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268
- 威望
- 268
- 包包
- 1552
|

本帖最后由 细胞海洋 于 2014-7-17 11:14 编辑
0 h7 O* ~# p' q T' c8 Q5 A2 L8 F/ N$ O$ m( _
iPS自诞生以来立即成为科研领域关注的焦点,原因就是其强大的三个特性,1:不断的自我更新,2:分化为任意的细胞,3:来源于任意的个体。正式其三大特性导致了iPS在科学研究领域的三个重要研究方向或者说是优势,1:可以通过iPS模拟研究生物体发育的基本过程,揭示生命基本规律,2:获得病人特异的细胞进行疾病模拟,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物筛选,3:基因操作工具+iPS为基础的自体化细胞治疗。其中最有应用前景的就是第三点,对于许多遗传性疾病可以通过获取病人的iPS细胞,在此基础上利用基因操作工具将致病基因修复,然后再分化为功能性的细胞去治疗。在这个环节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基因操作工具的特异性与安全性,目前的基因操作工具有ZFN,TALEN,CRISPR-Cas9等,他们都是人工合成的核酸酶,从第一代的ZFN到第三代的CRISPR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期间有不少的研究指出这些核酸酶都会或多或少有脱靶现象,但是并没有研究指出当这三种核酸酶应用于干细胞中时会对整个基因组产生什么影响。7月份发表于CELL STEM CELL上得三篇研究借助于现代方便的大规模测序技术,从整个基因组水平检测了TALEN和Cas9应用于iPS时对整个基因组造成的影响。三篇的题目分别是:6 s3 h, `6 [% i+ E
Low Incidence of Off-Target Mutations in Individual CRISPR-Cas9 and TALEN Targeted Human Stem Cell Clones Detected by Whole-Genome Sequencing;+ |6 T3 T* e' ?4 ~5 u, \
Whole-Genome Sequencing Analysis Reveals High Specificity of CRISPR/Cas9 and TALEN-Based Genome Editing in Human iPSCs;
+ g+ S0 ]# Z/ C0 S* ], Z. {& a8 YTargeted Gene Correction Minimally Impacts Whole- Genome Mutational Load in Human-Disease- Specific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Clones- l Z+ W8 I) E' {" J, z, h
这三篇文章最后的结论都是现代基因操作工具的特异性很好,并不对细胞基因组产生太大的影响,所有的突变都是随机的。但这并不说明他们是非常安全的工具,正是因为随机的才有可能因为随着样本量增加导致这些突变发生在关键的基因。
8 l. F# `# P0 g' ?+ f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总评分: 威望 + 30
包包 + 50
查看全部评分
|