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3511
- 威望
- 13511
- 包包
- 32034
|

本帖最后由 marrowstem 于 2011-2-13 10:32 编辑
' F! m# O1 N9 ~ t! n
6 l* [1 l0 r+ g3 f: \, x; q6 ?; P 在我的一个名叫《越来越不给力的iPS细胞》的帖子中,我们干细胞之家网站的金牌站友tpwang,因为不知道到底谁大,这里允许我称他为王兄,曾经对我的一个观点有精彩的评论,这个观点就是“机制不明的东东往往走不远”,王兄在跟帖中所举的例子也都很到位,我完全表示赞成,尤其是最后一句“科研不仅仅是个科学的事情”。; F. g/ s% M" ]% _: g
最近几年,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很多,王兄所例举的几个可谓都称得上是所谓的“神马”,如基因治疗、纳米医学和iPS细胞等。而这些有的曾经风光过,有的正在风光无限中,但细细想一下,有的其实已经化成“浮云”、消失在风光无限的风景中,有的还在风景中象“肥皂泡”一样闪烁,那么他们会不会也化成浮云,则很难说。分析原因可能就是这些“神马”的机制不明,就像基因治疗,因为目前对基因的功能角色作用有重新的定位,所以太诱人、太美好的东西往往冲昏人的头脑、模糊人的视线。1 E- T# U! G8 \9 T( w
在此帖中,允许我继续给这些神马泼泼冷水、降降温,希望起到扬汤止沸的作用,而目的则是:2011,给你力量!这个你就是干细胞。* K# i3 r# ^0 z& V) C1 _
首先来说说基因治疗,我想送他四个字——“偃旗息鼓”。基因虽然是很多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反过来可能有95%以上的疾病要想通过改正发生错误的基因或表达一点缺少的蛋白来治愈可能只是人类一厢情愿的事。+ j8 a: T" B/ V$ v
对于纳米医学,我同样用四个字来形容他目前的现状——“了无声息”,生命是一个复杂且完美的有机体,太微观的东西如果要用到人身上,想要起多大的作用,一个字“难”。# I- c2 a: I3 B! ~: ^, r0 \
对于iPS细胞,允许我也用四个字来形容一下,那就是“四面楚歌”。目前要想应用到临床,宛如“水中捞月”一般只能“臆想”一下,原因则是“细胞重编程的机制”亮不起来,还处于一个“black box“状态。
" u6 P9 y& h4 v- T2 s6 L* ~ 正如前几年也红得发紫的肿瘤干细胞理论,目前同样可用四个字来形容——“岌岌可危”,已很难看到有相关的paper出来亮相,尤其是对实体瘤的研究。R. Weinberg提出的EMT理论日子也不好过,病理医生从开始就没认可他过,因为在他们每天看的各种肿瘤组织制成的slide中,根本就看不到这种现象存在的理由和线索。: g3 g( i8 J5 v
以上所举的这些“神马”之所以没有真正的“给力”,而有很多更是化成了“浮云”,个人认为原因就是他们的“机制不清、原因不明”;这些“神马”怎么来的?为什么能变过来?可以说其中的过程和机制目前一点都不清楚。所以允许我最后再啰唆两句:一句是“机制不明的东东往往走不远”,一句是“神马都是浮云”。
. j9 M% O; j, N' ~# } : Z1 C+ N3 f7 k0 K6 b% r
(个人意见,仅供一阅)
* J3 H* R9 s I7 h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总评分: 威望 + 100
包包 + 20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