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细胞与微环境 沙龙区 PNAS: 用人类看得懂的语言写论文摘要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27609|回复: 0
go

PNAS: 用人类看得懂的语言写论文摘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23: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sunsong7 于 2015-7-5 23:17 编辑 - t) K3 s  `% y7 v% Y( u

* d4 i0 ^7 P% i( \* v5 L) b


" k. Q/ N. i! j3 f2 t+ M+ b% w, V5 }* o0 }  Q
小编几天前在PNAS发现一篇关于Lay Summary的文章,觉得太好对唧唧堂太有启发,遂在节后毅然把整篇文章翻译整理了一遍。 希望大家读完可以再回上来为唧唧堂昨个调查:* t6 A" C" m' w& O5 D; j

4 [. ^! \3 L5 M& }5 r+ d- J+ I) V1 J2 Z
8 e( P) W1 e) j5 b; \8 Y. K
Lay Summary是个什么鬼?
  \4 J+ |; H1 q( E0 t* z7 ^4 z& {8 C每篇论文都有一个Summary这大家都知道,Lay Summary就是Summary的人类语言版本。 即科学家用人类可懂的语言为自己的研究论文撰写的摘要。
( v) Z: ^3 e6 w3 S. H

9 _. a7 @+ Y$ R$ b$ n这里大家可能会问 Lay Summary 和科普文有啥不一样?小编不是很确定地认为,科普文叙述的内容应该更详细更大众,而且往往有采访啥的,撰写人也常常另有其人。 而 Lay Summary 的写作人是论文作者本生,并且只是原始Sumamry的重新构写。 哈哈,如果有了解Lay Summary的小伙伴认为小编说的不对,请尽量指出。
) f; C: k" L4 F- T2 J
9 ~, r: M  A, d3 @, n7 v
' ^7 A- b( n; a: ]+ K
为什么要鼓励研究者写Lay Summary.
$ u8 @$ C' C4 d6 f8 N; R8 aLay Summary 在最近其实是一个非常热火的概念。 但是很多研究者都表示自己的研究和写作的任务已经够重了,现在跑出来一个Lay Summary不过就是忙中添乱。另外,这年头所有媒体都嚷嚷科普科普,下场就是研究结果在几个媒体手里绕了一圈之后被传得面目全非。 说到这里小编不禁想甩出前几天看到得一张图:
' b1 }6 I, w1 Q! L8 J

# L+ `4 L+ u" J

7 E6 @# p* P$ B; T
0 V+ u! u5 F% r5 }! C但是来自PNAS的观点是:研究者的研究获得更多传播对研究者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另外,随着科学媒体和科学新闻快速变化,Lay Summary作为可以帮助研究更广泛传播的存在,其撰写必将变得越来越必要。
( j# M( s, m" ~+ i
, ?" @, T5 B6 L% Q% i1 y( ?4 i
很多研究都发现,一个传播更广的研究往往拥有更高的阅读量和论文引用。 虽然有一些研究者对研究公共传播持负面态度,但是也有很多研究者对此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和媒体更多互动可以带来更多曝光,增强自己在本研究领域的声誉。 和媒体联系更紧密的研究者也往往在学术上有更多产出。同时,由于媒体也更乐意和善于公共传播研究的研究者培养联系,所以这些研究在和媒体打交道的过程中得到的负面感受往往也会比较少。

( y7 G5 u! o; w5 T6 a/ T
2 s1 Y; q7 z7 @5 k6 R科学媒体和科学新闻快速变化,也将使Lay Summary变得越来越重要。 科学媒体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一点大家应该没有异议。当下大众越来越依赖通过互联网获得科学信息,传统的从上而下的知识传播途径正在瓦解,读者在知识传播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数据显示:87%的网络用户依靠互联网进行科研活动,同时,研究者也越来越多通过博客和社交媒体获得科学及研究信息。

& a+ q3 C$ u; u$ ^9 \5 M# v3 M+ T" I0 S8 J  }
同时,科学新闻也在发生根本变化,传统的科学新闻往往只是对研究本身进行报道,但是现在随着互联网信息喷涌,以及读者的互动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科学新闻开始需要转化成为一个中间人的身份,报道更多对研究的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 所以,很多研究者认为“媒体生态圈” 更适合描述当下的科学知识传播方式。
! Z( f$ I8 o' ]& [* C6 w

9 s4 Q. b% K% q下图是一张“媒体生态环境”的说明图:黑色内容是传统的科学传播途径。 红色的部分-Lay Summary-的出现,填补了传统科学传播途径的一些不足。

! z6 C6 A) j& @' `" B* W) {: a' F7 B: ]

# T3 N1 Y( a& O$ e# t& q
$ c9 s4 [( ^$ K7 m; v0 V
传统的科学媒体主要为电视,广播以及纸质媒体,这些媒体可以将科学信息传播给很大范围的人群,但是它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一是传统媒体传播的研究非常有限,平均只有一千分之三的研究可以获得报道。 二是这种传播过分依赖媒体本身,研究者本身和读者的观点都没法很好被表达和产生互动。 博客和社交媒体的出现扭转了整个媒体神态环境,它使得研究者和对研究感兴趣的大众有了直接沟通的机会。 当然它也有它的不足那就是传播的不确定性。
; Q' R2 g9 `0 h; T* g- ~5 S0 v+ x  z! ^0 A
Lay Summary 的出现使得整个生态系统中个体的联系数目增加的,它使得科学家和大众,和管理者,和Decision Maker,和本领域以及其它领域的研究者都直接建立了联系。 其中新闻记者受益最大,有了Lay Summary, 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更多领域科学新闻进行报道。这可以帮助更多原来可能被忽略的研究获得报道。 另外,论文作者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研究的重要性,就不必再害怕自己的研究会被曲解或者误传。

- u+ o. }) f- O7 V& d7 s3 T# \
! t5 s0 B: [4 C0 P& q  \最后,研究者也可以通过Lay Summary 撰写的机会,思考如何更好地把知识从科学界传播到人民大众。 这种更外向的思维在整个科学界是非常缺乏的。

5 K, a% s; S( G$ V
/ H# ^- s* ]! _1 `) a7 `! M3 P: U1 w' `# A
研究者如何获得写Lay Summary的技巧7 u6 n8 ~0 C( t7 q; Z
PNAS 的观点认为:现在的问题是,就算知道lay summary非常重要。 也不是每个研究者都能写出好的lay summary。 研究者需要一些特定的写作培训,来提高自己撰写面向更广泛阅读群的lay summary。
& V8 m1 ]- y8 ^, F, `

8 ~! G! O9 j, j  N! S3 h" _以下是来自一个科学家对lay summary撰写的建议,他认为无论期刊平台,学校公共信息办公室,同行评审都应该发挥作用支持科学家撰写lay summary。

0 G7 v( O+ K) C  i* Y) a
4 D1 P( {! Q$ e% h+ j& Y& L

A scientist’s brief guide to lay summaries

Although formats vary, some journals—among them PLOS Biology, 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PLOS Genetics, PNAS, Behavioral Ecology, Functional Ecology,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have developed criteria for synopses aimed at a more general audience, thus offering guidance for journal publishers who are considering the requirement of lay summaries. (PNAS requires submission of a 120-word Significance Statement with research articles explaining the relevance to a broad readership.)


, T$ r+ ?5 l- r


( B! q- _3 d' y5 p/ O- Y

However, scientists who have trained for years using highly technical and specific language may find writing meaningful lay summaries a daunting prospect. Achieving a balance between accuracy and accessibility is not an easy task, but (we argue) a worthwhile one. Fortunately, excellent published resources exist to guide scientists in writing for general audiences (e.g., N. Baron’s Escape from the Ivory Tower and R. Olson’s Don’t Be Such a Scientist) and even specifically in writing lay summaries (14). Based on our review of these resources, scientists faced with crafting their first lay summary might consider these tips:

$ r* [: ]( v1 ?6 T1 a: d

  H" J1 U1 a3 U

A lay summary differs in intent and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 “dumbed-down” version of the standard abstract. The lay summary should focu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with respect to the central or fundamental questions in the field (i.e., the “why and so what?” rather than the “how?”).

; ~5 d: l& v$ P# \' t


1 O+ d  d% a9 K# T, o( o

Make use of available resources, such as university public information offices, published guides and books, including online tools to simplify writing style (e.g., www.readability-score.com).


; W/ g2 q4 z# m1 L

2 [2 G; R+ e; T0 r, L; J

Make use of lay persons and peers in other disciplines for feedback and review along the way, which will help in avoiding acronyms, jargon, and other forms of inaccessible language.

; B: E& j# K! i


. o/ y3 t! f" ?2 @

Embrace the adage “practice makes perfect” and expect improvement in skill over time.


9 R- @3 j- Z: w* x" T8 i+ ]' u/ `7 ^* e. }" U0 w# P! h

, A7 w* n. [3 C4 ?% J7 O$ }/ S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5-6 03:45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