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随笔 诺奖得主、iPS细胞之父山中伸弥论文遭质疑(ZT)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37812|回复: 2
go

诺奖得主、iPS细胞之父山中伸弥论文遭质疑(ZT)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5 
威望
17665  
包包
23467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07:38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marrowstem 的帖子' z9 g) N, Y2 u
2 l; _8 K8 [& r% |# ~
iPSC“出错”的几种理论可能:
9 o4 j& }" r; b, c, l7 d/ M% Z: Q1 R4 [/ J+ N/ O
1。完全是假象。这个可能性似乎不大,毕竟这么多人都按照那个模式得到了某个统一标准的结果。
  D  ?7 B# n8 k* Z9 V- K1 a2。现象是真的,但意义“不真”。也就是说,仍有可能这是一个人为的现象,而非大家希望的进化来的生物机制的人工发掘。换句话说,在特定人工条件下,确实有可能看到逆转的局部现象,但这个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能到多大程度,能不能完全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在现有的结果面前,不好说吧。这个推论为真的最坏结局,就是大家穷尽了力气,最后不得不承认,理论上实践上都无法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而是大自然的遗迹跟我们开了个无害的玩笑。
1 s  T: B0 Y* V% l7 u& M; X* d
2 g+ Y5 G- n# f3 M0 V$ s那么,要想证明这确实是个人类新发现的客观存在,要有一个理论的合理解释,第一步就是所谓机理,目前的机理研究还仅仅是在门外瞎摸阶段,比如跷跷板理论。其次,相关的,要能够找到大规模利用的途径,各种提高效率的尝试属于这一类努力。不得不说,还难看到可靠的数量级的提升之路。而且,到底多有效的方法就能够用来证明确实是真的,也没有概念。第三,再往后一步,如果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应用,哪怕是局部的,有限的应用,换句话说看到了iPSC的再生医学临床实例,也可以先假定iPSC确有此事。治疗黄斑病类的临床实验目的在此。但其他应用,药物开发的应用不算,因为那更多是一种经济上的考量。而疾病模型,也似乎不大能算,因为也是有限的复制病理现象。
7 h& R+ p* y8 w7 h: V1 G
4 j$ W6 H6 [5 x# K1 u; x. i还有一种可能。iPSC的有限真实性,可能是别的隐含事物的某个“假象”。很难想象生物进化的漫长过程的奥秘就这样给彻底大白天下了。
5 `' r6 E! t. h! c) v' K6 O0 ]6 ?- Q5 K
由此来看科学研究、临床应用探索、商业忽悠,应该有个心理准备,很可能we ain't seen nothing yet。  j0 g3 d! E/ Y8 N. T7 J
0 @3 \7 _: o: X& Y
有一天尘埃落定,回首往事,数风流人物,还看那时候的当朝?
$ n, E7 o/ s7 o6 T) b& y3 c
( P' J- Y: C' Z! h5 s% B& g5 H芸芸众生孤核默,万古销魂酿此中。
# A' b! e6 [: g  Y  e/ j看取人寰何事业,五洲无浪起秋风。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marrowstem + 10 + 10 王兄,写得好加妙啊!
细胞海洋 + 30 + 5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40  包包 + 6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5 
威望
17665  
包包
23467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沙发
发表于 2014-4-29 08:44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sdwzg119 的帖子
) T( k: \9 |3 m/ d  w0 i# r3 {% o. g0 b7 _
不能说所有的质疑都是针对山中本人是否第一个发现的吧,确实有对iPSC到底是什么现象本身的质疑存在。
. U; @! t! g4 Y4 J" S' g
- f6 ~# f9 s0 M2 f6 N$ g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marrowstem + 3 + 5 我很赞同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5 
威望
17665  
包包
23467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藤椅
发表于 2014-4-30 07:24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marrowstem 的帖子5 I7 E2 O5 z) ]7 g# V/ i; u! ]

. P' \# A5 @. B我很认同。" p  l8 _4 t! o: p

( ^3 i2 j/ l, `2 ?$ V& n理论物理学家在干细胞领域发表新理论与数学模型之日,便是重编程盖棺定论之时。) J( Z/ r5 F- \. Y) y8 v

7 X5 k5 X% r5 n  D" F而实现不了单细胞操作,干细胞应用本质上还是掷色子。; K- _9 K, c) w5 F9 Q
% v" s+ Z  b& S
也许永远只能靠一定程度有效地掷色子。人与自身的博弈。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marrowstem + 3 + 5 欢迎参与讨论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3  包包 + 25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23 17:31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