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3
- 威望
- 43
- 包包
- 89
|

我认为肿瘤干细胞(CSCs)就是干细胞(SCs),两者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虽然各种各样的报导指出两者在某些细胞特性或诸如某些特定marker的表达水平有差异等)。其实如果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受控并定向分化,就可以用于机体组织细胞的正常更新或损伤组织的修复,如果干细胞/肿瘤干细胞未分化或低分化并不受控地无限制分裂,就成了癌细胞。在健康人,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其实就是在微环境控制下处于休眠(或叫静止)状态的原始(祖)细胞,少量(或大量)逃逸出该状态(超出用于正常组织更新的多余的分裂)的细胞也能被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掉,或者这种逃逸-清除平衡每时每刻都在大量进行,就像红细胞的更新或其他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一旦这种干细胞分裂失控或逃逸-清除平衡被打破,逃逸水平>清除水平则肿瘤(癌症)发生,逃逸水平<清除水平(或正常的组织自我更新被抑制)则各种退行性疾病就会发生。逃逸水平>清除水平或逃逸水平<清除水平这些不同的失衡状态在生命的各个阶段经常会发生,但机体就像一个缓冲系统允许并将这样的失衡调控在相对平稳的状态并及时予以纠正,一旦这个缓冲系统也失灵或失衡程度超出了缓冲系统纠正的能力,则失衡状态会越发严重并无可挽回。各种内外因素均可对逃逸-清除平衡和调控失衡的缓冲系统造成损害,从而诱发癌症或各种退行性疾病。未经实验证实之前只能称之为假设,但SCs与CSCs是不同的细胞这一理论的拥护者们的板砖是很厉害的。" g. ^1 u) C. j! m( ^
其实对于cell我们的知识还非常有限,虽然我们可以进行基因测序,但对于这些基因的表达及其调控的理解还处于非常粗浅的阶段,就像我们很早就了解了元素周期表,但对物质世界的了解依旧很肤浅一样。我总觉得现在的肿瘤(生命科学)研究似乎毫无头绪,并且各项研究并没有正确的方向,一个基因或一个因子在某个细胞的某一阶段的作用对了解这个基因或因子本身或对了解这个细胞或许有少许意义(也可能毫无意义),但对某个疾病或生命的意义就像拿放大镜研究大象的一个毛孔以期了解整个大象一样起不到多大实际意义,难道研究海滩上的一粒沙子就能洞察整个宇宙吗?微观世界研究到如中微子、夸克,但还是要有量子力学、相对论、三大场论才能解释物理世界(虽然到现在那个都没全研究明白,或许永远也研究不明白),难道生命中就没有这样的有理论意义的宏观指导原则吗?) s n4 U8 }& r5 X: {
疾病和生命就是一个事物的两方面(一个硬币的正反面),自地球生命诞生(生命真的是在地球上诞生的吗?)开始就有疾病与他相伴不离,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压力(要不我们也进化不到现在的人类),疾病是无法根除的(“没有疾病、没有战争”只是美好的幻想,留给文人和艺术家们吧),否则世界就太可怕了(全都长命百岁或几百岁,自己想象吧)。人类自诞生开始(啥时诞生的?)就伴随着天敌,最开始是恶劣的自然环境、食物的匮乏,接着是自相残杀的战争,这过程中始终伴随的是疾病和人性的弱点-贪欲,在于这些天敌作斗争的过程中人类的大脑在不断地开发,越来越大,沟回越来越多,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解决的难题,除了贪欲。而同时疾病谱也随着人类的智慧变化着,越来越复杂,从最开始的热病、传染病、感染,到癌症、各种富贵病、艾滋病等,攻克一个就出现一个更难攻克的,总之是不会彻底根除的,虽然这过程中人类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但现在人类寿命的增长似乎裹足不前了,除非突破这一瓶颈,越过这一个增长缓慢的平台期,恐怕到时又会有更恐怖的疾病或其他灾难会降临。其实我们苦苦追求的长寿(攻克各种疾病,尤其是癌症)又有多大意义呢?只不过是稍微改变一下周期表里少数元素的存在状态而已。& W0 I$ w' u9 T/ ?
* S, O) t: R: g& D
! O) P6 W# A; G3 w, F! b, d5 s/ Z! b9 u+ g
|
-
总评分: 威望 + 40
包包 + 7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