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22939|回复: 0
go

人工培育人体替换器官任重道远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7 
威望
97  
包包
314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09: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日期: 2004-05-23 今日/总浏览: 1/468" H. W1 A1 e- M1 O, _  I
' z& m! u. J( {: g. J

) w, _# d+ [! C: O9 Q4 ^3 [
, k" l, U3 }6 W, Z8 \. f7 Z6 A  z" ^: M! @7 q! N; p. {
  6年前,多伦多大学的迈克教授还在新兴的生物组织工程领域挑战他的同僚们,说他将在10年内培育一颗功能正常的人体心脏。随着下一年人类胚胎精子细胞的分离,迈克的挑战才显得与此相关:毕竟精子细胞是生物建立正常机能器官的起点。* @; G: u/ _  S, x
  现在,迈克承认,他的“活体器官移植工程”(LIFE)的时间期限定得有点天真。同时他认为这项计划至少还需要10年—20年时间。“我们必须先学会走,再学着跑。”
8 D/ A! p( o$ o- G& E( k* G  他说,“现在的担忧是,我们能够用控制法,制造出一个血管的组织吗?或者带有2个或者3个细胞的组织吗?”
7 }6 [  A# O6 K3 a7 |  这是美国关于培育人体替换器官工程的最前言的发展阶段,仅仅这个设想就引起了诸多方面的质疑。主要来自两大领域:生物科学技术领域和社会伦理道德领域。
# F8 x  L) B% c  从世界生物科学技术领域来讲,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既安全又保险的技术,来实现人类的这个伟大设想。人体替换器官人工培育工程如果实现,是人类自身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向着远古时代的梦想——长生不死——又迈进了一步。如果仅仅是技术上的阻碍的话,那么这个问题迟早有一天能够解决。要知道人类的智慧大得惊人。但是仅仅考虑技术上的因素是不够的,还有来自社会伦理方面的忧虑。
! P& [% x, h" i- v7 m3 p& W  一些社会团体人士质疑,人工培育人体器官,非自然而生,公众会接受吗?人的伦理道德会欣然接受吗?如果培育人体器官旨在救助病人,使他们更好地生活,那么这个动机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培育人体器官另有他图的话,怎么接受大家的审视呢?是不是下一步就可以公然克隆活人了呢?那么自然界的规律就可以公然破坏了,人类自己的未来将有可能被自己改写了。+ W) f! a2 Y. [+ ]8 R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担忧,但是又不得不承认生物科学方面的每一次进步都给人类带来很大福音。我们的科学家们一方面承受着学术上的困扰,一方面又被迫接受着媒体大众伦理道德的质问。- q2 I' j4 C# X( n2 h
# e4 K$ H! F: a$ \9 k) q$ _( U( T

" ^; t2 M* z( M9 k3 U2 P* t2 m( P# o% ]

6 }; b( _: s0 s& u5 h6 Z! e9 C, @4 w
作者:
+ A* x  c- j7 s来源: 科学探索杂志
6 w. u$ Y1 A7 ]& {9 D& s) r2 n发布者: 刘斌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6 04:07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