3 h' E# k6 r: \4 d7 @, p

/ T3 H0 t3 d7 k: }% H7 O# U( v# Y8 ]1 p一、衰老机理及假说
4 S4 q- I+ u+ v. Y许多人错误的认为,退休是一个人进入生理老年的开端。而老年则是衰老的标志,其实,这是不科学的。人体的所有器官和组织都由细胞组成,但组成器官和组织的细胞有两大类,即干细胞和非干细胞。人体衰老正是由细胞特别是干细胞衰老引起的。医学家认为,如果人类若能避免一些疾患和意外事故,人类寿命的上限应当是130岁。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前和进行之中,对长寿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就有了许多显著的成果与发现。总的归纳起来便是:衰老是一种多基因的复合调控过程,表现为染色体端粒长度的改变、DNA损伤(包括单链和双链的断裂)、DNA的甲基化和细胞的氧化损害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才造成了寿命的长短。
. Y' |4 v  ]3 H* f& R$ Y1 x/ e* c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等边缘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衰老的机理有了深层次的认识,有许多学说如遗传程序学说、DNA分子修复能力下降假说、体细胞突变学说、差错灾难学说和交联学说等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但端粒学说刚进入人们的研究范围。端粒缩短可引起衰老,而维持端粒长短的重要活性物质便是端粒酶。生物学家早就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实:就是每一种细胞的寿命都有一定限度,在人工培养条件下,接近这个限度时,哪怕用最好的培养方法都拯救不了既定的命运。像人体的成纤维细胞,据试验,最多只能繁殖50代,到那时必然趋于死亡。其他像老鼠的成纤维细胞只能分裂18代,龟的成纤维细胞分裂110代,如此等等。那么人为什么会衰老,以至走向死亡呢?有研究者对导致人体细胞衰老的原因提出了“程序假说”和“错误积累假说”。
! H' z( W! B$ D; |0 R% }3 j3 ?人类的细胞并不能无限制地重复分裂,在分裂50~60次后便会停止。细胞不再继续分裂的机体组织,便呈现出衰老和机能低下的状态。随着细胞重复分裂使端粒缩短到一定的长度,从而使细胞停止了分裂。这就是“程序假说”。
0 M5 b- T! \9 D4 V  细胞分裂的时候,DNA被复制,但是由于X射线、紫外线、活性氧、有害物质的损害,DNA会发生异常变化,于是DNA在复制过程中就会产生错误。随着错误的积累,生成了异常蛋白质,细胞机能变得低下,于是细胞便不能继续分裂,呈现出了衰老迹象。这就是所谓“错误积累假说”。: B1 @& i0 l# m6 {+ f! E' L9 {
因此,人不像机器那样容易磨损和坏掉,而是能自我成长和修复,但这只能算是衰老的伴生现象。对衰老机理的研究就是为了有效地指导抗衰老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但是,人类衰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衰老的机理也是极为复杂的。
: k5 `, D& D% a2 W3 \
* B4 [6 j% B4 \" `% [9 H- G二、端粒和端粒酶* J. R, P9 @6 u; l
端粒是真核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片断,经常被比做鞋带两端防止磨损的塑料套,由富含G的核酸重复序列和许多蛋白质组成,包括Ku70、Ku80、依赖DNA的蛋白激酶和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TRF2)等。不同个体的端粒初始长度差异很大,在人中大约为15 kb,在大鼠中可长达150 kb,在小鼠中一般在5~80 kb之间变化,而在尖毛虫中却只有20 bp。在所有的有机体中,端粒DNA的长度总是随着外界环境而波动变化的。酵母的端粒DNA在200~400 bp间随遗传或营养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四膜虫和锥虫等有机体的端粒长度在对数期会持续增加。相反,在人体中,随着细胞的持续分裂,端粒会缓慢缩短。细胞培养研究表明,当端粒再也无法保护染色体免受伤害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或者变得不稳定。其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防止染色体免遭融合、重组和降解。染色体复制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端粒的长度决定了细胞的寿命,故而被称为“生命的时钟”。- Y6 L. r: J& N* }
端粒酶(或端粒体酶)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的核糖蛋白酶,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其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并加到染色体末端,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的寿命甚至使其永生化[8]。如果细胞被病毒感染,或者某些抑癌基因如p53、pRB等突变,细胞可越过M1期而继续分裂,端粒继续缩短,最终达到一个关键阈值,细胞进入第二致死期M2,这时染色体可能出现形态异常,某些细胞由于端粒太短而失去功能,从而导致细胞死亡。但极少数细胞能在此阶段进一步激活端粒酶,使端粒功能得以恢复,并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从而避免死亡。最近Shay et al[9]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幅有趣的模式图,简要介绍了端粒、端粒酶介导细胞凋亡或永生化的过程。& j! L; {* G5 Z9 P# L1 p1 b
大量的证据表明,端粒酶的激活或抑制会导致细胞永生化或进入分裂终止期。端粒酶在超过80%的永生细胞系及大多数肿瘤组织中呈激活状态。端粒酶的抑制会使胚胎干细胞、骨髓造血细胞的增生受到抑制,并使肿瘤细胞系增生减弱,以致于凋亡增加。有必要指出的是:端粒酶对细胞增生、衰老及凋亡的调节是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的。其中端粒延长依赖性机制作用缓慢,需要多代细胞端粒的进行性缩短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诱发细胞静止信号的激活。最近有一种端粒延长非依赖性机制,其作用较快,可能涉及到端粒三级结构的改变,蛋白相互作用的改变,转位的改变等[10]。! n6 D9 q7 y; i) T2 E/ M6 Z

) H3 W! B  x( L% F+ z2 N$ g2 h- q三、端粒及端粒酶与衰老的关系. {) h. P0 o1 i# d7 P) x
关于端粒丢失同衰老的关系理论是由Olovnikov博士于1973年首次提出的[11]。他认为,端粒的丢失很可能是因为某种与端粒相关的基因发生了致死性的缺失。目前认为,人类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缺失将导致端粒缩短,每次丢失50~200个碱基,这种缩短使得端粒最终不能被细胞识别。端粒一旦短于“关键长度”,就很有可能导致染色体双链的断裂,并激活细胞自身的检验系统,从而使细胞进入M1期死亡状态。随着端粒的进一步丢失,将会发生染色体重排和非整倍体染色体的形成等错误,这将导致进一步的危机产生,即M2期死亡状态。当几千个碱基的端粒DNA丢失后,细胞就停止分裂而引起衰老。端粒及端粒酶涉及衰老最有力的证据是Bodnar[12]等证实的。如果细胞试图要维持其正常分裂,那么就必须阻止端粒的进一步丢失,并且激活端粒酶。Cooke[13]等认为,由于人体细胞中的端粒酶未被活化,从而导致了端粒DNA缩短。因此,只有那些重新获得端粒酶活性的细胞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对于那些无法激活端粒酶的细胞将只能面临趋向衰老的结果。研究人员最近还发现,患有一种可加速衰老的遗传病人具有异常短的端粒,这进一步表明端粒在衰老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人类细胞中,研究者还发现,端粒缩短的速率与细胞抗氧化损伤的能力相关。更容易遭受氧化损害的细胞,其端粒缩短更快,然而那些更能抵抗这种损伤的细胞,端粒缩短得较慢。如果能减免细胞损伤或激活端粒酶,即可控制人类的衰老进程。6 a2 C6 W& x4 \* Y" P% z3 D& r/ d
有人曾经对人淋巴细胞的衰老性变化与其端粒长度以及端粒酶活性的关系在各种体内体外环境及处理因素下做了观测,发现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的调节有可能是淋巴细胞增殖的控制因素,这已在人体淋巴细胞的发育、分化、激活和衰老过程中被验证。曾发现外周血CD+4T细胞的端粒长度在体内随着衰老以及从静息细胞到记忆细胞的分化过程而缩短,在体外则随着细胞的分裂而缩短,这些结果提示端粒长度与淋巴细胞增殖过程以及记忆性增殖潜力相关。+ Z& a: N! N0 b9 m9 p6 r! z# P% `  B
端粒酶的表达已知能够抑制衰老,而Weinberg and colleagues[14]认为端粒酶的作用主要在于延长了端粒悬垂的长度。细胞的复制期限被认为由最终导致衰老的两个机制决定,一个是累积的DNA损伤,另外一个是端粒的进行性缩短。Weinberg and colleagues研究了一个端粒的特殊悬垂结构在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悬垂结构只在富含C的末端之外还有一个由几百个核苷酸组成的富含G的结构。据称Shay实验小组[15]的研究策略是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从而迫使永生化细胞转变为正常细胞,进入正常的衰老和死亡模式。" K0 y3 `5 s0 |1 N! S; y% o& ~
在衰老异常发展中有一种早衰人群,即从20岁开始皮肤和毛发等便迅速衰老,其原因仍在于制造端粒酶的遗传基因。细胞在分裂的时候,DNA双螺旋结构以其一根长链为“模子”进行DNA复制。在DNA修复损伤的时候,“拆解”DNA的双螺旋结构是必要的,制造端粒酶的遗传基因在解开DNA螺旋结构上起作用。像制造端粒酶并从事DNA复制和修改错误的一类遗传基因,若与延长细胞寿命的端粒酶良好结合,我们也许能期待向“长生不老”的目标进一步接近。2 [) V! y, p  P, C0 k2 ]
% Z# U: d$ {. k/ F+ J
四、展望和未来! n, a8 e  B! R: d
总之,人类体细胞在复制衰老过程中产生的端粒丢失现象已在体外得到了证实,而且体内的端粒丢失可作为判断供体年龄的依据。我们只要设法使已衰老的人体内各种干细胞的端粒长度恢复到年轻时的水平,老人就会返老还童和长生不老。但在人类端粒及端粒酶的基础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难点,如:人端粒末端的精细结构,端粒的非端粒酶延伸机制;人端粒酶的具体结构及其基因所在的位置;端粒酶的激活机制及其活性调节等,均有待于回答。尽管如此,我们似乎仍看到了前景的美好。毕竟人们已找到了同衰老有着紧密相关性的因素——端粒和端粒酶。人们对于端粒抑制剂的研究已经蓬勃的展开了。故进一步研究端粒酶的活性调节机制,对于开发新型延缓衰老的端粒酶抑制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Colorado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Thomas Cech 和Robert Weinbrg[16]博士已独立地克隆出一种控制人类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基因。应用这种基因,很有可能得到一种新的蛋白质——端粒酶的控制剂。7 I7 Z7 e8 _; A2 o! k
关于衰老机理和抗衰老的研究领域现在仍然是非常活跃的,并将受到越来越足够的重视,因为它对于延缓衰老,实验老年医学研究的目的即防止人类早衰,保持人体健康长寿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就目前人类在这方面的研究来看还很薄弱。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有关衰老与抗衰老的研究重点还应放在以最新生物学技术研究有关长寿与衰老基因的克隆、结构分析以及对这些基因的调控机制;机体衰老过程中自由基、突变以及其它有害刺激因素启动细胞衰老凋亡的分子机制和这些过程被调控的分子机理;利用衰老基因与长寿基因的研究成果进行的基因治疗方面研究等。

Rank: 1

积分
威望
0  
包包
28  
沙发
发表于 2009-12-4 18:30 |只看该作者
谢谢!很有用,呵呵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30 
威望
1530  
包包
7769  

新闻小组成员 小小研究员 博览群书 帅哥研究员 优秀会员 金话筒 热心会员 精华勋章 积极份子

藤椅
发表于 2010-3-20 14:11 |只看该作者
Colorado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Thomas Cech 和Robert Weinbrg博士已独立地克隆出一种控制人类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基因。应用这种基因,很有可能得到一种新的蛋白质——端粒酶的控制剂。
3 b# g% {$ O# g$ j1 R- e
" @8 B8 \7 a3 G这个信息值得关注!

Rank: 1

积分
威望
0  
包包
50  
板凳
发表于 2010-11-21 20:35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我也来学习一下!!

Rank: 2

积分
292 
威望
292  
包包
8  

优秀会员 帅哥研究员

报纸
发表于 2010-12-30 14:30 |只看该作者
学习- x2 l! g' o1 u; G( C7 T

Rank: 2

积分
99 
威望
99  
包包
397  
地板
发表于 2011-1-20 16:25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在学习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5-6 18:44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