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2015
- 威望
- 2015
- 包包
- 4139
|
本帖最后由 jefferson 于 2011-12-7 00:06 编辑
& W0 K o4 A5 o/ j5 [( j" E
8 O4 a3 m/ g) e$ w# ?! Q0 ?! S* q/ n直接的说, 如果这么做, 即便是相对定量, 其结果完全没有意义的.
' a* c9 e( @9 N- E% E( f$ a5 l" ]; M% C
0 W! h# a8 [( Y. _% n$ \& F微量操作遍及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各个角落, 如果能凭目测对细胞进行定量评估用于相对定量的PCR分析, 简直......# U6 l! h6 a4 N" _- p
" L2 P" ]& b* c! l, D) M: @如果不对RNA进行定量, 即使进行相对定量分析, 也作了内参进行校正, 在组内差异上, 由于逆转录时RNA量不同, 很可能就导致反转录效率不同; 反转录效率不同, 进一步进行定量PCR时效率也可能不同, 就是大家说的,用△△CT法分析结果, 要求扩增效率都必须是100%, 且不说你这个能达到都是100%, 组内扩增效率相等都达不到,用这种方法分析,有什么意义呢?
8 g: U# x& j) Z/ s
# [1 b0 t$ l6 {' |起始的数据就是不均一的, 且不说组内的差异,退一步,认为组内差异能被忽略。 组间差异就不是那么容易忽略的了,定量结果需要至少三次独立重复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你能保证每次你目测的细胞量都和之前的实验细胞量基本相同?略有误差,包括你抽RNA时手法上的差异,导致RNA浓度不同,最终批次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时, 本来有差异的表达很可能就会因为标准差很大而成为组间无差异,这样的结果, 不管最终的统计结果最终是有差异还是没差异,都没有任何参考价值的。完全可能是批次间的标准差不正常所导致的。& A4 F9 @# x: ~( M- C1 g
' j X. N6 u n& w5 U( Q欲速不达放哪里都适用,一时的便捷,导致的就是前前后后的实验全白费,结果毫无意义。经济损失不说,浪费的时间和精力,不是钱能衡量的。
" ] ]! `8 u/ }1 |6 B, [; o+ B9 D' P
建议你严格按照Protocol做,事半功倍。这个实验其实很简单不过,论坛里有很多讨论贴。何必偷这点懒。。。。。 |
-
总评分: 威望 + 30
包包 + 5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