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26
- 威望
- 26
- 包包
- 333
|
一、清洗/ {. z+ v4 ^; Y7 |# v' P$ z) W5 ~
; k: J# z: f) N9 J- p! g新采用和重新使用的培养器皿,都要严格清洗,以防各种有害物质对培养细胞损害。培养用的塑料器皿目前主要依靠进口,均已无菌密封包装,可直接使用。对于塑料瓶盖或胶塞等,可水中浸泡后用2%NaOH煮沸10~20min,自来水中浸泡和蒸馏水漂洗2~3次,晾干备用。细胞培养中的绝大部分器皿系玻璃制品,清洗过程为以下步骤。
# x4 A4 s$ u8 Q5 h7 M/ A% O1 [ ?, N/ {
1. 浸泡 新使用或重复使用的玻璃器皿须经5%盐酸溶液或自来水浸泡过夜或煮沸30min,水洗。以去除新购进玻璃器皿所带有灰尘、铅、砷等物质,并消除其弱碱性。$ Q1 W5 h8 E' u7 ]* R/ I& {1 v& I% o$ t
, G) L* b0 j, P
2. 刷洗 浸泡后用软毛刷和优质的洗洁精进行刷洗。: m |1 [( _0 ^$ u! F
' g# V' u+ B+ a1 O, E1 i& s3. 酸浸 刷洗后的玻璃制品酸浸前须适当晾干或烘干,以免造成酸浸液稀释,影响效果。将玻璃制品完全浸泡入清洁液中24h。清洁液具有极强酸蚀作用,操作过程需戴防护用具。& O! J1 ~6 U, A
6 ]1 p: D! n" m5 ?( w4. 冲洗 浸酸后的玻璃器皿先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吸管需冲洗10min,器皿需每瓶灌满自来水、倒掉反复10次以上,不留任何酸浸液残迹,然后用蒸馏水漂洗2~3次,烘干备用。要求干净透明,无油烟,不能残留任何有害物质及化学药品等。+ \- v6 @7 }9 d6 N
, a `# }, S# w: q
二、消毒
8 Q, o1 G9 J8 H! y* N
4 q8 Q1 M( U o( r. T1. 包装 器材经清洗烤干或晾干后,先应严格包装,然后再行消毒灭菌处理,以防止消毒灭菌后再次遭受污染。包装材料常用包装纸、牛皮纸、硫酸纸、棉布、铝饭盒、玻璃或金属制吸管筒、纸绳等。* y5 \8 e1 B5 n! a' g
4 ~3 M' p, U! ^) q2. 消毒 消毒灭菌随物品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
$ {" e6 C: n, v& k1 y3 W' o2 q
! t! R! E+ A7 a(1)紫外线:主要用于消毒实验室空气、工作台面和一些不能使用其他方法消毒的培养器皿。进无菌室前或做完实验后,均应开灯照射30min进行消毒。紫外线照射60min可以消灭空气中大部分细菌。
5 `, `/ F5 ?4 o1 U! P
6 [, ]# `) N0 o& d$ Z(2)消毒剂:操作者的皮肤、培养瓶的盖和外壁常用碘酒、酒精消毒。无菌室内桌椅和物体的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过氧乙酸、来苏儿等擦拭或浸泡。实验室、无菌室的消毒可用甲醛熏蒸(高锰酸钾5~7.5g,加40%甲醛10~15ml,混合放入一开放容器内,立即可见白色甲醛烟雾,房间密闭24h即可)。$ H# z4 d3 O8 ~
+ {" p9 `& }6 f/ o& E+ C4 t(3)干热消毒:多用于玻璃器皿消毒,干热烤箱180℃45~60min。/ s R; o @$ W
( s+ _# q; W: Y$ z+ n
(4)湿热消毒:培养液、橡胶制品、塑料器皿等用68kPa(115℃)高压灭菌10min;布类、玻璃制品、金属器械等用103kPa(121.3℃)高压灭菌15~20min。+ l& }2 A7 C- r3 x
2 G6 v( ?7 l% z5 Z) ]3 {3 A! M$ _(5)滤过消毒:用孔径200~450nm大小的滤板可除去培养液和试剂中的细菌和霉菌等。用200nm孔径的滤板通过两次,可使支原体达到某种程度的去除,但不能除去病毒。滤器分为负压和加压式两种。过滤的液体量很少时,可选用注射器微量滤膜滤器。; L2 b' A8 {7 L; N. }5 p, j; Y$ I
" k' b! Z1 j/ F. Q% |5 C(6)60Co照射:不耐热的塑料制品或一次性用品的灭菌可经包装后,用γ射线照射消毒。
6 x2 [/ t2 D) P1 m5 e% i1 d/ n4 r9 H- Y" k+ G
三、无菌操作
' l5 U3 H- t# f: Z X' o' ^0 o! I( p8 L
9 g1 E! [( D! D4 P无菌操作是防止污染、决定培养是否成功的首要条件。由于体外培养细胞缺乏抗感染能力,在一切操作中要努力做到最大限度的无菌。工作前对手部需清洗消毒,进无菌操作室时戴口罩和穿工作服。不能用手直接触及已消毒器皿内部。打开培养瓶前或封闭瓶口前须火焰烧灼瓶口等。
2 a7 U3 T% W. R% K1 x
9 L1 V& W% a3 C7 R; s' E四、取材4 n* P$ ?' o! p
7 m* ^! e' d, s0 X
取材应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污染。污染组织应放入含两性霉素B(2μg/ml)、青霉素(500u/ml)、链霉素(500μg/ml)的培养液中浸泡10~20min。取材后应立即进行培养。如因故不能培养时,应在无菌条件下,把组织块切成1cm3大小置于培养液中37℃贮存。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4h。+ \* ~5 Z* m) u' `' W+ g! K
A" A# y. I$ I0 K( `6 U" r1. 源自人体的肿瘤和其他病理组织的取材、贮存和运送须注意防止污染。
( U$ y- s1 I. G) ^9 V9 X, I3 Z8 a0 A
2. 取血:多采用静脉血,注意无菌操作,如需应用肝素等抗凝剂,也要注意消毒处理。血液、羊水、胸水和腹水等细胞悬液,可采用离心法分离,500~1000r/min,离心5~10min即可。 a+ S. a1 r$ W; G' \/ x/ G
* O6 G7 ~% R3 _. w. N* w- a/ E3. 动物组织:动物皮毛易隐藏微生物,且不易消毒,应特别注意无菌操作。* v6 a: L' @) V$ V( t% O& S
" r1 h9 r0 ]% H五、细胞分散法
5 X5 C4 {( g* l$ ?! i, u9 y
) Z+ N6 o7 \% P+ B6 G1. 机械分散 对于脑、胚胎、肿瘤等软组织,先用组织匀浆器研磨组织,再通过细胞筛获得单细胞悬液。5 P4 [7 T' l1 X% P( y1 R) y7 q
# |1 A0 x9 f+ a: r
2. 胰蛋白酶消化 适合于消化间质较少的软组织,传代细胞消化也常采用,是应用较广泛的消化酶,由于Ca2+ 和Mg2+ 对胰蛋白酶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须用不含这些离子的缓冲液配制。将组织剪成1mm3大小,置于容器中,加入30~50倍体积的0.25%胰蛋白酶液,消化30~60min。9 e7 S. d0 y3 W2 A* ?
; D: s! C) Z% @2 V
3. 胶原酶消化 对胶原有较强的消化作用,适用消化纤维组织、上皮组织及瘤组织等。胶原酶的使用终浓度为200U/ml或0.1~0.3μg/ml,其消化作用缓和。一般将3~5倍胶原酶溶液加入已剪碎的组织块中,数小时或10余小时后,可见组织块逐步变小至几乎看不见,原来澄清的消化液转变成混悬液时,可以终止消化,如组织块较大、细胞量较多时,可于消化期间换消化液一次。消化液经低速离心5min后,去上清液,加入20%小牛血清培养液,轻轻打散细胞团,制成细胞悬液。/ v2 [$ i5 r1 J) t; g5 w
5 W6 L* R6 W% I5 n3 }$ H4. EDTA溶液分散 使用浓度为0.02%的EDTA溶液。常用于传代细胞的消化,作用温和,毒性小。. }" w- \, L" U" H! Z8 i$ ~
4 ~& g7 N- k* b9 {, s) m$ \
六、淋巴细胞分离法% y3 |) r' S7 ]3 U
* R$ d1 b: z& m& a" M+ t, H取肝素抗凝血1ml加Hanks液1ml稀释后,沿试管壁慢慢加入4ml淋巴细胞分离液之表面,勿与分离液混合。然后2000r/min水平离心20min,管内分4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浆、单个核细胞(位于细胞分离液上界与血浆下界的中间呈白色雾状层)、颗粒白细胞(位于淋巴细胞分离液下界与底层红细胞上界的交界处)和红细胞(位于管底)。用毛细吸管沿管壁轻轻吸出的淋巴细胞层。然后用Hanks液洗两次,每次2000r/min离心10min,最后计数供用。/ p a* a& y. E7 c- Y6 |
! I+ |0 e ]1 _3 a% z# Q
七、细胞计数7 h+ P; q1 f8 q
& P. J* i3 H# u待测细胞悬液0.1ml加D-Hanks液0.8ml及0.3%台盼蓝0.1ml(死细胞着色),混合后滴入血球计数板内。于低倍镜下计数4角的4个大方格内的活细胞(透明未着色)总数,然后用下式计数:' Y8 D; [. ]$ I, x
4 l0 n; R" |4 e7 X- [3 d! l细胞数/每毫升原液=(4大方格内活细胞数/4)×104×稀释倍数
2 ~ G$ c5 x8 @2 a0 ]: R/ f) ~! M* X; ]6 [ ^1 Z: T Q
细胞存活率=(活细胞数/活细胞数+死细胞数)×100%, O- I4 M& S) h2 Z! y
! @, b. a* B& ?: f在计数时遇到对大方格压线的细胞,应按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进行计数。 |
-
总评分: 威望 + 1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