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22802|回复: 5
go

克隆猪随时可以商业化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76 
威望
776  
包包
717  

金话筒 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14: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在华南农业大学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联合建立的实验室里,科研团队正在从事一项革新物种的实验:利用前瞻性的转基因技术,培育三个突破性的猪品种:环保猪,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废物对环境的污染,磷排放有望减少50%以上,氮、碳排放有望减少10%以上;$ s0 s3 c0 g8 J5 X5 g0 h5 }
! X; k/ S0 l4 O8 r& I# T
  抗病猪,通过转基因技术把抗病基因转入猪体内,大大减少养殖业病害风险;
# n1 W; D1 W  a8 W. `
: d* \2 z8 Q; B4 @9 w  功能猪,具备某些特定功能,比如将深海鱼油中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转入猪体内。8 b  I% L' O* v9 E4 Y* `

* [) h# S0 x( x! Q& w+ X. M6 d  “在白鼠等动物模型上的实验效果非常理想”,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农业部“环境友好型转基因猪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负责人吴珍芳透露,环保猪的研发已经有了眉目。0 w0 I3 n4 |& B! l1 e& I

4 S: J* K, [9 a  B+ @$ _  作为“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级项目“环境友好型转基因猪新品种培育”已于去年启动,由华南农大牵头,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共同参与。华南农大是全国“转基因猪”研究的领跑者。5 I/ N8 q9 _# P" V& M/ P

$ b: y4 x& `- B3 f  在与华南农大一墙之隔的广东省农科院,转基因技术同样炙手可热。该院畜牧研究所主持的重大专项“减排有机废弃物的转基因猪新品种培育”和以提高产仔数等繁殖性状指标为目标的专项都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G1 v) P- p( c8 D

# v% n7 Q% r0 w8 Y  吴珍芳表示,对任何国家和地区,转基因技术的发展都将是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一旦它被应用到现实生产中,就将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预防病虫害等方面起到令人惊叹的作用。转基因技术将成为生物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 |+ \+ n1 b  Y: C, T. l0 |2 I+ H; ?7 K( ^% ]. e. }- w! S4 o6 \) C5 [) s/ c
  广东有足够的理由成为转基因技术的领跑者。吴珍芳认为广东的优势在于,技术和产业都很完备,水稻、生猪、肉鸡以及水果、花卉、蔬菜等种业都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另外,广东有着雄厚的品种优势。: m# |6 I* G: C4 m* _5 Y

, }# w$ E& A5 w- A) O8 G   养猪场变身生物实验室* H  c* R# |- S( D$ r
0 j) g2 R/ i$ z; I4 [& L1 Y- n1 h
  除了华南农大教授外,吴珍芳还有一个头衔:温氏食品集团研究院院长。对于即将到来的转基因革命,广东的农牧企业磨刀霍霍。
4 T4 m6 ]( D  j5 v4 n% T* v! S- g, f' o8 R, V+ V
  与常见的生物技术实验室不同,吴珍芳的实验室直接建到了温氏的养猪场里。3 b; n4 @4 i# {& \! F1 B4 W% y

% y/ L( U- c! Y. b  \  “温氏每年销售480万头猪,哪里去找这样好的实验条件?”他笑着说,温氏集团每年还拿出数亿元科研经费,与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联合技术开发。# `) o8 `5 ?* t# p. p
9 ^# W4 n( c9 i
  与内地农业大省相比,广东农牧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良好的互动9 B& U6 o7 ?2 c5 S9 K7 C# C
关系一直是独特的优势。温氏集团与大学的合作就由来已久。从上世纪90年代起,每年拿出利润的10%给华南农大,科学家们常驻温氏,为企业解决科研难题。“最高峰的时候有13个教授同时在温氏,教授的科研和企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 G- O/ j% j& N9 |, K! ]- Q/ `# h
* F. _4 v( y# C$ }  科研合作让温氏集团尝到了甜头。2008年,广东首例克隆猪诞生在温氏的农场里,在以往一家一户小农生产的时代,这样的高科技成果是无法想象的。8 s, y5 X0 f# t" W( U' U/ N6 a

$ y% W# W9 |! q6 {( v0 {) y- S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总裁温志芬透露,目前,克隆猪的数量已经达到100头。“一旦需要,克隆猪随时可以商业化!”他自信地表示,克隆猪已经成为温氏集团随时待命的秘密武器。4 a4 y! _! z# h2 K0 F2 ~( h% k
$ c0 l+ I! Q0 A! \9 ~, u% `  e, A& F
  从2009年开始,温氏集团参与启动了转基因猪的重大研究专项,试验基地就设在温氏。“有些技术可能暂时用不到,但不能不做,否则人家一旦做出来你就有市场风险”,温志芬认为。
, N! l+ m9 L! z7 H- H9 _4 U* ^$ U( F! }
  作为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的评审人之一,温志芬认为,与IT等产业相比,中国的生物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并不大,率先实现突破的可能性更大。比如疫苗研究,只用了短短一个月,中国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研制成功并推广甲流疫苗的国家。目前,温氏的兽用疫苗已经得到国际认可,销往印尼、埃及、越南等很多国家,越南总理甚至邀请温氏前往当地开办疫苗工厂。
! a  i+ S* k+ Q2 P; k. Z8 j4 J4 i6 a
9 _" M: U$ M: L3 N; l+ V0 K) L" ~3 x  “自己研发的东西更切合企业发展的实际,也更容易实现配套”,温志芬认为,一流企业必须从事自主研发。
; A- A/ ^$ d  w# x  b3 v' y/ P) S$ h8 }
  聚焦争议, j  N& y5 ]7 G9 Q+ V+ C
# z8 |: }( X- x( ]5 I
  公众“无知”,谁之过?
# t& _4 O* D' d
1 j8 j) E4 N7 @0 E  关于转基因技术风险的争论从来都没有停息,近年来公众对转基因食物的恐惧有增无减。! n; Q0 |# d  Z, A, q$ z

7 ~) o, r7 J( e. X  转基因食品能吃吗?是否会伤害自身以及下一代的健康?
$ r; T  d+ u* c, _0 S; M2 t7 |  y& x' i
  转基因作物安全吗?是否会出现不可控制的性状,是否会出现有关物种的衰退甚至灭绝?5 `& t' }+ v, Z8 m3 [
/ W& d" {) C& q: Q! R" |
  转基因品种可靠吗?是否会产生更大的耐药性,甚至出现物种变异?
/ D6 P- j" j$ ^, x3 H
- N0 J4 R  f$ E  t+ ^+ a  对于从事转基因研究的科学家和企业而言,这些都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尽管实验成果喜人,但吴珍芳坦言:“公众对转基因有担心,政府压力自然就大,技术商业化就需要很长时间!”
. L& [9 u, r0 f
, n6 g) U9 C: ~  对于争议中的转基因技术,吴珍芳认为,与自然育种、杂交育种一样,基因育种的原理也是通过基因来选育新的动植物品种,区别在于,其速度和精确度远远超过前两者。, d* n  B0 G; `9 I

2 u; s# K! w* o9 \) h/ U  “目前世界上尚未发现转基因有害的任何直接证据,”吴珍芳澄清,之前的几个案例都是传言。
3 d% g% e! P; q) ~9 T
; x, T* y. d9 E. }. ?  尽管一再澄清,但公众对转基因科技的恐惧并未减少,另一方面,科学家也在抱怨,公众对转基因科技还是多少显得“无知”。' D$ \4 m9 ]$ g* r/ x
. j1 b6 `* D! u
  专业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应当承担起科普责任,但现实是很多科学家不愿抛头露面。吴珍芳无奈地说:“你一讲话,就肯定有人会反对你,让你没办法安心工作。”他建议,应当鼓励方舟子这样的科学家从事科普宣传。
0 X( i+ `3 c- A& r5 D
/ K' w+ v/ `8 N" H  吴珍芳的担心有着现实原因。“有关部门在决定是否批准商业化时,会考虑公众压力。”去年,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主持的转基因水稻项目就引起过轩然大波。
9 C  Q# O% m4 V% p6 x/ m" r) L# J& z
  对于转基因遇到的尴尬,有关部门已经开始行动。今年9月,由国家农业部组织南方几省份地县级农业主管部门负责人齐聚广东,主题正是培训如何进行转基因科普工作。* I2 V1 c% c* P" N1 u, h2 i- x
8 P* k& \, f( E" V
  温志芬也表示,企业会根据市场接受的程度去推广转基因产品,希望相关的科普教育能够跟上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速度。( q% ^% b; F4 t! Q: Z: s+ o) j
  g# w7 z1 e; ], m2 _
  在科学发展史上,任何新的技术发明都可能引起争议,而且往往时间很长。上世纪60、70年代,关于杂交水稻的争论持续了20多年。人们质疑杂交水稻是瞎搞:水稻一杂交,是不是把另外的品种就灭亡了?新品种是混的,产出来的大米能吃吗?当时的袁隆平同样倍感压力。
  n0 g  i" J7 B9 K  o0 f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ambassador + 2 + 10 感谢支持
细胞海洋 + 2 + 5 极好资料

总评分: 威望 + 4  包包 + 1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10 
威望
10  
包包
32  
沙发
发表于 2011-1-7 14:43 |只看该作者
严重支持,楼主V5

Rank: 1

积分
29 
威望
29  
包包
97  
藤椅
发表于 2011-1-7 14:44 |只看该作者
克隆还好吧,比转基因的要好

Rank: 2

积分
157 
威望
157  
包包
515  
板凳
发表于 2011-1-7 14:47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等待的是动物模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30 
威望
1530  
包包
7769  

新闻小组成员 小小研究员 博览群书 帅哥研究员 优秀会员 金话筒 热心会员 精华勋章 积极份子

报纸
发表于 2011-1-13 13:39 |只看该作者
养猪场变身生物实验室!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华南农大是“转基因猪”领跑者?李家琪团队?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5 
威望
17665  
包包
23467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地板
发表于 2011-1-13 14:3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大猪小猪落玉盘 的帖子
2 u: p4 r6 U( A6 p  s4 v7 T; k8 e* ^' S; d" O: M& s" x6 X9 o% x
“公众不理解”里面,也有转基因猪的科学与技术普及做得不好的原因。就好比这篇报道,大概有公司行为吧,这可以理解。但为什么不在转基因猪无害的科学内容普及上多说点呢。只有一句话说“目前世界上尚未发现转基因有害的任何直接证据”,这句话本身很不严密,比如,是说转基因猪没有见到有害的证据,还是从其他转基因产品推论而来的。这很容易被人用常识反驳,也没有太大说服力。尤其是用袁隆平说事,袁隆平的方法和现在的大规模基因技术还不是一回事吧。虽说自然界也有所谓进化的“转基因”过程,但那是伴随生物链的进化一步步平行过来的,与突然的强力外来干预不能说完全等同吧。诸如此类问题,无论科学界如何认识,关键是要设法让公众理解与接受。抱怨“公众无知”,等于是在公关上把自己直接放在“无知公众”的对立面,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信息不对称的关系中,掌握信息的一方有义务传播信息,否则就没啥说的了,成了打烂仗,对谁都没有好处。
* v! _/ I4 d, I) f
# M& ~; r6 W$ B- Q2 V从现在的分子生物学与环境的关系角度,比如epigenetics,简单观察转基因产品的某个固定时空条件没有影响是不够的。# @& l8 ^* [( d7 k( Q

. K1 o+ X/ W$ N+ S! {, u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决不能是抱怨。
, k0 |- ?$ E5 b  p8 D& y7 M4 H
0 B# c; s) i1 g0 D8 V9 x转基因奶牛这么多年了,没有达成原来预期的效果,也不光是个科学问题吧。9 n3 y7 ]. s" c/ I% m* ^) h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2 17:09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