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实验室技术交流 ips专区 8月18日高绍荣实验室在cell research发表论文β地中海贫 ...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41856|回复: 11
go

8月18日高绍荣实验室在cell research发表论文β地中海贫血症病人iPS(附原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6 
威望
706  
包包
682  

金话筒 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8-22 10: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niyou 于 2009-8-26 20:07 编辑
% j; E* ]' T$ o1 l  h1 M. {( w1 z  F/ Q' f3 ?# t4 N0 O8 r
2009年8月18日高绍荣实验室在cell research上在线发表论文Generation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human β-thalassemia fibroblast cell
4 z7 d, b* i, X5 [文章请看附件:2 r% z9 M: `9 ~  {5 U4 k

, A' q( L( j6 A0 q8 Z. q4 {; ^9 i8 ^$ O
另外中国新闻网报道:
! O, W/ \8 F. \# [/ }' G& S     在广东、广西地区,一种极其恐怖的血液疾病,由于几乎没有治愈方法,当地人往往只能用“小孩儿养不大”来形容这种病。这种与生俱来的疾病使人体内的红细胞没办法携氧,患儿从出生开始就要连续输血,但即便是这样,最后也有可能因为脾脏无法负荷输血带来的副作用而死亡。 4 H0 A- O1 ?9 Q
  大部分得病的孩子,甚至都无法活到小学毕业。在医学上,这往往被称为β地中海贫血症。 + s3 s# v* O0 A$ ^0 w
  高绍荣在8月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就专门论述了iPS细胞在治疗β地中海贫血症中可能产生的效果。
$ Z  j, p! H. \6 z! U$ }( c5 _$ n  一个来自广西的两岁小孩,成了这项实验最早的活体捐献者,而这个孩子现在只能依靠输血来维系生命。技术人员将孩子的一小块皮肤,培养、冻存,带回北京,最后诱导成iPS细胞。
$ k7 g0 Q0 o/ a/ ?3 j$ C% E  通过定向打靶把基因突变或缺失修复,再将这个干细胞系做体外诱导,就有可能把它诱导成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组细胞。之后再把造血组细胞重新移植到病人体内,从理论上来看,这种恐怖的疾病就可以被治愈。
  u  u! S0 E, @6 b# O9 X  而这种细胞移植的最好之处就在于,病人无须担心免疫排异的问题。
" q7 z3 M. O( J- n6 o  高绍荣一直关注着这方面的进展。当他发现前新闻联播主播罗京和篮球运动员王磆,都是因为骨髓移植后的排异反应离开人世时,他的语气中带着遗憾:“如果用他们身的细胞来移植,就不会产生问题。”
% }! b1 x6 s* a  在日本,科学家们已经开始将“皮肤干细胞”用于帕金森氏症的研究和治疗。庆应大学教授冈野荣用一名60多岁的遗传病患者提供的皮肤细胞诱导出iPS细胞,再将其分化为神经细胞,通过与正常神经细胞的比较,试图探究帕金森氏症发病的原因,寻找有效治疗方法。
1 t  W/ w; K# M  只是,尽管iPS细胞不会像胚胎干细胞那样,深陷伦理之争无法自拔,但将它重新注入人体,现在似乎还为时过早。 9 B- q" w9 A& Y4 c' f
  “现在仍然有很大风险。”几乎所有参与实验的人都这样说。iPS细胞需要由病毒引导,更何况,如今采用的4个诱导细胞转化的因子,其中有一个仍是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尽管病毒引导可以使癌症基因陷入“假性沉默”或“选择性沉默”。但没有人敢担保,这不是一座埋在深深的海洋底下的活火山。
# G; d4 N& ~% y3 U$ c" Q  不过,对于更多患者来讲,iPS细胞可以从另一种角度为他们带来福音。“药物筛选,这很快就可以用到临床上了。”高绍荣对此很有信心。
$ h6 t8 S) ]. f, y- y/ ?5 h! z  他举例说,如果将一个神经性疾病患者的体细胞诱导成iPS细胞,然后再将iPS细胞重新分化为神经细胞,用不同的药来刺激这些细胞,看哪种药对它最有效。体细胞就可以代替患者,成为药物的小白鼠,并为患者寻找到最佳方案。
; B& y1 x: L6 x: R6 p9 h* C  从胚胎干细胞到体细胞,克隆技术似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是这位师承“多利之父”、英国科学家伊恩·威尔穆特的中国科学家却坚持,“我不会去做克隆人”。 , [% W& c, M, ~7 i* V
  但是谁又能预料呢——就像数百年前吴承恩曾经幻想过的齐天大圣随手揪一把毫毛,就可以变出千千万万个一样古灵精怪的孙悟空一样,人类距离那一天,或许没有想象中那样远。9 @. ~% X* `: @6 V5 i! e9 _$ y
- I7 S) ^# N6 {8 K1 e9 a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10 精品文章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32 
威望
1432  
包包
13671  

金话筒 帅哥研究员 优秀版主

沙发
发表于 2009-8-22 12:43 |只看该作者
:victory:

Rank: 2

积分
100 
威望
100  
包包
1  
藤椅
发表于 2009-8-23 09:42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6 
威望
86  
包包
377  
板凳
发表于 2009-8-23 11:37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媒体报道,必然有很多错误,请勿攻击或钻牛角尖 = 假药之店,必然有很多假药,请勿求真或筛选过滤?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6 
威望
706  
包包
682  

金话筒 优秀版主

报纸
发表于 2009-8-23 14:1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iyou 于 2009-8-26 20:09 编辑
5 p4 k# P4 i5 T  ~$ c$ [
. P! V. \. h1 S1 Y1 _2 N2 o, B# c回复刘实版主:# k+ J! M& W1 _" k+ M% V! \: W
    目前的科研体制是有问题的,在当前情况下,一般的科学家是不会花精力去把iPS和诱导性癌细胞这两个问题的关系弄的很清楚,一方面,科学发展还需要很多理论的积淀;另一方面有可能他们的认识没有你那么超前。
: A$ Y/ T8 l0 J( [2 B' g" d1 y    Shinya Yamanaka, Rudolf Jaenisch, James A. Thompson, Douglas A. Melton, Rebort lanza, George Daley,Hochedlinger等人,还有中国的邓宏魁、周琪、高绍荣、金颖、肖磊等人,靠什么拿项目,拿到科研经费以后不做iPS又能做什么?难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然后告诉世人:我的iPS就是人工诱导癌细胞?
0 I8 u5 u( b( ]3 a; n    首先,还不能肯定现在的iPS就是人工诱导癌细胞;, }6 O; f# y. v
    其次,既便未来几年确证iPS就是人工诱导癌细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人工诱导癌细胞也具有多能性,也可能通过诱导分化或在体内微环境中成为正常细胞,甚至有可能用于细胞移植治疗。
2 D& z; d* a- ]  f    以下有两个实验,以资借鉴:! H, R( L9 c. j9 y! C
    一、蛙卢开氏腺癌的实验表明,癌细胞核有发育成完整正常动物的能力。表明癌细胞不一定在核上有什么问题。蛙卢开氏腺癌是由疱疹病毒诱发的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实验中为了便于区分癌细胞核与正常细胞核,特别在三倍体的蛙品系中诱发出腺癌所产生的,癌细胞的核具有一套三倍体的染色体。然后从这些三倍体癌细胞分离出细胞核,并把它注射入已激活但除掉了核的正常蛙卵内。最后得到了相当数量的,机能完全正常的三倍体蝌蚪。并得到了由癌细胞核发育成的蝌蚪身上亦不存在任何恶性肿瘤的证据。从细胞分化的角度来理解,癌细胞实际上是一群未分化或脱离分化的干细胞,它在代谢上保持其生化合成上的多能性。4 S5 R2 Y% e3 r3 x- T9 _
    从以上的实验,癌细胞核移植重编程实验,得到了相当数量的,机能完全正常的三倍体蝌蚪,得到了由癌细胞核发育成的蝌蚪身上亦不存在任何恶性肿瘤的证据。说明癌细胞能被重编程为早期的多能干细胞,并且参与个体的正常发育。  m6 F3 J% z/ [: p/ o! E6 Q
    二、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出了两个人类胚胎干细胞系的微环境如何诱导转移性黑素瘤细胞恢复正常的过程。研究人员证明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微环境能够将恶性的癌细胞“教导”好,这些经过“教化”的黑素瘤细胞的侵略性明显降低。1 b" }4 X. c" [7 _
    这些观察结果表明人们有可能利用从hESC微环境中分离出影响肿瘤命运的因子并用于逆转转移性肿瘤细胞的致癌“秉性”。研究的结果公布在2006年11月17日的Stem Cells杂志上。研究的领导者是Hendrix。
9 S9 D3 s' n/ g' l+ X    由于人类胚胎干细胞能够形成各类正常的细胞类型,因此Hendrix和她的同事使用了一种独特的三维模型来检测支持人类胚胎干细胞的微环境是否能影响人类转移性黑素瘤细胞的行为。这个模型由Hendrix的实验室发明,它由用hESC预处理的三维胶原质基质构成。将转移性黑素瘤细胞播种在这个胚胎微环境中,然后进行分子和功能分析。
5 e& n* V# M/ T8 w* L7 E- x$ D    研究组使用了两种不同的hESC细胞系来预处理胶原质,然后将干细胞移除,剩下胶原质基质,然后将癌细胞种植在这个基质上。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hECS微环境的转移性黑素瘤细胞表达了一种黑素细胞相关蛋白Melan-A并形成了与hESC群落相似的细胞群。这种由hESC微环境重新教育的黑素瘤细胞还比通常的肿瘤细胞的侵略性小。
3 P$ Y, I  _; H& M7 V    这些发现为分析调查hESC创造出的微环境因子对逆转肿瘤细胞转移性能的可能作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w) O! p# x. u8 \8 M% U" m9 O8 i. J
    不要急于下结论,也许iPS是人工诱导癌细胞,也许不是。既便是,也是比较有意义的。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0 + 100 精品文章

总评分: 威望 + 100  包包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6Rank: 6

积分
3210 
威望
3210  
包包
3359  

精华勋章 金话筒 帅哥研究员 优秀会员

地板
发表于 2009-8-23 17:13 |只看该作者
支持niyou楼主。个人觉得iPSC在再生医疗上的应用前景会非常广阔,即使获得的细胞是癌细胞,只要能分化为正常的人体细胞就可以了。用这种方法还为癌细胞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科学总是在发展的,没必要对新生的事物有太大的恐惧,去伪存真才是我们的任务。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10 精品文章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6 
威望
86  
包包
377  
7
发表于 2009-8-23 18:35 |只看该作者
要想理解我和我的精神或神精(不是神经)首先必需搞清楚什么是科学?
6 W/ G1 Q: s% K( k* ?5 Z0 x) {3 ~" F科学应当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正确反应,对吗?
7 Q1 r2 a# T, R+ V! Z- k' G: w癌细胞是多能的这点稍有一点医学知识的人都知道,没医学知识但受过癌症折磨的病人也知道。但这不是癌细胞的过错,因为它也是被自然“突变”的或被人为“诱导”的。. w6 j: ~4 |  f4 n% ~7 Z
问题是有人没本事消灭自然界的癌细胞,却还有本事制造人为的癌细胞。如果是因无知而犯错,那也可愿谅,因为怕犯错误的人就别干靠探索而有发现的科学这一行。但有人是在被别人指出错误后还要装昏而继续贩假,更有人把别人根据艰苦发现而提出的批评收进了自己的成果簿。你说这类人还配科学家的称呼吗?我看是些拿科研钱混饭吃的。而利用(对)媒体的误导而获得领导和大众的支持则是这类人能在科学界飞黄腾达的必要条件。
% Q6 E" f2 z. J1 G- Z希望科学世界多几个求真者,少些忽悠帮!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6 
威望
86  
包包
377  
8
发表于 2009-8-23 18:40 |只看该作者
有错必纠!“反应”应为“反映”,即“科学应当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Rank: 3Rank: 3

积分
559 
威望
559  
包包
1201  

优秀会员 金话筒

9
发表于 2009-8-23 23:07 |只看该作者
支持刘实老师,
6 G# p/ {% S& B6 P首先,我们现在治疗癌细胞都达不到,何必去妄谈利用它?' N/ t5 I: M- k" A: v
更重要的是,科学就是一种态度,既然知道有可能是癌细胞,就应该指出来,不能因为外界的导向和别人的好恶而有意隐瞒,歪曲。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10 原创内容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6 
威望
706  
包包
682  

金话筒 优秀版主

10
发表于 2009-8-24 05:16 |只看该作者
轻松一下,刘实教授的第一句话使我想起10年前一位神经内科的教授的讲课内容,大致如下:
0 g) B# G* i0 k0 f
) P$ {* x% N( ~" P% H/ ^6 L     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常常存在一种错误的概念,就是把神经病和精神病混为一谈。每当听到人家说“神经病”,马上就会想到“疯子”、“傻子”。所以,不少文艺刊物和电视、电影中常常出现将精神病称为神经病的错误叫法。其实,精神病和神经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不能混为一谈。
# G5 Y6 R# @3 u  }3 r$ U5 k1 |  精神病,也叫精神失常,是大脑功能不正常的结果。现有的仪器设备还查不出大脑结构的破坏性的变化。根据现有的资料表明,精神病是由于患者脑内的生物化学过程发生了紊乱,有些患者的中枢神经介质多了,有些则是缺少某些中枢神经介质,或是某些体内的新陈代谢产物在脑内聚集过多所致。由于精神病患者大脑功能不正常,所以这些患者出现了精神活动的明显不正常,如莫名其妙地自言自语,哭笑无常,有时面壁或对空怒骂,有时衣衫不整,甚至赤身裸体于大庭广众面前……9 j: w/ }, z4 L, Z  y0 C
  神经病是神经系统疾病的简称。前面已提到神经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它协调人体内部各器官的功能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起着“司令部”的作用。凡是能够损伤和破坏神经系统的各种情况都会引起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头部外伤会引起脑震荡或脑挫裂伤;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会造成各种类型的脑炎或脑膜炎;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可引起儿童脑发育迟缓;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可造成脑溢血等等。
7 N# I$ T. Z. y: \  那么,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哪些症状呢?头痛、头晕、睡眠不正常、震颤、行走不稳定、下胶瘫痪、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抽风、昏迷、大小便不能自己控制、肌肉萎缩以及无力等均是最常见的表现。概括地说,可以将症状分为两类:一类是刺激症状,表现为疼痛、麻木;另一类是破坏症状,表现为瘫痪。当然,有些神经病患者也可以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失常,但这种精神失常和精神病人的精神失常有所不同,医生根据症状、检查以及各种化验等可以把这两者区别开来。5 }3 j0 \0 M) V5 |/ Q2 ]
  由此可见,神经病和精神病是不同范畴的两种疾病,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等均不一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把这两种概念搞清楚。如果遇到精神病患者看病的话,应当建议他到精神病院或精神科去;而神经病患者,则应该到神经科去看病。
& t" |( [* W' P: {2 }, h  需要说明的是,神经衰弱和神经病、精神病也完全不同,更不能混为一谈。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20 精品文章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3 19:07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