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楼主: 饶冠华
go

“了解肿瘤,关注肿瘤干细胞”-No. 2010-1-(1)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11
发表于 2010-1-31 15: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rrowstem 于 2010-1-31 15:37 编辑 8 H$ Q  [' \! t0 X" ^- L

. K6 h7 c: l) h, Z; W( V同意版主的意见,肿瘤的发生需要外部条件的先前改变。个人认为肿瘤起源的最初事件是外因导致的基因突变而造成的细胞或组织结构的异常,此产生异常性质的microenvironment或niche,当一恶性性质的microenvironment或niche得以最终形成时,第一个肿瘤起始细胞在其间产生,此与肿瘤的单克隆起源相一致。至于肿瘤异质性的产生,那是更后一步发生的肿瘤进展期事件,此时已是中晚期的肿瘤阶段。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饶冠华 + 5 + 5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12
发表于 2010-1-31 15:33 |只看该作者
绝大多数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事件,这也是为什么癌肿在中老年后才表现高发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其实肿瘤很多表现出来的生物学特征可能只是表象、是已经形成事实的结果,而表象背后隐藏的事实才是肿瘤得以发生和肿瘤细胞起源的真正原因。
% h7 g( o" n' b+ d  [         举一个近来提出的肿瘤免疫编辑学说(immunoediting)的例子:, e8 D" a; Z* _/ k
         其实很有可能,相关肿瘤发生的免疫逃逸、DC提呈失效、巨噬细胞促进转移、CTL低杀伤性、TREG(诱导调节性T细胞)抑制效果,都是编辑之后的结果,即第三个阶段,$ w$ A1 X& n& b
前两个阶段是免疫攻击、平衡阶段,失败之后进入逃逸阶段。
4 _0 `& F  c$ t8 S! ]% [# ?; t; W        肉眼肿瘤都已是进入免疫逃逸后的阶段,而肿瘤的早期发生及最初的形成阶段,如癌前病变、原位癌、无血管期、甚至更早期中的免疫反应,实质这些过程较后来的肉眼可见肿瘤阶段远为漫长,这其中异常的细胞和异常的niche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或怎样发生转变才有可能是对肿瘤研究更为重要的。至于免疫逃逸后的事件再一遍遍研究也不会有太大的意义了。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jiandong2001 + 1 + 2
饶冠华 + 10 + 10

总评分: 威望 + 11  包包 + 12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385 
威望
385  
包包
79  

小小研究员 热心会员 优秀会员

13
发表于 2010-1-31 21:11 |只看该作者
自然发表的新文章,皮肤细胞直接可以诱导成神经细胞,那么成体细胞紊乱成肿瘤细胞也不是不可能,可能IPS也只是中间一站而已,期待早日成真!!!
已有 1 人评分包包 收起 理由
饶冠华 + 5

总评分: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7  
包包
58  

优秀版主 金话筒

14
发表于 2010-3-2 19:16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全息生物学对肿瘤起源的假说
" b+ k8 Y' k' U, H( {2 ]1 N( t: A0 G+ G  y/ k1 o8 q9 `+ n
在正常情况下,各级干细胞都受整体的约束,服从整体利益而未表现出全息胚生殖细胞的活性,它的分裂活动仅仅是为了组织的更新。只有部分原始生殖细胞,为了种族的繁衍在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时越出其原来的生长环境,摆脱整体的束缚发育成另一新个体〈这过程在人类则表现为先生成精子或卵子迁出原环境后再受精,形成的胚胎在母体这个天然培养基上自主生长〉.当然它在越出原环境之前也受整体的束缚,由于某些因素的作用,整体用于约束干细胞、原始生殖细胞的微环境发生变化,使它们摆脱整体的束缚〈这里包括一些胚胎时期干细胞的残留或移位〉,若此时有某些因素能使其激活即单性生殖(可能象受精卵激活一样),它们就象受精卵一样作为一种物种的种子迅速分裂增殖,当增殖形成的细胞团达到一定的临界细胞数时,细胞间的相互协调足以自创一个适合其自主发育的生长,此时它就能自主生长发育成一个活性全息胚——形成临床上所见的恶性肿瘤。这就是说恶性肿瘤其实就是一种起源于干细胞〈包括原始生殖细胞〉通过单性生殖产生的多细胞生物。
; x# _$ U0 W0 T; `% a! }. e& E: K% Q2 S3 ~* B/ `
这个观点很新颖,但没有试验证据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饶冠华 + 5 + 5 欢迎补充新观点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7  
包包
58  

优秀版主 金话筒

15
发表于 2010-3-2 19:2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饶冠华
- Z2 Y+ |5 T7 L" t* W# j3 x( ]4 z, i! U
& @7 Q+ Q& Q- V( ^
    高度同一你的观点。. R$ E4 @/ @! {

! }" U0 U2 }# V( z  I5 t( P6 B( {  前几天在CNS杂志上看到的报道:传统观点认为肿瘤要经过“二次打击”才能导致肿瘤;但研究者发现这些突变可以不发生在同一个细胞,而是在细胞群的不同细胞就可以产生肿瘤。这样形成肿瘤似乎比我们预想的要容易得多呀!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7  
包包
58  

优秀版主 金话筒

16
发表于 2010-3-3 09:25 |只看该作者
昨天在上面贴了全息生物学的观点,不知道是否犯忌,很是惶恐。昨晚看到一个帖子说他是伪科学。估计没有什么人会相信全息生物学这样的话。片面的讲一听到“全息生物学的”名字我就从骨子里抵制。本人的语文水平是公认的差,需要写课题用中文,难住了想下点写得好的句子,不小心找到了。0 C$ f0 D% H+ R8 \" }
: b8 V! V* D6 F9 D+ R
  全息生物学确实有将个别想象无限放大的嫌疑。我们不谈他。  e% O* d! p! j% \/ E% G) p

, g; y9 ~" J6 v/ {  {  拣点有思考价值的前人的观点。虽然我一直认为他们是肿瘤研究的先驱,却似乎被遗忘在历史长河。
( [' s5 y" I" l% y: @1 h9 O' g* ~0 a! ]: R6 i
  “Oncogeny is blocked ontogeny.” Van R. Potter, 1968
) C& ^9 {: T5 C3 p: |   “Cancer is a problem of developmental biology.” G. Barry
% h. d8 s! q  [9 C* J, JPierce et al. 1978
& d* S( `- T, c   The development of teratomas from parthenogenetically activated ovarian mouse eggs. Stevens LC
5 W5 s4 S* F, q+ q2 o2 |& g$ I
+ ?: ]" T5 C( F   A link between tumour formation and
  X' i6 d8 Q6 }& n6 Sgametogenesis
was probably first suggested by Langenbeck: X: s& `5 H' d/ Z$ T
in 1840 (Rather, 1975; see also Wolff, 1907; Lugassy and1 K' v& O$ ]' W' ?5 {4 Y9 S$ c
Escande, ).
+ V  j  A" X+ [6 S) |
4 A+ H: z0 j* s) N) c Cohnheim (1867) and Durante (1874), as the “embryonal rest” theory of cancer。' C5 A3 w/ n9 V/ U% P; M  d) q
/ I8 P) k! M& i4 I
Rippert (1911) proposed the embryonic rest theory to include the possibility that cells expressing embryonic potential for growth could arise in the adult through dedifferentiation。% I- k1 Y  H# a: A' E
0 |2 c# a7 N0 Z8 `2 ]
  
0 ~# ~* p" n9 o& _2 U- A1 s, _    Stevens LC,和Pierce GB关于肿瘤的起源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不防读读。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7  
包包
58  

优秀版主 金话筒

17
发表于 2010-3-3 09:34 |只看该作者
除了“胚胎残余和去分化起源”。当然还有很多,比如“种子土壤学说”,“基因突变学说”,“非整倍体学说”,“细胞融合学说”。其中“种子土壤学说”,“基因突变学说”可能是教科书中比较流行的。其实每一种理由都有一定道理,都有一定的想象支持。每一个人都试图证明自己的是真理。
* F/ V/ K0 I% ^   谚语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大自然不会选择的唯一的路达到目的”。
* n' i! Y+ ~6 H& ^4 U# L   所以我的观点是,包容所有的观点;也许肿瘤的形成是大家合力作用的结果。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sunsong7 + 5 + 5 欢迎参与讨论
饶冠华 + 5 + 5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7  
包包
58  

优秀版主 金话筒

18
发表于 2010-3-3 09:45 |只看该作者
Stevens LC,和Pierce GB做得很多关于畸胎瘤/癌起源等的研究,发现了畸胎癌(EC)细胞该细胞的畸胎癌的多能肿瘤干细胞,并最终开启了ES细胞的发现历程。提出了肿瘤起源于干细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诱导分化治疗肿瘤,用胚胎逆转肿瘤,肿瘤是发育生物学上的问题。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22 
威望
22  
包包
82  
19
发表于 2010-4-1 21:01 |只看该作者
目前正参与一位老师关于肿瘤起源问题的研究,还在盲无头绪的前期准备阶段,很高兴参与大家的讨论。
* P0 }" ?1 r% s/ F* h& Y# o这位老师认为现在对肿瘤发生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水平上,他认为肿瘤的发生是细胞慢性损伤修复的必然归宿。刚才看到prettybear 介绍的全息生物学观点。这位老师认为当细胞分裂达到一定次数进入濒死阶段时,细胞开始了“自我选择”,绝大部分细胞正常凋亡,而有少量不愿退出历史舞台的细胞、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自我调整而达到永生——也就是肿瘤细胞。因此,分裂潜能越大的细胞癌化机率越高,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老年人多发性癌症的原因。# v4 U; P8 [( S
我是搞生物的,对医学知之甚少,对肿瘤相关知识也是刚刚接触,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教,谢谢!
已有 3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sunsong7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饶冠华 + 5 + 5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77 
威望
4277  
包包
7646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20
发表于 2010-4-1 22:2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 flyingdream
, Q$ Z0 L  L0 v3 D2 {! {
, a; ^# S& v- t7 [# B3 }8 S看上去很像细胞系形成过程,不过我认为不可以忽略环境因素,仅仅是细胞自我选择,突破了生长限制,也往往很难逃脱环境的调控与制裁。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7 17:29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