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unsong7 于 2012-3-24 01:44 编辑
9 j1 }+ G. O) k
1 J% o9 W% g' X- l2 A肿瘤是组织的胚胎 —–“组织配子”融合形成肿瘤
" J V# ]7 o& Z1 N5 \6 [ Q7 [% m0 {
【转载】http://www.dxyer.cn/wn004721395/2011/09/13/16314_4/
. {7 W8 p& c9 j: U; ~* D" x o0 u( W( O3 [
星期二, 九月 13th, 2011 | 默认分类 | wn004721395 | 浏览:30 * g- o" }% o0 u; ^' _. U& M
摘要: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生物学问题。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肿瘤的发生是动物界已经退化了的雌雄同体的生殖方式在人体内的反映,肿瘤是低等于人体胚胎的一种组织胚胎。从细胞的角度进行分析,人体体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单倍体细胞,可以命名为“组织配子”,在人体内染色体有差异的两个“组织配子”相融合产生肿瘤细胞。肿瘤是组织的胚胎。4 D3 O4 O- Q! f
关键词: 肿瘤 发生机理 生物进化 组织配子 雌雄同体 同配生殖" o% ?! o3 c1 w+ t8 ~# r. T6 h7 M# p
+ P1 M2 {% \5 N/ V
前言 ) @9 ^* D& n" U6 `. }
* o& C( M4 l. S2 d) I$ ?
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对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关于肿瘤的发生机理至今未见有真正性的突破。肿瘤的发生是一个生物学问题,肿瘤作为人体的寄生物,一旦形成,变成为一个独立的生命实体,只有解决了这个生命实体的生物学本质问题,才能攻克肿瘤①。肿瘤发生问题的关键可以归结到一个“性”字,即肿瘤的发生属于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的问题。目前,关于癌基因、端粒酶和肿瘤干细胞已经做了长期和大量研究,都是从生物无性生殖的角度进行探讨肿瘤的发生机理,一直没有满意的结论。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肿瘤的发生是动物界已经退化了的雌雄同体的生殖方式在人体内的反映,人胚胎的形成是高等的有性生殖,而肿瘤的发生则是低等有性生殖的表现,肿瘤在人体内的偶然发生和已经退化了的雌雄同体的生殖方式的偶尔出现是一致的,人体是由各种不同的组织所组成,肿瘤可以发生于人体的各种组织,肿瘤组织与人体正常组织相比较为胚胎时期的表现,肿瘤则是组织的胚胎②。从细胞的角度进行分析,植物的体细胞有减数分裂的现象,在植物和低等动物体内有单倍体细胞的存在,而在高等动物特别是人的体细胞只存在有丝分裂,而没有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细胞的传统观念是不正确的,这是关于细胞分裂存在争论的焦点之一。配子的存在是胚胎形成基础,据报道在有些白血病的细胞中已经发现有单倍体细胞的存在,在这里可以把人体体细胞产生的单倍体细胞命名为“组织配子”,染色体有差异的两个“组织配子”相融合产生的组织胚胎即肿瘤。“组织配子”通常存在于人体的各个组织内部,带有普遍性,精子和卵子只是特殊的“组织配子”,生殖组织也是人体组织中的一种组织,“组织配子”应该包括精子和卵子在内。精子和卵子来源于两个不同的个体,两者结合产生人体的胚胎。肿瘤学和胚胎学的映相研究无疑将有助于揭开细胞的发育、癌变及分化过程的本质③。生命的特点是繁殖、遗传和进化,只有从生物学和细胞学这些最基础学科进行探讨,才能揭开肿瘤发生的真正奥秘。+ g& z# G. ~! r6 ?& S
6 a5 }: P" m. {6 X$ [ J
1、从生物进化看待肿瘤的发生* o* M/ P" N% \% Y+ B) t- \
生命是以复杂的物质体系为基础的存在方式。首先是从单质组成化合物,从无机物形成有机物,再形成蛋白质和核酸.蛋白质在结构上的多样性,这是生命活动和生物界复杂多样性的物质基础;核酸分为RNA和DNA两类,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分子基础,特别是DNA分子可以自身完成复制并遗传,合成RNA和蛋白质;最后发展为细胞,细胞是生命体形态和机能的基本单位,是自然界进化发展的产物。生物的进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动植物都是由多细胞组成的生物体,人是动物界发展的最高阶段。在动植物和人体内都有肿瘤的发生,在单细胞生物中没有肿瘤的存在,肿瘤是生物进化的产物,应该从生物进化的观点看待肿瘤的发生。# n. S6 Z. N6 R( n3 n
生物的进化是多方面的,包括前进性的发展、特化和退化。动物生殖方式的进化是从无性生殖发展为有性生殖,而生殖系则是从雌雄同体发展为雌雄异体的。在无性生殖中,只有一个亲代即可产生后代,如原生动物的分裂生殖和腔肠动物的出芽生殖等;有性生殖则必须有两个亲体产生特殊的细胞—配子,两个配子相结合形成合子后才能发展为新个体。异性配子的出现,出现了性别的分化。扁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为雌雄同体,线形动物和节肢动物为雌雄异体,脊索动物都是雌雄异体的,但在胚胎发育的初期,两性器官同样发育,后来其中一种发达,一种退化。因此,在雄性动物体内可以有退化了的雌性器官,在雌性动物体内可以有退化了的雄性器官。人是由低等就动物逐步发展进化而来的最高阶段,也必然具有低等动物的某种特性,人的生殖方式是雌雄异体的,而低等动物那种原有的雌雄同体的生殖方式有可能还存在,这种特性在进化了的人体内就潜在于各个组织内部,在人体各个正常组织内部具有产生配子的特性,这种配子类似于人的精子和卵子,它们结合必然产生低等于人体胚胎的新生物即肿瘤。此外,在人体的各个组织都具有一定的生长和再生能力,这是由于组织细胞分裂增值的结果,这实质上是原始低等生物无性生殖方式在人体内的表现。由此可见,在人体内同时存在着无性生殖、雌雄同体和雌雄异体这三种生殖方式,即生物界所有的生殖方式在人体内都存在。然而,在人体内雌雄同体的生殖方式必定是早已退化了的原始生殖方式,它的偶尔出现就是肿瘤的形成,就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肿瘤在人体内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少见的返古的正常的生理现象。肿瘤的致病作用因其所在部位的不同而不同,肿瘤可以与人体长期共存,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早期对人体的危害很小,肿瘤的致病作用都是发生在肿瘤生长的中晚期,肿瘤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继发感染和合并症的出现。2 p5 @# y2 |! o' ~+ ?* ]
; z6 Z' N, H7 X1 a( S$ X ?
2、 人体组织内部的“组织配子”: a- s0 I4 H6 [; _5 W1 [. o( \
人体是由一个受精卵生长发育而形成的巨细胞有机体,人在新生儿时期约由二万亿个细胞,而在成人约由六十万亿个细胞,这些细胞经过分化形成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由这些组织构成人体器官,形成系统,组成人统一的整体。在人体细胞分裂分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人从一个受精卵发育形成一个个体,或形成个体后的各个生活时期,以使个体不断长大或补充衰老、死亡的细胞,在每次进行细胞分裂过程中,每个染色体通过自我复制(DNA复制),各自复制一条与自己形态结构完全相同,其上携带的遗传物质也完全一致的染色体,然后平均分入两个子细胞。结果每个子细胞又都具有与原来的母细胞相同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这个过程称之为有丝分裂。这样,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保证了细胞在增值过程中,始终能保持其染色体数目、形态的稳定,这是遗传性具有性对稳定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的精子或卵子发生过程中进行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它只发生在精、卵发生的成熟期,故又称成熟分裂。在成熟期细胞进行连续两次的有丝分裂,但两次分裂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着丝粒也分裂一次,因而形成的四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故称减数分裂。所以,减数分裂可使染色体在世世代代中始终能维持其数目、形态的恒定,从而保证各物种的遗传性相对稳定。
9 p* m6 l7 P) N4 ?; h( M' s 在组织细胞分裂的问题上存在有一定的误区,一直存在着争议。传统的观念认为在动物的发育中,早期发育决定是生殖细胞和体细胞的分离,一旦发生分离就不能恢复了,生殖细胞可产生配子,配子总是为下一代提供遗传物质;体细胞在发育的过程中经过了遗传调节或化学修饰,体细胞是不能产生配子的。这种观点经过分析应该是错误的看法,生殖组织是人体组织的一个部分,同样来自一个受精卵,每个细胞都带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和信息,生殖细胞可以发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那么,体细胞也能够发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体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以产生配子。从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关系上看,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从哲学的立场上看特殊性应该遇于普遍性之中,能够发生有丝分裂的细胞,就可以发生减数分裂而产生配子。肿瘤的发生与细胞的有丝分裂存在有一定关系,据统计在人体内出现有丝分裂的次数越多的组织,该组织肿瘤的发生率就越高;反之,该组织出现有丝分裂的次数越少,肿瘤的发生率就低。体细胞和生殖组织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细胞生长、分化和发育而来的,细胞的生长都存在有初期,中期和晚期,细胞的减数分裂又称为成熟分裂,处于中晚期的细胞在某些条qian下就会发生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分析认为人体体细胞不能发生减数分裂产生“组织配子”的观点是错误的。0 `6 ?, B% O0 m+ D% d6 n# J- Y' U+ A
在植物中也有肿瘤的存在,植物的体细胞存在有减数分裂的现象。在自然状态下,植物体细胞中发现染色体的减数,来由已久。特别是赫斯金斯(HusKins,1947)在紫万年青和洋葱根尖细胞中找到了单倍体,并证实是“对应染色体的分离”。其后他们又用化学和物理学方法对着二种材料进行了处理,结果发现体细胞减数的百分率1-2%(自发的)增加到5%(处理的)(HusKins,1950)④,等等。在低等动物体内早就有人观察到体细胞的减数分裂现象,如Cooper在果蝇神经细胞中看到双线期相似的双价体。甚至更早些,Berger(1938)和Crell(1946)就描述过蚊Culex体内多倍体细胞的“减数”。在腺组织中可以见到与真正减数分裂相似的现象⑤。在正常的人体细胞中是否有单倍体细胞存在,据报道人类单倍体和多倍体都少见,只有在流产儿中曾见到单倍体和三倍体等。在低等植物和某种动物,可见单倍体或四倍体⑥。在白血病中,血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可确定急性白血病的类型,约45%的病例有染色体异常,其中包括单倍体,超二倍体和各种标记染色体,等等。这些都是在异常情况下人体内存在有单倍体细胞的情况,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细胞发生减数分裂的现象和人体内存在“组织配子”情况还未见有报道。5 m# _( |% A8 Y; L* Z
肿瘤是单克隆起源的,在一个成人体内约有六十万亿个细胞,肿瘤的群体发生率大约在千分之二左右,肿瘤的发生是偶然的,有没有特定的部位,肿瘤可以发生在人体的任何组织和器官,“组织配子”融合形成肿瘤只有一瞬间的时间等,所以,在人体组织细胞中寻找“组织配子”犹如大海捞针,是非常困难的,这些有待于未来的实践所证实。肿瘤学的发展完全依赖于生物学和组织细胞学等这些基础学科的发展,肿瘤的发生机理属于低等有性生殖的范畴,只从细胞无性生殖方面进行研究无疑是个方向性的错误。关于细胞分裂知识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议,这有可能就是肿瘤发生机理长期不能明嘹的根源, 4 ?$ Z8 l7 `" a9 g* m8 F% `
# Q0 s8 n/ o: s8 |3 A% t; K. \3、肿瘤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a6 W' X/ g$ H+ e
肿瘤的发生是动物界已经退化了的雌雄同体的生殖方式在人体内的反映,它是低于人体胚胎的一种组织胚胎。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人胚胎发育,经过九个多月后便成为体重可达3000克左右的临产胎儿;同样,一个原始肿瘤细胞增值数月至数年后可以在体内产生大量的肿瘤细胞,形成致命的赘生物,可以相象,肿瘤的形成过程也应该和人体胚胎的形成过程相类似,但又有些不同,根据受精卵的形成和发育,可以推测肿瘤形成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可拟为以下二个阶段。( z4 b+ B$ E" q) | Q
3.1.人体内 “组织配子”的特点:正常人体细胞有恒定的染色体数目,人的体细胞为二倍体,这包括22对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肿瘤细胞的染色体绝大多数也为二倍体,肿瘤细胞染色体的异常情况较正常人体细胞为显著。人体组织内的“组织配子”和精子及卵子一样,都是单倍体细胞,肿瘤的发生必须具备“组织配子”的存在,这是肿瘤形成的先决条件之一。“组织配子”和精子及卵子并不完全相同,它有其自身的特点。 o0 Y7 r- p* F# m+ G) _
3.1.1.首先,人的精子和卵子是由人体内特化了的生殖组织中的性细胞所产生,分别来源于两个不同性别的个体,有特殊的形态和结构,这属于卵式生殖的生殖方式。卵式生殖是指配子的大小和形状都有很大悬殊的配子生殖,卵式生殖是一种高级的异配生殖,见于绝大多数动物和人类,以及部分藻类和高等植物;而“组织配子”是人的体细胞所产生,它只来源于一个人的体内,可以来源于同一组织或不同组织,它的本质是单倍体细胞,含有一套完整的染色体,具有相似的特性,肿瘤的形成类同于同配生殖。同配生殖是两个形态、大小形似的性细胞(即同形配子)相结合的一种较简单的有性生殖方式。精子和卵子融合生成合子,合子细胞立即开始有丝分裂,形成人体胚胎,直接发育为新个体。从生物进化的观点看来,同配生殖属于低等的有性生殖,是雌雄同体的生殖方式的反映,卵式生殖属于高等的有性生殖,它们在进化了的人类都存在,精子和卵子相结合形成人体胚胎,而两个“组织配子”相结合就会产生组织的胚胎即肿瘤,这是一种返祖的生理现象,它的偶尔出现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危及人体的健康和生命。
$ \# a i3 H. C( B3 K6 k6 I ~4 M0 A1 g 3.1.2精子和卵子来源于人体内特化了的生殖组织是一种特殊现象,它发生有特定部位,有一定的年龄及性别的差别等;而“组织配子”来源于人体的正常组织是一种普遍现象,没有具体的部位和性别及年龄的限制,人体的各种组织产生“组织配子”的能力有大有小,各不相同,这与组织的生长和再生能力成正比关系。这可以解释肿瘤在人体内的发生是普遍的,肿瘤可以发生于人体内的任何组织和器官,不论男女老幼,甚至在胎儿体内都有肿瘤的发生;肿瘤在人体内的发生又是有差别的,各种组织肿瘤的发生率是不同的,肿瘤的发生也存在着年龄和性别差异。等等。
3 ?7 u9 a }% B5 A 3.1.3. 在人体内的组织细胞大都是固定的,只有血液和淋巴液是流动的,体细胞产生的“组织配子”绝大多数也应该是固定不动的,使两个“组织配子”之间保持有相应的距离,它们很难相结合产生肿瘤细胞,这也是人体阻止肿瘤形成的天然屏障,在人群中的发生率是非常低的,只有极少数人患肿瘤,而绝大多数人终生并不会有肿瘤的发生。6 x' ?5 g9 L! \! l
3.1.4人体内成熟的“组织配子”应该和精子及卵子一样,有一定的存活时间。成熟的生殖细胞仅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保持受精能力,人的精子在输卵管内存活1-2天,人卵受精的有效期约为1天。“组织配子”也应该有一定的存活时间,只有在这个有效的时间内两个“组织配子“相结合才能产生肿瘤细胞,否则,不在这个有效的时间内两个“组织配子”相结合也就不能形成肿瘤细胞,这可以解释肿瘤发生率很低的原因之一。, ]5 W8 k0 P" Z/ A; J
3.1。5在人体内的组织细胞都是有生命的,处于不断生长和不断分化的时期,组织细胞不同的时期和阶段所产生的“组织配子”的性质是不同的,同一类型的“组织配子”可能产生不同类型的肿瘤。
/ p* d; K7 W; i6 A( z* b e/ e 3.1.5.生物是不断进化的,人类是动物进化的最高阶段 ,在人体雌雄同体的生殖方式毕竟是早已退化了的原始生殖方式,肿瘤的偶尔出现是一种返古现象,可以推测“ 组织配子”在人体组织内是极少发生,“组织配子”在人体内存在的数量极少,在人体组织内寻找“组织配子”犹如大海捞针,几乎少到人们还没有正视和命名它的存在。
: i: p/ `, `8 \: x4 B& o n: ^ 3.1.6在人体内“组织配子“的产生与遗传因素有关以外,它也可以受到体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某些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这可能是致癌因素,提高或抑制“组织配子”的生成和生成,从而影响肿瘤在人体内的发生率。
0 {; E Q& g B+ o' V6 n人体内的“组织配子”至少有这些特点。在这里应该指出,人体内“组织配子”的存在并不等于肿瘤的发生,只有相邻或相接触的两个“组织配子”相结合后才能发生肿瘤,否则,就不会有肿瘤的发生。 & F# N4 P% d, X3 a2 k7 Q7 z
3.2人体内两个“组织配子”的融合过程及两组不同染色体的重新组合,只有经过这一过程,才能形成肿瘤,这个过程只是瞬间完成的,这是肿瘤形成的最关键一步。这个过程类似于精子卵子的结合和体细胞的融合过程。1 U1 D; [! f/ I
人受精卵的形成过程是经过成熟的精子和卵子及时相遇,精子穿过卵子的放射冠和透明带,两性原核相结合,并发生核的融合过程,恢复了23对染色体,它立即进行细胞的分裂增殖和分化,形成人体的胚胎。受精卵的形成也就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人的体细胞特殊的和带有遗传性的自发融合过程。
, H# I5 y& \) e- ]! S S. u3 ^ 在人体内细胞的融合现象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均可见到。如在生理情况下成肌细胞合成肌纤维,神经细胞融合成神经纤维,在胚胎初期合体滋养层细胞的形成,在人体内人们还观察到肿瘤细胞和体细胞也有融合现象;此外,在肝脏中双核细胞是多见的,这种情况见于有丝分裂未伴随胞质分裂的结果,也见于两个肝细胞的融合现象;在人体组织中出现的多核破骨细胞是在正常发育及病理情况下负责骨吸收作用的细胞系统,等等。在病理情况下,通过病毒介导如水痘、牛痘、麻疹、疱疹、腮腺炎及副流感病毒而出现的多核巨细胞等;又如由细菌介导及免疫反应引起的结核结节、风湿结节、伤寒肉芽肿等在人体组织内的出现,这些都是在病理情况下体细胞融合的例子。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是稳定的,细胞不相互融合,除了在遗传上规定的某些细胞融合之外,体细胞的融合现象在机体内也只是偶尔出现。人的体细胞存在有融合现象,两个“组织配子”是可以进行融合的。如果两个“组织配子”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能进行融合,就不能产生肿瘤细胞。
" i8 ~' F3 a. T* z% V' U 在实验中,“仙台病毒”广泛应用于诱导细胞融合是很早就有的,七十年代采用高浓度的钙离子,各种脂类衍生物及聚乙二醇等,可以融合各种各样的细胞;又例如用各种各样的处理,如热、超声、电场中经受微脉冲刺激,冰冻和解冻,胰酶的消化作用等,这些对细胞融合的影响是不同的⑦。在两个“组织配子”的融合过程中,凡能促进细胞融合的各种体内、外因素,无疑也是致癌因素,可以通过这一环节间接的提高肿瘤的发生率。4 W$ N8 o F1 q+ A6 [5 `
在人体内染色体不完全相同的两个“组织配子”相结合形成合子,经过染色体的重新组合,恢复了二十三对染色体,组成了一个有生命的新核,原始的肿瘤细胞一旦形成就立即进行细胞的分裂增殖,生长发育形成肿瘤。肿瘤和人体胚胎在在某些程度上相似,肿瘤的起源是由一个单细胞引起的,其细胞增殖方式都是以指数形式的增长,肿瘤细胞的细胞核增大,核仁增多增大,线粒体增多,细胞的代谢增强,肿瘤细胞合成的蛋白质与胚胎组织有共同的抗原性等,这种观点才能完全解释肿瘤的各种现象及临床表现。肿瘤是组织的胚胎,“组织配子”是揭开肿瘤发生机理的金钥匙。- d! m; p! Z1 W: P0 ]
综合所述,在人体组织内存在着极少量的单倍体细胞,染色体不完全相同的两个“组织配子”的发生率和融合率决定着肿瘤的发生率,各种致癌因素都是通过这两个环节间接地发生致癌作用,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率。肿瘤在人体内的发生并不神秘,通过分析动物生殖系统的进化探讨肿瘤的发生机理就是这样简单,比较合情合理。然而,肿瘤是组织的胚胎,其本身潜在着可逆性,肿瘤组织自身进行分化,可以形成一种组织,两种组织甚至多种组织,这是由两个“组织配子”融合形成肿瘤本身性质所决定的;肿瘤的组织细胞是由未分化、低分化发展到中分化,再到高分化,最后发展到正常组织细胞,这是组织胚胎自然发展的全过程,已经有许多恶性肿瘤自愈的报道。肿瘤的生长有早期、中期和晚期之分,在肿瘤生长的早期和绝大多数良性肿瘤对人体很少发生致病作用,在肿瘤生长的中晚期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常常危及到人的健康和生命,彻底治疗和消除肿瘤对人体的危害是一个长期艰巨而繁杂的工作和任务。
, d( G2 y0 q( }8 C l0 B1 h( W4 R& R: ] @6 [
4 、肿瘤是组织的胚胎(待续)
* @5 D' h( q! G) I# ?4 |# a
8 l. {1 n1 G# W, ?% s8 @& {& n参考文献:$ o- b2 Z0 t, P; f c' l6 O
① 刘家全。肿瘤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自然杂志,1989,11(1):16。
" W; z J; C3 _9 _0 \② 袁正平。从生物进化看待肿瘤的发生,中国医学生,1983,10,8:39' {9 U# G# n' o3 S
③ 章静波著。胚胎发育与肿瘤,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10:76。/ W1 j) {' h3 H3 ~
④ 郑国昌编著。细胞生物学,西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3:320。
8 s) e. y+ @2 j1 A- M9 l⑤ E、D、P戴罗百底斯,W、W诺温斯基,F、A赛土著,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室译。普通遗传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8:311。) N6 Z7 o. a& t. u. v0 b3 w: s
⑥ 扬怃华主编。医用生物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8:297。; X' j- j+ J7 C8 K. @7 {2 {* ~2 |
⑦ N.R.林格兹,R.E.萨维奇著,陈润铭等译。杂种细胞,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6 ,38 2011年7月17日 于华县城 ! v4 c8 G; ^/ K7 k; n% a4 r3 c9 v
! ?3 O/ Z0 W& w, \从生物进化看肿瘤发生
J0 T( ]. K( c
+ n% g: O; g! Q- T; I* n* W西安医学院七九级 袁正平
/ T6 D" s* X+ c% `; q1 l3 c* z
8 O( L1 b2 ]' T9 b 关于肿瘤的发生机制目前议论纷纷,尚无一定论。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人胚胎的发生是高等动物雌雄异体生殖方式的表现,可以设想肿瘤的发生则是某些低等动物雌雄同体生殖方式在人体内的反映肿瘤与人体胚胎也有很大的差异,这也可说它是一种低等胚胎的形式表现。2 }- S' E6 O* A$ E& d3 L! v
动物的生殖方式是从无性发展到有性,而生殖系则是从雌雄同体发展为雌雄异体的。从生物进化的观点看来,人是由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必然具有类似于低等动物的某些特性。人的生殖方式是雌雄异体,而低等动物那种原始的雌雄同体的生殖方式还可能存在,这种特性在进化了的人体内就潜在于各个组织内部。所以,在人体的各个正常组织内部都可能具有同时产生雌雄两种配子的特性,这两种配子低等于人的精子和卵子,它们相结合就必然产生低等于人体胚胎的新生物。在人体内的各个组织都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这是由于组织细胞分裂增殖的结果,这实质上是原始低等生物无性生殖方式在人体内的表现。因此,在人体内可能存在着无性生殖,雌雄同体和雌雄异体这三种生殖方式,即整个动物界所有的生殖方式在人体内都存在。
( g$ q, D( C4 c: t: L5 m! Q 肿瘤的各种表现与人的胚胎相比较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肿瘤的发生一般为单发性,呈圆形进行性生长的实质性肿块;某些肿瘤的组织和细胞具有胚胎时期的特点,如原发性肝癌可以分泌甲胎蛋白。1 R8 Z6 u3 n: V* q# [$ W9 Y# L
关于的发生问题仅是一种推测,还有待于实验证明。在人体内细胞的减数分裂只存在于睾丸和卵巢的生殖器官内部,而其它组织细胞的减数分裂情况不清楚,更没有存在“配子”的概念。但是,赫斯金斯(Huskins,1947)在紫万年青和洋葱根尖细胞中找到了单倍体细胞,并证实为“对应染色体的分离”,系真正的单倍性。又有人报道在果蝇神经细胞中看到双线期的细胞等等。可见在人体组织内寻找单倍体细胞是有希望的,根据肿瘤的发生率非常低的现象可以想象这个实验如同大海捞针,是非常困难的。总之,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尚待大量的研究工作去接示它。
9 a' B! Y% T6 ^7 N5 ?' J& x) W8 Z* y$ Q T8 a- q
1 I& Q( I2 e e- i
选自一九八三年十月《中国医学生》第8期39页
3 j3 G7 B3 x1 V' Z: ^0 ~) G* S. A( u)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