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24519|回复: 13
go

看文献的意义 [复制链接]

Rank: 2

积分
236 
威望
236  
包包
3031  

优秀会员 小小研究员 热心会员 美女研究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3-19 13: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大家都说看文献非常重要,但我不知道看文献主要看那些方面,请高手详细解答,谢谢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57 
威望
2257  
包包
4921  

优秀版主 帅哥研究员 积极份子 小小研究员 金话筒

沙发
发表于 2011-3-19 14:19 |只看该作者
请教一下marrowstem 和 sunsong7吧!1 R' Q; j- I  W1 C  P5 ^& G- K
这两位高手相当热心!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57 
威望
2257  
包包
4921  

优秀版主 帅哥研究员 积极份子 小小研究员 金话筒

藤椅
发表于 2011-3-19 14:22 |只看该作者
还有tpwang等等!
9 g" n0 P  v+ R. v也建议你多去干细胞随笔看看!

Rank: 2

积分
236 
威望
236  
包包
3031  

优秀会员 小小研究员 热心会员 美女研究员

板凳
发表于 2011-3-19 14:31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呵呵,好的,谢谢你哦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8 
威望
198  
包包
708  

优秀版主 美女研究员 小小研究员 积极份子

报纸
发表于 2011-3-20 12:43 |只看该作者
我也不会看,总是看不完每篇文献- -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地板
发表于 2011-3-20 14:45 |只看该作者
[转载]阅读文献的方法和意义 1 w1 c$ G8 S8 ^5 k, B, D& n5 Q) V0 _

7 H4 f, d: P4 V" ^; J% x& r    相信,很多初入科研之门的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导师给了一堆文献,说回去看吧。我们拿回去之后,看到的却是和英语课上所学到的不一样的英文。好多的专业词汇,读完之后,不知所云。甚至查遍了所有的生词,读完之后,仍然不知所云。我们不知道可以从文献里得到什么,也不知道导师为什么让我们看这些文献。因此,陷入了迷茫之中。3 M  B% G+ D/ p( j/ `& X! p0 S
    同学们,不要气馁,也不要灰心,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既然已经读研了。证明我们之前已经有了功底,具备了搞科研的基本素质。只是我们还没有进门而已。简单的说一说文献对我们科研的意义。2 i1 m3 d, d+ ]; l5 v# \  U. Y
    科研,顾名思义,就是科学研究,既然是研究,就不能停留在已有的阶段不前进,所以要不断的提出新问题,解决旧问题。文献就是作者解决了旧问题之后,得出的成果,会介绍实验的背景,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方法,实验的结果及实验的讨论。同时也会针对已有的结果,提出新的问题,这也是作者将要继续做的。
% u9 A) I* D# w1 }# M一、看文献的方法:
8 {+ @, g5 o1 K" A9 T& A1、        从文献作者展开看文献方法
3 X6 K/ |3 D- g! {* v* s% w看到一篇好文献后,可能觉得有些东西看不懂,这时候该干什么呢?4 S/ ?$ Q% {# }
首先,搜索该文献所有作者的类似文献,然后把这些文献的所有相关参考文献也找出来,分写这个作者从这些参考文献中参考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参考和引用,如果是自己写文章,会怎么参考,应该怎么参考,以提高自己写文章时,引用参考文献的准确性。
1 |. G4 q: L7 O7 V! M! ~6 J- k2、        从参考文献展开的看文献方法
/ ~5 V9 W) ?$ U! o$ d! {看到一篇好文献后,找出所有的参考文献,在看这些“参考文献”的同时,继续深挖他们的参考文献,这样不断的循环,最终你将越多到类似研究的绝大部分参考文献。
7 F4 E5 R, K0 N* W3、        专题式看文献方法
+ ?2 s5 ~! E5 x. Q( F% R也就是你对某一方面研究如果感兴趣,就将相关研究的论文和书籍都找来,然后大海捞针似的一篇一篇的阅读,等读完了,这方面的研究你也就掌握的非常清楚了,如果文献很多,需要相当的时间和精力。! b9 J7 U7 P$ K9 {3 t; b* r
4、        实验方法或实验仪器有关文献阅读法
& ]: F5 T0 D9 h3 [! u8 Z7 `也就是你以你熟悉的试验方法或实验仪器或者是你能够或即将使用的实验方法或实验仪器为线索,搜集相关文献,研究使用这些实验方法或实验仪器做了那些研究,为什么这么做?用于做其他的研究是否可以,这些方法还有没有改进的可能- `8 t6 |4 i9 g5 `8 ]! P  I
5、        带着疑问去搜集和阅读参考文献5 G+ v4 A& F& A5 {7 {
当你想到某个疑难问题又无法解决的时候,在那里闭门造车,独个人冥思苦想,可能最终很难解决问题,你该干什么,去查阅相关或类似文献,看看别人有没有已经做过的,如果没有;看看有没有类似的解决的问题和方法,从中找到解决你所思考问题的方法。
1 l: x+ l" |8 c6、        讨论式文献阅读法
. |! J: U2 m  u% Y这种阅读方法前提是有几个人同时在做相关研究。. m. ]$ Q# d2 \: R. S, \
课题组里面有几个人——老师或学生,同时在做类似研究工作,可以定期组织讨论会,每个人讲自己最近阅读的文献和心得,以及自己的发现,并进行讨论,通过这种碰撞,最终发现的可以深入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多,当然能够解决的问题当然越来越多。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5 q, b/ p  g+ N( ]7、        看综上文献; ^; m7 E# e' L4 Y. d; m- Q7 H' ^) R
每个研究领域都有一些很牛的人,他们写的综述文章,往往站的高度都很高,对已经做过的研究分析的是很全面的,对发展趋势也有独到的见解,通过看这些文章,基本上能够很容易了解该研究方向的历史、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这也是很多研究人员尤其是新入门研究人员困惑的地方——无法了解研究方向的过去和发展前景,通过看这些文章,容易给人信心。这样的文章如果应用“6、讨论式文献阅读法”效果更好。4 Q$ q2 L& Y2 w2 T
二、看文献的步骤或具体思路
$ z0 |3 Y# A! G+ p3 B' u# T; O以上谈了看文献的方法,那么遇到具体的文献,我们应该怎么看呢,或者看了,应该怎么思考呢?  s$ L6 _! \, b3 l# k2 X
    1,研究所看文献和其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比较分析每篇文献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做好记录
( ]$ p1 y) G: |* |: ?    2,结合以前看的其他参考文献和文献笔记,思考用其他实验方法能否得到这样的研究结论,文献中的研究方法还能得到其他的研究结论吗?通过改进研究方法,是否能实现其他目的的研究?通过这样的研究方法,是不是还能得到新的结论,或者补充完成一些研究手段,是否可以在别人原来的研究结论基础上,实现新的跨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 a& j" {' X- c
    3,思考将不同的研究方法(这些文献的研究方法和以前看到的或者自己熟练的研究方法)组合起来,能否做新的研究?能做那些研究,是否可以实现?) |% @- E2 e: z# m3 o- z- l0 d
4,思考别人的论文的写作思路有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别人的处理数据的方法、表和图的内容是怎么处理的,别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否可以借鉴,别人的遣词造句的方法。
/ m1 @/ L8 z3 t) ^5、学会搜集文献、整理文献是非常重要。
4 W$ x6 H- y4 Y- c* L0 G% O$ I阅读文献中,做好笔记是必不可少的。
+ T1 Z6 B& t' f" K) i9 V$ Z: d% q联想——是扩大阅读面的方法,是将不同时期阅读的文献串起来的过程。
5 E5 j" f% |! w思考——是将文献中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但绝不是抄袭和剽窃。
& W$ O$ ^" _& ?+ t4 }) d三、从看文献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
/ N* d9 [) n# T1、了解研究方向的研究历史和进展:$ w4 T5 G. S7 p3 x8 P  ~2 a
通过看文献,可以知道自己想做的课题,是否已经有人做过,同一领域其他专家学者研究到什么程度,还有那些地方没有做,自己能不能做,是否值得做,从中也能看出自己从事的研究,在学术界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以及我们做了之后是否具有什么指导意义。
( Y7 x/ \! Q7 x7 I. p这对于要申请新的课题或者研究遇到困境的时候,尤其有用。
' L  Y- H0 |6 ~4 S& I1 e" l2、了解别人的研究思路. ]) j1 a$ o: u8 x1 r
设定了一个从来没有人做过的研究,苦于不知道怎么下手好,或者自己知道的研究思路很多,无法取决的时候,可以求助于文献。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我们可以制定出多种研究方法、实验计划,从自己最有兴趣的方法入手,最终应该能够解决自己想解决的问题。
, a$ O6 s5 t; W* m0 |四、文献(论文)——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表达形式之一。
9 ~( @+ G8 P; D% r! r4 D, S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论文迅速发表,让别人了解我们的研究进展。论文写得好,对其从事的研究工作总结地可能也越好,如果做得研究水平很高,论文写的不好,论文无法展示出我们实际的研究水平,容易别人低估,也影响以后申报课题。
6 r( u  l2 D' b科技工作者所写的论文最终会成为文献。所谓文献是科技工作者做完某项科学研究后,将研究方法、思路和研究结果以某种约定的格式、有条理性和系统性发表到相应的杂志或结集以专著形式出版的结果。这个文献就有价值,阅读的人或被引用的次数就越多,这也是衡量研究意义和水平的重要标志。4 U5 t' R& t, v6 P- a/ O
因此,写好论文对科技工作者来讲尤其重要。那如何写论文呢,这时候看过的别人的文献就该发挥作用了,参考格式,书写规范,表达方式,文本的编辑,无一不体现出前人成果对后人研究的重要性。当然,写出高水平的论文,是要有高水平的研究作为前提的,写论文的方法和技巧也是长期积累的,不可能一触而就的。
/ r0 T3 _% `( `) n$ a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马兰教授教授总结过发表论文的意义:/ p. L4 a  E/ u, s. {% O$ v
    1、发表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科研工作者水平和效率的客观标准。' [7 J$ e4 x& r& F2 w. d
    2、研究成果只有发表了,他人才能重复、验证,结果才可能成为知识。; {; _( Z# t) u' D/ \4 q
    3、科研工作者必须提供书面材料让同行知道他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的、发现了什么?
! X% q9 J4 _" y8 j* [* D8 C本文来自: 小木虫论坛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2528830&fpage=1.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fantafiction + 10 + 10 我很赞同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7
发表于 2011-3-20 14:50 |只看该作者
【转载】在阅读文献中提高升华自己
# r+ Z: T% U  |8 T9 ^$ i) T; H转自:http://bbs.sciencenet.cn/showtopic-61153.aspx; ]) f5 J3 l" \
1 x3 p4 {5 w' [3 s; Q
最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在地学板块中有一个活动叫做:读文献, 写心得, 得金币 的板块,于是激发了自己阅读文献的动力,在这个月内,也读了有几十篇外文文献,非常收益,现在把自己的一些感想和心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G9 ?; A# R0 z6 x* `  \

0 ~4 {3 w: l! \( _) [$ i     1、首先要明白自己现阶段的主要科研目标是什么,打算做或正在做哪个相关领域的科研项目,这个要稍微具体点,因为这是自己阅读文献的前提。只有有了这个具体的目标,阅读文献才会有一个大致方向,不然收效不大,因为茫茫书海,没有一个大致的具体的研读文献的方向,就跟大海里迷失了自己一样,很难走到彼岸! 2 S- R: \- K1 D: m

/ F7 k+ _# L. {9 ?0 t$ }3 j     2、其次把与自己研究的领域的文献都搜集出来,放在一起,下载不到的文献可以到小木虫的文献求助中得到,那里一般很快都可以得到应助的。如果能够文献管理工具把某个方面的文献做成一个卡片库,那就更方便了。我一般用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把相同领域或研究方向的文献的信息输进该软件中进行统一管理,非常方便! ; @8 n6 L! p8 p. i5 z3 Q
# d2 ?. ]# N0 _* }  d# [9 P
     3、尽量多读外文文献!国内的文献质量一般都很低,可能与中国人发表文章是为了谋生计有关,许多发表的东西的真实性都有待考察,但是国外的文献大部分都是很严谨的,或许与他们做学问的态度有关吧。当然,如果刚开始接触某个领域,那么先通过阅读中文文献熟悉该领域,了解一些该领域所研究的大致内容和一些专业名词之类的,然后再阅读外文文献,你就会觉得很轻松!
. g* V8 o/ I% J) l$ u, n5 @: S: |; ]5 e- S
     4、做好笔记,写好心得!不要相信自己的记性,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一篇文献你不做标记,不写点自己的心得,那么用不了多久,你再打开该文献,因为该文献上也是很干净的,因为你没有留下任何标记,你可能会忘得很干净,到时候不得不重新再从头阅读,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如果你再第一次阅读的时候,稍微花点时间,把重点句子标记起来,把文章的大致内容和自己的想法写出来,那么下次再看到这篇文章,只需重点的看一下自己标记的句子和写得心得体会,马上就会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 d$ n5 r5 u+ q0 k4 p; m, x' K

  k6 ]( \/ Z( {" Z# ?0 p     5、建议用Foxread软件阅读pdf文献,因为该软件有编辑功能,而且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各种线条对文章中的句子做标记,非常方便。 . M6 l/ e( \( z/ l6 M. K& _$ H) u6 l+ N

' E+ @) D# B/ H8 k/ u2 G     6、阅读文献时,先阅读摘要、引言的最后部分、结论,因为这几部分都是作者大致介绍自己研究的内容,以及自己文章的特色,在最后结论部分有些也是和摘要中的字句是重合的。这几部分一般都比较短,花的时间也很短,但可以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为自己进一步读正文打下基础,哪些应该重点读,哪些应该了解,自己心中有数!然后读参考文献,顺藤摸瓜,找出该领域相关的重点文献,有助于自己系统的,集中的阅读文献,加深印象,迸出火花! + p8 v5 j; c3 l2 f, w
- [; r9 q- ~* D1 `+ I, I  q
     7、读完一篇文献后,要写一个小总结.把该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难点、创新点等用简短的话描述出来,然后把文章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手段以及最后的得到的结果也分析一下,用自己的话总结,最后把自己的想法,以及值得自己借鉴地方,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来,那么这篇文章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读懂了。做这些工作有很大的好处,一是提升自己的总结概括和写作能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你就会不知不觉得到提高,另外一个好处是积累,有了这些文字性积累,以后你自己写文章,写论文就会很方便的,不用临时抱佛脚,那时候是很难挤出什么东西出来的。
( Y. @5 P+ _, Q, n8 d% O( G0 J9 I1 c  T7 o  \6 c6 V! j
     8、准备一个小文档,把一些经常遇到的经典的英语写作句型记录下来,日积月累,那么你的英文写作能力就会提高,到时候不至于无从下手,写得全是汉语式英语。这个必须要长期积累,没有积累根本没有提高,所以自己一定要坚持不懈,细水长流,终成大海! - a& Z  e% m1 W; c8 b0 x
! p. l  h" i, Y1 B5 `# m
     9、碰到非常难的文献,或者与自己领域很相关,但是暂时又难以读懂的文献,那么首先是不要害怕,读不懂没有关系,只要你把大致内容了解一下,知道文章中写了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就可以了,然后等到自己的知识不断的积累和拓展,过上一段时间后,自己再去阅读以前不懂的文章,那么效果就会是完全两样。 3 u3 _/ X4 H: t  h" s, {
/ H, g1 J% K: E- s  e/ S
     10、最后,强调一点,阅读文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千万不要浮躁,如果自己很浮躁,不能潜下心来,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必须坚持下来,广泛阅读,持之以恒才会有效果的,能力和水平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和升华的!) ?! b' H8 W$ `1 ?
.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qingbao + 5 + 10 很好的总结。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8
发表于 2011-3-20 14:51 |只看该作者
看看大牛们是怎样获得英文综述(reviews)的?
2 a9 a, r( X/ m6 {8 I8 bhttp://www.stemcell8.cn/thread-32412-1-1.html! d: o( N8 [8 u$ O" q( w+ X- h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8 
威望
198  
包包
708  

优秀版主 美女研究员 小小研究员 积极份子

9
发表于 2011-3-20 17:25 |只看该作者
文献讨论版块赶紧出世吧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10
发表于 2011-3-20 21:15 |只看该作者
【转载】向年青学人推荐读物——《科研的十大法则》 ! }! [! I$ D$ V5 f# E: i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 ... =blog&id=407366* y" E" {9 @5 @2 c
& T0 N& [4 I/ Y
开卷有益。这里向将要踏入或刚刚踏入科研之门的年青学人推荐一本小书——《科研的十大法则》(“Ten Simple Rules Collection”),作者是Philip E. Bourne,译者是EpiMan论坛的一群年青人,2008年圣诞节问世。这本书是我的博友zhudi推荐给我的,书很薄,总共72页(正文57页),我刚才用一个半小时通读了一遍,觉得值得一读。
6 P' r- w, g* [6 x$ [& S此书的扉页上写道:“拒绝浮躁,潜心科研,这本书将为你指点迷津。”全书给科研入门者讲述科学研究中的各种问题,其中不涉及很多大道理,只是描述科研中的若干简单而实用的法则。
2 N6 D) w+ |( d本文作为导读,只是用我归纳的关键词,按章列出此书的主要内容。8 |9 n$ ~* I) c; H
2 O0 t! K0 |$ E7 f+ s$ f
  D) y" `" v" F' G
一、研究生须知的十个简单法则+ B2 `3 [! M" a7 k, e. S! I, d1 R0 K
激情——择师选题——独立思考——生活保持平衡——尽早投入专业训练——提出假设——尽早解决问题——交流——树立信心——课题委员会(指导组)9 u- P+ e3 R0 d( F7 i$ j
二、做好研究的十个简单法则
. k, L1 b1 [& p9 y表谦卑——准备好心智——趁着年轻——勇气——营造环境——提高效率——相信并怀疑假设——选择重点——献身——开放交流( o( y7 f8 h5 W
三、成功之作海报的十个简单法则! J* s( y2 E5 _" q! E6 ^
明确目标——迅速秀岀成果——标题——少顾虑——合理编排——萃取精华——等同论文写作技巧——言简意赅——体现个性——效果时差5 j9 |9 P8 {6 L; l. }
四、做好口头报告的十个简单法则" M& S  d& V5 E9 i$ O' J5 S) H
与听众交流——精炼——提供有价值信息——突出重点——讲究逻辑——舞台感——把握时间——运用视觉材料——演练——适当致谢
+ j1 D; ]4 O! Z五、合作成功的十个简单法则
' m$ P+ H, f$ N' A择善而从——合理分配任务——紧扣主题——诚实开放——互相尊重——加强沟通——合作变质时保护自己——感谢、赞扬合作者——请教老科学家——维持成功的合作
# Y, P7 w1 R" t4 m5 u: S六、选择博士后的十个简单法则
* l* S7 R4 c, z7 j+ F: J选择感兴趣的课题——择师择地——选择培养新技能——为自己留好后路——职业相关——商定论文作者排序——控制时间——瞻望前程——争取经费——抓住机遇3 k5 j; ?' B! h& o6 L# U; f7 j
七、评审的十个简单法则
5 X( ~3 g" L7 z/ s学会说“不”——避免利益冲突——满意自己的评审——视作写作历练——学习和服务意识——自定评审方法——拒绝评审不佳论文——不暴露身份——简练、坚定——利用编辑的评论
0 s. z9 a% E5 G2 K: l八、申请基金的十个简单法则
+ y6 I! s) L3 r; f适当新颖——援引背景材料——详阅申请要求——服从申请规则——坚持3C原则:精炼、清楚、完整——记住评审人也是人——内部预审——结识评审委员——尽早成为评审人——接受拒绝、适当处置
1 a9 T0 C6 J/ j( o3 t' o九、文章获得发表的十个简单法则
( O/ y2 V" g# a+ Q7 O: S广泛阅读他人论文——客观看待自己的工作——提高写作能力——重视评审人和编辑的意见——学会忍受退稿——了解高标准因素——尽早开始写作论文——早做评审人——选好投稿刊物——质量是关键
- h5 m5 n( t0 S7 H: b十、组织科学会议的十个简单法则
+ ?' H, V/ _) R$ k  U学术要点——充分准备——争取财务支持——选择时间地点——安排日程——组织委员会——沟通——应变——善始善终——扩大影响5 O$ ?5 m! G! @
十一、激励发展中国家科学家的十个简单法则" v2 X- ?5 {0 \# I5 w
洞悉本国国情——专注于科研——选题——沟通——寻求合作——乐于指导后来者——国际刊物论文——克服困难——训练——感恩3 L$ [. Y. M" Y8 x# [

) L* Q: z' {  p. E# K9 v/ Q) R2 ^$ Z3 V, [4 y/ r6 D" t7 t: A! [' H2 r
综观全书,浅显明白,表述了作者的一些观点,其中大部分有参考价值,当然不一定全都正确(我没有对照过原文,对翻译质量不敢妄加评论)。建议青年朋友们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阅读,吸收其中的合理内核。! y4 p% X+ k/ N  l. r$ `
9 D9 d$ K; Z+ _+ O' ]

  E1 ^5 B3 w! M6 F! r附注:免费下载网址. [8 P' ^) `0 W/ {" p
原版:http://collections.plos.org/ploscombil/tensimplerules.php) M/ S& s1 v6 G' k4 A
2 U3 e$ @$ \# D4 s/ `. X" ]
中文版:http://epimancluster.googlecode.com/files/Ten_Simple_Rules.pdf. S4 }$ u2 V9 j- y- l" Y; H
! }6 s5 l; \+ D! {0 n) c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qingbao + 5 + 10 很好,很强大。欢迎分享。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3 12:43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