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74084|回复: 28
go

干细胞演化——the Origin of Disease.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2-26 10: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marrowstem 于 2011-2-26 10:18 编辑 5 v8 E* R, l* L! ?; c- h( }% \1 l
$ Y  l* _$ H- @; u% O: {5 S* b& I
Stem Cell Evolution——疾病起源+ ^* x$ o: R8 u. M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0 + 100 精品文章

总评分: 威望 + 50  包包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沙发
发表于 2011-2-26 10:11 |只看该作者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自稳态调节(homeostatic control)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而机体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各种抗损伤反应,具体表现为各种临床症状和异常体征。
9 |; S3 z! {0 V' }1 W* s2 v$ @: x    18世纪,意大利解剖学家莫干尼(Morgagni,1682-1771)在79岁高龄时出版了一本书,名叫《论疾病的起源和定位》(De Sedibus et Causis Morbornm)。在书中他提出,人类的多数疾病都与特定脏器的病变密切相关,而患者所表现出的各种临床症状,就是脏器病变所发出的呻吟和呼唤。莫干尼所倡导的探索疾病本质和“病在器官”的思维方法,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并促进医学界以更客观、更准确的方式来寻求疾病发生的部位及原因。
* T" H, I" t1 o$ D7 W9 l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藤椅
发表于 2011-2-26 10:52 |只看该作者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器官还由更小的生命单位所组成,机体的各种组织也是一样,这种更小的生命单位就是细胞。目前可以明确的是,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知道细胞不仅是有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同时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此外,细胞更是生命的缩影,不仅体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更体现了生命的复杂性。因此150年期,莫干尼认为病在器官的观点可以细定为“病在细胞”,而疾病所引起的症状,事实上就是已经病变了的细胞所发出来的呻吟和呼唤。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板凳
发表于 2011-2-27 10:35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到此也许有人会问,那么基因的作用角色又如何回避,这是可以一个被随便放在角落里的问题吗?不得不承认,有很多疾病确实是可以找到有明确的基因异常证据存在的,尤其是一些单基因疾病,如β-地中海贫血、白化病及苯丙酮尿症等,这些疾病有的被证明只要基因DNA上一个碱基的改变就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如血友病;另外如遗传性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发现APC基因突变的家族成员,有一半以上可以在很年轻时就换上结肠癌。因此有人认为,任何疾病都可从基因角度寻得线索。事实是这样吗?答案是非也!
$ t3 Z+ F* L! ]" c     这种观点以偏概全,是基因决定论者的武断推论。我们在考虑一种疾病发生条件时,必须要从基因表现型的状态来进行判断。在事实上可能更通常的状况是,即使有了基因改变,却没有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改变来,也即虽然基因突变了,但疾病却没有发生,如起先估计乳腺癌敏感基因BRCA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有80%,但后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可能性不到50%,因此基因变异本身并不一定能导致疾病,只能算是一种危险因素,统计发现,在患乳腺癌的妇女中,仅有5%的患者是BRCA基因突变的。因此须明白的一点是,并不是所有基因变异或异常的人都会患病,一个基因变异在最初被发现时,谁也不知道它致病的可能性有多大,此外没有被鉴定出基因变异的个体也并不一定就不会患此病,如一些更常见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肿瘤等,他们的发生机制更是复杂,被认为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大,是多基因病。所以基因变异只能被认为是一种危险因素,而万万不能认为与疾病的发生等同。* M6 U( v0 b7 ?9 m. d+ E3 b( C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5 
威望
17665  
包包
23467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报纸
发表于 2011-2-28 09:2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marrowstem 的帖子
* b+ F7 V5 P5 ?5 d4 O7 E# P3 v0 D6 k
期待这个系列,最终走到干细胞与基因的联手模式?' p1 M- o, K" n5 f" h9 o
1 t, o7 u0 V$ p5 z  K: y
这还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从疾病的整体观来看,找出生物学与环境互动模式,才是终极目标。8 M4 O7 O3 H+ z3 H
表观遗传是个可能的桥梁。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地板
发表于 2011-2-28 17:03 |只看该作者
       另外须重申的一点是,基因只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事实上他只是纯粹的信息,单独存在是没有生命活性可言的。如果离开了细胞这个平台,基因的功能无从体现;如果离开了细胞分裂,突变无法发生。因此,虽然基因变异也许是导致许多疾病发生的病因,但肯定需要细胞这个平台才能展现出来。4 a! ?7 G3 W: |5 J
     此外有许多的疾病,他们的发生是不需要有基因改变的前提因素存在,最明确的例子是各种物理因素导致的各种损伤,如外力引起的创伤、骨折,高温引起的烧伤或中暑等,以及化学因素引起的中毒或强酸强碱导致的烧伤等。很明显,这些疾病发生与基因有没有变异不存在联系,但无一例外却与细胞存在关联,因为这些外来因素首先导致细胞的直接死亡,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抗损伤反应,结果导致相应症状的产生,如发烧、休克等,在这些基础上相应的疾病得以发生。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7
发表于 2011-2-28 17:04 |只看该作者
        归纳起来,细胞与疾病存在三个层次的相关联性:一些疾病是病因在基因,表现在细胞,即变异的基因需细胞这个平台才能体现出来;一些疾病病因在细胞,表现(临床体征)也在细胞,如肥胖或反之的病态消瘦,体现为相应细胞(脂肪、肌肉细胞)数量上的过多与不足;一些疾病,病因是外因,表现在细胞,如各种外界因素导致的机体损伤,引起对应组织或器官的缺如,其实是相应细胞的损伤和缺失,最后也是由相应细胞的分化和增值来进行补充及炎症消除。1 f: w1 [) ~2 C2 R2 z2 {
     因此细胞是疾病的基础,人患病归根揭底就是细胞有了问题,说的更通俗一点就是什么组织或器官的细胞有了什么问题,人也就患了什么病。. l& k+ a% S; T  ]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8
发表于 2011-3-1 17:37 |只看该作者
        但与基因变异存在相似性的一点是,也并不是什么细胞有问题了,意味着就会患了什么病。打个也许可以比较好理解的比方,就是变异细胞能不能致病,还要看这类细胞是不是年轻,还能不能进一步增值和分化,否则他们往往不能形成气候,产生不了疾病。
0 m1 a& Q. ?# O) Q* ~6 q$ W" T, h$ ]    因为假如变异的细胞是末端分化成熟的细胞,而我们知道这些细胞是不能再分化和增值的,因此他们的变异只能保存在自己体内,而不会影响扩大,表现出来的是单个细胞的死亡,不会造成细胞群体的不良影响,他们没有后代,没有力量导致机体内的稳态失衡,从而达到一个发病需要的程度,如分泌胰岛素的胰腺β细胞,如果总体缺失程度没有达到20%,是不会导致糖尿病发生的。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9
发表于 2011-3-1 17:37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细胞改变形式可能占据了机体所遭遇的绝大多数情况,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绝大多数变异的细胞很快会被机体代谢掉,其实是自己衰老死亡了,因为细胞也是有寿命的,如覆盖在我们体表的皮肤细胞,寿命不会超过一个月,血液中的一些免疫细胞,如果不需要了,更是只有短短几天的存活时间。另外机体也有一套系统来及时清除掉多余或已有变异的细胞。因此正是因为体内存在着这些保护机制,疾病是不易发生,更不易进一步发展恶化的,否则宿主机体很容易被击倒。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41 
威望
41  
包包
222  
10
发表于 2011-3-2 09:27 |只看该作者
生命体就是一个系统,彼此相互影响,遗传物质和细胞是彼此作用,形成稳态的,机体的保护机制是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部分。这些观点坚决支持。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8-6 05:33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