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307
- 威望
- 307
- 包包
- 8
|
无论是nc膜还是pvdf膜,都与蛋白具有非常强的亲和性,同样与与免疫球蛋白性质的抗体可非特异性结合。转膜完毕后,膜上除了我们的上样蛋白泳道会被上样蛋白结合,其余都是空白。所以必须用非特异性蛋白结合封闭。这样在杂交一抗时,一抗就只与目的蛋白结合,而后再与二抗孵育时,二抗也就主要与一抗结合。如果把封闭膜这杂交一抗两个步骤合并为一步,更多的可能是两种:1.曝光时全膜显色,黑乎乎一张黑板;2.目的条带无法检出,因为稀释一抗通常最低为1:1000,可以想一想,仅仅特异性的与目的蛋白条带结合的信号强度大,还是分散在全膜上的信号强度大!其实可以雪地追踪来打比方,干燥的土地上足迹难辨,若是雪地上,无论是人的足迹还是禽兽的蹄爪印迹,皆是一目了然。( h8 H) o+ N" O* t; T) F. o; n" X
封闭一般最好用脱脂奶粉,脱脂奶粉内的非特应性成分丰富,封闭效率高;但稀释一抗最好用BSA,BSA成分单一,可最大可能的避免抗体与稀释液成分非特异结合,从而可提高一抗的相对有效工作浓度,达到两个效果:1.增强信号强度。2.节省一抗。有时用BSA6 |) \+ c9 F! j( x, J1 C" o
1:3000稀释后曝光的信号强度比用脱脂奶粉1:1000的还强。二抗稀释还是用脱脂奶粉,目的还是为了减少非特异性结合,尽量减少背景杂带。
7 P" N# {; S( q, s8 z呵呵,我就知道这么点,全都晒出来了,不妥之处,尚望拍砖。 |
-
总评分: 威望 + 31
包包 + 52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