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3511
- 威望
- 13511
- 包包
- 32034
|

本帖最后由 marrowstem 于 2014-7-19 21:17 编辑 ( E4 K4 K+ l6 K6 C( v
K+ U/ L: \ J抗艾不言败8 d/ A# s9 T. \/ T5 a4 \
$ Z: X8 ]6 i, f6 c) w$ m
一直被医学界当作艾滋病“治愈”范例的“密西西比婴儿”,10日被宣布病情复发,初现希望的抗艾事业遇重挫。% {; b" D4 D- ]$ R
在此之前半年,另一种被寄予厚望的骨髓移植疗法也宣告失败。当时,美国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的医生宣布,两名接受骨髓移植的艾滋病患者(被称为“波士顿病人”)似乎被治愈,但在停药几个月后病毒在他们体内均出现反弹。2 b+ T- ]! k7 T8 e+ Z- x
经历了这些看似成功但最终还是失败的案例后,真正得到公认被“治愈”的只剩下蒂莫西·布朗——他于2007年在德国柏林接受骨髓干细胞移植,此后体内再未发现病毒踪迹。7 ?; m3 P9 I' M2 l" X" Q
那么,这些曾给人们带来希望的失败意味着什么?专家们认为,首先,寻找可重复的治愈艾滋病方法比以前想象的更困难。过去几年,一系列初步的抗艾进展给医学界带来乐观积极的情绪,让人看到战胜艾滋病的可能。
" N. _+ @: ~/ k! f$ r! T8 _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在去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的致辞中说:“我们已经到达一个转折点,治愈艾滋病的想法已不再是不可想象。”美国也宣布启动一项名为艾滋病病毒治愈计划的项目,计划今后3年投入1亿美元推动研究新一代艾滋病疗法。但事实表明,这仍是一个任重道远的目标,目前对艾滋病的认识可能还处于初级阶段。" v& _# Q: X& \7 e" {6 E, p3 g' Q. k
其次,永远不要低估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躲猫猫的能力。“波士顿病人”主治医生、布莱根妇女医院的蒂莫西·亨里奇说,他们的失败显示,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潜伏得比科学家此前预想的“更深、更持久”,血液之外可能还有其他持久而重要的艾滋病病毒“藏身地”。# ]2 _# |2 \* O0 _( K, U
“密西西比婴儿”主治医生、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德博拉·佩尔绍德同样认为:“最新的进展显示,对艾滋病病毒及它的藏身地,我们还有太多需要了解的地方。”8 _; O3 N' s# @- a2 Y3 S
第三,已取得的抗艾进展积极意义不容否定。亨里奇说,他们的骨髓移植疗法没有获得预想的成功,“从科学研究上讲意义重大”,包括让医学界认识到,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水平可降低至用高敏感仪器也检测不到的程度,以及现有艾滋病病毒检测标准也许还不足以判断病毒是否已被长期抑制等。
4 C3 J5 U0 r* @! y; l 佩尔绍德说:“对根治艾滋病病毒的努力来说,这确实是挫折,但我们并不气馁。无论如何,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取得两年多的完全缓解代表着重要的医学进步,它给我们提供了关键性的认识,也显示了重要的新问题。”
1 @; ?. |) v& r# ?- G 总体而言,医学界依然相信,“密西西比婴儿”总共27个月的缓解期将能继续帮助科学家了解怎样控制艾滋病病毒,乃至最终开发出治愈的疗法。伊丽莎白·格拉泽儿童艾滋病基金会副主席西蒙兹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一病例依然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机会,让人了解了快速、早期治疗方案怎样影响身体对艾滋病病毒的反应,尤其在新生儿中。”$ z+ n( E, W0 ]
今年5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曾宣布,将利用与“密西西比婴儿”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更多儿童的临床试验。现在,该机构表示,将会把最新进展考虑在内,对试验的设计略做修改,修改可能涉及治疗期限及相关知情同意书等。
) ^5 G- v0 N% e6 M 值得一提的是,艾滋病专家们其实一直不使用“治愈”这个词。“波士顿病人”另一名主治医生、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教授丹尼尔·库里茨克斯说,他们“从来都非常谨慎地避免使用两名患者已被治愈的说法”。' ? E" ], E) X
攻克重大疾病的道路难免曲折、艰难,“治愈”艾滋病的挫折再次说明这一点。但艾滋病已从30年前的“死刑”变成今天的可控慢性病,许多艾滋病患者的预期寿命可接近常人。
5 M7 {' L) N" g' Z 抗击艾滋病,人类永不言败" R6 i2 j; \, n1 y( ~
(转载内容)。
# O8 L1 w6 S, Y4 m9 l8 f+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