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细胞与微环境 沙龙区 遗传物质研究是解决肿瘤问题的方向性错误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楼主: sunsong7
go

遗传物质研究是解决肿瘤问题的方向性错误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2 
威望
402  
包包
892  

优秀版主 金话筒 优秀会员 帅哥研究员

11
发表于 2011-5-24 10:4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unsong7 的帖子
; [9 v' i7 Q! }" ?1 G8 w! n, H: u
5 P+ Q" h) q$ \/ A2 x4 f% U. `     “ 事实上肿瘤的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肿瘤干细胞出现等等几乎是同步发生,是肿瘤细胞出现后的表象,是“果”而不是“因”。”
2 N" h3 R, t' x# l% j7 L/ n    对于楼主的这句话我不是很认同,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我完全同意目前对于微环境的研究有利于解决肿瘤治疗的问题,但是如果因为这样而互换肿瘤发生的内因和外因的“果”和“因”,会不会本末倒置了?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高中生物中达尔文的理论和拉马克理论的区别了?所以我认为目前对于肿瘤因果这一点是不应该怀疑的。研究方向上也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肿瘤问题太过于复杂,还需要时间来研究才能解决。不知是否我误解了楼主的意思,望解惑。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12
发表于 2011-5-24 11:3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bypw 的帖子. f* f. q6 }+ t: w; x& N8 L

8 D1 b6 v: A& y4 V事物的不同阶段“因”与“果”主从关系会发生转化,譬如机体发育过程中遗传物质对细胞分化起主导性作用,而在对于疾病发生与控制方面,则微环境与细胞质相互作用决定细胞的命运。2 v0 {% s3 ^( G2 y  Z' b; v+ ?3 W1 b
当前多数学者把肿瘤研究目光锁定在分子生物学水平,文章发了很多,名声很响,癌症病人早死晚死仍要死,本人认为需要结合系统论、进化论和发育学观点更好地认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30 
威望
30  
包包
271  
13
发表于 2011-5-24 17:24 |只看该作者
你的意思是说表观遗传是使细胞癌变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不好做对照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82 
威望
82  
包包
718  
14
发表于 2011-5-24 17:31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支持!环境决定论!中医之整体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15
发表于 2011-5-24 17:3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nsong7 于 2011-5-24 17:35 编辑 1 J3 _% c0 z: y  k, \
关文静 发表于 2011-5-24 17:24
8 H% s+ R2 @5 s- B2 r你的意思是说表观遗传是使细胞癌变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不好做对照
( t6 {1 B7 p- n4 o# l
* O+ \  J  k! N3 [
我的意思“微环境与细胞质相互作用”(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icroenvironment and cytoplasm)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9 X6 s- d6 n; ?0 w" N) J
遗传基因突变、表观遗传特征改变、染色体畸变都是肿瘤发生以后产生的伴随现象,是“果”而不是“因”。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16
发表于 2011-5-24 17:3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nsong7 于 2011-5-24 18:01 编辑
0 W, U* W: ?2 l& {% |( a; S
ndwzf 发表于 2011-5-24 17:31
8 a0 O) x( x3 [; X  h支持!环境决定论!中医之整体论!
1 e! I+ _. k3 {' F- h. `' E
) L* E; q  p  T; y& l3 T
老狼以为中医代表着我国古人朴素的哲学思想,许多观点和循证医学相悖,需要充分借鉴现代科学在发展中自我否定的认识才能够在现代医学中求得一席之地。 ) z, R7 h7 d1 d6 S  o  `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82 
威望
82  
包包
718  
17
发表于 2011-5-24 17:4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unsong7 的帖子% U; o0 i) h, O2 A# J! H0 f

/ [$ |& r+ f7 \! a神魔是循证医学呢?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18
发表于 2011-5-24 17: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nsong7 于 2011-5-24 18:06 编辑   Q5 U8 K  u9 N
0 _; L: T0 g: t
回复 ndwzf 的帖子8 N' u% P' H' X

: o5 |* i' X7 h3 f% p7 b$ l【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取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状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 临床证据主要来自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系统性评价(systematic review)或荟萃分析(meta-analysis)。3 U3 E/ B& K5 w; w% k

2 D6 T9 `+ Z$ V9 F% K2 B% O现代医学属于循证医学,中医在西方一般被列入替代医学,干细胞研究属于再生医学,处于转化医学阶段(from bench to bed)。/ w0 l7 F6 I+ a

7 H0 A: U  m$ n+ s' G/ s1 S【扩展阅读】
/ |( B( W. l: `7 N循证医学 http://www.stemcell8.cn/home-space-uid-6268-do-blog-id-870.html" y5 f4 C; \- s# y
替代医学 http://www.stemcell8.cn/home-space-uid-6268-do-blog-id-874.html
' F- u/ A# E7 J& H再生医学 http://www.stemcell8.cn/home-space-uid-6268-do-blog-id-873.html5 \: H5 z1 X: L3 }! u
转化医学 http://www.stemcell8.cn/home-space-uid-6268-do-blog-id-871.html
5 e- J3 G* |5 o" \( u8 \
: `- q5 y, s1 m: B. Q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30 
威望
30  
包包
271  
19
发表于 2011-5-24 20:0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unsong7 的帖子
# b9 {: L: T6 ]7 ?
! E, z5 \* ?7 W3 t哦,明白了. }- y6 x& i0 F: ^0 M" d' g. e7 B7 G4 C
我的想法可能有点愚蠢,是不是可以找一个家族白血病的人得细胞做一下ips,然后看他是不是更具有变成癌细胞的潜质,和正常的人得ips做个芯片对比?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20
发表于 2011-5-24 20:2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nsong7 于 2011-5-24 20:29 编辑   H0 U$ y8 i7 k* Z
' H( o$ |3 O$ S
回复 关文静 的帖子
$ c1 H3 J% V1 k7 B! W9 x  o+ z  r: c' y# {0 y; n( r
iPS本身就具有致瘤性,拿两株“准肿瘤细胞”进行比较恐怕意义不大,建议你用芯片(microarray)比较一下家族白血病和正常人群的造血干细胞miRNA表达谱,意义将是非凡的。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10 15:36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