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我国科学家破解克隆动物出生率低的关键原因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3053|回复: 1
go

我国科学家破解克隆动物出生率低的关键原因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75 
威望
475  
包包
3248  

金话筒 优秀版主 小小研究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5-3 21: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导读]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ell Stem Cell》上,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李劲松研究组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确证克隆囊胚滋养外胚层存在的重编程异常细胞是克隆胚胎发育失败的关键原因。1 X( ]* e% u. R- l- l7 y' w
一直以来,如何提高克隆动物的出生率是科学家关心的课题。4月8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ell Stem Cell》上,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李劲松研究组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确证克隆囊胚滋养外胚层存在的重编程异常细胞是克隆胚胎发育失败的关键原因,他们通过修复这些缺陷使克隆动物出生效率提高了6倍。
5 n4 n% ?$ Y( q8 Z/ ]& R1 r7 O( g: ^
自体细胞克隆技术问世以来,克隆胚胎发育成个体的效率一直很低。以小鼠为例,50%~70%的核移植重构胚胎在体外能发育成囊胚,但是,将这些囊胚移入假孕小鼠子宫内,只有3%左右的囊胚能发育成克隆动物。
/ [3 C8 b# E$ M  R
$ ~! H. P$ Y3 y# q' ~( D6 f: u9 X为什么大部分克隆囊胚不能发育成个体呢?一种假说认为,克隆囊胚滋养外胚层存在重编程异常细胞是克隆胚胎发育失败的主要原因。然而,这一假说一直没有被直接证实,最近的一些间接证据甚至显示这一假说可能并不正确。. M! k3 C& z1 n. l# {3 L
% r% K3 u# i# I1 z7 C. k$ r. M
为了验证这一假说,李劲松研究组的林江维等人采用了一种被称为四倍体胚胎补偿的技术。四倍体胚胎补偿技术是将四倍体胚胎与二倍体胚胎聚合成一个胚胎,在聚合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四倍体的细胞绝大部分发育成胚外组织,而胎儿则是由二倍体发育而来。该技术通常用于挽救二倍体胚胎由于胎盘发育缺陷导致的发育失败。林江维等人认为,如果克隆囊胚滋养外胚层的确存在重编程异常细胞,并导致克隆胎儿发育的失败,那么通过四倍体胚胎补偿技术就能够显著提高克隆胎儿的出生效率。
8 V. A7 b8 R! e8 q! M' m1 n
* a: b7 b' |8 Y/ l: `$ j/ ]2 \: l他们将一个克隆胚胎与两个四倍体胚胎聚合在一起,发现聚合胚胎的出生率提高了2.6倍。说明当克隆滋养外胚层嵌入具有正常功能的四倍体细胞后,克隆胎儿的发育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 x1 R0 M/ T. s0 O$ D

3 R* W4 O" u1 f; N- e0 S" N在这一实验中,异常的克隆滋养外胚层细胞仍然存在于胚外组织中,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李劲松小组预测,将克隆囊胚的滋养外胚层细胞全部替换成四倍体细胞会进一步提高克隆动物的出生率。为此,他们采用免疫手术法,去掉克隆囊胚的滋养外胚层细胞,然后将分离出来的内细胞团细胞与两个四倍体胚胎进行聚合,结果发现克隆动物的出生率提高了6倍。& J4 q; ?- [# M0 M9 l# W

1 l9 r$ q2 C: K' `+ \最后,林江维、李劲松等人又作了一个相反的实验,即将正常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与两个克隆来源的四倍体胚胎进行聚合,发现出生率与直接核移植后的克隆小鼠出生率相似。这些结果充分证明:克隆囊胚的滋养外胚层中存在重编程异常细胞并影响胎儿的发育。
* o  i8 |  |8 V; ~) c; b7 y0 B, H4 t$ _$ [
专家认为,这一结果对核移植研究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提高动物克隆效率及核移植技术在人口健康领域(治疗性克隆)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该项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以及上海市科委的经费支持。
1 [- S9 Z1 Q+ U  O/ M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3 
威望
373  
包包
1358  

优秀版主 新闻小组成员 小小研究员

沙发
发表于 2011-5-3 23:4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aoppolle 的帖子' f" X- l( _: A; ]
) r0 F5 ]# h0 [; h
重复了。。
1 S0 O5 X( c( [( @7 Ghttp://www.stemcell8.cn/thread-38559-1-1.html/ K3 L1 l# s; r$ h) d3 r7 a
http://www.stemcell8.cn/thread-38632-1-1.html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3 14:14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