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实验室技术交流 ips专区 iPSCs的下游应用有哪些?——望大家都讨论下,集思广益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49548|回复: 22
go

iPSCs的下游应用有哪些?——望大家都讨论下,集思广益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9 
威望
1059  
包包
2456  

优秀版主 金话筒 研讨会精英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0: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细胞核的重编程有两大经典方法:体细胞核移植(SCNT)和转录因子介导iPSCs的方法;
. W+ j2 @8 c. u9 M" I9 \- ~自从Dolly 羊的出生,直至这两年(13,14年)在NCS上才不断有利用SCNT获取人NT-ESCs的相关报道,并最近获取了病人特异性的iPSCs,并将用于治疗;& t8 B3 d# L+ B; z

* n9 k/ ^) o( ^* [/ _4 {; G  s相关文献: ' s( |: p8 s' j$ Q+ E" ]7 @
1. 2013 CELL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Derived by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8 ^, U# I6 q- E$ {+ ^( X8 U
2. 2014-cell stem cell-Human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Using A dult Cells
3 S* z7 C9 K- w$ `' P3. 2014-Nature-Human oocytes reprogram adult somatic nuclei of a type 1 diabetic to diploid pluripotent stem cells8 L* T$ Z" N5 ?" s: k% t1 j  |
4. 2014-Nature-Abnormalities in human pluripotent cells due to reprogramming mechanisms% X0 z# q) g( o3 ]# k# [
5. 2014- cell stem cell -Human S 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Is Alive and Well; ?' i/ I. [- m' R

* D7 m+ C' D1 g  U1 @( w自2007年获取人iPSCs以来,按理说这7年来应该说有很多的相关文献报道其下游应用;然而,自己通过查找文献,发现文章大多还集中在iPSCs的制备和机制研究上,并且文章套路大多是iPSCs具有很多优势(不涉及伦理道德问题和胚胎的使用),但然而存在不少问题(效率低和不安全,表观记忆之类的),而好像大家都对iPSCs的应用避而不谈,这是为什么呢?  `7 @9 v2 ~) x4 B6 n8 X, P
: J) _2 a. i5 r) h9 ^& ?% n
是自己检索不给力,还是真的应用型文章少?自己也检索了些下游的iPSCs应用,不过能找到的文章很少,并且还是那种小鼠的iPSCs,同时无意中也看到一些链接如http://www.bbc.com/news/health-23374622;不过是成体干细胞的;- M( d4 H; z3 a$ D

: F) X0 y8 `5 S9 L% r; s& d) U希望大家能讨论下iPSCs的下游应用,集思广益,最好能上传下相关文献或者链接!!!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43 
威望
143  
包包
93  

优秀会员

沙发
发表于 2014-8-6 12:33 |只看该作者
iPS的比较近期的下游应用包括:药物筛选、毒理测试;比较远期的下游应用是在临床。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Andyhigh + 5 + 10 我很赞同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9 
威望
1059  
包包
2456  

优秀版主 金话筒 研讨会精英 优秀会员

藤椅
发表于 2014-8-6 16:4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abgg 的帖子
( }1 Q" @9 [( y6 S/ t9 ?& I5 I# Z+ ]" C6 `+ Y; P* X: D3 ~# q( w
同意你的意见,自己也找了几篇文献:
4 X6 z0 v! |  `  f2 {1. Drug Screening Using a Library of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Cardiomyocytes Reveals Disease Specific Patterns of Cardiotoxicity-2013 Circulation 上的药物筛选,并涉及到毒理的测试;4 Y6 D* o/ u0 V
2. 2008 cell 上的 Disease-Specific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不过仅限于获取iPSCs,没有下游的具体治疗实验或者数据;4 D; G2 }( h- x3 c4 s1 [# E" `& I! e% o
3. 接下来就是一些综述:如2011年- Nature review 上的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 opportunities for disease modelling and drug discovery;
8 h" [6 s6 |& [9 Z- V) F" v$ i) {/ L* i0 S
你是否可还有一些其他的案例  或者新闻报道 说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啊?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43 
威望
143  
包包
93  

优秀会员

板凳
发表于 2014-8-6 16:49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回复 Andyhigh 的帖子& k' P9 A5 g) ~2 y

5 v, a  j6 E. v% P/ o2 _iPSC直接使用是比较危险的。一度报道iPSC还具有免疫原性,但这个问题目前基本搞清楚:重编程不完全的iPSC具有引起排异反应的风险。还有一个问题是致瘤性,就是生成畸胎瘤。除非有非常彻底的iPSC与其分化细胞分离的技术,或者通过一些手段阻断iPSC在体内生成畸胎瘤,临床应用iPSC是有风险的。这也是为何我觉得临床治疗方面是比较远期的应用。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71 
威望
3071  
包包
6176  

优秀版主 研讨会精英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报纸
发表于 2014-8-6 16:53 |只看该作者
听一个老板讲过 目前iPSC的主要应用是 建立相关疾病的细胞模型然后就是药物筛选等。从iPSC得到成体干细胞或者其他功能细胞然后进行细胞移植也是条路径 但是感觉比前者要慢很多。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222 
威望
222  
包包
675  

优秀会员

地板
发表于 2014-8-7 11:38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跟帖说的都是经典套路,我来提供几个好玩的:$ a" I* ?5 i7 ^1 {$ y- H! W
1. 治疗癌症的工具:Nat Biotechnol. 2013 Oct;31(10):928-33% X6 f. |& L( V7 ~
2. 细胞返老还童:Cell Stem Cell. 2013 Jan 3;12(1):114-26
# X% I- _$ t5 Y* q+ J4 x' s3. 遗传缺陷修复:Trends Cell Biol. 2013 Dec;23(12):587-922 f! k  M: k9 {- F8 R
4. 人源化动物:作为疾病研究工具Arch Pharm Res. 2012 Feb;35(2):261-9;作为临床应用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1 Aug 28;17(32):3684-90.4 `4 {0 i1 q8 Q' x- S# c! Z
5. 更好玩的也许能用于Food industry,还没看到任何报道提过把ips用到这里,不过完全可以参考荷兰2013年爆出的人造牛肉汉堡的新闻。我觉得如果通过扩增iPS再分化为肌肉细胞会比扩增肌肉前体细胞的代价会更低一些。也许未来还可以吃到香辣畸胎瘤什么的……对,我其实是个吃货!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Andyhigh + 5 + 10 我很赞同

总评分: 威望 + 15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9 
威望
1059  
包包
2456  

优秀版主 金话筒 研讨会精英 优秀会员

7
发表于 2014-8-7 14:4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abgg 的帖子2 m: T4 u# C# O# V& c

: ?5 }. u6 b1 G- o1 [- K; g! D/ u同意你的看法,不过这里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下:
, C% i! J0 |" c2 I$ t1 s1. 根据你回答的言外之意,完全重编程的iPSCs不具有免疫原性或具有的免疫原性 不足以引起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2 v" |6 @  Z$ X  F# D/ `" s% v. J
2. 对“除非有非常彻底的iPSC与其分化细胞分离的技术”不是很理解,你这里说的是指将iPSCs分化成特定的细胞,为确保安全性(防止有部分iPSCs为分化嘛···) 在体外将两者彻底分离,以应用于后期的体内试验嘛?  还是直接将iPSCs应用于体内试验?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9 
威望
1059  
包包
2456  

优秀版主 金话筒 研讨会精英 优秀会员

8
发表于 2014-8-7 14:5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Damon-Salvatore 的帖子
6 E# F- `5 E7 q5 T& f4 h) ]# `# T2 [. Y% R
据我了解 应该只有成体干细胞中的少数细胞,被官方同意应用于临床,所以后者应该还是发展的大趋势之一。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9 
威望
1059  
包包
2456  

优秀版主 金话筒 研讨会精英 优秀会员

9
发表于 2014-8-7 14:5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yangel 的帖子2 ^# J2 h, v  v2 Y6 F) e
7 D' Z6 m$ I" T8 p( {: @; v4 I
吃货的思维就是不一样啊,我来看看你推荐的文章,期待是真的好玩···

Rank: 2

积分
143 
威望
143  
包包
93  

优秀会员

10
发表于 2014-8-7 14:5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Andyhigh 的帖子
0 T& c+ D3 ?; g% H
/ L8 c! h3 O3 D: ^* ]+ e  W1. 完全重编程的iPSC不足以引起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还有一些特别的基因需要调控表达水平以防止其产生免疫原性。2. 先将iPSC大规模扩增分化,然后将其与分化后的细胞分离。需要保证这个分离过程中不要混有iPSC。
9 O6 m0 X( `! ]: t& S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6 + 1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6  包包 + 15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9 20:36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